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本课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主要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这为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20世纪初出现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 潮,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革命出现新面貌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过 学习本课应帮助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及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有初步的 认识,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及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了解。 因此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有一定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史料教学法、 问题探究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本课重难点。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通过 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中共一大内容和意义的 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2. 识读《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成 立的伟大意义,运用历史图文资料,讲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运用自学、质疑、分 组讨论法,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3.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学生可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 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及对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课前准备制作课件、编制学案。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一 、导入新课[展示音频]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师过渡]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 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 它诞生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哪些崭新的面貌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二、讲授新课(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展示图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提出问题]结合教材第63页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国内背景。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学生1:国际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学生2:国内背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先 进知识分子。[教师过渡]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首先是通过李大钊传播到中国的。我们先 来看一下人物扫描,了解一下李大钊的生平。[展示图片][教师讲解]李大钊(1889-1927年),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李大钊是中国 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发展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创建中国共 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以及领导北方广大地区的革命斗争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927 年4月28日惨遭杀害。[提出问题]列举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了哪些工作。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 系统的介绍。[教师补充](1)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2)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3)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 思想条件。[出示材料]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 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 不摧的。-据《吴玉章回忆录》[提出问题]阅读教材第64页并结合材料,回答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原因。他们采取了哪些宣传方式 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学生1: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学生2: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学生3: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列举出李大钊宣传马克思的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结合材料研读,思考知识分子选择到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锻炼学生从材料中 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教师过渡〕在李大钊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紧接着在共产国际的帮 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早期党组织的建立[提出问题]观察教材第64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一说其产党早期组织的分 布有什么特点.[教师讲解]主要分布在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都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同时,旅日、旅 法华人中的先进分子,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 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随后在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 产党早期组织。[提出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学生2: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奠定了阶级基础。学生3: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学生4:共产国际的指导提供了外部条件。[出示答案]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的壮大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指导[教师总结]五四运动使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因此,在1921年7月23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出示问题]结合教材第65页到第66页归纳中共一大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首先在上海后转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主要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学生2: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 人运动。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学生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 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展示图片]时间 1921年7月23日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主要 内容 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 共产主义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教师拓展]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开会 期间因有法国搜查人员介入,会议被迫终止,最后一天的会议转至浙江嘉兴南湖一艘船(红 船)上进行,最终圆满落幕。[出示图片]中共一大会址 望志路106号李达李汉俊张国府刘仁静毛泽东何叔面中共一大代新e意必武陈潭铁王尽美双恩铭隐公司周佛河包意借[教师总结]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由于陈独 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虽然他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 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共产党面貌“新”在哪里。 [教师总结]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新”在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体会 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知识得到拓展、升华。)[教师过渡]中共一大召开后,在第二年7月也就是1922年7月,召开了中共二大,中共 二大上确立了什么内容 3. 中共二大的召开[提出问题]结合教材第66页第三段归纳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时间:1922年7月。地点:上海。学生2:内容:(1)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2)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 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学生3: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 向。[出示材料]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 …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中共一大悬在空中,中共二大脚踏实地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中共一大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共 二大确立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归纳总结]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召开时间 1921年7月23日 1922年7月召开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上海代表党员 50多人 195人纲领内容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 阶级政权,建立无产 阶级专政,实 现共产主义 最终奋斗目标(最高纲领):实现 共产主义 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打倒 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 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次会议,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分析材料,理解中共二大的纲领更符 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教师过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就会立刻 成功吗 我们来学习下一部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提出问题]1.结合教材第66页第四、五段内容归纳全国工人运动高涨的背景及运动状况。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为了更好地对工人进行革命教育,领导工人斗争,中国共产党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 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学生2:1922-1923年春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提出问题]2.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是哪次罢工 结果如何 有什么教训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结果:罢工运动遭 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学生2: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 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展示图片]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士纪念塔图片。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合影 香港海员大罢工情景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感受罢工的人数、规模,使学生感受到罢工的情景,使这段历 史更丰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此时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是因为中共一大提出以领导工 人运动为中心工作。通过材料及教师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到罢工失败后工人所付出的沉痛代 价,体会工人生活的不易。)课堂小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出了共产党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 地的大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它的成立使“中国大地出现了新曙光”,使中国革命 面貌焕然一新了。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走向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解 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康庄大道。教学反思“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课是考试中极易涉及的重要考点,在本课教学中,成功采用了问题式、 小组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同时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形成 了教学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但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史料 的选取、解读要更加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要更加灵活,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应改进,进一 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备课资料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 下,不断向前发展。(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它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 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 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4)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