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A2.B3.D4.B5.C6.C7.D8.A9.B10.D11.C12.B13.D14.C
15.A16.D
17.(1)周边地产的发展和生活区居住品质的不断提高,工业区的地块价值也随之不断升高,在
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工业区只能往城市边缘搬迁;蛇口工业区距离城市中心近:(工业区
的土地和建筑的权属主体明晰且较为单一,)更容易协商搬迁;地块用地面积较大,厂区拆除
后重新规划更便捷。(答出三点,6分)
(2)地块面积较小,区域开发强度较低,且拆除重建的成本高,经济效益不高:整体或局部改
造可以更经济地提升地块的利用效率;整合片区资源,重新规划功能布局和路网结构,提升
地块的整体功能性和商业价值;降低大规模拆除和重建的成本,同时保留部分原有建筑结
构,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答出三点,6分)
(3)高新技术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综合型产业(复合型产业)等。(答出三点,
6分)》
18.(1)位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过渡地带,降水量变化大:北部地区多沙地,风沙活动频繁;黄土
高原河段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6分)
(2)生态系统不稳定,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洪涝灾害频发等。
(6分)
(3)初期由于植被覆盖面积小,幼林多,水土保持作用不显著;长期来看,随着植被不断生长,
植被面积不断扩大,水土保持效果会越来越显著。(4分)
19.(1)表层以砂岩为主,透水性强(2分);下层为泥岩,透水性差,提供隔水层促使水分在表层
汇聚(2分);岩层倾角小,地下水易富集(2分)。
(2)春季,气温回升,冻土消融,土壤含水率上升(2分):随着冻土消融殆尽而蒸发加强,土壤
含水率下降(2分);夏季,降水增加且不稳定,土壤含水量快速上升且波动大(2分);秋冬季,
随着降水减少,土壤含水率缓慢下降(2分)。
(3)不利影响:冻土冬季冻结膨胀,春季消融,土壤反复变形导致石窟稳定性变弱;冻土消融
为渗水提供水源,不利于石窟文物的保护等。(任答一点,2分)
有利影响:石窟表面土层形成冻土,提高了石窟冬季抗风蚀能力等。(2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高三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航空货运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配置全球和大区域尺度的优质资源,从而
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08一2019年,成都、昆明、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的机场

建设成为我国的枢纽机场。图1示意2000一2019年中国航空货运吞吐量分布椭圆中心(重心)

及其变化轨迹。据此完成1一2题。
1160E

何南省
2008

20
20
安微省2013
06
1202
20加i
014
2011
200

615
20168t2
2003
湖北省
2005
002
31N
2018
2019
2004
标准椭圆中心
一椭圆中心轨迹
2013年份
图1
1.2000一2004年,我国航空货运吞吐量重心大致向
A.东南方向移动
B.西南方向移动
C.东北方向移动
D.西北方向移动

2.影响2008一2019年我国航空货运吞吐量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人口迁移
D.生态环境
【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顶)】
黄河流域上游色含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中游包含陕西、山西,下游包含河
南、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两个因素相互影响,构建了沿黄9个省区经济高质量发
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图2示意2011年与2021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的比较,二者耦合协调度数值越大,其互相发展的协调程度就越高。据
此完成3一5题。

1.0
山东
0.8
四川
0.6
河南
甘肃
山西

陕西
内蒙古
-.2011年-2021年
图2
3.2011年、2021年,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
①年际水平差距相对较小②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③黄河下游远低于黄河上游
④河南
省提升幅度大于陕西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1一2021年,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优质协调状态,其主要
原因是该省
A.创新产业较多,产城融合好
B.经济发达,城乡融合较好
C,城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
D.乡村产业结构合理,生态优良
5.为提高流域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水平,黄河流域亟须
①统筹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策略
②解决城际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黄河上游各省区农业发展
③发挥地区引领作用,助推发达地区协调发展
④推动省际合作与优势互补,助力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新疆光、热和土等资源组合条件优越,是我国不可忽视的农业生产区。近年来,新疆在部分
县城发展农作物深加工。图3示意2000一2020年新疆部分农作物产量变化。据此完成
6—8题。
【高三地理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