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①④:水洞沟遗址作为我国最早发现并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这意味着当时为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①④正确。②:出现铁制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这属于封建社会状况,②不符合题意。③:出现文字,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这属于奴隶社会状况,③不符合题意。2.CA:随着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是阶级产生的前提,而不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A错误。B: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并不是用于调和阶级矛盾的工具,B错误。C: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中解析了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原因及过程,说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明了阶级与国家的产生,C符合题意。D:阶级矛盾是贯穿于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不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D错误。3.D①③:“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体现出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土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地主租种土地。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阶级,将大部分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忍受地主的残酷剥削,①③符合题意。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描写了农夫劳作之辛苦,说明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而不是反映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②排除。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悠闲的田园生活,与主题不符,④排除。4.A①③:欧美国家和车企放弃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所决定的,因为新能源汽车当前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也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①③正确。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不是欧美国家和车企放弃新能源汽车的直接原因,②错误。④:欧美国家和车企对待新能源汽车态度的转变,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过程没有直接联系,④不符合题意。5.D①:经济危机导致工厂关门,工人们失业,但是材料是说“美国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不能判定一定是经济危机带来的问题,①错误。②: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共同占有,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在这个时期没有剥削制度,②错误。③:材料提到“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马克思也用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露了资本家是如何无偿占有工人们的剩余价值的,③正确。④:资本主义背景下,剥削制度、经济危机、无偿占有剩余价值,都是无法掩盖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是没法通过高福利制度掩盖的,④正确。6.B①③:恩格斯的话强调空想社会主义是适应早期无产阶级渴望改变现状的需要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受时代条件的局限,存在着许多片面性、不成熟性,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涉及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精心勾画和设计,②不符合题意。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前提,④说法错误。7.C②:材料提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其著作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一和谐制度,…他希望有富翁出资来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最终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正确。③:材料提到了理想社会,提到了希望富翁出资,就是没有提到人民群众,因此他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正确。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但是也对资本主义弊端做出了深刻揭露和批判,①错误。④:空想社会主义者是理想主义者,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而不是没有进行社会变革,④错误。8.A①③: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①③正确。②④: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揭示了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②④错误。9.D③④:《共产党宣言》以其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是因为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照亮了人类寻求自由、解放的道路,③④符合题意。①: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①说法错误。②:三大工人运动使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②说法错误。10.C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①不符合题意。②: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滋养,②正确。③: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飞跃,③正确。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不符合题意。【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5063A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思想政治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1第一课至第二课第一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7月 19 日,宁夏银川市举行的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我国最早发现并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水洞沟遗址百年来历经6次大规模发掘,发现了12个旧石器遗址点,出土1万余件珍贵遗迹、遗物。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出现铁制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③出现文字,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从三次社会大分1的发生和发展中解析了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劳动个体化的趋势促进了私有制的普遍化私有制的发展使得社会分裂为阶级,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又产生了国家。由此可以A.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是阶级产生的前提B.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用于调和阶级矛盾的工具C.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D.阶级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3.在悠久的封建社会里,古代农民深受繁重赋税的剥削,有许多诗人在战中描写了他们这种痛苦生活。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是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善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 ①③4.2024 年2月,苹果公司被曝直接放弃研发了十年、已经投资超过百亿美元的电动车造车计划。今年以来,一些欧美汽车制造商调整了电动车战略,欧盟也宣布无限期推迟 2035 年全面淘汰燃油汽车计划。业内人士指出,欧美在“选环保还是选饭碗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新能源汽车没能给车企带来丰厚的收益。欧美国家和车企对待新能源汽车态度的转变①是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所决定的②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激化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④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过程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5.2024 年2月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工人们是对通过努力工作过上充实生活的‘美国梦’失去了信心,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①经济危机导致辞职人数创新高是无法克服的②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③资本家们无偿且隐蔽地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④高福利制度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恩格斯在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时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这说明①空想社会主义是适应早期无产阶级渴望改变现状的需要产生的②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精心勾画和设计③空想社会主义受时代条件的局限,存在着许多片面性、不成熟性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其著作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和谐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人人劳动,男女平等,没有城乡差别,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并以普遍的协作代替文明社会的个人竞争。他希望有富翁出资来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最终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空想社会主义者之所以失败,就在于①主张阶级调和,未对资本主义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②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④没有进行社会变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③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④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它“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以其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是因为它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②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使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③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④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照亮了人类寻求自由、解放的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列宁在《论两个政权》一文中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俄国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①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滋养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飞跃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1840年 6月,英国对清政府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大幕,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1933年 7 月,《申报月刊》出版创刊周年纪念特大号,刊载“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核心论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条件和方式。在讨论中,许多知识分子认识到,实现现代化需要坚强的政治基础,必须以社会主义发展实业。这次讨论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浓缩着近代以来知识分子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努力和尝试。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大历史任务是认清近代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中国现代化的必要准备④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将一个饱受欺凌的旧中国发造成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将积贫积弱的旧社会建设成为国富民强的新世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意味着中国的革命实践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毛泽东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②只有完成“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③完成“上篇”,完成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④完成“下篇”,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民主主义社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道:“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该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6.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可见毛泽东思想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④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他充分肯定奴隶制这种残酷的剥削制度的历史作用,甚至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1)结合材料一,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与前面两种社会有何不同。(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分析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相比较原始社会是否意味着是历史的倒退。(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主要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然而,最终升华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说:“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根据习近平讲话内容,分析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各种条件。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曾幻想通过学习西方文明、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通过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尝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高一(1)班李同学收集了若干材料。材料---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但是,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变得十分黯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材料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 经过20 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063A-政治DA.pdf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