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高三年级 10 月联考(江皖卷)
地 理
命题:启东中学 审题:姜堰中学 溧阳中学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分,共 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帕隆藏布流域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受多种因素影响,天摩沟、古乡沟两小流域出口处发育
的甲、乙冲积扇在形态、面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图 1),甲冲积扇扇缘处出现了近 23 米高的陡坎。
据此回答 1~3 题。
图 1
1.造成甲、乙冲积扇面积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落差 B.降水强度 C.物质供给 D.人类活动
2.形成甲冲积扇扇缘陡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干流流水侵蚀 B.干流流水堆积 C.支流流水侵蚀 D.支流流水堆积
3.乙冲积扇面积不断扩大对帕隆藏布地貌的影响是
A.河流阶地发育 B.河道趋于弯曲 C.上游河床加深 D.下游河谷拓宽
高三地理试题 第 1 页(共 8页)
{#{QQABKQAEggiAAJJAAQgCEwEoCgIQkBEACYgOgAAMsAAASRFABCA=}#}
云南昭通大山包是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图 2为 2024 年 1月 2日在当地拍摄到的“迎着朝阳起
舞的黑颈鹤”。据此回答 4~5题。
图 2
4.图中黑颈鹤大致飞向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5.黑颈鹤越冬期间,昭通
A.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B.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C.昼夜长短差值变大 D.正午太阳方位不变
图 3 为“某月 10 日澳大利亚及其周边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回答 6~8 题。
6.该月最可能为 图 3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7.此时,图中
A.甲地天高云淡 B.乙地北风酷热 C.丙地干热风大 D.丁地飓风肆虐
8.戊地将经历
A.连续降水 B.阴雨降温 C.狂风暴雪 D.雾霾笼罩
高三地理试题 第 2 页(共 8页)
{#{QQABKQAEggiAAJJAAQgCEwEoCgIQkBEACYgOgAAMsAAASRFABCA=}#}
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头两大高原淡水湖(图 4),在藏语中,扎陵湖意为“灰白色长湖”,鄂陵
湖意为“青蓝色长湖”。近年来,两大湖泊面积变化明显。据此回答 9~10 题。
图 4
9.导致扎陵湖和鄂陵湖色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扎陵湖污染较重 B.扎陵湖湖水较深 C.鄂陵湖晴天较多 D.鄂陵湖含沙量少
10.推测鄂陵湖面积变化最为显著的方位及其主要原因是
A.西南、冰川作用 B.西南、流水作用 C.东北、冰川作用 D.东北、流水作用
兴安盟草原位于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图 5)。草原灌丛作为当地原生植被之一,对于气候
变化十分敏感,适生区分布格局有进一步发生变化的可能。据此回答 11~13 题。
图 5
高三地理试题 第 3 页(共 8页)
{#{QQABKQAEggiAAJJAAQgCEwEoCgIQkBEACYgOgAAMsAAASRFABCA=}#}
11.大兴安岭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草原 B.灌丛 C.针叶林 D.阔叶林
12.仅考虑短期气候变暖的影响,最有可能转变为灌丛植被适生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若气候变暖不断加剧,当地灌丛适生区的面积最终会缩小,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气温 D.水分
东北地区人口显著偏好于迁往距离较近的京津冀、山东和内蒙古地区。图 6 为“1990~2020 年我国
及东北三省人口省际流动情况示意图”。据此回答 14~16 题。
图 6
14.关于人口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流入率小于流出率 B.全国流入率大于流出率
C.东北流入率小于流出率 D.东北流入率大于流出率
15.与全国相比,东北三省人口持续减少的根源是
A.人口外流严重 B.人口流入较少
C.人口出生率低 D.环境承载率低
16.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具有该偏好的主要原因是
A.区位偏远 B.气候寒冷 C.经济落后 D.民风淳朴
咖啡市场“黑马”Y公司将主要产品定价于传统速溶和线下精品咖啡之间的价格空白带,并在形态、
口味、包装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为打造企业文化,Y公司推出包装回收积分兑换活动。
据此回答 17~18 题。
17.Y 公司能够取得良好效益主要得益于
A.网络日趋完善 B.市场定位准确 C.烘焙工艺革新 D.销售价格较低
18.Y 公司推出包装回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培育市场 B.降低成本 C.增加就业 D.保护环境
高三地理试题 第 4 页(共 8页)
{#{QQABKQAEggiAAJJAAQgCEwEoCgIQkBEACYgOgAAMsAAASRFABCA=}#}
图 7 为“长三角地区三省内部城镇化协调水平变化图”。泰尔系数越大,表明区域内差异越大。据此
回答 19~20 题。
图 7
19.关于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趋于下降 B.江苏持续下降 C.浙江快速上升 D.安徽渐趋均衡
20.造成安徽与江苏、浙江城镇化协调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性质 B.地理位置 C.资源禀赋 D.政府调控
我国某城市共有五万余座跨河桥梁,其中 A 大桥跨越了数百米宽的江面,并在两岸采用了不同的引
桥方案。甲岸以螺旋式绕行后,分别连接 3个方向的地面道路,乙岸则以直线道路为主(图 8)。据此回
答 21~23 题。
图 8
21.该城市位于
A.云贵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2.关于甲、乙两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岸建筑密度更大 B.甲岸开发时间更晚
C.乙岸土地价格更高 D.乙岸人口密度更大
23.跨江架桥对该城市的积极影响是
A.加强该市对外联系 B.促进水上货物运输
C.提升市内通行效率 D.增大两岸发展差距
高三地理试题 第 5 页(共 8页)
{#{QQABKQAEggiAAJJAAQgCEwEoCgIQkBEACYgOgAAMsAAASRFABCA=}#}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4 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 横断山区是典型的多重季风环流气候区,也是我国山洪灾害发育最集中、灾情最严重的区域
之一。图 9 为“横断山区地理位置及山河分布图”。
图 9
(1)描述横断山区的主要地形特征。(6 分)
(2)说出横断山区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并从气候角度分别说明原因。(8分)
(3)为提升横断山区防灾减灾的工作效率,请列举可采取的措施。(4 分)
高三地理试题 第 6 页(共 8页)
{#{QQABKQAEggiAAJJAAQgCEwEoCgIQkBEACYgOgAAMsAAASRFABCA=}#}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碳源,而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种植业碳排放的
研究对于实现农业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 10 为“辽宁省 2003~2021 年间种植业碳
排放的变化趋势图”,图 11为“辽宁省 2004~2021 年间各因素碳排放影响效应图”。
图 10 图 11
(1)描述辽宁省 2003~2021 年间种植业碳排放的变化特征。(6 分)
(2)指出影响辽宁省种植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方向。(8 分)
(3)为促进辽宁省种植业碳减排持续、稳定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高三地理试题 第 7 页(共 8页)
{#{QQABKQAEggiAAJJAAQgCEwEoCgIQkBEACYgOgAAMsAAASRFABCA=}#}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 图 12 为“江苏、浙江地理位置及地形图”。
材料二 图 13 为“2016~2020 年江苏、浙江沿海城市带综合竞争力得分变化曲线图”。
图 12 图 13
(1)比较江苏和浙江两省地理位置的差异。(4 分)
(2)与浙江相比,简述江苏沿海城市带综合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并从地形角度说明原因。(6分)
(3)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提出有利于提升江苏沿海城市带综合竞争力的措施。(6分)
高三地理试题 第 8 页(共 8页)
{#{QQABKQAEggiAAJJAAQgCEwEoCgIQkBEACYgOgAAMsAAASRFABCA=}#}2024 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高三年级 10 月联考(江皖卷)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C D C A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C B A B A D B
21 22 23
D A C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4 分。
24.(18 分)
(1)山脉呈南北走向;岭谷相间;地势北高南低;地势落差大。(每点 2分,任选 3 点)
(2)夏(雨)季多,冬季少;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或夜间多发,夜雨多)。(4分)
南部多,北部少;南部降水多,北部降水少。(4分)
(3)加强灾害形成机制(成因)研究;提高灾害监测技术和水平;
加强区域内灾害防控信息共享;建立防灾减灾区域协同机制。(每点 2分,任选 2 点)
25.(20 分)
(1)总体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农田土壤相对稳定(略有增长);农地利用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
农地利用和农田土壤二者碳排放的比例变化不大。(每点 2分,任选 3 点)
(2)经济水平:促进作用(4分);生产效率:抑制作用。(4 分)
(3)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推广低碳种植方式(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
加大绿色能源投入;制定种植业碳减排政策,完善碳减排监管机制。(每点 2 分,任选 3 点)
26.(16 分)
(1)江苏纬度比浙江高;江苏东临黄海、浙江东临东海;
江苏与山东相接,浙江与江西、福建相接。(每点 2 分,任选 2点)
(2)表现:江苏低于浙江;总体增长速度较慢。(4分)
原因:江苏海岸线平直,多淤泥质海岸。(2 分)
(3)依托沿海滩涂资源,发展特色养殖业;依托海洋渔业资源,发展水产捕捞、加工业;
依托海岸线资源,发展航运、贸易等产业;依托沿海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
依托风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等。(每点 2分,任选 3 点)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1 页)
{#{QQABKQAEggiAAJJAAQgCEwEoCgIQkBEACYgOgAAMsAAASRF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