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件(共19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件(共19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选必三
政治
统编版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的思维观念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小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几位同学纷纷点赞。
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
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呢。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规律,即学习的规律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指思维方法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探究与分享:P7页】
1.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1、“逻辑”的多种含义
主要含义 范围 举例
①规律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②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规律)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③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④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 (知识体系)
“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
“这是历史的逻辑”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
“说的不合逻辑”
“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霸权主义逻辑”
“强盗逻辑”“诡辩家逻辑”
(违背了逻辑规律与规则)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
“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逻辑”一词是由英文Logic音译过来的,原意是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是个多义词,200多种含义,但主要有4种用法
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规律
逻辑学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研究对象
为把握规律服务
2、逻辑学研究的目的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思维规律:逻辑规律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逻辑学的含义:
历史上: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逻辑学
广义逻辑学
狭义逻辑学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关系: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相同点:
都是“所有......都是……”的形式结构,(所有S是P)
S、P是逻辑变项,
所有......都是……是逻辑常项。
用“所有......都是……”的形式结构
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 构成判断
形式结构:
概念
判断
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
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形式逻辑:
一天,初学逻辑的小明和小芳一起进行推理练习。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为什么?
小明
小芳
探究与分享
小明的推理:
所有马都是动物(大前提)
所有白马都是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结论)
结论:真
小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有S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
推理的形式是有效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所以小明的推理是正确的。
小芳的推理:
所有马都是动物(大前提)
所有牛都不是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结论)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
推理的形式是无效的(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小芳的推理是不正确的。
小前提:真
所有M 是 P
所有S不是M
所有S不是P
大前提:真
结论:假
小芳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演绎推理的有效推理结构和无效推理结构
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不是M
所以,所有S都不是P
无效推理结构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等逻辑错误,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可以为它找到前提为真,结论为假的“反例”。
S
M
P
S
M
P
S
正确的演绎推理结构
具有普遍保真性
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是M
所以,所有S都是P
有效推理结构不管变项代入什么概念从真前提一定能推出真结论
错误的演绎推理结构
不具有普遍保真性
注意:推理结论是否为真, 取决于:
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
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符合逻辑规律与规则)。
推理结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三段论规则:所有M都是P
所有S是M
所以,S是P
凡人 都会 死
苏格拉底 是 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概念
概念
概念
概念
推理
判断
逻辑学
形式逻辑
从研究对象和研究
方法的角度划分
法律逻辑
从不同的应用领域的角度划分
辩证逻辑
科学逻辑
论辩逻辑
是一门学问。是关于逻辑规律与规则的知识体系
是从形式结构方面研究
思维规律的逻辑学
是从抽象的思维内容方面
研究思维规律的逻辑学
都属于应用逻辑
归纳逻辑
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划分
演绎逻辑
从个别到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从一般前提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知识拓展】逻辑学的发展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推理结构:
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
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逻辑学的产生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理进行“反思”,思考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可以推出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不能推出的。
对这种“可推”与“不可推”的规律与规则的思考与把握,条理化、系统化,就构成了逻辑这门学问。
在逻辑学史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代中国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为逻辑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P8 相关链接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4、形式逻辑的意义:
(1)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2)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3、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5、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1)论证:
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
(论证是“讲出来”这一活动)
(2)论辩:
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
(3) 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几个世纪前,罗马教廷出了一本书,书中用当时最流行的数学推论,导出“上帝是万能的”。
一位智者针锋相对地问:“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吗?”
如果教廷回答说能的,那上帝不能搬动他创造的那块石头,所以上帝在力量方面不是万能的。
如果教廷回答说不能,那么上帝不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所以上帝在创造力方面不是万能的。
你能论证“上帝不是万能的”吗?
智者为什么能取胜?
广义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狭义逻辑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的不同用法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规律”同义;
“逻辑规律与规则”,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这门学问。
1.形式结构
2.推 理
3.论证和论辩
推理结构:
推理结论为真的条件:
核心任务:
关系
(形式逻辑)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
1.在“要学好逻辑,就要多做逻辑练习题”这句话中,“逻辑”一词是表达(  )
A.“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含义的
B.“立场、观点”的含义的
C.“思维的规律、规则”的含义
D.“逻辑学”的含义
D
对点训练
2.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都要符合逻辑。在这里,“逻辑”的意思是(  )
A.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B.思维的规律性或规则
C.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说法
D.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B
3.逻辑是一个多义词。对下列语词中逻辑含义的解释正确的有( )
①该想法不合逻辑——观点,主张
②《逻辑思维训练》——逻辑规律与规则
③《历史的逻辑》——客观规律
④这是霸权主义的逻辑——形式逻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①:应是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规律), ①错误。
④:霸权主义的逻辑的逻辑是一种思维方法, 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