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54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54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哲学与人生》基本结构
哲学
(第1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认识论(第三单元)
辩证法(第二单元)
社会历史观
人生观、价值观
唯物论(第2、3课)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CONTENTS
目录
哲学的智慧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
02
PART ONE
哲学的智慧
哲学的起源
PART 01
图中你能找到多少个
人脸?
哲学的起源
PART 01
哲学的起源
PART 01
如果这些人物的脸变换了颜色你还会认识它么?
你对它的认识是取决于它自身还是取决于我们的头脑?
……
当你脑中有了这些问号,你就已经开始进行哲学思考
什么是哲学?
①从本义上看:
②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③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④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寻找答案:
哲学的起源
PART 01
在古希腊语中,哲学的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者“追求智慧”。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1、哲学的本义:
哲学的起源
PART 01
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哲,智也。
--《尔雅》
1、哲学的本义:
哲学的起源
PART 01
哲学是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一门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
1、哲学的本义:
哲学的起源
PART 01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些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吗?如果不是,哲学智慧从哪里来?
思考:有了实践是否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哲学智慧?
柏拉图说:“除了惊奇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惭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除愚蠢。”
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根本问题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终极三问:
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到哪里去?
哲学的起源
PART 01
2. 哲学的产生
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
哲学的起源
PART 01
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人类认识到青霉素的抗菌性
认识世界
用青霉素来治病
改造世界
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
2. 哲学的产生
哲学的起源
PART 01
练一练
学生上课学习知识
走上工作岗位,运用所学知识
科学家研究宇宙
制造出宇宙飞船探索宇宙
人类研究新型冠状病毒
制造疫苗拯救生命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马克思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哲学是对时代的反映。
注意:真正的哲学都是科学的哲学( )
思考:什么样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哲学
真正的哲学
正确或比较正确反映时代的内容和任务,反映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错误或歪曲反映时代内容、要求及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非科学的哲学
形成
形成
可以
可以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对比可知
时代的精华
时代的糟粕
哲学≠真正的哲学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
第一、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第二、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第三、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思考:
哲学很深奥,与我们有关系吗?
生活处处有哲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4、哲学的作用:
有人说: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增加面包的甜味;哲学不能当饭吃,但是能使人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
判断题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是对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正确反映
3、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 只有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只有正确哲学是。
× 只有正确哲学是。
× 哲学是一种精神力量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PART 02
世界观的内涵?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都会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
(1)世界观含义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PART 02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A.整个世界
物质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客观世界)
精神世界
思维、观念等
(主观世界)
B.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看法和观点,不是对具体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1)世界观含义
PART 02
分析以下观点,哪个是世界观?
1.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
2.暖冬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3.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4.王露露是最优秀的主播老师
5.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6.上帝创造了一切
7.世界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人可以利用规律,但不能无视或抗拒规律。
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更为普遍和本质的认识
对某个具体
问题的分析
技巧:世界观讲的都是“高、大、上”的东西。
关于世界是如何产生的,你有何看法?
有人认为:
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有人认为:
世界是盘古创造的。
有人认为:
世界神秘莫测,人类是不可以认识的。
有人认为: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那我有世界观,我是不是就是哲学家呢?为什么?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特点
形成
联系 注意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零散、不自觉的
系统化、理论化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自觉形成,不是人人都有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PART 02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1)方法论的含义:
技巧:认识、看法属世界观;启示、行动、办事情属方法论。
为人处事的方式
思考: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什么关系?
有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秀才第二天赶紧找了个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叹气道:“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看见了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他:“不是明天才考试吗,怎么今天你就要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这次你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这次你有备无患吗?”
思考:算命的和店老板两人世界观相同么?
他们对秀才的不同开导体现了什么道理?
探究活动:解梦
勤勉、刻苦
我命中注定
颓废、消沉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天才出于勤奋
              
世界观     方法论
    
体 现
 决 定
(怎么看)
(怎么做)
结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为人处事的方式
人的思想观念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PART 02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PART 02
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思维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社会科学知识,如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那么,哲学与这些具体科学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同学们学习的课程主要有哪些?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
那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应该归在哪类呢?
PART 02
苹果落地 牛生牛 羊生羊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万有引力
(物理学)
遗传与变异
(生物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
(经济学)
一切事物都充满矛盾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形成整个世界适用的普遍规律:哲学
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后
人们在实践中
形成了很多具体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思维科学知识
其中对世界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世界观
其中系统化、理论化
哲学
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任务
作用
联系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PART 02
从本义上看: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从方法论的关系看:
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是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一门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课堂小结

(两项基本活动)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形成)
(概 括)
(总 结)
(系统化)
(理论化)
世界观
哲学
处 理
方法论
决 定
改造世界
具体科学知识
认识世界
世界观
PART TWO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PART 0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缺陷:
形而上学性
和唯心史观
缺陷:
与唯心主义
结合在一起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西方唯物主义发展最高峰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集大成者,古典哲学高峰
(1)直接理论来源(理论基础)
黑格尔
(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马克思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
”简单相加“,而是”批判吸收“。
知识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知识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2)自然科学基础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表明一切生物有机体之间都不是各自孤立、彼此无关的,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
说明整个生物界处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也说明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在自然界本身。
生物有机体之间不是孤立的,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
细胞学说
知识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3)社会科学基础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代表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
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及其规律,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
知识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4)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必然产物。
英国宪章运动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先进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失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PART 01
议学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马克思在他17岁的中学毕业论文就写下了:“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恩格斯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从他的曾祖父开始就创办和经营纺织厂,家里积累了相当的财富,恩格斯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父亲希望作为长子的恩格斯早日子承父业,学习经商,但他却十分同情劳苦大众,常把自己积攒的钱送给穷人,还曾经匿名发表了政论文章《伍珀河谷来信》,揭露家乡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压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议学情境
材料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与发展;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
材料二:长久以来,唯物主义往往受到形而上学的束缚(如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则常常被唯心主义所窒息(如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摆脱了这种束缚,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克服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议学情境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重温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170多年历史,不难发现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因植根人民而根基深厚,因依靠人民而不断发展,因造福人民而生生不息。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申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之命题,既涉及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又事关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解此命题,不仅可以回答已故的马克思缘何能以“思想在场”的方式展示强大的生命力,也有助于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何以必要、何以进行等重大问题。
议学任务: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PART 01
科学性
人民性
实践性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奥秘之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议学情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实践发展的产物,又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一伟大实践服务的学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不回到实践中去,不和实践相结合,就不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就很可能成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书斋的马克思主义”,甚至成为“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曾在《矛盾论》中论述过理论和认识从“共同的本质”到“特殊的本质”的过程,批评党内教条主义者“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是理论、真理、科学必然要经历的运动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概莫能外。教条主义正是不懂得这个结合的道理,把活生生的好经硬是念成了僵化的教条,不仅是认识上的错误,而且对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
议学任务:请结合上述材料,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PART 0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我们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PART 02
全面、深入
理论联系实际
指导人生发展
树立理想信念
坚定信念信心
认真读书
勤于实践
如何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PART 02
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毛泽东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