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新闻链接: 我国新能源汽车稳居世界第一!观看材料并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稳居世界第一: 2023年7月3日,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已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中,中国品牌占六席;近日,由我国牵头的新能源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功能安全国际标准正式发布……答案与解析: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传统燃油汽车消耗太多的能源和破坏环境严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燃油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还能促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6.1 正视发展挑战发展中的人口问题01人口众多连续十年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已较长时期处于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增速趋缓/人口老龄化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3.5%,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探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信息数据105.1:100男女性别比偏高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5.4%。与2010年相比,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高等教育少:人口素质偏低大量的人口流动人口问题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严重的社会问题带来了加重了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我国推行了什么基本国策?全面二孩2016单独二孩2013只生一个70s全面三孩2021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基数大人口新特点这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需要。追踪: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原因资源环境面临危机02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种类 数 量国土 居世界第三位水 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 居世界第二位煤炭 居世界第三位矿产 钨、锡、稀土以及黄铁矿、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储量,比世界上其它各国的总和还要多得多。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资源 中国 美国 世界平均国 土(公顷/人) 0.9 3.87 2.75耕 地(亩/人) 1.41 10.9 3.75森林面积(亩/人) 1.8 17.8 14. 3林木储积量(米3/人) 9.6 83.4 62.8草原面积(公顷/人) 0.21 0.99 0.65水资源(米3/人) 2300 18000 10000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产一美元产值平均消耗原油的比较 我国部分工业污染物年排放量 中国 发达国家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800克 211克 2200多万吨 (世界第一) 1300多万吨(世界第一)中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英国的2.97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资源环境面临危机资源开发难度大,总体资源紧缺;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环境破坏土壤破坏化学污染空气污染混乱城市化森林面积减少极地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小组合作(3分钟):任选一幅图片说一说,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现象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危害和应对措施。画外音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发展问题怎么办?实质危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资源问题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环境问题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2020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在北京举行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表彰活动中,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荣誉称号。济阳:飘逸澄波笼曙色小调查:济阳我的骄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当前的济阳,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黄金期、抢抓机遇的关键期、综合优势的转化期,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坐拥60余公里黄河堤岸线的济阳,必将有机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近日,济阳区副区长潘欣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问题现场督导检查。3课堂练习1.【黑龙江中考】2021年5月31日,国家举行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三孩”,这说明(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我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错误的C.我国的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D.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计划生育。材料未涉及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故排除A;我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正确的,故排除B;C正确;D:我国要坚持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故排除D;故本题选C3课堂练习2【山东中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受到普遍关注。从人口总量到户别人口,从人口地区分布到性别构成、年龄构成,从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人口到流动人口、民族人口……全面查清了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此次人口普查为_____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信息支持。①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②国家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③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从根本上改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全国人口普查是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的重要手段,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从根本上改变”的说法太绝对,应排除;故本题选A。3课堂练习3.【2022江苏】在中国,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是因为( )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资源消耗量大②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与人民幸福③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向高速增长阶段④粮食问题已成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与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维护国家安全、走向共同富裕、正视发展挑战等相关知识。①②选项说法正确;③: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故③选项说法错误;④:我国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故④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课堂练习4.【南京中考】一个菜一个包装盒,配料也要单独包装,放上一次性餐具和纸巾,外面再加一个塑料袋,如此“标配”的外卖包装带来大量垃圾。对此,消费者应( )①对外卖包装尽量进行二次使用②加强外卖行业的引导和治理③只去饭店吃饭,坚决抵制外卖④建议商家用环保材料包装食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与解析】B 本题的消费者的环保理念。做题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是消费者该怎么办,所以排除②,这不是消费者应该做的。排除③,坚决抵制外卖,并不是正确的做法。3课堂练习5.【江西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确立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等正向减排激励机制。该法施行( )A.表明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B.体现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C.提高了企业的排污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D.说明我国把环境治理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答案与解析】B 本题的考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A答案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C答案不利于说法错误。D中心工作应是经济建设。作业布置 我的争做生态环保小达人,就人口、环境、资源的任一方面写一份“我的 倡议书”。倡议书教材解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个框题。第六课向我们介绍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国社会的人口变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应对生态危机的现实所迫,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所向。面对挑战,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调整人口政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正确认识面临的挑战是必然要求,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程度有限,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认识不充分、不全面,对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和发展战略理解不够深刻,对人口政策的调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有必要使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社会现实,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和环境现状,唤起关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教学难点:人口、资源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设计思想正视发展挑战模块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模块二: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巩固练习:真题演练作业布置:倡议书导入:引出课题猜一猜游戏活动一:国家点名 没你不行从人口普查看人口问题计划生育政策是否矛盾活动二:关注快递过度包装活动三:我来配“画外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活动四:小调查《济阳我的骄傲》方法与策略本节课教学设计新颖,通过“双十一"这条主线,将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关知识串起来, 教学环节紧凑, 三个环节学习任务明确。整个过程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步步让学生了解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并学会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尝试、猜想、试验、探索与发展的过程是道德与法治课堂追求的过程。本节课老师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素材,以学生为主体,穿插配音、小调查等新颖的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学生多次展示自己,课堂氛围愉快轻松,自然顺畅又不失认真严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