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美国自诩为“民主灯塔”
“手太长”的民主
少数人的民主
双标的民主
“暴力狂”的民主
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过程是听取每个人意见,目的是找到最大公约数,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即共同利益办事,而且,一旦找到最大公约数,少数就要服从多数,不能在自选其是,从而让制度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既要反对少数人的专制,也要反对多数人的暴政
≠全民民主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
民主制度
视频:外国人看成都大运会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

民主的足音
中国新型民主如何来?
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
要做一个“圣人”,就不能有自己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①源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民主价值追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思考: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不是人人享有民主呢?
②民主价值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提醒:
人民民主
全民民主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民主价值追求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民主价值追求
民主不是可口可乐!
④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课堂笔记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价值的实现
民主形式和
民主制度的建立
民主的价值要求
源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民主道路的选择
取决于本国的具体国情
如何认识民主
鸦片战争
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戊戌变法1898
义和团运动1899
辛亥革命1911
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
不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史进程
思考:用什么来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奋斗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民主探索
法治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俄国十月革命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希望
1917年
03
01
02
中国共产党成立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1921年
新中国成立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1949年
04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1956年
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1978年
05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
现在
06

新型的民主
中国新型民主为何“新”?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思考: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新”在哪?
(符合中国国情)
(符合中国实际)
新型民主的本质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各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①民主本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在北京开幕。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材料二 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9235件,依法交由213家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关注较多的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末来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数宇治理体系、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综合改革、推动农业振兴、完善养老服务网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2023年全国人大的8314件建议均已依法督办完成。
结合材料,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何显著特点?
最广泛
最真实
最管用
②民主特点: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新型民主的特点
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
完善的制度体系
民主程序
解决人民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型民主的根本保证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调研,听取社区开通社情民意直通车、服务基层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等情况介绍,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首次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内涵、制度要求和具体工作措施。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被纳入“十个明确”之中。
思考:新型民主即“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谁提出?谁来保证实施?
③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1.人民民主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实现?
2.视频中的民主形式有何制度支持?
3.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何意义?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少数服从多数)
(充分听取各方面、各群体、各层级意见并充分协商,尽可能一致)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民主形式
新型民主的形式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独具中国特色,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新型民主的制度保障
(1)本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特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4)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5)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6)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意义:有利于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课堂笔记
2.正确认识新型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
课堂笔记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独具中国特色,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3.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P25
写在最后
民主并非美国专利,也不应只有一个版本,各国人民都有权利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制度。尊重民主制度的多样性,就是要承认并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以及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允许不同的民主形态和平共存,并由历史和人民作出最终的评判,这才是国际关系的良性发展之道。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民主的足音
新型的民主
中国式民主植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中国式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现代民主价值追求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史进程
认识
制度保障
形式
本质特征
特点
特有形式、独特优势
真谛
思想源头
内涵
实现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