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认识自我,做有梦想的少年——《梦想始于当下》第一课时“做有梦想的少 年”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明确梦想的重要性,能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结合起来, 践行正确的爱国观念,认清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培育家国情怀,增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 道德修养:知道梦想的意义,践行以爱国为主的道德要求,形成正确的 道德认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法治观念: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努力进取,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健全人格:付出努力,勇于追梦,相信努力就有改变,理解个人成长的 关键是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 责任意识:体悟梦想的意义,激发追梦的热情,敢于有梦;树立“有梦 就有希望”的人生态度,建立“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提高对自己、 国家的责任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通过这些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 学生将能够在道德、法治、人格和责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 重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深刻理解梦想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的重要性,认识到梦想不仅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动 力源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将梦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通过持之以恒的 努力和自我提升,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课程强调个人梦想与社会责 任的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课程还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梦想与现实的 关系,学会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以适应 不断变化的环境。教学 难点 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的志向,并激发他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决 心。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清晰的梦想,还要学会将这些梦想转化为具体的行 动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同时,学生需要理解梦想与现实之间 的差距,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被失败所击倒。此外,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联系,培养 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这是实现个人梦想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 键。教学过程导入 播放歌曲《梦想起航》:通过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感受梦想的力量。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你们有梦想吗 梦想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引 发学生思考,导入本课主题。授新课 1.梦想初体验(约10分钟) 1)活动一:梦想征集令 · 学生填写梦想卡,写下自己的梦想。 ·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梦想,并讨论梦想对自己的意义。 2)辩一辩: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总结:梦想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更在于追求 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2.梦想伟人行(约15分钟) 1)教师分享袁隆平的追梦故事: ·介绍袁隆平的梦想及他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袁隆平的追梦故事] 在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袁隆平, 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梦想不仅关乎个人的成就,更承载着全 人类对抗饥饿的希望。 袁隆平的梦想简单而伟大,他梦想着能够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让世界上 更多的人吃饱饭。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年轻时, 袁隆平就立志要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深知粮食对于国家稳定和人民幸 福的重要性。于是,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研究杂交水稻。 在这条道路上,袁隆平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而是坚持 不懈地探索和实践。他深入田间地头,仔细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不断试验 和改进育种方法。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他终于发明了“三系法”籼型 杂交水稻,并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这些成就不仅使中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升,也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的 贡献。 袁隆平的故事告诉我们,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坚持。他用自己 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懈追求。 让我们以袁隆平为榜样,坚定自己的梦想,勇于面对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提问:袁隆平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资料补充:出示袁隆平杂交水稻相关成就的资料,加深学生对梦想重要 性的认识。 3)小组分享: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关于名人、伟人少年追梦的故事,选派 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启发。 3.梦想与责任(约5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 感受个人成长与国家命 运之间的联系。 ·教师总结:强调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民族复兴使 命感。 4.课堂活动(约10分钟) 1)情景剧表演——《梦想对对碰》 ·设定情景:两个青年在上班路上相遇,分享各自的追梦经历。 ·提问:从这个情景剧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对照情景剧中的人物,反思自己 的当下。 2)微型演讲:我的梦想在路上 · 学生现场进行简短演讲,分享自己的梦想及实现梦想的计划。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1)教师归纳: · 强调梦想的重要性及追梦过程中需要付出的努力。 ·鼓励学生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 2)齐读《格言联璧》选句: ·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课后作业 1.完善梦想卡:在课后进一步思考并完善自己的梦想卡,包括短期和长期目 标。 2.阅读感悟:阅读教材P17的“阅读感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梦 想的理解和感受。板书 设计 做有梦想的少年 梦想的力量 梦想与行动 梦想与责任 梦想与现实 梦 动力 梦想需要行动支持 个人梦想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与 梦想激发潜能 从小事做起,逐步实现梦想 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和工作 面对挑战,保持坚韧不拔课堂 检测 1.下列哪项最符合“做有梦想的少年”这一主题 A.整天沉迷于游戏,不关心未来 B.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C.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D.害怕失败,从不敢尝试新事物 答案:B 2.梦想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主要作用是: A.增加心理负担,让人活得更累 B.激励人们不断前进,追求更好的自己 C.只是一个空想,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 D.让人变得不切实际,脱离社会 答案:B 3.下列哪项是树立梦想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A.别人的评价和期望 B. 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长远目标 C.追求短期内的名利和享受 D.盲目跟风,追求流行和时尚 答案:B 4.“梦想始于当下”这句话告诉我们: A.梦想只是空想,无法实现 B.梦想需要从现在开始,通过实际行动去实现 C.梦想只属于未来,与现在无关 D.梦想遥不可及,无需努力 答案:B 5.当你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梦想如何帮助你 A.让你感到绝望,放弃努力B.激励你坚持不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C.让你逃避现实,沉浸在幻想中 D.变得不再重要,被其他事情取代 答案:B 6.在“做有梦想的少年”的课程中,老师通过分享袁隆平的故事,希望学生 们能够理解到梦想的实现需要哪些关键因素 () A.持续不断的幻想和空想 B.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C.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D.只关注个人成就和利益 答案:B 7.课程中提到的“梦想与责任”环节,意在让学生认识到什么 () A.梦想是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B.个人梦想的实现可以完全脱离社会责任 C.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梦想的实现也应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的发展 D.社会责任是成年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 答案:C 8.在“做有梦想的少年”的课程中,老师通过“梦想对对碰”情景剧和“我 的梦想在路上”微型演讲活动,希望学生们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 A.梦想是遥不可及的,不值得追求 B.只有通过公开表达和分享,才能真正理解梦想的价值 C.梦想的实现完全依赖于运气和机遇 D.只有成年人才有资格谈论梦想,青少年应该专注于学业 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