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2框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第12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安徒生常戴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溜达。一次,有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玩意是个什么东西,能算是顶帽子吗?”安徒生毫不客气地回敬道( )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效益不好,没办法餐厅规定: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结果生意一落千丈!后经人提点( )后,生意火爆!思考:请发挥逆向思维,解决以下难题。安徒生立即反唇相讥:“你帽子下面那玩意儿是什么,难道那也能叫脑袋吗?”将售价提高十元的规定改为:凡没有浪费食物者奖励十元!逆向思维的含义01⑴客观基础: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⑵必要性: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1.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必要性(一)逆向思维的含义正向思维也称顺向思维,是指人们按照常规的思路、遵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向思维2.逆向思维的含义和特点(1)含义:一切与原有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2)特点: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变挫折、困境等“不利事”为“幸运事”;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可以变废钢、废气为宝;在国家发展中遇到了危机, 我们也可以变“危”为“机”,将危局转化为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契机。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①原因:事物的存在总有一定的结构顺序,不同的结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②作用: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已有的与事物结构顺序相关的认识作反向思考。比如,将已有认识中的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圈形等作交换性思考。相关链接在人际管理中换位思考的管理方式,是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相互颠倒。在游客与动物的关系中,将游客关在游览车中让野生动物自由游荡,是一种约束与被约束关系的颠倒。 换位思考⑵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①原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②作用: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看电影总是人静坐、电影画面滚动。有人逆向思维,让人动起来,画面静下来。将一幅幅连续变化的图画挂在地铁的墙壁上,乘客坐在列车里,向窗外望去,可以欣赏到引人入胜的动画电影。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⑶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①原因:事物的功能,即有用还是无用,是人们依据自己的需要作出的评价和取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人们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②作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⑷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①原因:事物都处于因果关系的链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②作用: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 奥斯特的电能生磁法拉第的磁能生电 小结: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2)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4)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1)在采用正向思维不能解决问题时,再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如果采用正向思维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解决得很好,就不必采用逆向思维。(2)逆向思维只能在只有正反两种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对某一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有很多种,而且这些方法都能解决问题,此时逆向思维就缺乏了必然性和有效性。【知识延伸】:运用逆向思维时应当注意的问题诸葛亮的“空城计"、韩信的背水布阵的共同特点在于故意在解决问题时,进行反习惯、反逻辑的思考,使对方感到莫名其妙,大感不解,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说明A.逆向思维从相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以实现创新的目的B.逆向思维不讲常“理",与正向思维相互排斥C.时时处处都可以运用逆向思维D.逆向思维就是逆反心理A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02(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1)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2)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3)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1.逆向思维应当合“理”逆向思维≠逆反心理逆向思维不是什么事都“倒着来”“对着干”的逆反心理,不是别人讲“中心”而我唱“边缘”,不是他人主张“正统”而我故意扮成“另类”。那种在自然科学领域不讲事物的确定性和精确性,在社会生活领城拒斥理想和崇高的思潮,就其思维方法而言,都不是我们所倡导的逆向思维。相关链接(1)逆反心理含义:逆反心理也称“逆向心理”和“对抗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面对对方的要求拟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①好奇心②对立情绪③心理上的需要2.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1)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即人们已有的对事物常规认识的成果,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即对已有的常规认识作反向思考。(2)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3.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辩证互补的必要性(1)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2)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这位牧民去世时留下几头牛?请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分别试解一下。有位牧民死后留下一群牛。他在遗书中写道:妻子,分给全部牛的半数再加半头;长子,分给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妻子得牛数量的一半;次子,分给还剩下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长子得牛数量的一半;长女,分给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次子得牛数量的一半。结果,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探究与分享【正向思维的解法】设牛的总数是x其妻子得牛数为: (0.5x+0.5);长子得牛数为: 0.5x(0.5x+0.5);次子得牛数为: 0.5x[ 0.5x(0.5x+0.5)];长女得牛数为: 0.5x{0.5x[ 0.5x( 0.5x+0.5)])。计算后,可以得知: x=15。【逆向思维的解法】长女:0.5+0.5=1;次子: 1.5+0.5=2;长子: 3.5+0.5=4;妻子: 7.5+0.5=8。总牛数: 1+2+4+8=15。这位牧民死时留下了15头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运用正向还是逆向思维方法,分牛都必须满足“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的要求,否则答案就不正确。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4.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1)目的:人们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等多向的思维方法,目的在于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认识事物,以求获得常规思路难以得到的新认识。(2)联系:不同方向的思维方法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5.逆向思维应注意的问题①逆向思维应当合“理”;②必须掌握正向思维的“正”;③要正逆互补,携手共进。小结03逆向思维含义方法事物的结构顺序事物存在状态事物功能因果关系逆向思维应当合“理”正逆互补实现创新正向思维不同方向的思维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相辅相成小结不少求职者为了吸引招聘方的眼球,在简历上列举了许多荣誉和成绩,结果啰里啰唆一大堆,能给招聘单位留下深刻印象的优点反而湮没其中,未能凸显出来。一位有心人来了个“倒叙”,从用人单位都比较注重的“工作经验”入手,先声夺人,开篇就牢牢吸引住了招聘方的注意力。这启示我们A.应时刻进行逆向思维B.应不失时机进行逆向思维C.应反对正向思维D.应把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结合起来B伴随“入世”,大量的外国产品与企业涌入我国,有的人惊慌失措,大喊:“狼来了!”有的人却说:“这是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与狼共舞。”第二种说法是从角度进行逆向思维的。A.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B.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C.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D.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C在瓷器烧制过程中,如果釉彩的膨胀系数大于瓷体胚胎的膨胀系数,就会使釉面开裂,形成许多细小的裂纹。人们将错就错,有意识地造成釉面裂纹,使之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裂釉瓷器成为一种珍贵的艺术品。这一事例所使用的逆向思维技法是( )。A: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B: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C: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D: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