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教学课时 课时 备课教师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国家机关的职能和权力范围,明确国家机关的权力行使是有边界的。 掌握了解国家机关职能的方法,认识到国家机关权力的行使是为更好地服务于民。 理解权力监督的重要性和形式,树立法律意识,知道行政机关权力行使受到监督。 明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的权力和方式,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明确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法行使权力,知道不同国家机关权力的行使是为更好服务于民。 树立法律意识,了解权力监督的形式,知道公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的权力和方式。 (二)教学难点 理解国家机关权力行使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深层意义,培养学生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对国家机关的监督,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地考察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国家机关权力行使的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对权力行使的思考。 提问学生:视频中涉及了哪些国家机关?它们在做什么?你对国家机关的权力行使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引出课题: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一)探究国家机关的权力范围 案例分析 (1)出示资料: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学生们与不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讨论解决方案。有交通警察认为应该加强交通疏导,城市管理部门认为要整治周边商贩占道经营,教育部门认为要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提问学生:这些国家机关的建议分别体现了它们的哪些职能?为什么不同国家机关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2)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国家机关的职责范围,明确国家机关的权力行使是有针对性的。 (3)进一步提问: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对学生和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这说明了国家机关权力行使的重要性是什么? 知识拓展 (1)展示不同国家机关的简介和职责范围,如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税务机关负责税收征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市场监管等。 (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不同国家机关的具体职能,加深对国家机关权力范围的认识。 (3)提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的职能?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机关进行深入研究。 (2)要求小组讨论该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能、权力范围以及在服务人民方面的具体表现。 (3)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国家机关权力行使的特点和边界,强调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法行使权力。 (2)指出国家机关的权力行使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了解国家机关职能的方法 问题导入 (1)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了解不同国家机关的职能呢?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国家机关寻求帮助? (2)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索了解国家机关职能的方法。 资料查阅 (1)指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观看新闻等方式,了解不同国家机关的职能和工作内容。 (2)让学生分享自己查阅资料的收获,如了解到某个国家机关的具体职责、办理业务的流程等。 (3)提问学生:通过资料查阅,你对国家机关的职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实地考察 (1)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行政服务中心、政府部门办公地点等进行实地考察。 (2)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部门的工作环境、办事流程,了解国家机关的实际工作情况。 (3)要求学生在考察后撰写考察报告,总结自己对国家机关职能的认识和体会。 角色扮演 (1)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模拟不同的场景,如办理身份证、申请营业执照、处理交通事故等。 (2)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体验国家机关的职能和权力行使过程。 (3)在角色扮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在不同场景中国家机关的正确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总结方法 (1)引导学生总结了解国家机关职能的多种方法,如资料查阅、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咨询专业人士等。 (2)强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国家机关的职能。 (三)认识国家机关便民利民措施 政务超市的概念 (1)过渡语:国家机关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采取了许多便民利民的措施。其中,“政务超市” 就是一种创新的服务模式。 (2)提问学生:你听说过 “政务超市” 吗?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3)展示 “政务超市” 的图片和介绍,让学生了解 “政务超市” 的概念和特点。 “政务超市” 的优势 (1)引导学生分析 “政务超市” 的优势,如一站式服务、方便快捷、高效透明等。 (2)出示资料:某市民在 “政务超市” 办理业务的经历,让学生感受 “政务超市” 带来的便利。 (3)提问学生:你觉得 “政务超市” 还有哪些优点?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社会保障卡的作用 (1)让学生介绍家人使用社会保障卡的事例,分享社会保障卡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播放社会保障卡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保障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提问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你对社会保障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社会保障卡体现了国家机关的哪些服务理念? 其他便民利民措施 (1)引导学生思考除了 “政务超市” 和社会保障卡,国家机关还有哪些便民利民的措施。 (2)展示相关资料,如政府热线、网上办事平台、社区服务中心等。 (3)提问学生:这些便民利民措施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体现国家机关服务于民的宗旨的? 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国家机关便民利民措施的意义和价值。 (2)要求小组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国家机关如何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国家机关便民利民措施的重要性,强调国家机关始终把服务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国家机关提供的便民利民措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为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四)理解权力监督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1)出示案例:某行政机关在审批项目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导致项目建设出现问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损失。 (2)提问学生: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为什么需要受到监督? (3)引导学生分析权力不受监督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滥用权力、腐败滋生、损害人民利益等。 活动园讨论 (1)开展活动园讨论,提出问题: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所以他们怎么行使权力不用人管,是这样吗?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是不是要受到惩罚?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吗?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案例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知识讲解 (1)讲解权力监督的重要性,指出权力监督是保障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的关键。 (2)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3)提问学生: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权力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2)要求小组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分析权力监督对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权力监督的重要性,强调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 (2)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国家机关权力行使的监督。 (五)了解权力监督的形式 权力监督的形式介绍 (1)出示资料,介绍不同的权力监督形式,如人民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群众举报、舆论监督等。 (2)让学生了解每种监督形式的特点和作用,如人民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高层次监督,群众举报是直接反映问题的有效方式,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等。 (3)提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权力监督的形式?它们分别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案例分析 (1)出示具体的案例,如某政府部门通过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某国家工作人员因违法违纪被群众举报查处等。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权力监督形式,以及这些监督形式对规范权力行使的作用。 (3)提问学生:从这些案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运用这些监督形式? 活动园 (1)开展活动园,让学生分析不同的监督方式,如写举报信、实名举报某国家工作人员收取他人巨额钱财,撰文在报纸上发表,直接指出某机关工作中的问题等。 (2)组织学生讨论这些监督方式的合法性、有效性和注意事项。 (3)提问学生:在选择监督方式时,我们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如何确保监督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加强权力监督的合力。 (2)要求小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监督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整合各种监督资源,提高监督效果。 (3)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权力监督的形式和特点,强调多种监督形式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运用各种监督形式,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六)公民如何进行监督 公民监督的形式 (1)提问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该如何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呢? (2)出示资料,介绍公民监督的多种形式,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 (3)让学生了解每种监督形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书信举报要注明收件人、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媒体监督要确保信息真实可靠等。 (4)提问学生: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运用过这些监督形式?如果有,你是如何做的?如果没有,你打算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监督形式? 人民监督员制度介绍 (1)讲解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背景、目的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加强外部监督、防止和纠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执法不公问题的重要举措。 (2)出示相关案例,让学生感受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效果。 (3)提问学生:你对人民监督员制度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人民监督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政务公开的意义 (1)介绍政务公开的概念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政务公开是行政机关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平台建设、数据开放,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制度安排。 (2)引导学生分析政务公开对公民监督的重要意义,如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公民了解政府工作、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等。 (3)提问学生:你对政务公开有什么期待?你认为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还可以做哪些改进? 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公民在监督国家机关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要求小组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分析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如尊重事实、依法监督、不得诬告陷害等。 (3)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公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的重要性和方法,强调公民要依法行使监督权,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2)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为建设法治国家、促进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课堂总结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机关的权力范围、了解国家机关职能的方法、国家机关便民利民措施、权力监督的重要性和形式、公民如何进行监督等。 强调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有权利也有责任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关注国家事务,依法行使监督权,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资料查阅、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对权力监督的形式和公民监督的方法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讲解;在小组讨论和汇报环节,有些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