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 尊重他人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尊重他人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1尊重他人》教案
学科 道德与法 治 年级册别 八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尊重他人》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一课。该单元主要围绕“社会和谐与公民素养”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 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公民道德。《尊重他人》作为这一单元的开篇,具有重要的地位。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 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同时也容易产生自以为是、缺乏同理心的问题。他们在人际 交往中可能会因为缺乏尊重而引发矛盾和冲突。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情境模拟、小 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在家庭 和学校中缺乏足够的尊重教育,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尊重意识和行为习惯。
课时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尊重他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 1.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尊重他人,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2.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背景。 法治观念 1. 学生能够了解尊重他人是法律的基本要求,增强法治意识。 2.学生能够认识到侵犯他人尊严的行为是违法的,学会依法维权。 责任意识 1. 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积极履行尊重他人的义务。 2.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对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 3.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难点 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将尊重他人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 2.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做到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3.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习俗。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记录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播放一段关于尊重他人的短视频,引 导学生思考视频中的行为是否体现了尊 重。 (2)提问:什么是尊重 为什么我们要尊 重他人 (3)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初步了解 学生对尊重的理解。 (4)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课主题—— 尊重他人。 (5)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6)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7)分发小组讨论记录表,为接下来的活 动做好准备。 (8)播放一段关于尊重他人的公益广告,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识。 1.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2.分享自己对尊重的理解。 3.认真听讲,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4.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评价任务 1.回答正确:☆☆☆ 2.表达清晰:☆☆☆ 3.思考深入:☆☆☆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了解学生对尊重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 基础。
新知讲解 活动一:理解尊重的含义 讲解概念 (1)通过PPT展示尊重的定义:尊重是指 对他人的权利、尊严、感受和需求给予应 有的重视和关心。 (2)举例说明尊重的表现形式,如礼貌待 人、倾听他人意见、尊重隐私等。 (3)引导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 些具体的行为可以体现尊重 (4)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补充和完善。 (5)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尊重的 深层次含义。 (6)展示一些反面案例,让学生思考这些 行为为什么是不尊重的表现。 (7)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 为,是否有不尊重他人的地方。 (8)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结果,互相 学习。 1.认真听讲,理解尊重的定义。 2.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3.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不足之处。
评价任务 1.理解准确:☆☆☆
2.参与积极:☆☆☆ 3.反思深刻:☆☆☆
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尊重的含义,认识到尊重在日常生活中的 具体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活动二:尊重他人的具体 做法 活动二: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分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 具体的情境,如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如 何尊重他人。 (2)每组选择一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 展示如何在该情境中尊重他人。 (3)组内成员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和不 足。 (4)各组轮流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观 看并记录。 (5)教师点评各组的表演,强调尊重的具 体做法。 (6)引导学生总结在不同情境中尊重他人 的方法和技巧。 (7)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 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8)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这些 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 法。 2.认真观看其他组的表演,做好记录。 3.反思自己的行为,尝试在日常生活中 实践。
评价任务 1.讨论充分:☆☆☆ 2.表演生动:☆☆☆ 3.实践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实践尊重他人的方法,提 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三:解决冲突,尊重 他人 活动三:解决冲突,尊重他人 案例分析 (1)出示几个常见的冲突案例,如同学之 间的争吵、家庭中的争执等。 (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冲突的原因,讨论 如何通过尊重他人来解决冲突。 (3)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情景再现, 展示如何通过尊重他人来化解冲突。 (4)组内成员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和不 足。 (5)各组轮流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观 看并记录。 (6)教师点评各组的表演,强调尊重在解 决冲突中的重要作用。 (7)引导学生总结在解决冲突时如何尊重 1.认真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2.积极参与情景再现,展示解决冲突的 方法。 3.反思自己的行为,尝试在实际生活中 应用。
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8)鼓励学生在遇到冲突时,尝试用尊重 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评价任务 1.分析准确:☆☆☆ 2.解决有效:☆☆☆ 3.应用广泛:☆☆☆
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再现,帮助学生学会在解决冲突时尊重他人,提高学生的冲突 解决能力。
巩固提升 活动四:尊重他人的小故事 分享故事 (1)出示几个关于尊重他人的小故事,如 《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 (2)引导学生阅读故事,思考故事中的主 人公是如何尊重他人的。 (3)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情景再现, 展示故事中的尊重行为。 (4)组内成员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和不 足。 (5)各组轮流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观 看并记录。 (6)教师点评各组的表演,强调故事中的 尊重精神。 (7)引导学生总结从故事中学到的尊重他 人的方法和技巧。 (8)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读这样的故事, 从中汲取正能量。 1.认真阅读故事,思考其中的尊重行 为。 2.积极参与情景再现,展示故事中的尊 重精神。 3.反思自己的行为,尝试在生活中应 用。
评价任务 1.阅读认真:☆☆☆ 2.表演生动:☆☆☆ 3.应用广泛:☆☆☆
设计意图 通过分享和情景再现,帮助学生从经典故事中学习尊重他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道 德修养。
作业设计 实践作业
1.选择一个具体的情境,如家庭、学校或社区,观察身边的人是如何尊重他人的,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 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小短文,不少于300字,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对尊重他人的理解。
3. 制作一份关于尊重他人的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思考题
1. 为什么尊重他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2.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习俗
3. 你认为在哪些情况下最容易出现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如何避免
板书设计
《4.1尊重他人》 一、尊重的含义 二、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三、解决冲突,尊重他人 四、尊重他人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视频和案例分析,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尊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实践尊重他人的方法。 3.通过故事分享和情景再现,学生从经典故事中学习到了尊重他人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讨论和表演时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2.个别学生对尊重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 3. 课堂时间安排有些紧张,部分环节未能充分展开,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