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职业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 学会依法维权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
本节课内容
依法理性维权
1.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1.2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二、崇尚程序正义
2.1讲程序重证据
2.2维护司法公正
课前小调查
进入职教云
发放课前投票,进行课前小调查
反馈调查结果
如果你在学校生活中与别人闹矛盾,对方扬言要找人教训你,你会怎么办?
B 纠集一帮人伺机报复
C 告诉学校老师或父母,寻求帮助
D 选择通过调解或劝解
E 选择通过诉讼
A 选择自认倒霉或忍气吞声
F 选择其他解决办法
一、依法理性维权
1.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阅读与思考
小韩以3000元的价格从某电器商店购买了一款手机。使用没多久,手机在正常充电时,突然爆炸起火。小韩的左手被烧伤,花费医药费近3000。
小韩的损失应该由电器商城还是手机厂家来补偿?
小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1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法律: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
1.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1.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01
主要方式和途径
非诉讼途径
诉讼途径
1.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01
非诉讼手段:常用的有效手段
是指受害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暂不需要经过诉讼程序而请求国家有关行政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处理、解决纠纷,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
概念
通过和解、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途径
1.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01
是指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纠纷方式。
和解
1.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01
调解
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互相协商,互谅互让,依法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1.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01
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的活动。
仲裁
1.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01
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如果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申请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对该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
1.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节选)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1.2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阅读与思考
小杨在上学途中被电动车撞伤,向肇事者提起诉讼。
陶某从事网络诈骗活动,被检察机关提起诉讼。
小朱被公司辞退,因对经济补偿不满提起诉讼。
小范围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不满提起诉讼。
以上各种纠纷分别对应哪一类诉讼?
01
俗称“打官司”,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诉讼
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
1.2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行政机关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判和解决民事案件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诉讼关系。
诉讼方式:
1.2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1.2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级别管辖一般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社会影响大小进行划分,普通案件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重大案件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受理。
地域管辖一般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程序一般指审判程序,都要经历起诉、受理、审理和宣判等环节。
1.2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二、崇尚程序正义
2.1讲程序重证据
阅读与思考
王某在赵某的麻辣烫大排档当收银员。两人因为借贷纠纷诉至人民法院。原告王某诉称,赵某曾以店面装修为由,多次口头向他借钱,他以现金方式借给赵某共计2万元。王某请求法院判令赵某还钱,但被告赵某否认两人存在借贷关系,辩称王某给他的钱全部为麻辣烫经营收益,因为王某是收银员。
法院审理认为,尽管原告主张存在现金借贷关系,但原告既没有借条,也没有现金支付的事实证据,驳回原告王某的诉讼请求。
结合事例,说说证据在诉讼程序中的作用。
2.1讲程序重证据
崇尚程序正义,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
用证据说是程序正义的重要标志。所有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诉讼过程中一般都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03
证据的种类
物 证
当事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
勘验检查笔录
视听资料
2.1讲程序重证据
书证
书证
证人证言
电子数据
2.2维护司法公正
1、证据不仅要客观真实,还要依法取得。违反法定程序取得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伪造证据或非法取证,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2、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证据意识,注意留存证据材料。在消费活动中,要注意留存消费单据或发票;在商贸活动中,要注意保存合同和支付凭证;在职场上,一定要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当遇到违法犯罪时,要注意保护现场,留存证据材料。
2.2维护司法公正
1、人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各种合法手段维权。
2、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
3、维护司法公正,人民法院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应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人们在司法程序中,应当遵循诚信原则,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
5、法律既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有力保障,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课堂总结
下列“小妙方”有助于我们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下列“小妙方”有助于我们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下列“小妙方”有助于我们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
课后作业
在日常生活中,违约或侵权的行为时有发生
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由于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导致经常出现进不能进、出不能出
的拥堵现象。这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做好。
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
请对小明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谢谢观赏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