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济宁市实验中学2022级高三10月月考
地 理 答 案
1—5CACBB 6---10BCABD 11---15BABCB
16. (1)由南向北。原因:北冰洋水温低,密度大,海平面较低,水由白令海流向北冰洋。(4分)
(2)位置:位于阿留申群岛(白令海)西部。影响:阿留申低压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西部,白令海盛行偏南风,暖空气使海水增温,不利于海冰生成;偏南风对海冰向南扩张产生阻力,使得海冰难以向南扩张。(6分)
(3)海冰面积减少,析盐现象减弱,海水层化现象减弱,不利于表层营养盐汇集,春夏季浮游生物减少;底层冷水区范围减小,导致大量冷水鱼(深海鱼类)向北迁移,白令海海洋生物减少。(4分)
17. (1)末次冰期前,遗迹区位于内陆盆地,雨水和径流汇入形成内流湖沼;地处副热带,降水小于蒸发,形成咸水湖沼;径流携带泥沙和盐分汇入,经过较长时间形成咸水湖沼沉积物;后来M河溯源侵蚀下切,湖沼水外泄,咸水湖沼沉积物遗迹出露。(8分)
(2)水系重组后,(咸水湖沼流域成为M河流域)M河流域面积扩大;M河流经湖沼遗址,带来更多沉积物;降水增多,径流增强,带来更多泥沙;末次冰期结束,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对M河下游顶托作用增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速度加快。(4分,任意2点,得4分)
(3)距今6千年来,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口沉积,三角洲呈带状向前延伸,阻断F处海湾与海洋的联系,形成湖泊;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F湖流域最后达到水平衡,形成稳定内流咸水湖。(4分)
18. (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冬季水位得2分,夏季每点2分,最多4分,总分不超过6分)
(2)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季节答错该题得0分;季节答对的得1分,任意两点原因得4分。)
(3)影响: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原因: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6分)
19. (1)年降水总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有限的降水集中在7-9月。 (任意两点得4分)
(2)5-6月降水偏少,灌溉水源不足,导致出苗差;7-8月气温高,上游冰川融水量大;7-8月降水偏多,河流径流量大,易造成洪涝,棉田被淹没;9月阴雨天气偏多,棉桃容易腐烂。 (任意两点得4分)济宁市实验中学2022级高三10月月考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 45 分)
第Ⅰ卷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气象学上把我国华西地区在9-11月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连续阴雨天气,称为华西秋雨。华西地区秋季夜雨的发生频率约占2/3。图为华西秋雨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 如图所示,华西秋雨形成时期,闽粤地区最可能( )
A. 因气压骤变而台风频发 B. 因锋面滞留而阴雨连绵
C. 因气流下沉而气温偏高 D. 因持续降温而发生凌汛
2. 下列不属于华西秋雨对区域农业活动造成的影响是( )
A. 缓解伏旱天气,提供农田灌溉水源 B. 积温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延长
C. 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作物有机质积累D. 长期阴雨,不利于农作物晾晒
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下面3-5
小题。
纬度 3~5月 6~8月 9~11 月 12~2月 总计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0°~30°N 0 0 0 0 0 0 0 1 0 1
30°~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50°~60°N 34 22 3 5 0 0 3 7 40 34
60°~70°N 16 1 0 6 1 0 0 1 17 8
3. 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 )
A. 尼罗河流域 B. 印度半岛 C. 中国西北 D. 格陵兰岛
4. 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
①春季气温高于秋季 ②春季雨水多于秋季
③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④秋季地表积雪较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与其他季节相比,冬季升温型洪水显著少于混合型洪水,主要是因为该季节( )
A. 降雨较多 B. 降雪较多 C. 气温较低 D. 升温较快
相关系数一般用来衡量两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正负数值分别表示正相关和负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内流区内某河流出山口处1960~2015年年径流量和降水及气温与年径流量相关系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6-7题。
6. 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
A. 地下水 B. 大气降水 C. 冰川冰雪融水 D. 湖泊水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流年径流量整体变化特征及原因是
A. 年径流量减小 降水量减少 B. 年径流量增大 降水量增加
C. 年径流量增大 全球变暖 D. 年径流量减小 过度开发
砾质曲流河的河道为高弯曲度单河道形态,凹凸岸交替分布于河道两侧,河道两侧仅发育小面积的河漫滩。图中A处沉积物砾径达50~120cm,个别大于3m,棱角状零星分布于河道底部。下图为砾质曲流河沉积模式图。完成下面 8--10 小题。
8. 图示曲流沙坝形成最早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A处沉积物来源于( )
A. 上游来水 B. 凹岸陡崖 C. 凸岸河漫滩 D. 流槽搬运
10. 砾质曲流河河道两侧仅发育小面积河漫滩的原因是( )
A. 区域构造抬升 B. 地转偏向力弱 C. 河流侵蚀下切 D. 两侧地形限制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其独特的冰川地貌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大气0℃层高度是决定青藏高原冰川地貌消融状态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1979-2019年青藏高原夏季大气O℃层高度平均值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1--12 小题。
11. 决定青藏高原夏季大气( 层高度的直接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地面反射 D. 大气逆辐射
12. 导致甲、乙两地夏季大气( 层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季风环流 D. 海拔高低
"旗云"为珠穆朗玛峰峰顶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故称为"旗云"。所谓旗云,是在珠峰顶上不断生成的对流性的积云,受高空强风的影响,随风飘动,波涛起伏; 远望,宛如一面旗帜飘挂在峰顶,故曰旗云。科学家们发现,在7000米高原以下的珠峰,表面都被冰雪覆盖,从7000米以上到峰顶,反而是碎石坡面。据此完成13-15 小题。
13. 海拔7000米以上到峰顶,无积雪覆盖反而是碎石覆盖坡面的原因是( )
A. 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 B. 风力强劲,坡面陡峭
C. 高空降雪少 D. 距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烈
14. 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旗云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可能是( )
A. 日出前后 B. 11-13 时 C. 13-15 时 D. 日落前后
15. 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旗云一般指示方向是( )
A. 西方 B. 东方 C. 东北 D. 西北
第Ⅱ卷(共55 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4道大题,共55分。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白令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域,由于海面高度差,白令海峡海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阿留申低压是白令海冬季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东部。研究表明,阿留申低压位置的变化对海冰范围有重要影响。海水结冰的析盐过程加剧冷水下沉,导致海水层化,影响浮游生物和深海鱼
类的分布。下图示意2011、2012、2018、2020年3月20日白令海海冰边缘线。
(1) 判断白令海峡常年性海流的流向,并分析成因。 (4分)
(2) 推测2018年冬季阿留申低压中心的位置(偏东/偏西),并说明其对海冰范围的影响。 (6分)
(3)有人认为,白令海海冰面积缩小会导致该海域海洋生产力下降,分析其判断依据。 (4分)
17.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 分)
地中海沿岸M河流域地形以低山为主,中上游峡谷与盆地相间,盆地内有大型咸水湖沼沉积物遗迹。M河下游发育于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下陷的较稳定区域。距今2万年前后的末次冰期,M河源头在甲以西。末次冰期结束时,流域降水略有增加,区域水系重组,M河流域下游泥沙沉积速度明显加快。距今6千年来气候相对稳定三角洲呈带状逐渐发育,南侧海湾形成了F咸水湖。图为当前M河流域地理事物分布。
(1) 说明咸水湖沼沉积物遗迹形成过程。(8分)
(2) 分析水系重组后M河下游泥沙沉积速度变快的原因。 (4分)
(3) 简述F 处由海湾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4分)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7分)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几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
湖陆风(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 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左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右图)。
(1) 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5分)
(3) 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6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
材料一 巴基斯坦棉花产量世界第五,该国棉花的单产波动较大。当地棉花每年5-6月种植,9月采摘。
材料二 巴基斯坦人口有2.25亿,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国。其中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人口约2000万。位于巴基斯坦南部海岸、印度河三角洲西北部。
材料三 下图为巴基斯坦区域图及卡拉奇气候材料图。
(1) 描述卡拉奇的降水特征。 (4分)
(2) 从气候角度,推断某些年份巴基斯坦棉花单产极低的原因。 (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