第11讲 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积累(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讲 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积累(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简介

第11讲 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积累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学习目标:
1.回归教材,积累高考必备文言实词;
2.掌握判断文言实词的技法;
3.学以致用,运用掌握技巧解决难题。
【考情诊断】
复习任务 掌握理解五类实词(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活用词)的方法。
年份 卷别 设题角度 提问方式 命题特点
2023 新高考Ⅰ卷 古今异义词:劝、诬说实词用法:围(被围) 冷僻实词:具臣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实词题已连续两年单独设题。考查重点放在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上。 (2)2023年高考实词题有新变化: ①单音节词、双音节词甚至短语都考到了。 ②不再限于实词含义,兼及用法。 ③文化常识退到很小的位置。 (3)高度重视与教材的关联,与成语的关联。
新高考Ⅱ卷 多义实词:平易、片、果
2022 新高考Ⅰ卷 多义实词:蔽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新高考Ⅱ卷 古今异义词:尊重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考点。“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实词规定为120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一、了解词语理解命题特点
1.注重“教考衔接”。虽然试题考查的加点词语都出自课外,但与教材内容高度相关。试题有可能要求考生将加点词语与课内词语进行比较,判断异同,是否能够准确掌握课内词语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作答;试题也有可能要求考生判断选项中关于加点词语的表述是否正确,考生往往能够在语文教材中找到该词语,虽然所在语句不同但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通过迁移课内知识就能破解课外词语。试题在以这样的方式告诉考生要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和迁移。
2.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该题考查范围广,不仅包含对文言文重要词语意义的考查,而且包含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言现象等内容的考查,同时关涉对成语、文化常识等知识点的考查。虽然关联的考点众多,但都指向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本题的设置有利于引领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言现象、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夯实基本功。
3.注重比较分析。该题的相当一部分选项需要考生将考试遇到的新问题和日常学习应知应会的旧知识展开比较,这种命题方式除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学习外,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对旧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结合语境辨别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便于学生开阔眼界,举一反三,形成知识体系。
二、了解文言词语考查新题型
考查题型是把考试材料中的一个实词与教材内的同一个实词进行词义异同比较,进而形成正确判断。这种题型答题的主要方法是以熟推生法:把教材内实词的词义代入那个陌生例句中去,再把该实词例句代入上下文中看是否合适。当然,此法使用的前提是熟知教材例句中该实词的词义。
三、掌握文言实词方法攻略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些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常见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多,而且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断句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
文言实词积累方法
1.分类记忆法
文言实词浩繁复杂,适当地归类识记,效果很好。例如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语,表授予的,如征、召、辟、拜、除等;表罢免的,如黜、罢、免、削、夺、废等;表调动的,如迁、调、改、转、出、徙等。例如表示人物类的词语,表年龄的,如孩提、豆蔻、及笄、加冠、而立;表性情的,如直、清、聪、狡、佞、贪等;表修养、才华的,如精、修、通、博涉、善属文等。又例如表示社会状态的词语,如治、乱、兴、衰、盛等。
2.源流识记法
对于多义实词,可以根据其本义,再引申到其他义项,由源通流,十分好记。
3.故事助记法
对于复杂的多义词,可以把它们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来记忆。如对于常见的120个实词,已有完整的一套故事集。如“疾”:
蔡人有足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病痛)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
2025年备考策略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自2015年起,全国新课标卷没有单独设题考查此考点,但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从阅读到理解到答题,自始至终都涉及对常见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特别是文言文翻译,更是与理解实词含义密切相关。
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和浙江卷都有考查实词的释义,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除此外,上海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设置的是加点字词的直接释义,两小题两分。
《考试大纲》中规定了考生要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一定要在牢牢掌握这120个实词的基础上,领悟理解实词含义的一般方法,以求收到闻一知十的奇效。翻译文言句子往往将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设置为得分点,其中重点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命题走势
①选材趋于多样,记叙文、议论文均有涉及;且为非连文本,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
②词语文常等选择题,关联初高中教材、成语等,还会涉及字词的特殊用法等。
③文意理解题,注重对词语句式、逻辑省略、张冠李戴等的考查。
④翻译题,突出对重点实词、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考查。
⑤主观题,或者求异,考查多角度思考;或者求同,考查对材料共同点的概括。
备考建议
注意抓实180个实词,落实课内文言学习。注意积累成语中的重点词、句式和活用等,落实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要求。注意趣味化、应用化掌握文常。注意文言文记叙、议论的比较,互文阅读。注意区分议论文中是作者观点还是文中人物观点;注意区分记叙文中多个人物、时间、地点的“相互混淆”。注意专题积累,针对每类试题积累相关知识。
必备知识
[指津1]通假字:据音悟义
通假字是指本当用甲字,却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句中本该用“早”字,却用音同的“蚤”替代。
还有一种情形,一个汉字(古字)原本有好几个意义,后为了区别不同义项,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莫”是会意字,从字形结构分析,就是“太阳坠入草丛中”,后来为了区别其他义项,才又造了一个“暮”字专门表示“太阳落山的时刻,即傍晚”这个意思。因此,这两个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甚至完全不同。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的“生”通“性”,其声母、韵母、声调都不相同,这类字在平时就应着重识记。
因为通假字和本字多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所以在阅读时如遇到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都解释不通的字时,就要考虑这个字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
[指津2]一词多义:据境断义
文言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等。而文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阅读时,应根据该词的特定语境来断定其特定的含义。
(1)参照上下文意
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该词的含义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其与全段乃至全篇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协调,前后是否一致。如:
①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②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句①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于是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识”在此处的含义应是“记住”。句②说的是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游到兴起便笑着问儿子苏迈:“你明白吗?”“识”在此处应当作“明白”“懂得”来理解。
(2)依据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看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词语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如:
①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
②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
按句法结构,句①中“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副词和能愿动词修饰,说明“一”在句中不是数词而是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句②中“号令一出太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动词,“一”在动词前便是作为副词修饰动词“出”,是“完全,一概”之义。
(3)利用互文辨义
所谓互文,是指两个相同的语言结构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互文句子中位置相对应的词,含义往往相近、相同或互为补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文的这一特点来推断词义。如:
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五蠧》)
句中前后两句为互文,“去”与“息”位置相对应,含义亦相同,“去”的含义为“抛弃”,那么“息”也应作“抛弃”理解。
(4)了解历史渊源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百姓”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平民无姓氏,平民只能称之为“黎民”。
[指津3]古今异义词:明词义演变规律
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个词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某个词语完全一致,但在古代与在现代的意义与用法有差异或者不相同,叫做古今异义词。特别是现代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很可能是两个单音节词。当这部分词出现在高考翻译题中时,部分考生往往容易犯望文生义、以今释古的错误。因此,在运用“据境断义”法的同时,有必要掌握词义的演变规律。
(1)词义扩大
如“中国”,古义一般指中原地区,也指京师;今义则指整个中国。“江”“河”,古义一般特指长江、黄河,如“江东”“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今义则泛指一般的江河。
(2)词义缩小
如“谷”,原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了。“臭”古代泛指气味,如“乳臭未干”“铜臭”;现在专指难闻的气味。
(3)词义转移
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现在专指“书信”,而“送信的人”这个意思已经消失了。“涕”,古代指眼泪、鼻涕,如“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现在一般指鼻涕。
(4)词义弱化
如“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为“病”,不含有“重病”这个意思。
(5)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的意思;现在则表示仇恨、怨恨的意思。
(6)感彩变化
如“卑鄙”,古时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现在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变为贬义词了。
(7)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
[解题指津4]偏义复词:扣语境,细揣摩
古汉语中有少量的双音节词,偏义复词是其中特殊的一类。这类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词义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不了解这类词的特点,就会产生误解。为避免误解,要紧扣语境加以揣摩。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的“异同”只有“异”的意义,“同”为衬字。再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出入”只有“入”的意义,“出”为衬字。
一词多义
【考点精讲】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如果能弄清其词义衍变的规律和特点,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临场推断,效果都会大大增强。
1.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2.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又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中,“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3.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即时训练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法点拨】
解答一词多义“2方法”
[即时训练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何曰:“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再拜贺曰:“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假字
【考点精讲】
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对于通假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这两个条件是:
①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
②语境条件,在具体句子中,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考虑通假。
[即时训练1]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倍”通“背” 背叛,忘记
2.举酒属客(《赤壁赋》)
“属”通“嘱” 劝人喝酒
3.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共”通“供” 供给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受”通“授” 传授
5.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坐”通“座” 座位
【技法点拨】
分析通假字要注意“3法”
[即时训练2]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①事,以然为余姚长。后迁②山阴令,督③五县。权奇④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⑤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⑥。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⑦以为可任。”蒙卒,权假⑧然节,镇⑨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⑩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朱然传》,有删改)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
“禽”通“擒” 捕捉、捉拿
②堪战者裁五千人
“裁”通“才” 仅仅
③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两屯
“厉”通“励” 激励,勉励
④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
“彻”通“撤” 撤退
古今异义
【考点精讲】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词义的演变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词义扩大。如“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由专名变成通名,泛指一切河流。
第二,词义缩小。如“谷”,原是谷类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了。
第三,词义转移。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后来“信”由“音信”的意思转指“书信”,而“信使”的意思必须和“使”字连用,单用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第四,词义弱化。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到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第五,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
第六,感彩变化。如“卑鄙”,古时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无贬义,现在指品行恶劣,变为贬义词了。
第七,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为“少”等。
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今均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我们称之为“古今异义”现象。这部分词是考查的主要对象。做这类题,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以致曲解文意。
[即时训练1]
解释下面词语的古今义。
1.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2.婚姻:约为婚姻。(《鸿门宴》)
古义:儿女亲家,男方之父为婚,女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
4.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6.征夫: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
古义:行人。
今义:出征的人。
【技法点拨】
理解古今异义注意“3法”
[即时训练2]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张释之,字①季,南阳堵阳人也。释之既②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③之,毋④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拜释之为谒者仆射。从⑤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⑥,欲以观其能口对⑦向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⑧而超迁⑨之,臣恐天下随风靡⑩,争口辩,亡 其实。且下之化 上,疾 于景向,举错 不可不察 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
(节选自《汉书·张释之传》,有删改)
解释语段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古义:有利于国家、合乎时宜之事
今义:指某一方面的价值低廉。
②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表示结果。
③欲以观其能口对向应无穷者
古义:像回声一样应和
今义:用言语行动表示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④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
古义:没有才干;不中用
今义:指撒泼放刁等恶劣的行为。
⑤争口辩,亡其实
古义:实际情况
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也有“实在”“确实”的意思。
⑥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向
古义:影子和回声
今义: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偏义复词
【考点精讲】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
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句中的“出入”为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入”,不在“出”。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
如:“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要区别开来。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是“相从”“相许”,此为同义复词。
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词义,什么语素不表示词义,然后予以正确解释。
[即时训练1]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加以解释。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答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答 存亡:偏义在“亡”,“存”是衬字。意为“灭亡”。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答 父兄:偏义在“兄”,“父”是衬字。指哥哥。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答 公姥:偏义在“姥”,“公”是衬字。指婆婆。
5.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答 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意为“远”。
6.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答 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为“谁的年龄大”。
7.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答 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意为“不同”。
【技法点拨】
理解偏义复词要“3判断”
[即时训练2]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李逢吉为相,内①结②知枢密王守澄,势倾③朝野。惟翰林学士④李绅,每承⑤顾问⑥,常排抑⑦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⑧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⑨,宜居风宪⑩之地。上以 中丞亦 次对官 ,不疑而可 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朋党之祸》,有删改)
指出语段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全句。
①偏义复词:臧否 偏在否
②译文:(李逢吉)拟好的呈状送到内庭,李绅多有批评。李逢吉对此感到忧虑,但皇上对待李绅正十分看重,李逢吉无法使皇上疏远他。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一)语境推义
语境推义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一个多义词在句子中的上下文来确定该词在这一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利用语境推义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马文升)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明史·马文升传》):朝官/望其项背
(2)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吕氏春秋·慎行》):讨伐
(3)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指传主胡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宋史·胡宿传》):责备
理解实词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语境原则。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就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词语所在句子的所有相关文句。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甚至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但不一定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整体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结合语境来辨析词语解释时,绝不能只将解释代入句中,看其在本句中是否恰当,也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须找到所有相关语句,在完整语境中进行揣摩。
(二)句法推义
1.对称推义
充分利用句子中加“△”的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津,青雀黄龙之轴(《滕王阁序》):满
(2)则思始而敬终(《谏太宗十思疏》):慎重
(3)忠不必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任用
(4)人车舆,万物殷富(《史记·南越列传》):众多
(5)父未尝笞,母未尝,闾里未尝让(《论衡·自纪篇》):责备
(6)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 (《非国语》):边际
在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2.语法推义
利用语法推义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明史·花云传》):掠取
(2)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指传主花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明史·花云传》):保护
(3)诸山越(指偏远地方)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指传主黄盖)为守长(《吴书·黄盖传》):归顺,服从
(4)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宋史·蔡襄传》):愈,使……痊愈;寿,使……长寿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1)划分句子成分法
①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②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
③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相信)
(2)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自放驴,取樵炊爨”,“樵”前面有动词“取”,后面有动词“炊爨”,联系上下文,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三)语汇推义
1.邻字推义
利用邻字推义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过秦论》):与“怨”同义,怨恨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与“拔”同义,提拔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与“短”反义,长
(4)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后汉书·王梁传》):与“宽”同义,宽恕
(5)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润州谢上表》):与“乱”反义,安定
(6)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与“消”反义,生长
(7)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慄,雄才奋用之秋也(《三国志·常林传》):与“幼”同义,年幼
(8)益跅(tuò)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周维城传》):与“弛”同义,放纵
(9)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颜氏家训》):与“劾”同义,检举、告发
在文言文中,两个词连用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的实词的意义。如“前代圣君,博思咨诹”(《后汉书·章帝纪》),“诹”与“咨”同义,意为“咨询”。另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意义。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与“罚”反义,意为“提拔”;“臧”与“否”反义,意为“善”。邻字推义法在翻译中运用较广。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文言文阅读中,“乖谬已多”中的“乖”“谬”为邻字,“乖”字不易理解,那么可由熟悉的“谬”推知“乖”意为“错误”,该句译为“犯的错误已经很多了”。
同义复词(同义组合)
侪(chái)辈:同辈     褫(chǐ)夺:剥夺
蠲(juān)免:免除 畋(tián)猎:打猎
央浼(měi):央求,请求
2.成语推义
借助成语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接近、到。联系成语“若即若离”
(2)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类。联系成语“不伦不类”
(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九章·涉江》):迫近、接近。联系成语“日薄西山”
(4)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要求。联系成语“求全责备”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是古汉语留给现代汉语的“活化石”。一些成语的含义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就为我们推断文言实词含义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根据已掌握的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求文言实词的含义。
实词推断常常联想到的成语
干名采誉(求取) 形影相吊(慰问)
严惩不贷(宽恕) 亟来问讯(屡次)
既往不咎(责备) 细大不捐(抛弃)
披荆斩棘(拨开) 不期而遇(约定)
不速之客(邀请) 毁家纾难(解救)
冠盖相属(连接) 屡试不爽(差错)
不赞一词(佐助) 垂帘听政(管理)
求全责备(要求) 口诛笔伐(讨伐)
(四)音形推义
利用音形推义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并序》):看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并序》):田地
(3)生而眇者不识日(《眇者识日》):眼盲
(4)平民虽平价不能籴(《徐九思传》):买进粮食
汉字是一种表意性质的文字,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汉字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汉字本身即为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2020年全国Ⅰ卷译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其中“粜”是个疑难词语,我们可以根据其形旁“出”“米”推测它可能与“卖出粮食”有关,再结合后文,就可以翻译为“出售”。
字音推义法也叫通假推义法,针对文言字词,有时还可以从语音上着眼,选择文意翻得通的同音字进行替换。参见学案47活动一“Ⅱ.(一)通假字”部分。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钅(金)、木、氵(水)、(火)、土: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犭、鸟、虫、隹:与动物有关。
讠(言)、辶、忄(心)、彳(行):与行为有关。
纟:与丝麻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尸:与身体有关。 女:与妇人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旨:与美味有关。
页:与首有关。 目:与眼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户:与房舍有关。
攴:与敲击有关。 辛:与刑具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片:与文书、文件有关。
做题时要按照“语境推义→句法推义→语汇推义→音形推义”的顺序来进行,注意综合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注意活用词)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节选自刘向《说苑·敬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衣粗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冠白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王不知臣之不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注意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梁太祖即位,马殷遣使修贡,太祖拜殷侍中兼中书令,封楚王。朗州雷彦恭召吴人攻平江,许德勋击败之。殷遣秦彦晖攻朗州,彦恭奔于吴,执其弟彦雄等七人送于梁。于是澧州向瑰、辰州宋邺、溆州昌师益等率溪洞诸蛮皆附于殷。殷请升朗州为永顺军,表张佶节度使。殷乃请依唐太宗故事,开天册府,置官属。唐庄宗灭梁,殷遣其子希范修贡京师,上梁所授都统印。庄宗问洞庭广狭,希范对曰:“车驾南巡,才堪饮马尔。”庄宗嘉之。庄宗平蜀,殷大惧,表求致仕,庄宗下玺书慰劳之。
——节选自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世家·楚世家第六》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马殷遣使修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张佶节度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宗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殷大惧,表求致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殷乃请依唐太宗故事,开天册府,置官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宗问洞庭广狭,希范对曰:“车驾南巡,才堪饮马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公讳经,字诚之,号怡庵,襄毅公长子。成化丁未成进士,明年,授南京福建道御史,奉命简阅内库。内库向为豪贵人掌,公既至,循故实,稽录羨余,无敢冒利者。比又视南城,南城肃然。为御史者七年,倔强有父风。移治临江。临江与袁、筠诸郡接壤也,土寇剽逸,出没其间,民无休居。公至,悯然曰:“夫临江与太平异也,寇勿击,民勿宁。”乃立捕诸豪贼百八十人置之法,一郡大治。逾年,临江饥,有司方请赈,公曰:“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宁以一身活数万人。”于是发府库金五千有奇,建和籴之法,民赖以存治。而监司督赋方急,公入争曰:“化理以民命为重,民惫矣,以杖驱之,是束羊加石而沉之渊,直速死耳。民尽死,赋从何出?”继而岁大稔,民感德报称,赋入为诸郡先。
(节选自《项经传》,有删改)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比又视南城,南城肃然   
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发府库金五千有奇
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而岁大稔,民感德报称
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理以民命为重
化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内库向为豪贵人掌,公既至,循故实,稽录羨余,无敢冒利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智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当是时,晋国政皆决智伯。
智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智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1]惧,乃奔保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2];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参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率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三家分智氏之田。
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
[注] [1]赵襄子:晋国臣子,赵地之主。后文的魏桓子、韩康子分别为魏地之主和韩地之主。[2]城不浸者三版: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墙未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块夹板的高度。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B.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C.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D.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有多种纪年法,“晋出公十七年”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B.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C.“韩、魏翼而击之”的“翼”指两侧,与《鸿门宴》中“翼蔽沛公”相同。
D.侯,古代的一种爵位等级。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晋国的臣子智伯,一直掌控着晋国的大权,并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B.臣子疵见微知著,预见韩、魏必反,向智伯进言反被怀疑,便请求出使齐国。
C.张孟谈用唇亡则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二子,瓦解了智伯阵营,致使智氏灭族。
D.韩、赵、魏分别得到了诸侯封号,瓜分了晋国的国土,历史的格局发生了改变。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韩、魏二子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请从文中找出动作描写的语句来加以佐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实词活用的规律特点
Ⅰ.掌握名词、动词活用的规律特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要包括:①时间名词,如“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如“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3)良庖岁更刀:岁
(4)蝉蜕于浊秽:蝉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
(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
(8)大石侧立千尺:侧
规律和特点:名词用在动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为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为状语。
2.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①名词后带宾语;②名词前面有副词;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如“能”“可”“欲”等);④名词后面跟介宾短语。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个“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个“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⑤君子不齿:齿
⑥未云何龙:云、龙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有副词(“不”“已”“相”等),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
③云青青兮欲雨:雨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
规律和特点: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3)①沛公军霸上:军
②鹪鹩巢于深林:巢
③唐浮图(和尚)慧褒始舍于其址:舍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质
⑤风乎舞雩:风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4)①驴不胜怒,蹄之:蹄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
③塞者凿之,陡者级之:级
④策之不以其道:策
⑤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
规律和特点:名词后面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5)①以膏泽斯民:膏泽
②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
③曾皙后:后
④籍吏民,封府库:籍
⑤函梁君臣之首:函
规律和特点:两个名词(或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性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至于哪个名词活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6)①根拳而土易:拳
②扣舷而歌之:歌
③客逾庖而宴:宴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
规律和特点:“而”字前或后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因为“而”字不能连接名词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一般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二)动词活用为名词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这就使它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追亡逐北:亡、北
(2)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第二个“生”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
(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听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
(6)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畜
(7)而其见愈奇:见
规律和特点: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则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为名词;二是动词前若有“其”“之”等代词修饰,则该动词活用为名词。
Ⅱ.掌握形容词活用及使动、意动的规律特点
(一)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翻译时应补出中心词(名词),让形容词作定语。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少、长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贤
(3)此其志不在小:小
(4)屈平疾……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邪曲、公、方正
(5)宾主尽东南之美:美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第一个“圣”和“愚”
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时,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1)(3)(4)(6);当形容词用在“其”“之”后面,充当中心语时,则活用为名词,如(2)(5)。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或者前面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第一个“明”
(2)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明
(3)不知东方之既白:白
(4)素善留侯张良:善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
(6)明道德之广崇:明
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4)(6);当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1)(2);当形容词放在副词(时间副词或否定副词)后,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3)(5)。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
1.使动用法
(1)试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斗
④宜皆降之:降
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
规律和特点:当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动词一般活用为使动用法。
(2)试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形容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
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
③既来之,则安之:安
④则思正身以黜恶:正
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形容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3)试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名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第一个“封”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
③却宾客以业诸侯:业
④阙秦以利晋:利
规律和特点:当名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名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形容词、名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单于壮其节:壮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
(3)驼业种树:业
(4)悦亲戚之情话:悦
(5)吾从而师之:师
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名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形容词、名词具有“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什么”(通常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把……当作……”等)的意思时,该形容词、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特别提醒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有些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较难区分,必须紧扣上下文,研究句子本身所表达的意思,方能确定。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①句中的“小”是“使……小”,即“使大木小”。
②句中的“小”是“以……为小”,即“认为鲁地小”“认为天下小”。
由以上两句可以看出,使动侧重于客观行动,而意动侧重于主观感受,是个人的看法,事实未必如此。如“小天下”,其实天下并未变小,变小只是孔子的一种主观感受罢了。
动词的为(wèi)动用法
为动用法中,动词不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因、给、对)宾语而施行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而动。只有动词(包括活用了的名词、形容词)才有为动用法。其中“为”包括“为了”“因为”“给(替)”“对(向)”四个意思。如“死国可乎”中的“死”相当于“为……而死”,“名我固当”中的“名”相当于“给……命名”。
必修教材重点文言实词梳理
[必修上册]
1.薄
(1)助词,无实义。
例: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2)迫近。
例: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2.言:助词,无实义。
例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例2: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
3.有:取得,获得。
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芣苢》)
4.渠:他。
例: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插秧歌》)
5.匝
(1)布满,遍及。
例: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秧歌》)
(2)周,圈。
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6.存
(1)问候,探望。
例: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短歌行》)
(2)思念。
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屈原列传》)
7.厌:满足。
例: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
8.韵:气质,情致。
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9.方
(1)四周围绕。
例: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一)》]
(2)当。
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3)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0.横:遮蔽。
例: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11.拔
(1)超出。
例: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2)攻取。
例: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谏逐客书》)
12.殷
(1)震动。
例: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2)深。
例: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谏太宗十思疏》)
13.觉(jiào):醒。
例: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
14.须:等到。
例: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15.故:旧,老。
例: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
16.暂:忽然,一下子。
例: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并序》)
17.转:更加,越发。
例: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并序》)
18.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19.堪:可以,能够。
例: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20.中(zhòng):合乎。
例1:木直中绳,以为轮。(《劝学》)
例2: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
21.参:检验。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2.知
(1)同“智”,见识。
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同“智”,明智。
例: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23.疾
(1)劲疾。
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
(2)憎恨。
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3)痛心。
例: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24.假
(1)借助。
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2)凭借,利用。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25.水:游泳。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26.绝
(1)横渡。
例:而绝江河。(《劝学》)
(2)越过。
例: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27.生:同“性”,天性。
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28.一
(1)专一。
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2)统一。
例: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3)把……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
(4)全,都。
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29.道
(1)真理。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3)取道。
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4)同“导”,引导。
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节选)》]
30.闻
(1)知道,懂得。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上报。
例: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3)学识。
例: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31.庸
(1)表示反问语气。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2)平庸无能。
例: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32.益
(1)更加,越发。
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2)渐渐。
例: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33.身:自己。
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4.惑:糊涂。
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35.族
(1)类。
例:士大夫之族。(《师说》)
(2)众;一般的。
例: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3)(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庖丁解牛》)
(4)灭族。
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36.齿:并列,排列。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37.徒:同类的人。
例: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8.贤
(1)才德优秀。
例: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超过。
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9.通
(1)全面。
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2)遍,次。
例: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
40.嘉:赞许。
例1: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例2:武帝嘉其义。(《苏武传》)
41.贻:赠送。
例: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42.望:农历的每月十五。
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43.纵:放任。
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44.如
(1)往。
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2)或者。
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至于。
例: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5.倚。
(1)循,依。
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2)斜倚;斜靠。
例: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46.危
(1)端正。
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2)高。
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3)危害,使……处于险境。
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桓晋文之事》)
47.下
(1)攻占。
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2)降低身份。
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48.骤:一下子,很容易。
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49.卒
(1)终究。
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2)完成,尽。
例: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
50.适
(1)享有。
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2)到某地去。
例: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屈原列传》)
(3)女子出嫁。
例: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4)顺从,依照。
例: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孔雀东南飞》)
(5)刚才。
例: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6)逢迎;周旋。
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51.白
(1)明亮。
例: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2)告诉,禀告。
例: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52.乘
(1)读chéng,冒(着)。
例: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登泰山记》)
(2)读shèng,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例:千乘之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读chéng,登上。
例: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53.限
(1)界限。
例: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登泰山记》)
(2)门槛。此处意为“像门槛一样”。
例: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54.云:助词,无实义。
例:世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
55.稍:逐渐。
例: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
56.姝:美丽,漂亮。
例: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
57.俟:等待。
例: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
58.爱
(1)同“”,隐藏。
例: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
(2)吝惜,舍不得。
例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例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59.娈:美好。
例: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静女》)
60.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1: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
例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
[必修下册]
1.哂:微笑。
例: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例:宗庙之事,如会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端
(1)古代的一种礼服。
例:如会同,端章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萌芽,发端。
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大学之道》)
4.相(xiàng):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礼赞的司仪官。
例: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作
(1)起身,站起来。
例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例2: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无衣》)
(2)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例: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6.撰:才能。
例:异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7.莫:同“暮”。
例:莫春者,春服既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咏:唱歌。
例: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9.异:对……感到奇怪。
例: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10.隐:痛惜,怜爱。
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11.择
(1)区别。
例: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同“释”,舍弃。
例: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12.明
(1)视力。
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2)彰明。
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之道》)
13.独:偏偏,却。
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齐桓晋文之事》)
14.形:表现。
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15.老
(1)敬爱。
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
(2)老人。
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
16.幼:爱护。
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
17.御
(1)治理。
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齐桓晋文之事》)
(2)驾着;驾驶。
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18.权:称量。
例:权,然后知轻重。(《齐桓晋文之事》)
19.抑
(1)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桓晋文之事》)
(2)或者,还是。
例1: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与妻书》)
例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五代史伶官传序》)
20.辟
(1)开辟。
例: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
(2)不正。
例: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齐桓晋文之事》)
(3)批驳。
例: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司马谏议书》)
21.莅:统治。
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
22.若
(1)如此。
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2)你。
例: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
23.涂:同“途”道路。
例: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齐桓晋文之事》)
24.敏
(1)聪慧。
例: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事》)
(2)勤勉。
例: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25.放:放纵。
例: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齐桓晋文之事》)
26.侈:过度。
例: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齐桓晋文之事》)
27.畜(xù):养活。
例: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齐桓晋文之事》)
28.轻:容易。
例: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齐桓晋文之事》)
29.赡:足。
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齐桓晋文之事》)
30.时:季节。
例: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齐桓晋文之事》)
31.申:申诫,告诫。
例: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32.戴:用头顶着物件。
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33.奏:进。
例:砉然向然,奏刀然。(《庖丁解牛》)
34.进
(1)超过。
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2)进奉。
例: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促织》)
35.遇:接触。
例: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36.郤
(1)同“隙”,空隙。
例: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庖丁解牛》)
(2)同“隙”,隔阂,嫌怨。
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
37.经:指经脉。
例: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
38.肯:附在骨头上的肉。
例: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
39.陪:增加。
例: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40.共:同“供”,供给。
例: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41.肆:延伸,扩张。
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
42.阙:侵害,消减。
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43.唯:表示希望、祈请。
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44.敝:损害。
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45.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46.幸
(1)指君主宠爱女子。
例: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2)幸亏,幸而。
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3)希望。
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苏武传》)
47.鲰:浅陋,卑微。
例:鲰生说我曰。(《鸿门宴》)
48.距:同“据”,据守。
例: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49.内:同“纳”,接纳。
例1: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例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谏逐客书》)
50.倍:同“背”,背弃。
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1.谢
(1)道歉。
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2)辞别。
例: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3)告诉,告知。
例: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52.数
(1)读shuò,屡次,多次。
例: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2)读shù,天数。
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53.目
(1)递眼色。
例: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2)条目,细则。
例:颜渊曰:“请问其目。”(《论语·颜渊》)
54.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例: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55.让:责备。
例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例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56.来:招致,招揽。
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57.并
(1)兼并,吞并。
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谏逐客书》)
(2)全,都。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
58.包:吞并,囊括。
例:包九夷,制鄢、郢。(《谏逐客书》)
59.施
(1)读yì,延续。
例:使之西面事秦,公施到今。(《谏逐客书》)
(2)读shī,用。
例: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60.杜:堵塞,封闭。
例:强公室,杜私门。(《谏逐客书》)
61.却
(1)推辞,拒绝。
例: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谏逐客书》)
(2)使……退却。
例: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3)退下。
例: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
62.建:树立。
例: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谏逐客书》)
63.傅:附着,加上。
例:傅玑之珥。(《谏逐客书》)
64.搏:击打,拍打。
例: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谏逐客书》)
65.充:丰裕,繁盛。
例: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谏逐客书》)
66.资
(1)资助,供给。
例: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谏逐客书》)
(2)凭借。
例: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并序》)
67.业:使……成就霸业。
例: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68.藉:同“借”。
例: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69.赍:送给,付与。
例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例2: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孔雀东南飞》)
70.竟:完成。
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与妻书》)
71.彀:同“够”。
例: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
72.第:只是。
例: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
73.肖:像。
例: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与妻书》)
74.旁(bàng):靠近。
例: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与妻书》)
75.尚
(1)尊崇,崇尚,爱好。
例: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2)高出,超出。
例: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
(3)特指品行高尚,超出常人。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4)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婚配。
例:平阳侯曹寿尚武帝妹阳信长公主。(《汉书·卫传》)
(5)自高自大。
例: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6)尚且。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7)还。
例: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后世祭文结语多用“尚飨”二字。
【尚主】娶公主为妻。
76.里:古代基层行政组织。
例:令以责之里正。(《促织》)
77.丁:明清时期年满十六周岁的男子。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78.口:女子及未满十六周岁的男子。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79.昂:抬高。
例: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促织》)
80.操
(1)从事。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促织》)
(2)持。
例: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81.售
(1)考试得中。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2)施展,实现。
例:夫人必以夜半泣而诉君,若为誉世子者,而因加诬焉,庶几说可售矣。(《东周列国志》)
(3)买。
例: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促织》)
(4)引申为酬谢。
例: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寓简》)
(5)推行,施展,显露。
例: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小石城山记》)
(6)指女子得嫁。
例:去此六十里,有吴村卫氏女,年十八矣,高其价,故未售也。(《红玉》)
【售谤】散布诋毀诽谤他人的话。
82.款:规格。
例: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83.迄:最终。
例: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促织》)
84.行
(1)做,从事。
例:并虫亦不能行捉矣。(《促织》)
(2)同“形”。
例: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大学之道》)
(3)读háng,辈。
例: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4)将要。
例: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并序》)
85.祝:祷告。
例: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促织》)
86.逼:非常。
例: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促织》)
87.趁:追逐。
例:成益愕,急逐趁之。(《促织》)
88.蹑
(1)追随。
例: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促织》)
(2)穿。
例: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孔雀东南飞》)
89.啻:比得上。
例: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90.塞:充抵。
例: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91.裁:同“才”。
例: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92.谛:细察。
例:审谛之,短小。(《促织》)
93.造:到。
例: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94.翘:举。
例: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促织》)
95.瞥:突然,倏然。
例: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促织》)
96.俾:使。
例: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
97.赉:赠送,赏赐。
例:抚军亦厚赉成。(《促织》)
98.当
(1)主持,掌握。
例: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
(2)同“尝”,尝试。
例:当察乱何自起?(《兼爱》)
(3)判处。
例: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4)承受。
例: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燕歌行并序》)
99.休
(1)喜庆,福禄。
例: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谏太宗十思疏》)
(2)终结。
例: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并序》)
100.董:督察。
例: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101.牧:养。
例: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谏太宗十思疏》)
102.盘:快乐。
例: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103.敬:慎。
例: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谏太宗十思疏》)
104.每:常常。
例: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105.术
(1)方法,主张。
例: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2)指营生的本领。
例: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并序》)
106.辨:同“辩”,分辩。
例: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答司马谏议书》)
107.难:排斥。
例: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司马谏议书》)
108.前:预先。
例: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109.恤:顾念,忧虑。
例: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答司马谏议书》)
110.义
(1)适宜。
例:度义而后动。(《答司马谏议书》)
(2)做事合乎情理。
例:武帝嘉其义。(《苏武传》)
(3)善,好。
例: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111.是:认为正确。
例: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112.走:通达。
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113.回:曲折。
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阿房宫赋》)
114.辇:君王及后妃所乘的车。
例: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115.剽:抢劫,掠夺。
例: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阿房宫赋》)
116.庾:谷仓。
例: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阿房宫赋》)
117.递:依次传递。
例: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阿房宫赋》)
118.互:相继。
例: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119.率:全都,一概。
例: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120.完:保全。
例: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121.判:决定,确定。
例: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122.速:招致。
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123.洎:及,等到。
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
124.理:天数,命运。
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125.较:较量。
例: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126.劫:胁迫,挟持。
例: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127.坼:分裂。
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28.挹:舀(水)。
例: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念奴娇·过洞庭》)
易混易错归纳
1、易错原因:
【01】教材实词积累差。
不能很好的积累文言实词,对教材的文言实词要一一过关。
【02】不明答题方法。
应该先明确教材词语含义,然后把教材词语含义带入文中词语,看是否通顺。
2、常见错误类型:
【01】表述错误。
这种错误现象在历年真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同时需要靠知识积累来应对。表述错误往往直接改变加点词语的含义,或是在补充说明的部分设置误区。如果考生基础扎实、文史常识积累丰富且较为全面 那么在解决这类题时往往得心应手;如果基础较为薄弱,则很难选出错误选项。
【02】鱼目混珠。
这是一种在历年考题中很常见的设置陷阱的方法,出题人在解说词语时,往往用同类或相似事物代替词语正确释义中的一个或几个事物。
【03】形近替换。
形近替换是文化常识题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陷阱设置。出题人会利用词汇的古今异义或者一词多义等特点来设置陷阱,一般有两种典型做法,第一种是以今义带入古义,即用现代汉语思维去解释古代汉语词汇;第二种是想当然地做出一些论断,往往忽略了其内涵和文化背景。这种错误选项似是而非,难以分辨,考生在审题时应注意结合原文,同时在日常学习中应注重重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
【04】混淆感彩。
混淆感彩是文化常识题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陷阱设置。混淆感彩具体体现为将中性义与褒义、贬义进行互换。这种改变往往是不易察觉的,考生在作答时应子细审题,必要时还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下列文言实词高考多次重复考查,需重点掌握,以便在文言文翻译中准确落实。
01属(10年11考)
[课本回扣]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________
(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________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________
(4)衡少善属文(《张衡传》)________
(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________
(6)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________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_______
(8)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________
02居(10年10考)
[课本回扣]
(1)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________
(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________
(3)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________
(4)昂其值,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________
(5) 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梓人传》)________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________
(7)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________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________
(9)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________
(10)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
03故(10年8考)
[课本回扣]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________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3)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________
(4)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________
(5)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________
(6)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________
(7)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________
(8)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________
(9)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
04度(10年7考)
[课本回扣]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________
(2)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________
(3)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________
(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________
(5)卒其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________
(6)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________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________
(8)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________
05知(10年7考)
[课本回扣]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________
(2)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
(3)其真不知马也(《马说》)________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________
(5)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________
(6)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________
(7)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________
(8)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列子·两小儿辩日》)________
06除(10年7考)
[课本回扣]
(1)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________
(2)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________
(3)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出师表》)________
(4)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________
(5)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________
07多(10年6考)
[课本回扣]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
(2)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________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________
(4)绝山献多生怪柏(《三峡》)________
(5)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韩非子》)________
08当(10年6考)
[课本回扣]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________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________
(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________
(5)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________
(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________
(7)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________
(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________
(9)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________
(10)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________
(11)当窗理云鬓(《木兰诗》)________
(1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________
09易(10年6考)
[课本回扣]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
(2)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涉江》)________
(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________
(4)贼易之,对饮酒,醉(《童区寄传》)________
(5)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李愬雪夜入蔡州》)________
(6)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种树郭橐驼传》)________
(7)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________
10事(10年6考)
[课本回扣]
(1)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________
(2)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________
(3)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________
(4)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孔雀东南飞》)________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
(6)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触龙说赵太后》)________
(7)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________
(8)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________
11数(10年5考)
[课本回扣]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________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________
(4)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________
(5)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________
(6)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
(7)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________
(8)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________
(9)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逍遥游》)________
12期(10年5考)
[课本回扣]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________
(2)未登程先问归期(《长亭送别》)________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________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________
(5)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________
(6)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________
(7)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________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13善(10年5考)
[课本回扣]
(1)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________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________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________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________
(5)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________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________
(7)先主曰:“善!”(《隆中对》)________
(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________
(9)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________
14鄙(10年5考)
[课本回扣]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________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________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________
(6)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________
(7)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________
(8)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________
15堪(10年5考)
[课本回扣]
(1)不堪母驱使(《孔雀东南飞》)________
(2)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________
(3)可堪回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_______
(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________
(5)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________
16行(10年5考)
[课本回扣]
(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________
(3)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
(4)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________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________
(6)琵琶行(《琵琶行》)________
(7)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________
(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________
(9)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________
(10)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________
17薄(10年5考)
[课本回扣]
(1)狐裘不暖锦衾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
(2)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________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________
(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________
(5)门衰祚薄(《陈情表》)________
(6)薄其税敛,民可使其富也(《孟子》)________
(7)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诗经》)________
(8)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
(9)朕追念前事,薄物细故(《史记·匈奴列传》)________
(10)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涉江》)________
(11)岁种薄田一顷余(《杜陵叟》)________
(12)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狱中杂记》)________第11讲 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积累
目 录
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
学习目标:
1.回归教材,积累高考必备文言实词;
2.掌握判断文言实词的技法;
3.学以致用,运用掌握技巧解决难题。
【考情诊断】
复习任务 掌握理解五类实词(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活用词)的方法。
年份 卷别 设题角度 提问方式 命题特点
2023 新高考Ⅰ卷 古今异义词:劝、诬说实词用法:围(被围) 冷僻实词:具臣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实词题已连续两年单独设题。考查重点放在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上。 (2)2023年高考实词题有新变化: ①单音节词、双音节词甚至短语都考到了。 ②不再限于实词含义,兼及用法。 ③文化常识退到很小的位置。 (3)高度重视与教材的关联,与成语的关联。
新高考Ⅱ卷 多义实词:平易、片、果
2022 新高考Ⅰ卷 多义实词:蔽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新高考Ⅱ卷 古今异义词:尊重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考点。“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实词规定为120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一、了解词语理解命题特点
1.注重“教考衔接”。虽然试题考查的加点词语都出自课外,但与教材内容高度相关。试题有可能要求考生将加点词语与课内词语进行比较,判断异同,是否能够准确掌握课内词语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作答;试题也有可能要求考生判断选项中关于加点词语的表述是否正确,考生往往能够在语文教材中找到该词语,虽然所在语句不同但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通过迁移课内知识就能破解课外词语。试题在以这样的方式告诉考生要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和迁移。
2.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该题考查范围广,不仅包含对文言文重要词语意义的考查,而且包含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言现象等内容的考查,同时关涉对成语、文化常识等知识点的考查。虽然关联的考点众多,但都指向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本题的设置有利于引领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言现象、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夯实基本功。
3.注重比较分析。该题的相当一部分选项需要考生将考试遇到的新问题和日常学习应知应会的旧知识展开比较,这种命题方式除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学习外,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对旧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结合语境辨别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便于学生开阔眼界,举一反三,形成知识体系。
二、了解文言词语考查新题型
考查题型是把考试材料中的一个实词与教材内的同一个实词进行词义异同比较,进而形成正确判断。这种题型答题的主要方法是以熟推生法:把教材内实词的词义代入那个陌生例句中去,再把该实词例句代入上下文中看是否合适。当然,此法使用的前提是熟知教材例句中该实词的词义。
三、掌握文言实词方法攻略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些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常见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多,而且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断句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
文言实词积累方法
1.分类记忆法
文言实词浩繁复杂,适当地归类识记,效果很好。例如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语,表授予的,如征、召、辟、拜、除等;表罢免的,如黜、罢、免、削、夺、废等;表调动的,如迁、调、改、转、出、徙等。例如表示人物类的词语,表年龄的,如孩提、豆蔻、及笄、加冠、而立;表性情的,如直、清、聪、狡、佞、贪等;表修养、才华的,如精、修、通、博涉、善属文等。又例如表示社会状态的词语,如治、乱、兴、衰、盛等。
2.源流识记法
对于多义实词,可以根据其本义,再引申到其他义项,由源通流,十分好记。
3.故事助记法
对于复杂的多义词,可以把它们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来记忆。如对于常见的120个实词,已有完整的一套故事集。如“疾”:
蔡人有足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病痛)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
2025年备考策略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自2015年起,全国新课标卷没有单独设题考查此考点,但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从阅读到理解到答题,自始至终都涉及对常见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特别是文言文翻译,更是与理解实词含义密切相关。
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和浙江卷都有考查实词的释义,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除此外,上海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设置的是加点字词的直接释义,两小题两分。
《考试大纲》中规定了考生要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一定要在牢牢掌握这120个实词的基础上,领悟理解实词含义的一般方法,以求收到闻一知十的奇效。翻译文言句子往往将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设置为得分点,其中重点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命题走势
①选材趋于多样,记叙文、议论文均有涉及;且为非连文本,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
②词语文常等选择题,关联初高中教材、成语等,还会涉及字词的特殊用法等。
③文意理解题,注重对词语句式、逻辑省略、张冠李戴等的考查。
④翻译题,突出对重点实词、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考查。
⑤主观题,或者求异,考查多角度思考;或者求同,考查对材料共同点的概括。
备考建议
注意抓实180个实词,落实课内文言学习。注意积累成语中的重点词、句式和活用等,落实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要求。注意趣味化、应用化掌握文常。注意文言文记叙、议论的比较,互文阅读。注意区分议论文中是作者观点还是文中人物观点;注意区分记叙文中多个人物、时间、地点的“相互混淆”。注意专题积累,针对每类试题积累相关知识。
必备知识
[指津1]通假字:据音悟义
通假字是指本当用甲字,却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句中本该用“早”字,却用音同的“蚤”替代。
还有一种情形,一个汉字(古字)原本有好几个意义,后为了区别不同义项,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莫”是会意字,从字形结构分析,就是“太阳坠入草丛中”,后来为了区别其他义项,才又造了一个“暮”字专门表示“太阳落山的时刻,即傍晚”这个意思。因此,这两个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甚至完全不同。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的“生”通“性”,其声母、韵母、声调都不相同,这类字在平时就应着重识记。
因为通假字和本字多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所以在阅读时如遇到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都解释不通的字时,就要考虑这个字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
[指津2]一词多义:据境断义
文言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等。而文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阅读时,应根据该词的特定语境来断定其特定的含义。
(1)参照上下文意
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该词的含义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其与全段乃至全篇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协调,前后是否一致。如:
①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②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句①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于是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识”在此处的含义应是“记住”。句②说的是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游到兴起便笑着问儿子苏迈:“你明白吗?”“识”在此处应当作“明白”“懂得”来理解。
(2)依据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看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词语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如:
①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
②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
按句法结构,句①中“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副词和能愿动词修饰,说明“一”在句中不是数词而是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句②中“号令一出太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动词,“一”在动词前便是作为副词修饰动词“出”,是“完全,一概”之义。
(3)利用互文辨义
所谓互文,是指两个相同的语言结构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互文句子中位置相对应的词,含义往往相近、相同或互为补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文的这一特点来推断词义。如:
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五蠧》)
句中前后两句为互文,“去”与“息”位置相对应,含义亦相同,“去”的含义为“抛弃”,那么“息”也应作“抛弃”理解。
(4)了解历史渊源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百姓”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平民无姓氏,平民只能称之为“黎民”。
[指津3]古今异义词:明词义演变规律
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个词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某个词语完全一致,但在古代与在现代的意义与用法有差异或者不相同,叫做古今异义词。特别是现代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很可能是两个单音节词。当这部分词出现在高考翻译题中时,部分考生往往容易犯望文生义、以今释古的错误。因此,在运用“据境断义”法的同时,有必要掌握词义的演变规律。
(1)词义扩大
如“中国”,古义一般指中原地区,也指京师;今义则指整个中国。“江”“河”,古义一般特指长江、黄河,如“江东”“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今义则泛指一般的江河。
(2)词义缩小
如“谷”,原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了。“臭”古代泛指气味,如“乳臭未干”“铜臭”;现在专指难闻的气味。
(3)词义转移
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现在专指“书信”,而“送信的人”这个意思已经消失了。“涕”,古代指眼泪、鼻涕,如“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现在一般指鼻涕。
(4)词义弱化
如“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为“病”,不含有“重病”这个意思。
(5)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的意思;现在则表示仇恨、怨恨的意思。
(6)感彩变化
如“卑鄙”,古时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现在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变为贬义词了。
(7)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
[解题指津4]偏义复词:扣语境,细揣摩
古汉语中有少量的双音节词,偏义复词是其中特殊的一类。这类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词义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不了解这类词的特点,就会产生误解。为避免误解,要紧扣语境加以揣摩。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的“异同”只有“异”的意义,“同”为衬字。再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出入”只有“入”的意义,“出”为衬字。
一词多义
【考点精讲】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如果能弄清其词义衍变的规律和特点,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临场推断,效果都会大大增强。
1.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2.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又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中,“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3.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即时训练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名词,路,道路 ②动词,说,讲 ③名词,道理 ④名词,主张,思想,学说 ⑤名词,正确的方法 ⑥动词,取道 ⑦名词,道义 ⑧名词,天道,自然的规律 ⑨名词,风尚
【技法点拨】
解答一词多义“2方法”
[即时训练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何曰:“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再拜贺曰:“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王:称王,自立为王。(2)顾:视,看。(3)必:果真,假使。(4)再拜:拜了两次。(5)特:只,仅,独,不过。(6)东:向东去。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关键得分点:(1)度,推测;数,多次;王不我用,宾语前置句;亡,逃亡,逃跑。(2)诚,如果;任,任用;何所,哪里有。
答案 (1)韩信推测萧何等人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但汉王一直没有重用韩信,于是韩信逃跑了。
(2)现在大王如果确实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威武、勇猛的将士,那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诛灭!
【参考译文】
当初,淮阴人韩信,家里贫穷没有什么善行,不能被推选担任官吏。汉王刘邦进入蜀地之后,韩信又逃离楚军归属到汉王,韩信数次与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不同寻常。韩信推测萧何等人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但汉王一直没有重用韩信,于是韩信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汉王报告,自己便去追赶他。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恼怒又惊喜,萧何说:“汉王如果您只是想在汉中称王,必然不会用到韩信;如果您想争夺天下,非韩信不可,其他没有人能和您共谋大业。这就看汉王您的选择了。”于是汉王想召见韩信任命他官职。萧何说:“汉王平日向来傲慢无礼,今天要任命大将军,如同招呼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汉王如果任命他官职,必须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沐浴斋戒,设置坛场拜将,举行授职的仪式才行。”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韩信被拜为大将军的仪式结束后,坐在上座。汉王说道:“丞相多次向我说到将军,将军有什么计策来教导我呢?”韩信拜了两拜,称赞地说:“项王发怒大吼,厉声呵斥时,上千的人都胆战心惊,但是他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现在大王如果确实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威武、勇猛的将士,那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诛灭!将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的将士,那还有什么人会不心服口服呢!现在大王举兵东进,三秦之地只要发布一道檄文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听了大喜,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
通假字
【考点精讲】
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对于通假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这两个条件是:
①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
②语境条件,在具体句子中,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考虑通假。
[即时训练1]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倍”通“背” 背叛,忘记
2.举酒属客(《赤壁赋》)
“属”通“嘱” 劝人喝酒
3.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共”通“供” 供给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受”通“授” 传授
5.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坐”通“座” 座位
【技法点拨】
分析通假字要注意“3法”
[即时训练2]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①事,以然为余姚长。后迁②山阴令,督③五县。权奇④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⑤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⑥。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⑦以为可任。”蒙卒,权假⑧然节,镇⑨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⑩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朱然传》,有删改)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
“禽”通“擒” 捕捉、捉拿
②堪战者裁五千人
“裁”通“才” 仅仅
③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两屯
“厉”通“励” 激励,勉励
④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
“彻”通“撤” 撤退
【参考译文】
朱然,字义封。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的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的长官。后来升迁为山阴令,监管五个县。孙权非常惊奇朱然的才能,把丹杨划分到临川郡,朱然担任太守。适逢山贼兴起作乱,朱然讨伐他们,十天就平定了。建安二十四年,跟随讨伐关羽,另外和潘璋到临沮擒获了关羽,升迁为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重。孙权问:“爱卿如果一病不起,谁可代替您?”吕蒙回答说:“朱然胆识不凡,我认为可以接任。”吕蒙去世,孙权授予朱然节杖,镇守江陵。魏派遣张郃等将进攻江陵,张郃包围了江陵,朱然内外断绝。当时朱然城中的士兵有许多得了浮肿病,能够作战的只有五千人。张郃等堆起土山,靠近城池立起楼橹,弓箭如下雨般射入城内,将士都大惊失色,朱然镇定自若无一丝恐惧,激励官吏士兵,趁机攻破了魏军两座军营。江陵令姚泰带领军队在北门防守,见敌人众多,城中人少,粮食几尽,(姚泰)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杀了姚泰。张郃等人不能攻克江陵,于是撤兵返回。从此,朱然名震敌国,改封为当阳侯。
古今异义
【考点精讲】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词义的演变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词义扩大。如“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由专名变成通名,泛指一切河流。
第二,词义缩小。如“谷”,原是谷类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了。
第三,词义转移。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后来“信”由“音信”的意思转指“书信”,而“信使”的意思必须和“使”字连用,单用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第四,词义弱化。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到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第五,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
第六,感彩变化。如“卑鄙”,古时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无贬义,现在指品行恶劣,变为贬义词了。
第七,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为“少”等。
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今均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我们称之为“古今异义”现象。这部分词是考查的主要对象。做这类题,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以致曲解文意。
[即时训练1]
解释下面词语的古今义。
1.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2.婚姻:约为婚姻。(《鸿门宴》)
古义:儿女亲家,男方之父为婚,女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
4.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6.征夫: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
古义:行人。
今义:出征的人。
【技法点拨】
理解古今异义注意“3法”
[即时训练2]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张释之,字①季,南阳堵阳人也。释之既②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③之,毋④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拜释之为谒者仆射。从⑤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⑥,欲以观其能口对⑦向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⑧而超迁⑨之,臣恐天下随风靡⑩,争口辩,亡 其实。且下之化 上,疾 于景向,举错 不可不察 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
(节选自《汉书·张释之传》,有删改)
解释语段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古义:有利于国家、合乎时宜之事
今义:指某一方面的价值低廉。
②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表示结果。
③欲以观其能口对向应无穷者
古义:像回声一样应和
今义:用言语行动表示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④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
古义:没有才干;不中用
今义:指撒泼放刁等恶劣的行为。
⑤争口辩,亡其实
古义:实际情况
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也有“实在”“确实”的意思。
⑥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向
古义:影子和回声
今义: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参考译文】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张释之朝见完毕后,趁机上前陈述便国宜民的事。文帝说:“浅显一些,不要说一些过高难行的意见,要讲当前能够实行的。”于是张释之就谈论起秦、汉之间的事,讲起秦朝灭亡、汉朝兴起的原因。文帝称好,便提升张释之为谒者仆射。张释之跟随皇上出行,皇上参观虎圈,询问上林尉禽兽册子的情况,提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左右瞧看,都回答不出来。看管虎圈的啬夫在旁边代替上林尉回答了皇上所问的禽兽册子,很详细,想以此来显示自己对答如流犹如回响应声一样无穷。文帝说:“官吏不应该像这样吗?上林尉不行!”于是命张释之授予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说:“如今陛下因啬夫口齿伶俐就越级提拔他,我担心天下人会跟随附和这种风气,争相施展口舌,而不讲求实际。况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子随形和回响的应声还要快,陛下任用与罢黜不能不明察啊。”文帝说:“好。”于是不再提拔啬夫。
偏义复词
【考点精讲】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
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句中的“出入”为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入”,不在“出”。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
如:“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要区别开来。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是“相从”“相许”,此为同义复词。
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词义,什么语素不表示词义,然后予以正确解释。
[即时训练1]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加以解释。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答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答 存亡:偏义在“亡”,“存”是衬字。意为“灭亡”。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答 父兄:偏义在“兄”,“父”是衬字。指哥哥。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答 公姥:偏义在“姥”,“公”是衬字。指婆婆。
5.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答 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意为“远”。
6.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答 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为“谁的年龄大”。
7.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答 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意为“不同”。
【技法点拨】
理解偏义复词要“3判断”
[即时训练2]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李逢吉为相,内①结②知枢密王守澄,势倾③朝野。惟翰林学士④李绅,每承⑤顾问⑥,常排抑⑦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⑧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⑨,宜居风宪⑩之地。上以 中丞亦 次对官 ,不疑而可 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朋党之祸》,有删改)
指出语段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全句。
①偏义复词:臧否 偏在否
②译文:(李逢吉)拟好的呈状送到内庭,李绅多有批评。李逢吉对此感到忧虑,但皇上对待李绅正十分看重,李逢吉无法使皇上疏远他。
【参考译文】
李逢吉担任宰相,在宫中结交知枢密王守澄,权势压倒朝廷和地方上的所有人。只有翰林学士李绅在每次接受皇帝询问时,经常排斥贬抑李逢吉。(李逢吉)拟好的呈状送到内庭,李绅多有批评。李逢吉对此感到忧虑,但皇上对待李绅正十分看重,李逢吉无法使皇上疏远他。适逢御史中丞一职空缺,李逢吉便推荐李绅,说他清廉正直,适合在御史台任职。皇上考虑到御史中丞也是次对官,未加怀疑就同意了。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一)语境推义
语境推义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一个多义词在句子中的上下文来确定该词在这一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利用语境推义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马文升)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明史·马文升传》):朝官/望其项背
(2)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吕氏春秋·慎行》):讨伐
(3)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指传主胡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宋史·胡宿传》):责备
解析 (1)“班列”原指“朝班的行列”,又可指“朝廷”或“朝官”,这里根据上下文可译为“朝官”。“望”作为动词,有“看”“期望”等义,联系前文“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因此在这里“望”是“望其项背”义。
(2)“诛”是“杀”义,单看它在这个句中很恰当,但结合大语境,尤其是结合下文看,解释为“杀”讲不通,因为庆封逃到鲁国了,因此“诛”在这里应解释为“讨伐”。
(3)将“诮”解释为“讥诮,讽刺”,仿佛顺理成章。之所以给人这种感觉,一是因为“诮”的常用义为“讥诮”;二是因为将“讥诮”义代入句中,说通判、僚吏处事不当,使得胡宿“讥诮”他们,似乎也未尝不可。但全面联系语境,特别是准确把握下文胡宿所说的一番话,就可以判定“诮”解释为“讥诮,讽刺”是否正确了。揣摩胡宿话语的意思,是直接指出通判、僚吏的错误,这不是在“讥诮,讽刺”,而是在“责备”。因此,“诮”在这里应解释为“责备”。
理解实词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语境原则。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就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词语所在句子的所有相关文句。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甚至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但不一定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整体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结合语境来辨析词语解释时,绝不能只将解释代入句中,看其在本句中是否恰当,也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须找到所有相关语句,在完整语境中进行揣摩。
(二)句法推义
1.对称推义
充分利用句子中加“△”的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津,青雀黄龙之轴(《滕王阁序》):满
(2)则思始而敬终(《谏太宗十思疏》):慎重
(3)忠不必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任用
(4)人车舆,万物殷富(《史记·南越列传》):众多
(5)父未尝笞,母未尝,闾里未尝让(《论衡·自纪篇》):责备
(6)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 (《非国语》):边际
在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2.语法推义
利用语法推义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明史·花云传》):掠取
(2)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指传主花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明史·花云传》):保护
(3)诸山越(指偏远地方)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指传主黄盖)为守长(《吴书·黄盖传》):归顺,服从
(4)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宋史·蔡襄传》):愈,使……痊愈;寿,使……长寿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1)划分句子成分法
①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②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
③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相信)
(2)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自放驴,取樵炊爨”,“樵”前面有动词“取”,后面有动词“炊爨”,联系上下文,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三)语汇推义
1.邻字推义
利用邻字推义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过秦论》):与“怨”同义,怨恨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与“拔”同义,提拔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与“短”反义,长
(4)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后汉书·王梁传》):与“宽”同义,宽恕
(5)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润州谢上表》):与“乱”反义,安定
(6)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与“消”反义,生长
(7)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慄,雄才奋用之秋也(《三国志·常林传》):与“幼”同义,年幼
(8)益跅(tuò)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周维城传》):与“弛”同义,放纵
(9)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颜氏家训》):与“劾”同义,检举、告发
在文言文中,两个词连用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的实词的意义。如“前代圣君,博思咨诹”(《后汉书·章帝纪》),“诹”与“咨”同义,意为“咨询”。另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意义。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与“罚”反义,意为“提拔”;“臧”与“否”反义,意为“善”。邻字推义法在翻译中运用较广。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文言文阅读中,“乖谬已多”中的“乖”“谬”为邻字,“乖”字不易理解,那么可由熟悉的“谬”推知“乖”意为“错误”,该句译为“犯的错误已经很多了”。
同义复词(同义组合)
侪(chái)辈:同辈     褫(chǐ)夺:剥夺
蠲(juān)免:免除 畋(tián)猎:打猎
央浼(měi):央求,请求
2.成语推义
借助成语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接近、到。联系成语“若即若离”
(2)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类。联系成语“不伦不类”
(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九章·涉江》):迫近、接近。联系成语“日薄西山”
(4)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要求。联系成语“求全责备”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是古汉语留给现代汉语的“活化石”。一些成语的含义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就为我们推断文言实词含义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根据已掌握的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求文言实词的含义。
实词推断常常联想到的成语
干名采誉(求取) 形影相吊(慰问)
严惩不贷(宽恕) 亟来问讯(屡次)
既往不咎(责备) 细大不捐(抛弃)
披荆斩棘(拨开) 不期而遇(约定)
不速之客(邀请) 毁家纾难(解救)
冠盖相属(连接) 屡试不爽(差错)
不赞一词(佐助) 垂帘听政(管理)
求全责备(要求) 口诛笔伐(讨伐)
(四)音形推义
利用音形推义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并序》):看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并序》):田地
(3)生而眇者不识日(《眇者识日》):眼盲
(4)平民虽平价不能籴(《徐九思传》):买进粮食
汉字是一种表意性质的文字,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汉字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汉字本身即为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2020年全国Ⅰ卷译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其中“粜”是个疑难词语,我们可以根据其形旁“出”“米”推测它可能与“卖出粮食”有关,再结合后文,就可以翻译为“出售”。
字音推义法也叫通假推义法,针对文言字词,有时还可以从语音上着眼,选择文意翻得通的同音字进行替换。参见学案47活动一“Ⅱ.(一)通假字”部分。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钅(金)、木、氵(水)、(火)、土: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犭、鸟、虫、隹:与动物有关。
讠(言)、辶、忄(心)、彳(行):与行为有关。
纟:与丝麻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尸:与身体有关。 女:与妇人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旨:与美味有关。
页:与首有关。 目:与眼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户:与房舍有关。
攴:与敲击有关。 辛:与刑具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片:与文书、文件有关。
做题时要按照“语境推义→句法推义→语汇推义→音形推义”的顺序来进行,注意综合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注意活用词)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节选自刘向《说苑·敬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衣粗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冠白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王不知臣之不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1.答案 (1)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2)名词活用为动词,戴 (3)拜访 (4)不才
2.答案 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的人,百姓就会离开他。职位高而大权独揽的人,国君就会厌恶他。
【参考译文】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令尹,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拜访。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最后来拜访,莫非有什么要说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的人,百姓就会离开他。职位高而大权独揽的人,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他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越要将自己看低;官职越大,处事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的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注意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梁太祖即位,马殷遣使修贡,太祖拜殷侍中兼中书令,封楚王。朗州雷彦恭召吴人攻平江,许德勋击败之。殷遣秦彦晖攻朗州,彦恭奔于吴,执其弟彦雄等七人送于梁。于是澧州向瑰、辰州宋邺、溆州昌师益等率溪洞诸蛮皆附于殷。殷请升朗州为永顺军,表张佶节度使。殷乃请依唐太宗故事,开天册府,置官属。唐庄宗灭梁,殷遣其子希范修贡京师,上梁所授都统印。庄宗问洞庭广狭,希范对曰:“车驾南巡,才堪饮马尔。”庄宗嘉之。庄宗平蜀,殷大惧,表求致仕,庄宗下玺书慰劳之。
——节选自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世家·楚世家第六》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马殷遣使修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张佶节度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宗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殷大惧,表求致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殷乃请依唐太宗故事,开天册府,置官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宗问洞庭广狭,希范对曰:“车驾南巡,才堪饮马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3.答案 (1)献纳贡品 (2)上表 (3)赞赏 (4)表示辞去官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4.答案 (1)马殷于是请求依照唐太宗旧例,开设天册府,设置属官
(2)唐庄宗询问洞庭的宽广,马希范回答说:“你的车驾向南巡视,洞庭水只够喂马罢了。”
解析 (1)“乃”,于是;“故事”,旧例;“置”,设置。(2)“广狭”,偏义复词,语义偏向“广”,解释为宽广;“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堪”,能够。
【参考译文】
梁太祖即位,马殷派使臣进贡,梁太祖封马殷为侍中兼中书令,封为楚王。朗州雷彦恭召吴人攻打平江,许德勋打败了他们。马殷派秦彦晖攻打朗州,雷彦恭投奔到吴,抓获他的弟弟彦雄等七人送到梁。于是澧州向瑰、辰州宋邺、溆州昌师益等人率领溪洞各蛮夷部族都归附马殷。马殷请求升朗州为永顺军,表奏张佶为节度使。马殷于是请求依照唐太宗旧例,开设天册府,设置属官。唐庄宗灭掉梁,马殷派他的儿子马希范到京师进贡,献上梁授给的都统印。唐庄宗询问洞庭的宽广,马希范回答说:“你的车驾去那里巡视,洞庭水只够喂马而已。”唐庄宗赞赏他。唐庄宗平定蜀,马殷十分害怕,上表请求辞官,唐庄宗下诏书慰劳他。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公讳经,字诚之,号怡庵,襄毅公长子。成化丁未成进士,明年,授南京福建道御史,奉命简阅内库。内库向为豪贵人掌,公既至,循故实,稽录羨余,无敢冒利者。比又视南城,南城肃然。为御史者七年,倔强有父风。移治临江。临江与袁、筠诸郡接壤也,土寇剽逸,出没其间,民无休居。公至,悯然曰:“夫临江与太平异也,寇勿击,民勿宁。”乃立捕诸豪贼百八十人置之法,一郡大治。逾年,临江饥,有司方请赈,公曰:“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宁以一身活数万人。”于是发府库金五千有奇,建和籴之法,民赖以存治。而监司督赋方急,公入争曰:“化理以民命为重,民惫矣,以杖驱之,是束羊加石而沉之渊,直速死耳。民尽死,赋从何出?”继而岁大稔,民感德报称,赋入为诸郡先。
(节选自《项经传》,有删改)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比又视南城,南城肃然   
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发府库金五千有奇
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而岁大稔,民感德报称
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理以民命为重
化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内库向为豪贵人掌,公既至,循故实,稽录羨余,无敢冒利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5.答案 (1)等到 (2)打开 (3)丰收 (4)教化治理
解析 本题可采用“语法推断法”,根据语法推断词义。(1)副词,等到;(2)动词,作谓语,打开;(3)稔:丰收;(4)“化理”是两个词,教化和治理。
6答案 (1)皇宫的府库一向被有势力的权贵掌管,项公上任后,按照原来的实际情况,核查记录赋税的盈余,没有人敢贪占利益。(2)百姓已经非常饥饿了,一定要请示后才能赈济,这就像坐着等死;赈济百姓却不请示,罪责在太守。我宁愿用一人性命救活数万百姓。
解析 (1)采分关键点:“向”“循”“稽”“冒利”。(2)采分关键点:“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参考译文】
项公名经,字诚之,号怡庵,是项公项襄毅(谥号)的长子。成化年间丁未年考取进士,第二年,被授予南京福建道御史,奉皇上命令检查皇宫的府库。皇宫的府库一向被有势力的权贵掌管,项公上任后,按照原来的实际情况,核查记录赋税的盈余,没有人敢贪占利益。等到又到南城巡视时,南城已经做得很好。他担任御史有七年,有他父亲的倔强风骨。等到他调任管理临江。临江跟袁、筠各个郡县接壤,土匪强盗任意抢劫,在那里出没。百姓们不能安居乐业。项公到后,怜悯地说:“临江与太平不同,盗匪们不打击,百姓不得安宁。”于是马上捕捉各方盗匪一百八十人,按法处置他们,全郡就治理好了。一年后,临江闹饥荒,有关部门正要请求赈灾,项公说:“百姓已经非常饥饿了,一定要请示后才能赈济,这就像坐着等死;赈济百姓却不请示,罪责在太守。我宁愿用一人性命救活数万百姓。”于是打开府库拿出五千多两银子,设立了和籴之法,百姓们就依靠这来生活。而上级监管部门催缴赋税正着急,项公就进去争辩说:“教化治理百姓,以百姓的性命为重,百姓疲惫,还在用鞭子驱赶他们,这就像在羊身上捆绑了石头后把它沉入深渊啊,只是加速死亡啊。百姓全死了,赋税从哪里来?”后来这年大丰收,百姓们感念项公的恩德都要报答他,赋税征收领先于其他郡县。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智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当是时,晋国政皆决智伯。
智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智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1]惧,乃奔保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2];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参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率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三家分智氏之田。
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
[注] [1]赵襄子:晋国臣子,赵地之主。后文的魏桓子、韩康子分别为魏地之主和韩地之主。[2]城不浸者三版: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墙未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块夹板的高度。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B.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C.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D.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有多种纪年法,“晋出公十七年”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B.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C.“韩、魏翼而击之”的“翼”指两侧,与《鸿门宴》中“翼蔽沛公”相同。
D.侯,古代的一种爵位等级。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晋国的臣子智伯,一直掌控着晋国的大权,并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B.臣子疵见微知著,预见韩、魏必反,向智伯进言反被怀疑,便请求出使齐国。
C.张孟谈用唇亡则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二子,瓦解了智伯阵营,致使智氏灭族。
D.韩、赵、魏分别得到了诸侯封号,瓜分了晋国的国土,历史的格局发生了改变。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韩、魏二子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请从文中找出动作描写的语句来加以佐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7.D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们让韩、魏两国的军队跟我们一起攻打赵国,赵国灭亡之后,灾难就要落到韩国和魏国头上。现在约定战胜赵国后,三家瓜分赵国土地,现在,城墙没有淹没的只剩下三版高了,赵国投降指日可待,但是这两人不但没有高兴地心思,反而有担忧的神色,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呢?”“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中的“难”指灾难,做“必及韩魏矣”的主语,所以要断开,故排除AC。“无喜志,有忧色”句式对称,所以在“志”后要断开,故排除B。故选D。]
8.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重点词的含义的能力。C.第一个“翼”意为“从旁进行蔽护或辅佐”,第二个“翼”意为“像翅膀一样”。二者含义不同。句意:韩国和魏国从侧面攻打/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故选C。]
9.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一直掌控着晋国的大权”有误。原文是“当是时”,意思是只一度掌控了晋国的大权。故选A。]
10.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利”,意为“以……为利”;“岂……乎”,意为“难道……吗?”
(2)“伤”,意为“妨害”;“潜”,意为“秘密地”;“期”,约定。
答案 (1)我们两家难道不以尽快分到赵氏的地盘为利,反而要去做那些危险苦难不可能成功的事吗?
(2)“计划出自二位之口,只有我听到,又有什么妨害呢!”二人于是秘密与张孟谈商议,约定好日期就让他回城了。
11.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结合语境,“知其然”是早已知道智伯可能会来攻打韩国和魏国,从前文来看,“三家以国人围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中,可见,智伯知道可以引水灌城的方法,而桓子与康子都想到自己的国都也会容易被河流漫灌,二人没有说话,只是“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即魏桓子用肘部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用这些细微的动作表明二人心中已然明白唇亡齿寒,智伯打败赵国就将要攻打韩魏的道理。
答案 ①桓子肘康子;②康子履桓子之跗
【参考译文】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鞅、韩不信、魏侈一起把范氏和中行氏瓜分,作为自己的采邑。晋出公非常愤怒,通告齐国和鲁国,想要讨伐智、赵、韩、魏四卿。四卿恐惧,于是反过头去攻打晋出公。出公战败,逃向齐国的时候,死在路上。因此智伯就立晋昭公的曾孙姬骄为晋国国君,这就是晋哀公。那时候,晋国的政事都由智伯决定。
智伯愈加骄横,向韩国和魏国要土地,韩国和魏国就划分了土地给他。又向赵国要土地,而赵国没给。智伯愤怒,于是就率领韩国和魏国攻打赵国。赵襄子害怕,于是就逃到晋阳退守。
三国围困晋阳,一年多之后,引汾河的水灌晋阳城,城墙没有淹没的只剩下三版高了;城中的人只能把锅挂起来做饭,交换子女来吃,但百姓都没有反叛之心。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做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呀。”魏桓子用肘部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因为汾河可以灌魏国的安邑,绛河可以灌韩国的平阳。疵对智伯说:“韩国和魏国一定会反叛的。”智伯说:“您怎么知道的?”疵说:“我是根据人之常情判断的。我们让韩、魏两国的军队跟我们一起攻打赵国,赵国灭亡之后,灾难就要落到韩国和魏国头上。现在约定战胜赵国后,三家瓜分赵国土地,现在,城墙没有淹没的只剩下三版高了,赵国投降指日可待,但是这两人不但没有高兴地心思,反而有担忧的神色,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呢?”
第二天,智伯把疵的话告诉了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人说:“这是小人想为赵国游说,让您怀疑我们,从而放松攻打赵国。不是这样的话,我们两家难道不以尽快分到赵氏的地盘为利吗?而要去做那些危险苦难并不可能成功的事吗?”二人走后,疵进来问智伯:“主公怎么能把我的话告诉那两个人呢?”智伯说:“您怎么知道的?”疵答道:“刚才我见他们一见到我就匆匆离开了,这是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我识破他们的心思了。”智伯没有改变。疵请求出使齐国。
赵襄子派张孟谈偷偷去见魏桓子和韩康子,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国和魏国来攻打赵国,赵国灭亡,那么就该轮到韩国和魏国了。”二人说:“我们也知道会这样,只是担心事情没有完成而计划先泄露,那么灾祸立即就会到了。”张孟谈说:“计划出自二位之口,只有我听到,又有什么妨害呢?”于是二人秘密与张孟谈商议,约定好日期就让他回城了。
赵襄子派人在夜里杀了守堤的官吏,决开堤口,用水灌智伯的军营。智伯的军队因为救水而乱作一团,韩国和魏国从侧面攻打,赵襄子率兵从正面攻击,大败智伯的军队,杀了智伯,又将智伯的家族全部诛杀。赵、韩、魏三国分割了智伯的土地。
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封赵、韩、魏为诸侯。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掉晋国,瓜分其土地。晋静公被贬为庶人,晋国灭亡。
掌握实词活用的规律特点
Ⅰ.掌握名词、动词活用的规律特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要包括:①时间名词,如“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如“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3)良庖岁更刀:岁
(4)蝉蜕于浊秽:蝉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
(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
(8)大石侧立千尺:侧
规律和特点:名词用在动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为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为状语。
2.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①名词后带宾语;②名词前面有副词;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如“能”“可”“欲”等);④名词后面跟介宾短语。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个“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个“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⑤君子不齿:齿
⑥未云何龙:云、龙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有副词(“不”“已”“相”等),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
③云青青兮欲雨:雨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
规律和特点: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3)①沛公军霸上:军
②鹪鹩巢于深林:巢
③唐浮图(和尚)慧褒始舍于其址:舍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质
⑤风乎舞雩:风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4)①驴不胜怒,蹄之:蹄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
③塞者凿之,陡者级之:级
④策之不以其道:策
⑤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
规律和特点:名词后面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5)①以膏泽斯民:膏泽
②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
③曾皙后:后
④籍吏民,封府库:籍
⑤函梁君臣之首:函
规律和特点:两个名词(或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性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至于哪个名词活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6)①根拳而土易:拳
②扣舷而歌之:歌
③客逾庖而宴:宴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
规律和特点:“而”字前或后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因为“而”字不能连接名词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一般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二)动词活用为名词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这就使它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追亡逐北:亡、北
(2)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第二个“生”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
(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听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
(6)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畜
(7)而其见愈奇:见
规律和特点: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则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为名词;二是动词前若有“其”“之”等代词修饰,则该动词活用为名词。
Ⅱ.掌握形容词活用及使动、意动的规律特点
(一)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翻译时应补出中心词(名词),让形容词作定语。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少、长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贤
(3)此其志不在小:小
(4)屈平疾……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邪曲、公、方正
(5)宾主尽东南之美:美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第一个“圣”和“愚”
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时,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1)(3)(4)(6);当形容词用在“其”“之”后面,充当中心语时,则活用为名词,如(2)(5)。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或者前面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第一个“明”
(2)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明
(3)不知东方之既白:白
(4)素善留侯张良:善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
(6)明道德之广崇:明
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4)(6);当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1)(2);当形容词放在副词(时间副词或否定副词)后,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3)(5)。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
1.使动用法
(1)试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斗
④宜皆降之:降
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
规律和特点:当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动词一般活用为使动用法。
(2)试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形容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
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
③既来之,则安之:安
④则思正身以黜恶:正
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形容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3)试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名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第一个“封”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
③却宾客以业诸侯:业
④阙秦以利晋:利
规律和特点:当名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名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形容词、名词,并试着找出其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单于壮其节:壮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
(3)驼业种树:业
(4)悦亲戚之情话:悦
(5)吾从而师之:师
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名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形容词、名词具有“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什么”(通常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把……当作……”等)的意思时,该形容词、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特别提醒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有些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较难区分,必须紧扣上下文,研究句子本身所表达的意思,方能确定。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①句中的“小”是“使……小”,即“使大木小”。
②句中的“小”是“以……为小”,即“认为鲁地小”“认为天下小”。
由以上两句可以看出,使动侧重于客观行动,而意动侧重于主观感受,是个人的看法,事实未必如此。如“小天下”,其实天下并未变小,变小只是孔子的一种主观感受罢了。
动词的为(wèi)动用法
为动用法中,动词不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因、给、对)宾语而施行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而动。只有动词(包括活用了的名词、形容词)才有为动用法。其中“为”包括“为了”“因为”“给(替)”“对(向)”四个意思。如“死国可乎”中的“死”相当于“为……而死”,“名我固当”中的“名”相当于“给……命名”。
必修教材重点文言实词梳理
[必修上册]
1.薄
(1)助词,无实义。
例: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2)迫近。
例: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2.言:助词,无实义。
例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例2: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
3.有:取得,获得。
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芣苢》)
4.渠:他。
例: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插秧歌》)
5.匝
(1)布满,遍及。
例: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秧歌》)
(2)周,圈。
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6.存
(1)问候,探望。
例: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短歌行》)
(2)思念。
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屈原列传》)
7.厌:满足。
例: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
8.韵:气质,情致。
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9.方
(1)四周围绕。
例: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一)》]
(2)当。
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3)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0.横:遮蔽。
例: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11.拔
(1)超出。
例: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2)攻取。
例: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谏逐客书》)
12.殷
(1)震动。
例: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2)深。
例: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谏太宗十思疏》)
13.觉(jiào):醒。
例: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
14.须:等到。
例: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15.故:旧,老。
例: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
16.暂:忽然,一下子。
例: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并序》)
17.转:更加,越发。
例: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并序》)
18.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19.堪:可以,能够。
例: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20.中(zhòng):合乎。
例1:木直中绳,以为轮。(《劝学》)
例2: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
21.参:检验。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2.知
(1)同“智”,见识。
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同“智”,明智。
例: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23.疾
(1)劲疾。
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
(2)憎恨。
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3)痛心。
例: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24.假
(1)借助。
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2)凭借,利用。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25.水:游泳。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26.绝
(1)横渡。
例:而绝江河。(《劝学》)
(2)越过。
例: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27.生:同“性”,天性。
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28.一
(1)专一。
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2)统一。
例: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3)把……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
(4)全,都。
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29.道
(1)真理。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3)取道。
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4)同“导”,引导。
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节选)》]
30.闻
(1)知道,懂得。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上报。
例: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3)学识。
例: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31.庸
(1)表示反问语气。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2)平庸无能。
例: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32.益
(1)更加,越发。
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2)渐渐。
例: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33.身:自己。
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4.惑:糊涂。
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35.族
(1)类。
例:士大夫之族。(《师说》)
(2)众;一般的。
例: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3)(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庖丁解牛》)
(4)灭族。
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36.齿:并列,排列。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37.徒:同类的人。
例: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8.贤
(1)才德优秀。
例: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超过。
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9.通
(1)全面。
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2)遍,次。
例: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
40.嘉:赞许。
例1: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例2:武帝嘉其义。(《苏武传》)
41.贻:赠送。
例: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42.望:农历的每月十五。
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43.纵:放任。
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44.如
(1)往。
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2)或者。
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至于。
例: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5.倚。
(1)循,依。
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2)斜倚;斜靠。
例: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46.危
(1)端正。
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2)高。
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3)危害,使……处于险境。
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桓晋文之事》)
47.下
(1)攻占。
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2)降低身份。
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48.骤:一下子,很容易。
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49.卒
(1)终究。
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2)完成,尽。
例: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
50.适
(1)享有。
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2)到某地去。
例: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屈原列传》)
(3)女子出嫁。
例: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4)顺从,依照。
例: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孔雀东南飞》)
(5)刚才。
例: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6)逢迎;周旋。
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51.白
(1)明亮。
例: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2)告诉,禀告。
例: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52.乘
(1)读chéng,冒(着)。
例: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登泰山记》)
(2)读shèng,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例:千乘之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读chéng,登上。
例: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53.限
(1)界限。
例: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登泰山记》)
(2)门槛。此处意为“像门槛一样”。
例: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54.云:助词,无实义。
例:世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
55.稍:逐渐。
例: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
56.姝:美丽,漂亮。
例: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
57.俟:等待。
例: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
58.爱
(1)同“”,隐藏。
例: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
(2)吝惜,舍不得。
例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例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59.娈:美好。
例: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静女》)
60.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1: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
例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
[必修下册]
1.哂:微笑。
例: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例:宗庙之事,如会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端
(1)古代的一种礼服。
例:如会同,端章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萌芽,发端。
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大学之道》)
4.相(xiàng):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礼赞的司仪官。
例: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作
(1)起身,站起来。
例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例2: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无衣》)
(2)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例: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6.撰:才能。
例:异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7.莫:同“暮”。
例:莫春者,春服既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咏:唱歌。
例: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9.异:对……感到奇怪。
例: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10.隐:痛惜,怜爱。
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11.择
(1)区别。
例: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同“释”,舍弃。
例: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12.明
(1)视力。
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2)彰明。
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之道》)
13.独:偏偏,却。
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齐桓晋文之事》)
14.形:表现。
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15.老
(1)敬爱。
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
(2)老人。
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
16.幼:爱护。
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
17.御
(1)治理。
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齐桓晋文之事》)
(2)驾着;驾驶。
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18.权:称量。
例:权,然后知轻重。(《齐桓晋文之事》)
19.抑
(1)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桓晋文之事》)
(2)或者,还是。
例1: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与妻书》)
例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五代史伶官传序》)
20.辟
(1)开辟。
例: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
(2)不正。
例: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齐桓晋文之事》)
(3)批驳。
例: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司马谏议书》)
21.莅:统治。
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
22.若
(1)如此。
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2)你。
例: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
23.涂:同“途”道路。
例: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齐桓晋文之事》)
24.敏
(1)聪慧。
例: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事》)
(2)勤勉。
例: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25.放:放纵。
例: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齐桓晋文之事》)
26.侈:过度。
例: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齐桓晋文之事》)
27.畜(xù):养活。
例: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齐桓晋文之事》)
28.轻:容易。
例: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齐桓晋文之事》)
29.赡:足。
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齐桓晋文之事》)
30.时:季节。
例: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齐桓晋文之事》)
31.申:申诫,告诫。
例: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32.戴:用头顶着物件。
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33.奏:进。
例:砉然向然,奏刀然。(《庖丁解牛》)
34.进
(1)超过。
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2)进奉。
例: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促织》)
35.遇:接触。
例: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36.郤
(1)同“隙”,空隙。
例: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庖丁解牛》)
(2)同“隙”,隔阂,嫌怨。
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
37.经:指经脉。
例: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
38.肯:附在骨头上的肉。
例: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
39.陪:增加。
例: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40.共:同“供”,供给。
例: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41.肆:延伸,扩张。
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
42.阙:侵害,消减。
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43.唯:表示希望、祈请。
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44.敝:损害。
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45.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46.幸
(1)指君主宠爱女子。
例: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2)幸亏,幸而。
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3)希望。
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苏武传》)
47.鲰:浅陋,卑微。
例:鲰生说我曰。(《鸿门宴》)
48.距:同“据”,据守。
例: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49.内:同“纳”,接纳。
例1: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例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谏逐客书》)
50.倍:同“背”,背弃。
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1.谢
(1)道歉。
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2)辞别。
例: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3)告诉,告知。
例: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52.数
(1)读shuò,屡次,多次。
例: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2)读shù,天数。
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53.目
(1)递眼色。
例: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2)条目,细则。
例:颜渊曰:“请问其目。”(《论语·颜渊》)
54.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例: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55.让:责备。
例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例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56.来:招致,招揽。
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57.并
(1)兼并,吞并。
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谏逐客书》)
(2)全,都。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
58.包:吞并,囊括。
例:包九夷,制鄢、郢。(《谏逐客书》)
59.施
(1)读yì,延续。
例:使之西面事秦,公施到今。(《谏逐客书》)
(2)读shī,用。
例: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60.杜:堵塞,封闭。
例:强公室,杜私门。(《谏逐客书》)
61.却
(1)推辞,拒绝。
例: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谏逐客书》)
(2)使……退却。
例: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3)退下。
例: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
62.建:树立。
例: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谏逐客书》)
63.傅:附着,加上。
例:傅玑之珥。(《谏逐客书》)
64.搏:击打,拍打。
例: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谏逐客书》)
65.充:丰裕,繁盛。
例: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谏逐客书》)
66.资
(1)资助,供给。
例: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谏逐客书》)
(2)凭借。
例: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并序》)
67.业:使……成就霸业。
例: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68.藉:同“借”。
例: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69.赍:送给,付与。
例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例2: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孔雀东南飞》)
70.竟:完成。
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与妻书》)
71.彀:同“够”。
例: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
72.第:只是。
例: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
73.肖:像。
例: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与妻书》)
74.旁(bàng):靠近。
例: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与妻书》)
75.尚
(1)尊崇,崇尚,爱好。
例: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2)高出,超出。
例: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
(3)特指品行高尚,超出常人。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4)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婚配。
例:平阳侯曹寿尚武帝妹阳信长公主。(《汉书·卫传》)
(5)自高自大。
例: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6)尚且。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7)还。
例: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后世祭文结语多用“尚飨”二字。
【尚主】娶公主为妻。
76.里:古代基层行政组织。
例:令以责之里正。(《促织》)
77.丁:明清时期年满十六周岁的男子。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78.口:女子及未满十六周岁的男子。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79.昂:抬高。
例: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促织》)
80.操
(1)从事。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促织》)
(2)持。
例: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81.售
(1)考试得中。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2)施展,实现。
例:夫人必以夜半泣而诉君,若为誉世子者,而因加诬焉,庶几说可售矣。(《东周列国志》)
(3)买。
例: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促织》)
(4)引申为酬谢。
例: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寓简》)
(5)推行,施展,显露。
例: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小石城山记》)
(6)指女子得嫁。
例:去此六十里,有吴村卫氏女,年十八矣,高其价,故未售也。(《红玉》)
【售谤】散布诋毀诽谤他人的话。
82.款:规格。
例: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83.迄:最终。
例: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促织》)
84.行
(1)做,从事。
例:并虫亦不能行捉矣。(《促织》)
(2)同“形”。
例: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大学之道》)
(3)读háng,辈。
例: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4)将要。
例: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并序》)
85.祝:祷告。
例: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促织》)
86.逼:非常。
例: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促织》)
87.趁:追逐。
例:成益愕,急逐趁之。(《促织》)
88.蹑
(1)追随。
例: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促织》)
(2)穿。
例: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孔雀东南飞》)
89.啻:比得上。
例: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90.塞:充抵。
例:留待限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