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0月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2024. 10(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烽火台、瞭望塔等多种防御工事组成。下图示意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读图回答1~3题。1.图中道路经过的地形部位有( )A.山脊和陡崖 B.山谷和陡崖 C.山谷和鞍部 D.山脊和鞍部2.烽火台( )A.位于阳坡 B.位于①的东北方 C.能直接看到② D.位于夏季风背风坡3.长城城墙最大高差可能是( )A.220米 B.320米 C.420米 D.520米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在手机APP上查询到的“当地实时太阳位置与日出日落相关信息图”。读图回答4~6题。4.图中被方框遮挡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5.该同学所在地最可能是( )A.北京 B.上海 C.成都 D.拉萨6.该时刻可能是北京时间( )A.7:00 B.10:00 C.12:00 D.15:00岩石圈物质循环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由此改变地理环境。图1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图2示意某地的地貌景观。读图回答7~9题。图1 图27.图2山体中的岩层层理构造显著,说明该类岩石属于图1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8.形成图2中扇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对应左图中的( )A.①③ B.②⑤ C.④⑥ D.⑥⑦9.影响图2中扇形地貌形成的因素有( )①出扇顶河流流速减缓 ②扇中风化碎屑物多③扇中河流展宽分汊 ④扇缘地形隆起阻挡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某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中部,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石炭系—二叠系砂岩、粉砂岩和页岩,侏罗系各类喷出岩。下图示意该地区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读图回答10~11题。10.从奥陶纪到石炭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 B.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水平挤压C.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 D.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11.图中花岗岩( )①切穿了背斜核部 ②切穿了向斜核部 ③晚于侏罗纪形成 ④晚于二叠纪形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中纬度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会受高空西风环流的影响。下图示意亚洲局部地区某年12月7日20时至8日20时期间不同时刻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读图回答12~14题。甲 乙 丙12.按图示天气系统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13.丙图中锋面( )A.①为暖锋,②为冷锋 B.①为冷锋,②为暖锋C.①②均为暖锋 D.①②均为冷锋14.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时,M地出现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A.气温升高,经历降雪 B.气温升高,经历降雨C.气温降低,经历降雪 D.气温降低,经历降雨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由河流和湖泊组成的一个封闭内陆湖泊群。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色林错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湖泊流域内,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近40年全球气候变化使该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15.色林错湖泊( )A.入湖河流水系少 B.湖水透明度较高C.湖水含盐量较低 D.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16.推测色林错湖泊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17.色林错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列有关湖泊及周边地区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汇入湖泊的淡水增加,周边地区盐碱化减轻 B.湖泊湖面降水量增加,流域面积变大C.湖泊周边地区冰川面积缩小,地面辐射增强 D.湖泊冻结时间提前,消融时间推后下图为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8~20题。18.甲海区盐度自西南向东北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温度逐渐降低 B.陆地淡水影响增强C.海水蒸发量增大 D.降水量逐渐减少19.乙洋流性质及其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A.暖流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B.暖流提高附近海区盐度C.寒流沿岸地区寒冷干燥 D.寒流增加渔民的渔获量20.图中乙海域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特点是( )A.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海洋向大气吸收热量C.离岸风将热量送往陆地 D.迎岸风将热量送往海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其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图1示意我国某山地植被随海拔的分布格局,图2为该山地不同森林类型不同深度土壤层碳密度统计图。读图回答21~23题。图1 图221.该山地最可能是( )A.武夷山 B.横断山 C.太行山 D.阿尔泰山22.该山地( )A.雪线位于海拔3100米 B.针叶林土壤碳密度最高C.山麓地带水资源丰富 D.高山草甸分布面积最广23.影响该山地土壤层碳密度分布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坡向 B.海拔 C.水热 D.植被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区域简图、半岛西部峡湾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西海岸的峡湾地貌形成示意图材料二:挪威是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最高的国家,其水电开发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中国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积极开拓挪威市场,2021年该企业宣布与挪威汽车经销商合作。(1)描述挪威的地理位置。(4分)(2)说明挪威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3)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挪威水电丰富的原因。(4分)(4)从挪威地形与气温特点的角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登陆挪威需要着重提升哪些方面的产品性能。(4分)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于每年1月5日开幕,持续时间约一个月。图1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分布示意图,图2为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图1 图2材料二:第33届夏季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将于2024年当地时间7月26日19时30分开始,开幕式场地创新性地从封闭的体育场转移到了开放的城市空间——塞纳河上。图3为巴黎区域简图、图4为巴黎气候资料。图3 法国简图 图4(1)描述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2)与巴黎相比,指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差异。(6分)(3)与哈尔滨相比,分析巴黎气候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4)说明塞纳河流域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5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2024年1月,受强降雨影响,A河水位达60年来最高,引发洪灾,但丁处海域渔民忙碌。同年8月,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下图中甲、丙为研学小组成员拍摄的照片及A河流域水系。(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丙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6分)(2)判断到达乙地时可能见到的生物景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3)丁处海域的渔场1月渔获量可能较多,分析其原因。(4分)(4)分析A河干流ab段沿岸洪灾较严重的原因。(6分)高三第一学期10月学情调研测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A B B D B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D C B B C B D B题号 21 22 23答案 C B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24.共16分。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 4分 北半球,东半球;中高纬度;欧洲西北部;大西洋东岸(任答2点,4分)(2) 4分 沿海地区冰川侵蚀形成谷地,之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谷地下部北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3) 4分 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地形高差大,水能资源丰富。(4) 4分 挪威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对汽车爬坡动力要求较高,应提升汽车动力性能;挪威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多冰雪,汽车应提升防冻、防滑性能和电池性能25.共18分。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 4分 总体由南向北增加;中部平原地区雪期较度短,山地地区雪期较长。(2) 6分 与巴黎相比,哈尔滨夏季气温更高、降水更多,冬季气温更低、降水更少,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幅度都偏大。(3) 3分 巴黎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4) 5分 海陆间循环(1分)大西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着盛行西风被输送到塞纳河流域上空;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塞纳河,最后流回大西洋。(4分)26.共20分。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 6分 丙区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因而地表河流稀少,地表水缺乏;植被覆盖率低;气候干燥,降水少,植被缺乏,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显著,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在风力作用下,沙漠、戈壁面积不断扩大。(任答3点,6分)(2) 4分 草木茂盛,动物繁多。(2分) 原因:此季节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2分)(3) 4分 此时是夏季,行星风系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当地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增强了沿岸的离岸流,使上升流加剧,增加了海水表层的饵料,吸引更多鱼群。(4) 6分 降雨量大,支流数量多,流域面积较大,干流径流量大;干流ab段为盆地,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沿岸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防洪、抗洪能力差,容易遭受洪灾破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