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1友谊的真谛课件(共1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1友谊的真谛课件(共1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本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4.1 家的意味
4.2 让家更美好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6.1 友谊的真谛
6.2 交友的智慧
单元导语
思考并回答: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参见单元导语)
答案与解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学会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理解宽容,增强合作精神,不断成长进步。
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
5.1 走近老师
5.2 珍惜师生情谊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
7.1 集体生活成就我
7.2 共建美好集体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上 6.1 《友谊的真谛》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道德修养】团结同学,宽容友爱。(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2)
【健全人格】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5)
导入新课
生活需要友情,人生离不开朋友。
第一课时 友谊的真谛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交友态度,主动融入集体、与同学交往,建立真挚的同学友谊。
道德修养:懂得友谊给我们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烦恼。
法治观念:不违反友谊原则,坚守道德及法律底线。
健全人格: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要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责任意识:能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感及冲突,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相遇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在我们一生当中
大概要遇到3000万陌生人
人和人在这片土地上相识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五,成为朋友的概率大概只有十亿分之三
1、友谊是如何建立的?
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从陌生到越来越熟悉和了解,逐渐建立了友谊。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经历着不同的体验,累积着各自的感受,体悟着友谊的真谛。
友谊的真谛
孙颖莎主动走向陈梦,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两人在耳边窃窃私语。这个瞬间让人感受到了她们之间深厚的姐妹情谊。尽管比赛激烈,但两人却在赛后展现了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在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经过一场激烈的对决,陈梦以出色的表现击败了孙颖莎,再度夺得奥运会乒乓球女单金牌。
陈梦表示,她希望孙颖莎能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担负起中国乒乓球队女队的重任。
孙颖莎说道:“我们都是很好的队友,也是很好的姐妹。其实我们平时除了没有比赛的输赢的这种因素,我觉得我们生活中在一起都是非常开心的。”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温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伟大的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列主义的创始人。他们都全心全意地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违心地接受了父亲的经商要求,并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全力以赴地整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直至出版。这些著作里,也包含着他的劳动,闪烁着他的智慧。对此,恩格斯却十分谦虚地说:“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做得还不错。我很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
伟大的革命友谊成就了两位伟人,同时两位伟人也成就了伟大的革命友谊
阅读并分享:这个故事中什么最打动你?请你分享其他名人的友谊故事。
ONE
▲《追风筝的人》: 一个是富家少爷,一个是仆人儿子,但只要是认定的朋友,就会献出无私的善意。
▲巴金和冰心: 因为共同的性格、爱好,相互的欣赏,释放出他们弥香醇厚的友情——浓厚又淡如水!
▲管鲍之交: 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两人各事其主。后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为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却向齐桓公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
以上友谊故事说明了什么?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实现心灵的沟通和契合。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P44
P44 1.友谊的真谛是什么?
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笔记:
2、友谊的真谛是什么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P44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P44
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P45
歌曲欣赏: 周华健《朋友》
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我们应当不辜负每一段情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P45
P44 2.友谊的作用?
①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②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③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④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
EDUCATION FIRST
课堂小结
友谊的真谛
友谊的建立
友谊的特质
友谊的建立、与朋友交往的感受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友谊的影响
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友谊伴随学生的成长。
随堂练习
1.(新中考·教材素材应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
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全力以赴地整理《资本论》后两卷,直至出版。两位伟人之间的革命友谊启示我们(  )
A.只有与功成名就的人交朋友,我们才能受益
B.友谊是不平等的、单向的,只要一方付出即可
C.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D.只有倾尽所有资助朋友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解析:两位伟人之间的革命友谊启示我们,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排除,“只有……才能……”说法绝对;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需要双方付出,B项错误。
C
随堂练习
2、“投桃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它的意思是:你赠给我一颗桃,我会回报你甜李。这启示我们( )
A.友谊是没有原则的
B.友谊是平等与双向的
C.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D.友谊是会带来竞争的
C
随堂练习
3.鲁迅先生说过,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交友要以自己为中心  
B.友谊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C.友谊的美好在于可以超越一切条件  
D.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解析:本题考查友谊的真谛。题文中鲁迅先生说的话体现了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D符合题意;A错误,以自己为中心不利于交友;B不符合题意;C“一切条件”说法绝对,排除。
D
随堂练习
4.(2024河南偃师区期中)图中的场景启示我们(  )
C
A.友谊很难经得住风雨的洗礼  
B.朋友要毫无保留地支持对方 
C.朋友应互相关怀,风雨同舟 
D.朋友应互相劝诫,坚持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友谊的真谛。图中的场景启示我们朋友应互相关怀,风雨同舟,C正确且符合题意;A错误,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B排除,“毫无保留”说法太绝对;D排除,图中没有体现。
随堂练习
5.江西赣州南康区的钟华强和朱金祥是一对互
相陪伴了十年的“兄弟”: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三,朱金祥背着
因病无法站立行走的钟华强走遍校园,充当他的“腿脚”,而
成绩优异的钟华强在学习上也常常帮助朱金祥。十年友谊,
互帮互助共成长。
(1)钟华强和朱金祥身上体现了友谊怎样的真谛
(2)通过钟华强和朱金祥的事迹,谈谈你对友谊的作用有哪些
感悟。
解析: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2)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朋友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友谊伴随我们成长;友谊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