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23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23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导入新课:
“中小学的微议案要被带到全国两会”说明了什么?
3.2参与民主生活
1.政治认同: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2.道德修养:理解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理性行使公民权利,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法治观念: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什么是民主生活?
从社会层面来看,民主生活是指一个社会中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享有平等权利、参与决策、公平竞争的生活状态。 在民主生活中,公民不仅有表达自己意见和诉求的权利,也有参与政治决策和监督的权利。
你认为公民有必要参与民主生活吗?(结合P37小泽的例子说明)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内涵、要求
(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3)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2.人民可以通过哪些形式来行使民主权利?
(1)民主选举
(2)民主协商
(3)民主决策
(4)民主管理
(5)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①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③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④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2)民主协商
①地位:是我国民主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
②途径和方式:提案、座谈、论证、听证……
③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逢四说事会”体现了人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种形式?
“逢四说事会”体现了人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种形式?
(3)民主决策
地位: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②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制度保障: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参与的是普通的民众。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强调向社会公布信息,在新闻媒体、文件通报、单位政务公开栏和有关行政村、基层站所公告栏上进行。
名词解释
社会听证制度:强调的是各方代表参与听证会,发表意见。如听证会。
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一般指论坛会、座谈会等。(决策过程中有专家参与)
社会听证制度:强调的是各方代表参与听证会,发表意见。如听证会。
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一般指论坛会、座谈会等。(决策过程中有专家参与)
(4)民主管理
(1)地位: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2)意义: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①地位: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②作用:A.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治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B.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5)民主监督
③行使监督权的注意事项:
A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正确行使监督权;
B如实反映,提供证据或证明材料;
C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D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E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等。
补充笔记:
要行使民主权利,必须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提高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
(2)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对公民)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对国家)
4.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树立主人翁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但要自觉服从集团共同要求。
要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作出协调。
要有责任意识、顾全大局,理性对待。
社会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
面对成员间的意见分歧,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
当社团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你是冲突的一方,你会
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
重视他人意见,客观辩证分析,逻辑清晰表达。
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应具备的能力?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二框 参与民主生活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内涵、要求
2.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3.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4.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应具备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