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1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1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案
一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 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联,增强 对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感,明白每个人承担责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2. 通过对不同角色责任的探讨,让学生体会到责任的履行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 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责任的要求。
健全人格:
1.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明白对自己负责是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人格品质。
2. 引导学生在面对不同角色的责任时,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勇于承担责任,克服困难,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塑造坚韧不拔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1. 让学生明确责任的概念和来源,理解责任与角色的紧密关系,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意 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2. 激发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鼓励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责任的概念和来源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当做的事情,并了解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 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多个方面。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帮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 任,且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角色和责任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难点: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履行责任
让学生不仅在理论上理解责任,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责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主 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克服困难和惰性,持之以恒地履行责任。
2.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
使学生超越对个人责任的关注,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对整个社会所肩负的责任,激发他们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理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责任”这个词,那么大家认为什么是 责任呢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学生可能会回答如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的责任,父母照顾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等。通过学生的回 答,引导他们初步思考责任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2.播放一段视频(可以是关于一些人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或者是一些人在社会 生活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视频),然后提问学生:视频中的这些人都在做什么 他们为什么 要这样做 这些行为体现了什么
通过视频进一步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让他们认识到责任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并且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二)讲授新课
1. 责任的概念和来源
(1)讲解责任的概念
结合学生在导入新课环节所举的例子,进一步阐述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当做的事情。例如, 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这是因为他们的职业要求决定了他们必须这样做;学生的责任是学习 知识,这是基于他们作为学生的角色以及社会对学生的期望。
(2)探讨责任的来源
提问学生:那么责任是从哪里来的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然后结合课件中军人、教师、顾 客等不同角色的责任来源进行讲解。
对于军人来说,从参军入伍那天起,就有了一份保卫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这个责任来自于职业 要求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因为军人宣誓要保卫国家和人民)。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这个责任来自职业要求、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例如,教育法规定教 师有教育教学的职责,同时教师也应该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用心去教育学生。
顾客的责任是排队付款等,这个责任来自道德规范,因为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是基本的道 德要求。
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多个方面。
2. 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1)角色的多样性
展示课件中爸爸、阿姨、朋友、老师、自己等不同的人物形象,提问学生:在这些人物中,你 能看出他们都扮演着哪些不同的角色吗
学生可以回答出爸爸是家庭中的父亲角色,阿姨可能是亲戚角色,朋友是朋友角色,老师是教 育者角色,自己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是子女、学生、朋友等多种角色。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认 识到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
(2)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责任
针对学生所回答的不同角色,进一步提问:那么这些不同的角色都分别承担着怎样的责任呢 以爸爸为例,作为父亲,他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子女,这个责任来自道德规范和家庭的责任要求。 作为朋友,要忠诚、互助、互谅,这个责任来自朋友之间的情谊和道德规范。作为学生,要遵 守校规校纪,完成学习任务,这个责任来自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对学生的期望。
(3)角色和责任的变化
提问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我们的角色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这些变化又会 带来怎样的责任变化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例如,一个人从学生成长为职场人士,他的角色从学生变成了员工,那 么他的责任也从遵守校规校纪、完成学习任务变成了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任务。再比 如,一个人结婚后,他的角色增加了配偶这一角色,他的责任也相应地增加了对配偶的关爱和 照顾等责任。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明白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 己的角色,调节角色的行为,并且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3.我们应该承担哪些相应的责任
(1)个人对自己的责任
提问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那么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有哪些呢
结合课件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比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自己的学业负 责,比如课下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对自己立身处世的品质负责,比如诚实守信等。
(2)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展示课件中关于抗疫的内容,提问学生:在抗疫过程中,医务人员、公安、社区干部、全国人
民等都承担了哪些责任呢
学生可以回答出医务人员尽力抢救、治病救人,公安维护社会稳定,社区干部宣传防控,全国 人民支援等责任。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承担 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呢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环境等都是承担对他人和社会责 任的表现。
(三)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责任的概念和来源、责任与角色的关系以 及我们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
2. 强调责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对自己、对他人还是对社会,责任的履行都 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随堂练习 1.单项选择题
(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当做的事情,它来自() A. 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B. 只来自职业要求
C. 只来自道德规范 D. 只来自法律规定 答案:A
(2)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
A. 承担相应的责任
B. 获得相应的报酬
C. 拥有相应的权力
D. 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答案:A
(3)下列属于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 A.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B. 乱扔垃圾,破坏环境
C. 不完成作业,逃课
D. 欺骗他人,不讲诚信 答案:A
2.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随着时代 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的行为,并且每一种角色都意 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2)请列举三种你认为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有很多,比如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自己的学业负责, 课下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对自己立身处世的品质负责,诚实守信等。
(五)板书设计
1.责任的概念
分内应当做的事情 2.责任的来源
对他人的承诺 职业要求
没有理解到学生的思维差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加强对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引导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概 念、来源以及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 发现了一些问题。
3. 在探讨责任的来源时,虽然通过多个具体例子进行了讲解,但可能仍有部分学生对一 些复杂的来源,如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的交叉部分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 细化讲解,结合更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4. 在分析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角色的冲突和重叠,没有进行深 入探讨,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时无法正确处理,今后教学中需要补充 相关内容。
5. 在引导学生自觉履行责任方面,虽然强调了责任的重要性,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 监督机制,学生可能在课后无法持续保持责任意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思考如何建立有效的 激励和监督机制,促使学生将责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6. 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差异,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学节奏,需 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等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7.在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方面,虽然通过抗疫等案例进行了引导,但可能还 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