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8张PPT,内嵌视频)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8张PPT,内嵌视频)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自然特征与农业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核心素养目标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中国现存主要古桥分布
始建时间
现存数量
隋唐
4
宋辽金元
30
明朝
30
清朝
34
民国初年
5
中国的古桥主要分布在哪里?
为何我国南方多古桥?
WHY ARE THERE SO MANY ANCIENT BRIDGES IN THE SOUTH OF OUR COUNTRY?
一、位置
青藏高原
秦岭—淮河
黄海
东海
南海
读图,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黄海、东海,南临南海。
位置
二、地形
读图,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差异明显。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滇西高山深谷
鄂中平原
浙西丘陵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二、地形
读图,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从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活动一
二、地形
四川盆地
紫色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稻土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貌
东南丘陵
红壤
对比总结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自然特征
平均海拔
范围大小(平方千米)
地形完整性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约500米
约26万
边缘为陡峻的山脉,底部以丘陵、低山、平原为主。
喀斯特地貌广布,山间多小盆地,地表崎岖。
1000~2000米
多在50米以下
200~600米
约30万
约20万
约60万
多呈带状、片状分布,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由低山、丘陵和小盆地组成,地表比较破碎。
三、气候

0℃
冬季在0℃以上
位于亚热带
气温
800mm以上
位于湿润区
降水
亚热带
800mm
湿润区
读图,描述南方地区的气候
三、气候
湿润区
读图,描述南方地区的气候
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气候湿热
红土地
活动二
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⑴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⑵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的影响,而广州确受寒潮的影响。
三、气候
30°
大巴山
秦岭
⑴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为什么?
四川盆地比较温暖,因为盆地北面有高山(秦岭、大巴山)阻挡。
气候
三、气候
⑵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的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西双版纳北部的高原、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而同纬度的广州北面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所以仍能受到寒潮影响。
秦 岭
大巴山
云贵高原
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再加上地形复杂,河网纵横,为了方便两岸交通,桥梁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为何我国南方多古桥?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发展条件:
地形
平原广布,地势低平
水热
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水田农业区的分布
平原
平原地区,水田集中连片。
山区
水田零星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平原
山区
南方地区的山区,人们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云南省元阳县山高谷深,降水丰沛。人们因地制宜,随山势修筑层层叠叠的梯田,蔚为壮观。
YUANYANG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小麦;
经济作物
柑橘、甘蔗、香蕉、橡胶、菠萝、茶、竹笋;
活动三
海南岛
东南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总结归纳
南方地区
自然特征
农业
农业类型
地形
气候
土壤
农业发展条件
位置
农产品
课堂反馈
CLASS FEEDBACK
1/3
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幅刺绣作品,据此回答1~3题。
1. 作品显示,该地(  )
①房屋临水而建 ②屋顶坡度小
③船行速度快 ④河流水位季节差异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课堂反馈
CLASS FEEDBACK
2/3
2. 该地可能分布在(  )
A. 三江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华北平原
D. 松嫩平原
 
课堂反馈
CLASS FEEDBACK
3/3
3. 该地代表性的“美食”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