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C D B C C B C A B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A D D A A C A D非选择题21、(1)应激性(或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生长(或生长发育) 繁殖(3)生物22、(1)转换器 低倍物镜(2)粗准焦螺旋 B d(3)【 1 】目镜 擦镜纸(4)A(5)B→A→C23、(1)甲 【A】细胞壁 【C】叶绿体 【E】液泡 (三个结构可以颠倒)(2)【D】细胞核(3)细胞液 遗传物质(4)【B】细胞膜24、(1)光照对沙蚕的分布有影响吗?(2)水(3)湿(湿土) 单一变量(4)平均值 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或减少实验误差)(5)光照对沙蚕的分布有影响(或沙蚕喜欢生活在黑暗环境中)(6)增加 不一样(1)图中(填“甲”或“乙”)为植物细胞,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具有[、[和[]等结构。(2)图中的、细胞质和细胞膜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3)樱桃之所以酸甜可口,主要是液泡中有溶解着糖等多种物质的图中细胞核内含有,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4)若将细胞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它控制着细胞内物质的进出。24.(9分)沙蚕又称海蜈蚣,不仅是鱼虾嗜食的饵料生物,而且福建、广东等沿海居民还视生殖腺成熟的沙蚕为营养珍品。沙蚕喜欢栖息在沿海的沙泥中,我们在见光的沙滩上游玩时较少看到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对于沙蚕的分布,某兴趣小组决定通过实验一探究竟。步骤1:取大小相同的沙蚕10条,放在实验装置(如图1)的中央,静置一定时间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沙蚕数量,并记录。步骤2:按步骤1方法,再重复进行4次实验。沙蚕gH数8。阴暗处7玻璃板6黑纸板5432-0明亮处湿土035实验次数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2)本实验的变量是(3)图1,一边是湿土,另外一边是土,目的是控制(4)步骤2重复实验后,需要将统计的数据(图2)进行处理,求其目的是(5)‘分析数据(图2),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6)假如要继续探究“湿度对沙蚕分布的影响”,应该将前面探究的装置(图1)改动:A.(填“增加”或“去掉”)一块黑纸板;B.土壤湿度控制:两边土壤湿度要(填“一样”或“不一样”)。七年级生物第6页共6页七年级生物试题2024.10一、选择题(20分)1.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深受人民喜爱。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不断增高的珠穆朗玛峰B.漫天飞舞的雪花C.路上飞驰的汽车D.负责保卫的兵蚁3.豆豆养了两只小仓鼠,每天定时给它们投喂食物,一个月后小仓鼠长大了不少,从一开始看到人就躲,到现在和豆豆成为了好朋友。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③生物能够繁殖后代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科学探究通常要经过6个基本步骤:①实施方案;②发现问题;③制订方案;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①②④⑤⑥C.②④③①⑥⑤D.②③④①⑥⑤5.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科学探究中,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B.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余因素均不相同C.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重要途径D.科学探究中,不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曹县万亩荷塘内哪种荷花的花期最长?B.穆李果园内哪种水果的花最美?C.巨野金山上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D.万福河中哪种鱼的蛋白质含量最高?7.学习生物学要擅长用不同方法研究,才能理解得更加透彻。以下对动物行为研究方法的判断,正确的是()A.用不同植物的叶片喂菜青虫一文献法B.用牛肉汁研究草履虫的应激性一调查法C.用摄像机记录野生雪豹的生活一—观察法D.用迷宫研究蚯蚓的学习方法—测量法七年级生物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 山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