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生物试题2024.10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深受人民喜爱。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B.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C.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D.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2. 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不断增高的珠穆朗玛峰 B. 漫天飞舞的雪花C. 路上飞驰的汽车 D. 负责保卫的兵蚁3. 豆豆养了两只小仓鼠, 每天定时给它们投喂食物,一个月后小仓鼠长大了不少,从一开始看到人就躲,到现在和豆豆成为了好朋友。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③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4. 科学探究通常要经过6个基本步骤: ①实施方案; ②发现问题; ③制订方案;④作出假设; ⑤表达交流; ⑥得出结论。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①②④⑤⑥ C. ②④③①⑥⑤ D. ②③④①⑥⑤5.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科学探究中, 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B. 设置对照实验时, 除实验变量外, 其余因素均不相同C. 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重要途径D. 科学探究中, 不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6.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 曹县万亩荷塘内哪种荷花的花期最长?B. 穆李果园内哪种水果的花最美?C. 巨野金山上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D. 万福河中哪种鱼的蛋白质含量最高?7. 学习生物学要擅长用不同方法研究, 才能理解得更加透彻。以下对动物行为研究方法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用不同植物的叶片喂菜青虫——文献法B. 用牛肉汁研究草履虫的应激性——调查法C. 用摄像机记录野生雪豹的生活——观察法D. 用迷宫研究蚯蚓的学习方法——测量法8. 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探究, 其实验记录如表:项目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A组 河水 500mL 23℃ 30个 28 只B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个 9 只你认为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 水量过多C. 水温太高 D. 水中没有水草9.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绿萝生长的影响”,应选择下列哪组条件不能作对照( )A. 适量浇水和不浇水 B. 光照充足和适量浇水C. 室温22℃和0℃ D. 光照充足和遮阴10. 同学们已学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那么, 右图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A. 1和4 B. 8和1 C. 8和4 D. 5和811. 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 结果得到如图。试问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象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12.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 正确的步骤顺序是( )①转动遮光器, 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 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③②①④13. 如果用显微镜观察玻片上的图象“9>6”, 请问显微镜视野中应为_( )14. 如图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流程是③→①→②→④B. 步骤③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标志着对光完成C. 步骤②的目的是防止物镜压碎标本D. 步骤④中若找不到物像, 应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15. 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 其先后顺序应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②①③ D. ③④②①16. 实验课上,小明制作了洋葱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做了如下记录, 其中正确的是( )①制作临时装片时, 第一步都是用洁净的纱布擦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③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可以看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④视野中有气泡, 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⑤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形态⑥制作此两种临时装片时染色都要用碘液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⑤17. 如图甲和乙分别是苦草叶片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① B. 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C. 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⑥ D. 与乙相比, 甲特有的结构是①③⑤18.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动植物细胞都具备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B. 所有的植动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C. 细胞质能流动, 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 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19. 如图表示显微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视野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50×B. ①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液泡C. 被碘液染色呈球形的结构是②细胞核D. ③是气泡, 有可能是盖盖玻片平放造成的20. 同学们用镊子取一片幼嫩的黑藻小叶, 制作了黑藻叶片细胞玻片标本,用水滴显微镜观察后, 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黑藻叶片时, 要用碘液染色B. 在视野丙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C. 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 黑藻叶片细胞特有结构是叶绿体和液泡D. 丁图所示显微镜下叶绿体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 其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二、非选择题21.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枝红杏出墙来”现象。(1)“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 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2)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的一棵小树再长成参天大树, 这说明红杏具有 的特征;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 这反映了红杏具有 的特征。(3)从红杏反映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 红杏属于 。(填写生物或非生物)22. 为了能够清晰观察到叶片表皮上的气孔, 小花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叶片临时切片进行了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1) 用图一所示显微镜观察时, 在对光过程中应转动[3] ,使_对准通光孔。(2) 小花在进行观察时, 转动[14] 使镜筒下降, 图二中的 图是正确操作方法; 小花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 。(3)小花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 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可判断污点在图一中的[ ] 上, 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它取下, 用 擦拭干净后, 放回原处再继续观察。(4) 图三中①②表示目镜, ③④表示物镜, 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 图三中的组合一般是 。A. ②③⑤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⑥(5) 若视野从图四中的甲转为乙,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字母箭头表示)A. 转动转换器, 换用高倍物镜B. 移动装片, 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C. 转动细准焦螺旋23. 细胞农业是一项通过细胞培养来生产农业产品的生产技术,其中细胞培养肉技术将成为下一代新型肉类蛋白获取新途径。该技术培养的细胞可以是动物细胞,也可以是植物细胞。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 (填“甲”或“乙”)为植物细胞, 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该细胞具有[ ] 、[ ] 和[ ] 等结构。(2) 图中的[ ] 、细胞质和细胞膜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3)樱桃之所以酸甜可口,主要是液泡中有溶解着糖等多种物质的 ;图中细胞核内含有 ,是遗传信息库, 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4)若将细胞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 ] ,它控制着细胞内物质的进出。24.(9分)沙蚕又称海蜈蚣, 不仅是鱼虾嗜食的饵料生物, 而且福建、广东等沿海居民还视生殖腺成熟的沙蚕为营养珍品。沙蚕喜欢栖息在沿海的沙泥中,我们在见光的沙滩上游玩时较少看到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沙蚕的分布,某兴趣小组决定通过实验一探究竟。步骤1: 取大小相同的沙蚕10条, 放在实验装置(如图1) 的中央, 静置一定时间后, 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沙蚕数量, 并记录。步骤2: 按步骤1方法, 再重复进行4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2) 本实验的变量是 。(3)图1,一边是湿土,另外一边是 土, 目的是控制_。(4)步骤2重复实验后, 需要将统计的数据(图2)进行处理, 求 ,其目的是 。(5) 分析数据(图2),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假如要继续探究“湿度对沙蚕分布的影响”, 应该将前面探究的装置(图1)改动:A. (填“增加”或“去掉”) 一块黑纸板;B. 土壤湿度控制: 两边土壤湿度要 (填“一样”或“不一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