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4分)
1.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都是因为地球在绕着 自转,自转周期是 小时,自转方向是 。
2. 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壳厚度约17千米。小明按照地球内部各个结构等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模型,如右图,如果地核的半径为3.5厘米,那么地幔的厚度应为 厘米,然后用薄薄的一层橡皮泥做 。
3.当我们同车或船一起运动时,看到车、船外的景物会向 (填“同一”或“相反”)方向运动。
4.小朋友们在做谁先迎来黎明实验时,当大家按照由 “西”向“东”方向慢慢转动,北京和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的是 。
5.在寒冷的冬季,有一些动物会用 的方式过冬,比如棕熊、蛇;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 ,比如枫树、杨树。
6.3月23日前后是24节气中的春分,太阳直射点在 ,此时南半球是 季。当天我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
7.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 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如右图所示),证实了地球的 。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30分)
8.地球的结构分为( )部分。
A.二 B.三 C.四 D.五
9.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D.回归线
10.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变得忽快忽慢,则地球上( )。
A.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消失
C.昼夜更替一定更慢
D.四季变化无常
11.如图,两幅照片是同一个地方11点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情形,我判断( )拍摄的。
A.图①是冬季 B.图②是夏季 C. 图②是冬季 D.无法确定
12.在以下节日中,正午影子长度最短的是( )。
A.国庆节 B.劳动节 C.儿童节 D.清明节
13.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有( )。
①昼夜交替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四季变化 ④傅科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
C.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
15.下列处于白天的城市中,最先迎来夜晚的是( )。
A.乌鲁木齐 B.北京 C.嘉兴 D.哈尔滨
16.下列表述不属于“日心说”理论主要观点的是( )。
A.地球是球形的并且是在运动的 B.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C.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D.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
17.地球上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每次只能被照亮一半 B.地球是不透明的 C.地球在自转 D.太阳不动
18.在傅科摆的实验中,发生方向偏转的是( )。
A.刻度盘 B.摆的摆的方向 C.刻度盘和摆的摆动方向 D.摆绳
19. 当北半球处于夏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直射在北半球 B.阳光直射在赤道 C.北半球被阳光斜射 D.阳光直射在南半球
20.下列不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现象是( )。
A.海宁出现的昼夜交替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海宁的四季变化 D.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1.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
A.春分到秋分 B.秋分到次年春分 C.夏至到冬至 D. 冬至到夏至
2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狗通过冬眠的方式越冬 B.麻雀的绒毛在夏天会变薄
C.秋天,蛇会迁徙到南方 D.冬季香樟树的叶子会掉完
23. 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D.地轴朝向不断发生改变
24.造成南半球有白天和黑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B.地球自转 C.太阳绕着地球转 D.地轴是倾斜的
25. 下列关于昼夜对生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都是昼出夜伏 B.老鼠喜欢在夜间活动
C.夜晚没有阳光,植物都停止生长 D.进入冬天后,杨树的叶子掉下来了
三、科学探究题(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8分,29题10分,总计56分)
26.如图是海宁的一根竖杆在阳光下的杆影图,经过观测发现一年中正午杆影的长度在A—C之间变化。
(1)图中杆影正好落在A处,此时是一年中的( )季。
A.春 B.夏 C. 秋 D.冬
(2)9月23日秋分当天正午的杆影最接近上图中的( )。
A.A点 B.B点 C. C点 D.O点
(3)右图是阳光下竖杆影子在某一段时间的正午影子长度变化示意图,这个时间段最有可能是( )
A.1月----4月 B.5月-----8月 C. 9月-----12月 D.以上都有可能
(4)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光和影的关系来计时,发明了( )
A.罗盘 B.华表 C.日晷 D.水钟
(5)当太阳高度较小时,太阳光是斜射的,地球上被照热的( )。
A.面积小,温度高 B.面积小,温度低 C.面积大,温度高 D.面积大,温度低
(6)根据一年中影子的变化,我国古代发明了度量正午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叫做 。
27.昼夜交替的研究。
(1)右图是做“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但不自转”的模拟实验图,符合要求的是 (填“A”或“B”)。
(2)在该模拟实验中,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圈,昼夜交替出现 次。
(3)以下假说,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最接近的是 ,只有昼夜现象但不交替的是 (填字母)。
A.地球不动,太阳不动 B.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C.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但不自转 D.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并自转
(4)在科学实验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允许或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展开研究。
A.对比实验 B.实验推理 C.模拟实验
(5)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中,可以作为排除“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解释的证据是( )。
A.太阳是东升西落的 B.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转 C.太阳距离地球很远,24小时无法完成转动一圈
(6)在验证“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的解释时,需要让( )。
A.地球模型自转 B.手电筒绕着地球模型转 C.地球模型绕着手电筒转
28.地球运动的研究。
(1)用箭头在图1中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本学期期末阶段,地球应该运行到图1的 处附近,此时,我们正处于 季,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当地球从图1的②运行到①处,时间大概过去了 个月。
(4)图2中,A城市正处于一天中的( ),B城市正处于一天中的(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5)图2处在黑夜的城市中,最先进入黎明的是 点。
(6)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实际上离太阳的远近是不一样的,如图3中。
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是 点,远距点是 点
29. 小玲听妈妈说,绿油油的韭菜和黄色的韭黄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小玲推测,韭菜的绿色与黄色可能和受到的光照有关,于是她设计了探究方案来弄清这个问题。
方法:找两个一样的花盆,分别种入同批次的韭菜,然后将叶子割掉,再进行如下处理:
培育环境 培育方式 韭菜颜色
A盆的韭菜 黑暗环境 每天定期浇水施肥
B盆的韭菜 每天定期浇水施肥 绿色
(1)完成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
(2)一段时间后,若A盆和B盆中长出的韭菜颜色不同,说明 。
(3)韭菜和韭黄相比,韭菜见光,可进行 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所以 的营养价值更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轴 24 自西向东(逆时针) 2.2.9 地壳 3.相反 4.北京 5.冬眠 落叶
6.赤道 秋 昼夜等长 7.傅科 自转
二、选择题
8.B 9. C 10.A 11. C 12.C 13.C 14.C 15. D 16. C 17 D 18.A 19.A 20.C 21.C
22. B 23.C 24.B 25.B
三、科学探究题
26.(1)D (2)B (3)A (4)C (5)D (6)圭表
27.(1)B (2)1 (3)D (4)C (5)C (6)B
28.(1)逆时针画 (2)① 冬 昼短夜长 (3)9
(4)B C (5)D (6)A C
29.(1)黄色 光照环境 (2)韭菜的颜色与光照有关 (3)光合 绿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