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共21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共21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单元框架
准确 把握
正确 运用
掌握 学会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七课
核心内容: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
抽象思维的 基本形式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1 概念的概述
第一部分
概念的含义
探究与分享
《新论·鄙名第十七》载:“庄里有人,字其长子曰盗,次子曰殴。盗持衣出耨,其母呼之曰:'盗!’吏因缚之。其母呼殴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盗几至于殪。
思考: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概念不清
探究活动
有眼睛、有鼻子、耳朵、有四肢
能直立行走
能思维、会说话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有内脏和血液循环
不仅为人所具有,也为其他高等动物所具有的非本质属性。
√ 揭示“人”的本质属性
……
“人”的属性是多方面的,依据人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认识了这些本质属性,才能产生“人”的概念。
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概念的含义
1.属性
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本质属性
非本质属性
属性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是指既为某事物所具有,也可能为其它事物所具有的属性。
概念的含义
2.概念
(1)概念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性质: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反映某一事物的概念。
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
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①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多词一义)。
例如:“母亲”、“妈妈”“mother”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例如:“意思”“方便”“明明”“道”表达的含义就有多种,即一词多义。
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词多义)。
①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
②概念和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③如不做区分,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概念
语词
事物的本质属性
思维形式
(对事物作出的反映)
思维的内容(反映的对象)
物质载体
(标识这一反映的符号)
表达
概念的含义
3.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第二部分
概念的基本特征
探究与分享
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思考: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
理解这一论述的关键在于理解其逻辑连词“非”:可以理解成“不属于”,也可以是“不同于”或者说“不等同于”的意思。
①“白马非马”中的“非”理解为“不是”。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 ,“白马”是“马”的一种,“白马非马”就是错误命题。
② “白马非马”中的“非”理解为“不等于”。 “马”这个概念,只有一种属性,但“白马”却有了“白”和“马”两种属性,具有两种属性的概念怎么能和具有一种属性的概念一样呢?从概念的内涵看,“白马”是种概念,“马”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同的。 “白马非马”就是正确命题。
概念的基本特征
含义: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重要性:究竟反映什么
概念的内涵
含义: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重要性:究竟是在指“谁”
概念的外延
1.概念的基本特征
二者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马”这个概念,其内涵是“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属于马科动物,是人类驯养和利用最早的动物之一”。
“马”这个概念,其外延包括各种各样形态、颜色的马,如马这个概念的外延是指所有马,白马的外延是指所有白色的马。
概念的基本特征
2.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
相容关系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又称全异关系)
不相容关系
概念的基本特征
(1)相容关系
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
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马”与“白马”
“小白马”与“白马”
概念的基本特征
(2)不相容关系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A
B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其中一个概念为另一个概念的补概念。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A
B
C
A
B
C
表示为:A+B < C
“党员”和“非党员”
“输”与“赢”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动物——马
马——动物
中学生——球迷
有效合同——无效合同
输——赢
花——花蕊
党——党员
中国——北京
牛刀小试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全异关系
全异关系
全异关系
1.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2.小学生与大学生
3.黑色与白色
4.无效合同与有效合同
5.李子与梨子
6.无理数与有理数
7.无产阶级与有产阶级
8.真话与假话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判断区分种属关系和组成关系:
1.玫瑰——花
2.花蕊——花
种属关系
组成关系
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造句:A是B的(一种/一个)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造句:A是B的一部分
3.河北——省份
4.河北——中国
5.西南财大——西南财大法学院
6.资本——固定资本
7.党——党员
8.马——动物
种属关系
组成关系
组成关系
属种关系
组成关系
种属关系
【典题训练1】(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概念正确是进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假设A、B为两个概念的外延,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示表示如下。下列选项描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D
①A“抗疫志愿者”和B“最美逆行者” ②A“中国”和B“山东省”
③A“白马”和B“马” ④A“模范党员”和B“优秀干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①:图①是全同关系,而A“抗疫志愿者”包含在B“最美逆行者”之中,A和B属于种属关系,①错误。
②:图②是属种关系,A“中国”的外延不包含B“山东省”,A和B不是属种关系。②错误。
③:图③是种属关系,A“白马”包含在B“马”里面,A和B属于种属关系,③符合题意。
④:图④属于交叉关系,A“模范党员”中有B“优秀干部”,也有“非优秀干部”;B“优秀干部”中有A“模范党员”,也有“非模范党员”,A和B属于交叉关系,④符合题意。
【典题训练2】(2022·天津一中一模)某学习小组学习了“概念”的相关知识后,联系学习实际分析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
D
①:全同关系又称同一关系、重合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市场机制强调市场,“看得见的手”指的是宏观调控,二者不是全同关系,是全异关系,故①错误。
②:属种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真包含或真包含于另一概念的外延这种关系,外延大的那个概念是属概念,外延小的那个概念是种概念。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二者不是属种关系,是反对关系,故②错误。
③:矛盾关系是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属于矛盾关系,故③正确。
④: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劳动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属于反对关系,故④正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题训练3】(2022·山东滨州·二模)下列判断中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对应正确的有( )
①国体即国家性质——“国体”与“国家性质”是全同关系
②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自然科学”是属种关系
③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革命家”、“战略家”与“理论家”是反对关系
④唯心主义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是矛盾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①:“国体”与“国家性质”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是全同关系,①正确。
②: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自然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从外延上来看不是属种关系,②错误。
③: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革命家”、“战略家”与“理论家”是交叉关系,③错误。
④:矛盾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是矛盾关系,④正确。
【典题训练4】(2022·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在“概念的概述”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探究“概念间的关系”这一知识内容时,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等,所以“小学生”与“初中生”是反对关系。
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白马”和“马”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
③丙同学: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比赛结果“输”和“赢”就属于矛盾关系。
④丁同学: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D
【解析】①: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等,所以“小学生”与“初中生”是反对关系,①正确。
②:属概念是指外延大的概念,种概念是指外延小的概念,所以,“白马”和“马”是种属关系,②错误。
③: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比赛可能会出现“输”“赢”和“平”三种结果,因此“输”和“赢”是反对关系,③错误。
④: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全同关系,④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