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专题复习:气候的要素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目 标 预 测考点扫描 考频指数天气与 气候 区分和使用天气与气候术语,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会阅读卫星云图。 ★根据实例分析某地空气质量状况及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 ★★气温与 降水 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总结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会阅读和绘制年降水量分布图,会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世界降水的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 ★★★★★影响气 候的主 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候的最主要因素。理解“气温变暖”的原因、后果及解决措施。 ★★★★考向 预测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气温、降水)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近年中考的热点。一般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来考查,以综合考查为主。考 点 清 单考点一 天气与气候1.天气与气候天气 气候概 念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____段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是一个地方____的天气平均状况区 别 (1)短时间; (2)多变性 (1)较长时间;(2)相对稳定性联 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 短时多年典 例 探 究类型一 天气与气候例1: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A.终年炎热 B.风和日丽C.四季分明 D.雨热同期B考点二 气温1.概念: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_______表示。2.等温线:在同一水平面内气温相等的点的连线即是等温线。等温线越____,表示该地的气温变化越__(填“大”或“小”),等温线越____,表示该地气温的变化越__(填“大”或“小”)。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等温线走向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围成封闭曲线时,说明这里出现了寒冷中心或炎热中心。了解一地的气温分布状况,最常用的是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摄氏度密集稀疏小大①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②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并不一样;③海拔高的地方较周围气温低。3.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陆地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前后。(2)气温日较差: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即为气温______。(3)气温的年变化: 项目 半球 年最高气温月份 年最低气温月份 海洋 陆地 海洋 陆地北半球 __月 __月 __月 __月南半球 __月 __月 __月 __月午后2时日出日较差87212187(4)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气温最高一个月的平均值与气温最低一个月的平均值的差值即为气温_______。4.平均气温(1)日平均气温:一般把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四次观测得到的气温的平均值作为日平均气温。(2)月平均气温:把一个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的平均值作为月平均气温。(3)年平均气温:把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的平均值作为年平均气温。年较差类型二 气温与降水例2: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气温年较差。下图为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20℃ B.30℃C.40℃ D.50℃A典 例 探 究考点三 降水1.概念:从空中落下的雨、雪、霜、露、冰雹等的总称。2.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3.降水的三种类型(1)____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2)____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的阻挡,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3)____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对流地形锋面降水的类型乞拉朋齐阿塔卡马沙漠世界降水的分布“雨极”“旱极”阿塔卡马沙漠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乞拉朋齐①赤道附近降水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A降水______,大陆西岸B降水______。③温带地区,大陆内部D降水______,沿海地区C、E降水纬度因素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海陆因素④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多多少多少少多例3:读南亚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下列对该地降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各月降水均匀 B.降水集中在6—10月C.6月降水最多 D.10月降水最少B典 例 探 究考点四 影响气候的要素1.地球的形状与气候(1)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一天中,____的太阳高度最大。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最大值为90°,即太阳直射。(2)太阳辐射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____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__,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___。正午赤道小低2.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太阳____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____的变化。(2)地球的公转①地球公转特征: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辐射天气②四季变换: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四季。在____纬度地区,四季变换表现明显。③五带的划分: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____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____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春、夏、秋、冬光热垂直中3.海陆分布与气候(1)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2)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①沿海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__。②沿海但受不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__。③内陆地区,降水__。多少少4.地形地势与气候(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①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温度、湿度状况都产生很大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一般来说,阴坡气温 ,阳坡气温 。②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两侧的水分、气温状况也会产生差异。一般来说,山地迎风坡降水__,背风坡降水__。(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___℃。低高多少0.65.人类活动与气候(1)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①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②任意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可以使气候恶化。(2)城市“热岛效应”: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形成“城市效应”。表现在:①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②城市中心区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降水偏多。(3)全球“温室效应”:①原因: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_________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②危害:全球变暖,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极地动物生存空间越来越拥挤,还易造成旱涝等灾害频繁。③措施:倡导“低碳生活”,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开发利用洁净能源和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二氧化碳类型三 影响气候的因素例4:下图中降水量②坡多于①坡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C典 例 探 究类型五 天气、气候与生产和生活例5:有利于开展户外运动的天气符号是 ( )D典 例 探 究例6: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社会热议,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利于大气环境改善的是 ( )A.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B.扩大绿化面积C.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D.限号出行缓解交通拥堵A典 例 探 究疑 难 突 破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A B C(1)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2)判断气温年变化: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A弯曲程度最小,气温年较差最小。疑 难 突 破1、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A B C(3)判断五带。图A,月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全年高温,为热带。图B,气温的季节变化明显,最高气温在7月份,为北温带。图C,全年大多数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高气温在7月份,为北寒带。2.等温线图的判读(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①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②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③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④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势高低影响。(2)在气温分布图上,比较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的高低。1、右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中考链接C2、《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古诗中包含着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 陆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地理象( )A.降水的差异 B.全球变暖C.气温的垂直变化 D.城市热岛效应中考链接D下课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