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 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34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 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34 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8月3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国队包揽金银牌,两位中国健儿用实力和汗水为全世界球迷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乒坛盛宴,她们都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但在比赛过程中,部分观众的不理智观赛行为在网上引发争论,有个别用户借此从站外搬运转载恶意揣测的引战内容,甚至发布攻击运动员和教练组成员的非理性言论,对此站方予以严厉处置。
根据《微博社区公约》等相关规定,站方对近两日在相关赛事讨论中存在的拉踩引战、恶意攻击等行为,共清理违规内容12000余条,并对300余个违规账号视程度予以阶段性禁言直至永久禁言处置。
思考:为何要对违规内容进行清理,对违规账号进行禁言?
法律前沿—私信谩骂属于网络暴力吗?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规定》第三十二条明确,本规定所称网络暴力信息,是指通过网络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个人集中发布的,含有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煽动仇恨、威逼胁迫、侵犯隐私,以及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贬低歧视等内容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规定》第二十七条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优先处理涉未成年人网络暴力信息的投诉、举报。
《规定》第三十条明确,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我国第一部针对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专门规章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2.2 合理利用网络
1.政治认同: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
3.法治观念: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4.健全人格:理解网络的价值与作用,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的发展。
5.责任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教学难点: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自学导航
01
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02
怎样传播正能量?
03
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意义有哪些?
2.2.1
理性参与
网络生活
你的手机常用APP有哪些
你最爱玩的APP又是哪一个?
小调查:
1、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自我完善
现在我身边很多同学越来越“宅”,到家就是玩手机或者电脑,能玩一整天。
01
有的时候上网查资料,会消耗很长时间,在海量的信息里面筛选出有用的东西,挺难的。
网上的资源太丰富了,浏览起来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有时候会占用大量时间。
02
03
你有类似的困惑吗?
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无限信息
材料:2024年暑假,“我”与短视频相爱相杀。放假以来,一天24个小时,“我”每天至少花10个小时以上来与“我”的抖音亲密接触。关注奥运赛事,追偶像剧、看小说。“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就开始刷,晚上睡觉后还偷偷蒙被子里刷,吃饭、上厕所甚至洗澡都要开着。”有限的时间精力都给了短视频,“我”忘记了打篮球,变得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写作业...…
讲授新知
共青团中央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短视频用户规模超1亿,7.2%的未成年用户在节假日每天天观看短视频超过5小时;77.5%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看短视频上瘾。
思考:你也和“我”一样沉迷短视频吗 “我”该怎么做呢
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 信息节食”。
学会
“信息节食”
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无限的
网络信息
有限的
时间和精力
矛 盾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例如,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网瘾
学 校:积极开展上网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政 府:创新网络游戏运行的监管;大力宣传绿色上网。
家 庭:家长要正确引导和监督孩子上网。
青少年:思想上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自控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为解决“网瘾”,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方法与技能
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
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救助。
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
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谣言会及时澄清。
向他人求助
辨识信息内容
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关注官方信息
注意信息出处
罗老师说刑法
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二百次以上的可被定为侮辱罪、诽谤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根据刑法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中国政法
大学教授
罗翔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笔记整理
补充: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① 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② 社会: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③ 网民: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不信谣,不传谣,并敢于同破坏网络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探究一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道德、法律
思考:以上案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2021年10月6号,罗某在观看完电影《长津湖》后,为博取关注,使用微博账号“罗昌平”发帖侮辱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九篇,九篇贴文阅读量共计17613621次,评论19152条,转发量32015次,造成了极大恶劣影响,后被其它用户举报,罗某于10月7日删除文章,但因为造成的极端恶劣影响,依然被警方传唤。
罗某的行为构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责令其公开赔礼道歉。
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不宣泄极端负面情绪
不泄露他人隐私
不恶意攻击他人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1.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网络上的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2.2
传播网络
正能量
小调查:你上网时注意过这些活动吗?
这些活动的举办说明我们可以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12315互联网打假平台
2.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领导留言板”创办于2006年,是党政府搭建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截至2024年8月30日,各地区各部门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应和解决的群众留言已达470余万件。
思考:这对我们传递网络正能量有何启示?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公益活动。用网购车票、地铁出行、生活缴费、预约挂号、电子发票等低碳方式收集能量,当能量收集到一定量后,就可以申请在阿拉善等沙漠地区种植真树。截止今年五月份底,蚂蚁森林累计种植和养护真树超过了两亿棵,种植的面积高达274万亩,这就相当于蚂蚁森林种植树木的面积相当于2.5个新加坡国家的大小。
网络公益活动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网民建言征集活动
市长信箱
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可以怎样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01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图片赏析
网络公益
传播正能量
网上建言献策
网上捐款
网上寻人
蚂蚁森林
转发点赞有意义的事
②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每一份呼之欲出的中国正能量,
都将铸就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笔记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② 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1.促进社会积极向上:网络正能量可以传递积极、乐观、向上的信息,鼓励人们克服困难,保持积极心态,对社会的整体氛围和人们的心理健康都非常有益。
2.净化网络环境:传播正能量可以减少负面、低俗、暴力的内容传播,营造更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
3.树立正确价值观:正能量信息有助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积极的行为、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感。
4.加强社会凝聚力:通过传播正能量,人们能够感受到彼此的共鸣和情感联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
5.支持心理健康:正能量信息有助于减轻人们的焦虑、压力和抑郁情绪,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6.激发公民参与:传播正能量可以鼓励人们更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和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7.塑造个人形象:个人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品牌塑造,还能够为他人树立正面的榜样,影响更多人。
补充:3.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意义有哪些?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课堂小结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传播网络正能量
提高媒介素养
学会“信息节食”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合理利用网络
1.“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有理想更有实际行动的实干者;他们用积极的网络行为为他人充当一面好的镜子,感染别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传递好人好事。他们,就是网络文明传播骨干志愿者。”广州文明网开设(我的网络正能量》专栏,让人们聆听志愿者在从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以来的感悟、体会和难忘经历。下列对《我的网络正能量)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B.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有利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D.有利于提高媒介素养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C
2.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结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一网各文化,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少年在享受网络文化时,正确的态度是( )
A.法律具有强制性,上网只需要遵守网络法律即可
B.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所以要拒绝网络
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网络的主人
D.浏览色情、暴力、迷信等网络信息时,要有所节制,不可沉迷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