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课件 (共44张PPT)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课件 (共44张PPT)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和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概括我国地形特征。
2、能在中国地形图中指出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理解山脉的“骨架作用。
3、举例说明我国地形特征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以及人地和谐发展的地理观念。
重点:
运用中国地形图和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概括我国地形特征。
难点:
举例说明我国地形特征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以及人地和谐发展的地理观念。
山地
平原
盆地
高原
丘陵
读图,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图2.2中国地形分布图
由此可以得出中国地形有什么特征?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山区: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
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2/3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小组讨论:结合以下景观图及课本简述山区面积广大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优势
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弊端
耕地资源不足
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修筑梯田
构建桥隧
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且易发自然灾害
山洪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1.右图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形结构单一
C.地势东高西低 D.地势平坦开阔
读右图,完成2-3小题。
2.图中贫困山区不适宜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
A.林业 B.旅游业 C.畜牧业D.种植业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实现贫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②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③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④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水电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B
A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地形的骨架
山脉和山、块状山是有区别的,它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呈条带状分布。是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且有某种整体性质可以一起称呼,而称之为山脉。
地形的骨架—
是指山脉在地表总体或大致的延伸方向
西北-东南
东北-西南
东西
南北
弧形山脉
寻找山脉
自主学习
任务:从课本P25图2.6上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地形的“骨架”——山脉
















北横:
天山山脉、
阴山山脉
中横:
昆仑山脉、秦岭
南横:
南岭
东西走向
三横
地形的“骨架”——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

























西部: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中部:
长白山脉、
武夷山脉
东部:
台湾山脉
三撇
地形的“骨架”——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脉 








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
小兴安岭
三捺
地形的“骨架”——山脉
南北走向


兰 




横断山脉
贺兰山、
两竖
地形的“骨架”——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三横
三撇
三捺
两竖
地形的“骨架”——山脉
完成P25活动题2(用不同颜色的铅笔,分别将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
网格状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判断地形区


结合课本23图2.2,说出下列地形区的名称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雪山、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地面平坦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
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
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聚宝盆”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
阅读课本P23,圈出三大平原及小册本P9特征。
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分布广
华北平原:春旱严重,黄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网密布,鱼米之乡
丘陵常见梯田,种植果树、茶叶等经济林木
地形的“骨架”——山脉
观察图2.6中画出的中国地形网格,对照图2.2,完成P26表2.1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太行山脉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脉 青藏高原
自主学习
青藏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中国地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概括我国的地势特征。
2.通过中国地形图,能说出三个阶梯的界线、海拔和主要的地形。
3.通过运用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及相关图文资料,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及交通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重点:
结合中国地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概括我国的地势特征。
难点:
通过运用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及相关图文资料,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及交通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李煜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辛弃疾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大江东去,浪淘尽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千古风流人物!

诗词描写的
地势
我国河流为什么多自西向东流?
地势西高东低
北纬360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X
呈阶梯状分布
简要归纳中国地势的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位于哪里?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通过图2.9,找到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填入课本P28的图2.10。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自主学习:每一级阶梯上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呢?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东南丘陵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
山东丘陵
辽东丘陵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高原
根据课本图2.2和图2.9,完成课本P28的表2.2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总结各级阶梯特征
4000米以上
1000-2000米
500米以下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高原为主
高原、盆地
平原、丘陵
小组讨论: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水能、交通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
问题:
1、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2、河流流向对交通有什么影响?3、课本P29活动题(1)(2);
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暖湿气流向内陆推进
东高西低的地势不利于暖湿气流向内陆推进
暖湿气流
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暖湿气流
不断挑战自我
翻越失败
东南季风
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大河滚滚向东,便利东西交通
我国地势特征对交通的影响
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水能的影响
(1)对照图2.9,说说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
分布在阶梯交界处
(2)从地势、水能资源角度,说明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
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小浪底水利枢纽
三峡水利工程
结合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图中甲线上的山脉有( )
①昆仑山脉②祁连山脉③贺兰山脉④横断山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乙地形区为(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3.某校地理老师在上课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假设丙地区不是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而是低缓的丘陵和平原,那么这种地形变化会对乙地形区的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
A.温差变大 B.降水减少
C.降水增多 D.大陆性增强
B
A
C
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语句中最能够体现出剖面图所示的含义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5.当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河流的( )
A.含沙量减少 B.水能增大 C.水量增大 D.结冰期变长
6.“美丽鄱湖鱼米乡,一年四季有风光;蟹爬鲤跃群虾跳,麦翠禾青油菜黄”。这里风景优美,当地人们称其为“水乡”、“鱼米之乡”,请你判断鄱阳湖应位于图中的( )
A.青藏高原 B.横断山区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C
B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