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法不可违》教案学科 道德与法 治 年级册别 八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5.1法不可违》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本课主要探讨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 的作用以及违法的后果,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教材通过具体案例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 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遵守法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和责任感。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他们对身边的一些违法行为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因此,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具体案例 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同时,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还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 规范。课时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1. 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树立法律意识。 2.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守法意识。 道德修养 1.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2. 培养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法治观念 1.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明确违法行为的后果,学会依法维权。 责任意识 1. 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遵守法律的责任。 2. 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其后果。 3. 如何依法维权。 难点 1. 如何将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守法的意识。 3.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法律法规文本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播放一段关于法律的公益广告,引起 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 法律 有什么作用 (3)引导学生讨论,分享他们的看法。 (4)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课主题: 《5.1法不可违》。 (5)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6)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法律如此重 要 (7)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 解法律的作用。 (8)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法律,社会 会变成什么样子 1.观看公益广告。 2.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3.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言。 4.认真听讲,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评价任务 1.表达清晰:☆☆☆ 2.思维活跃:☆☆☆ 3.积极参与:☆☆☆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 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新知讲解 活动一:法律的基本概念 讲解概念 (1)介绍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 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 规范。 (2)举例说明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 序、保护公民权益、惩罚违法犯罪。 (3)引导学生思考: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法律的普 遍性和权威性。 (5)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没有法律,社会 会怎样 (6)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法律的重要 性。 (7)通过图表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法 律的作用。 (8)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遵守法律 1.认真听讲,理解法律的定义。 2.积极参与案例分析,思考法律的作 用。 3.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认真观看图表,加深对法律作用的理 解。评价任务 1.理解准确:☆☆☆ 2.积极思考:☆☆☆3.表达清晰:☆☆☆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活动二:违法行为及其后 果 活动二: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讲解案例 (1)介绍违法行为的定义:违反法律规 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违法行为的种 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 违法行为。 (3)引导学生思考:违法行为的后果是什 么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违法行为 的严重性。 (5)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违法行为 (6)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遵守法律的重 要性。 (7)通过图表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违 法行为的后果。 (8)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依法维权 1.认真听讲,理解违法行为的定义。 2.积极参与案例分析,思考违法行为的 后果。 3.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认真观看图表,加深对违法行为后果 的理解。评价任务 1.理解准确:☆☆☆ 2.积极思考:☆☆☆ 3.表达清晰:☆☆☆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其后果,增强学生的守法意 识。活动三:如何依法维权 活动三:如何依法维权 讲解方法 (1)介绍依法维权的定义:当合法权益受 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寻求保护的行 为。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依法维权的方 法:向有关部门投诉、提起诉讼、申请仲 裁等。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依法维权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依法维权 的重要性。 (5)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 法维权 (6)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依法维权的重 要性。 (7)通过图表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依 法维权的方法。 (8)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律 素养 1.认真听讲,理解依法维权的定义。 2.积极参与案例分析,思考依法维权的 方法。 3.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认真观看图表,加深对依法维权方法 的理解。评价任务 1.理解准确:☆☆☆ 2.积极思考:☆☆☆ 3.表达清晰:☆☆☆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依法维权的方法和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法律素 养。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1)出示几道选择题,检测学生对法律基 本概念的理解。 (2)出示几道判断题,检测学生对违法行 为及其后果的理解。 (3)出示几道问答题,检测学生对依法维 权方法的理解。 (4)请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题目 进行解答。 (5)请各组代表上台展示答案,其他同学 进行补充和评价。 (6)教师点评学生的答案,指出存在的问 题。 (7)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加深记 忆。 (8)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 到实际生活中 1.认真完成课堂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 效果。 2.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答 案。 3.认真听讲,记录教师的点评。 4.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评价任务 1.答题准确:☆☆☆ 2.积极参与:☆☆☆ 3.合作良好:☆☆☆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2 . 写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3. 收集一些身边的法律案例,分析其背后的法律知识。拓展作业1. 采访一位律师,了解律师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要求。2.参加一次社区法律宣传活动,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制作一份法律知识宣传手册,向家人和朋友普及法律知识。板书设计《5.1法不可违》一、法律的基本概念二、违法行为及其后果三、如何依法维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通过创设情境和提问,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2. 通过具体案例和图表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3.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检测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巩固了所学知识。不足之处1.在讲解法律基本概念时,部分学生对某些专业术语理解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解释和举例说明。2. 在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3.课堂时间安排有些紧张,导致最后的总结环节时间较短,可以适当调整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 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