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集训六 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集训六 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含解析)

资源简介

盖州分校 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单元集训六 水循环和陆地水体
一、选择题
(2024·新疆高三联考)北京大兴机场北临永兴河,南临永定河,场址建设用地占用部分永兴河河道,易受内涝威胁。机场建成后修建了防洪堤,使机场低于外围地势高程,形成独立的内部排水系统。下图示意永兴机场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完成1~3题。
1.大兴机场易受内涝威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低于洪水位 B.坡度大易汇水
C.植被覆盖率低 D.雨季持续时间长
2.与开放的排水系统相比,大兴机场独立的内部排水系统(  )
A.下渗速度快 B.地下径流污染严重
C.建设难度低 D.受外部洪水影响小
3.大兴机场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可以(  )
A.增大机场昼夜温差 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增加机场饮用水源 D.实现雨水自然排泄
(2024·长春阶段考试)我国某湖泊与河流相通,下图为“相通处附近两水文站水位季节变化图”。完成4~6题。
4.一年中,该河流补给湖泊大约有(  )
A.3个月 B.4个月
C.8个月 D.9个月
5.河湖相通处河湖之间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该湖泊最可能位于(  )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渭河平原 D.松嫩平原
雨滴落地后在地表的移动轨迹称为“雨足迹”。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模拟“雨足迹”,能够还原自然雨水轨迹,科学构建城乡一体、有机联系的城市复合生态廊道。下图示意湖北省建始县局部地区“雨足迹”的主要汇水路径。建始县通过对“雨足迹”的改造力图塑造健康的城市水循环,减轻旱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据此完成7~8题。
7.“雨足迹”主要汇水路径可能有(  )
①河流 ②街道 ③芦苇荡 ④连片农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对城市“雨足迹”的改造主要影响水循环的(  )
A.蒸发 B.大气降水
C.下渗 D.水汽输送
(2024·山东德州)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段,中下游经常出现“连底冻”现象,导致河流断流。该河每年11月封河,次年4月上旬自上游到下游依次开河,开河时“武开河”现象(河冰在表层和底层流水共同切割作用下快速破裂并顺流而下)频发,有时大量冰块在窄弯或浅滩河段阻塞形成冰坝,会酿成决溢灾害。2009年,当地政府在伊敏河上游修建水库缓解“武开河”现象带来的危害。下图示意伊敏河流域。完成9~10题。
9.伊敏河中下游地区冬季常出现“连底冻”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地处纬度较高地区,冬季气温低
B.河流中下游河道宽而浅,水流缓慢易结冰
C.流经地区地形起伏大,流速快易结冰
D.冬季为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易结冰
10.伊敏河上游水库缓解“武开河”现象的独特运行方式是(  )
A.封河之前,增加水库存水量
B.封河期间,保持冰下水畅流
C.封河期间,禁止水库水下泄
D.开河期间,增加水库下泄量
(2024·江西高三联考)快速城镇化显著改变城市下垫面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城市下游某水文站观测的城镇化前后径流过程曲线对比。完成11~13题。
11.城市下垫面显著改变影响城市水循环环节,使得(  )
A.蒸发量减小 B.降水量减少
C.下渗量增加 D.地下径流量增大
12.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Q1→城镇化前径流曲线
B.ΔQ→城镇化后削减洪峰
C.Q2→城镇化后径流曲线
D.ΔT→城镇化后洪峰提前
13.图中ΔQ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城市发生(  )
A.暴雨 B.干旱
C.内涝 D.高温
我国西北地区有诸多大型闭合沉积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等,它们形成各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盆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转化是区内水资源循环的基本方式,并使得水资源可以多次利用,增加了可用水资源量,但随着转化次数的增多,水质越来越差,盐碱度也不断增高。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内陆盆地剖面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尾闾湖的水资源最终来自(  )
A.高大山体截留水汽   B.山间盆地集聚水分
C.冲积平原地下水补给   D.冲积平原河流补给
15.内陆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会多次发生转化,图中地下水转化成地表水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在某些内陆盆地,人类的开发利用使最终汇入尾闾湖的地下水盐碱度下降,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地下水的(  )
A.水量 B.水位
C.流向 D.流速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和艾比湖位于新疆西北部。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 071.9米,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其南岸岩层以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岩、石灰岩为主。近60年来,艾比湖湖岸线变化较大,2011年湖面海拔仅189米。左图是“赛里木湖、艾比湖区城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艾比湖不同时期湖岸线位置示意图”。
(1)结合艾比湖湖岸线变化,在下图中绘制艾比湖湖床剖面图。
(2)研究发现,赛里木湖的盐度比艾比湖的低,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其原因。
18.(2024·河南洛阳)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山山脉作为“中亚水塔”,主导了新疆乃至中亚地区的水循环,其周边干旱区分布广泛,人类生存与生态系统受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十分强烈。近年来,山地冰川融化加速,增加了水资源供给,使得河流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为合理利用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专家提出在该区域山前洪积扇建设地下水库。
(1)简述天山山脉被称为“中亚水塔”的原因。
(2)比较甲河水循环与乙河水循环的差异。
(3)试说明专家提出在该区域山前洪积扇建设地下水库的理由。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兴化垛田灌排系统,是国内外唯一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体系,沿用至今。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位于里下河腹地,明清时期,黄河南下夺淮,汇水倾泻于此,水患日趋严重。为趋利避害,当地先民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罱(lǎn)泥浇浆增高,并修坝筑堤,逐渐形成由垛田、沟渠、河堤、海塘等构成的排灌工程,兴化人因地制宜建立独具特色的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1为“兴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兴化垛田灌排工程系统示意图”。
(1)从水文的角度分析明清时期里下河地区水患严重的原因。
(2)简述海塘与河堤在灌排方面的主要功能。
20.(2024·皖豫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顶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也是松花江、鸭绿江以及图们江的源头区,素有“三江之源”的雅称。长白山天池地区岩石渗透性强,断层发育,其地形地质条件对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及水量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地质剖面示意图”。
(1)分析长白山天池成为“三江之源”的气候条件。
(2)从岩性角度说明长白山天池地区岩石渗透性强的原因。
(3)阐述长白山天池周边地形地质条件对其水平衡所起的作用。
单元集训六 水循环和陆地水体
1.A 2.D 3.B [第1题,材料中指出,大兴机场北临永兴河,南临永定河,场址建设用地占用部分永兴河河道,因此机场地势较低,易受内涝威胁,A正确;机场内部较为平坦,B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低对机场内涝影响较小,C错误;北京雨季持续时间较短,D错误。第2题,与开放的排水系统相比,机场外围有防洪堤,使机场低于外围地势高程,形成独立的内部排水系统,因此受外部洪水影响小,D正确;独立的内部排水系统对下渗、地下径流污染影响小,A、B错误;独立的内部排水系统建设难度较大,C错误。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水径流控制系统从源头、中途、末端三个环节,将雨水用于绿地、人工湖、湿地等,实现雨水资源化管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B正确;机场通过雨水控制系统的建设,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局地小气候,使机场内昼夜温差减小,A错误;图示未显示出将雨水转化为饮用水源,C错误;独立的内部排水系统,无法通过自流排入下游河道,D错误。]
4.C 5.C 6.A [第4题,由图可知,9~12月及2月份共约4个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泊补给河流,其他月份(共约8个月)河流补给湖泊。故选C。第5题,河流与湖泊之间的水位差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时间点③处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位差最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③河湖水位差最大,流速最快。故选C。第6题,该区域河、湖水位较高的季节为夏季(5~10月),而且在7月前后水位低。随着锋面雨带的季节移动,7、8月份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常出现“伏旱”天气,所以该湖泊最可能位于江汉平原地区,A正确;成都平原是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处冲积平原,受盆地地形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没有伏旱发生,降水集中于夏季(6~10月),河、湖水位持续较高,B错误;渭河平原7、8月为雨季,河、湖水位较高,C错误;东北地区7、8月份降水较多,河、湖水位较高,3、4月份积雪融水补给河湖,水位也较高。D错误。]
7.A 8.C [第7题,依据材料,主要汇水路径可能是承接周边坡面来水的地势低洼的河流,也可能是雨水在城市路面形成的漫流,①②正确;芦苇荡和连片农田并非线状地理事物,无法成为汇水路径,③④错误。故选A项。第8题,依据材料,塑造健康的城市水循环,如建造海绵城市、低洼绿地等,都是通过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方式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C正确;“雨足迹”主要是地表径流的流经路线,排除A、B、D。]
9.C 10.B [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伊敏河中下游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且由图分析可知,伊敏河中下游流经呼伦贝尔草原,河道宽而浅,河流流速慢,且冬季为枯水期,河流流量较小,容易出现“连底冻”现象,A、B、D不符合题意;流速快,冬季不易结冰,C符合题意。第10题,由材料可知,“武开河”容易导致大量冰块在河湾或浅滩阻塞形成冰坝,因此封河前应该加大水库下泄量,腾出库容。封河期间,应维持较小的下泄量,加快水库水下泄,减小开河时的下泄量及上游河流水量,A错误。封河期间保持冰下水流畅通可以加快开河时河冰的融化速度,缓解“武开河”现象,B正确,排除C。开河期间需要减小水库下泄量,减小河流上游水量,减轻上游流水对下游河冰的冲刷作用。]
11.A 12.D 13.C [第11题,由于城镇化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硬质下垫面增多,透水性能降低。在城市水循环环节中,相同降水量的基础上,下渗量减小、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并汇入附近的河流,使得城市地区地表存储水量减少,可蒸发量就会减小,A正确,C、D错误;由于城市雨岛效应影响,城市降水量有可能增多,B错误。第12题,城镇化后下垫面透水性能降低,雨后地表径流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大。因此,Q1表示城镇化后的径流曲线,A错误;Q2表示城镇化前的天然下垫面情况下的径流曲线,C错误;ΔQ表示城镇化后增大的洪峰流量,B错误;ΔT表示城镇化后洪峰提前出现的时间,D正确。第13题,结合上题分析,因ΔQ表示城镇化后增大的洪峰流量,若城市排水条件有限,很容易出现城市内涝,C正确;ΔQ的出现是暴雨引发的,不会引发干旱、高温等灾害,A、B、D错误。]
14.A 15.B 16.B [第1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陆盆地处于高大山系之间,由于高大山脉对于暖湿气流的截留能力更强,将其转化为山地降水,A正确;而山间盆地集聚的水分也是来自于山脉阻挡后的降水或冰川融水,B错误;冲积平原地表水、地下水最初也是来自于山脉对水汽的阻挡,C、D错误。第15题,高山冰雪融水下渗,地下水向山麓渗流,遇到不透水层后,沿断层出露地表。①处的地层有裂隙,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②处有断层和不透水岩层,来自高山的地表径流会沿着断层下渗,形成地下水;③④之间分布着不透水岩层,因此向山麓渗流的地下水会在③处出露地表,由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故选B。第16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尾闾湖的盐碱主要来自地下水,由于人类活动如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的盐碱一部分在沿途地表通过蒸发析出,一部分流入尾闾湖,导致最终进入尾闾湖的水体盐碱度下降,B正确;地下水盐碱度与地下水水量关系不大,A错误;流向、流速不会使盐碱度降低,C、D错误。]
17.(1)
注:a侧湖床缓,b侧陡,两个谷值之间的峰值高于189米
(2)赛里木湖流域受西风影响,地形抬升,降水多;且海拔高,蒸发弱;湖底岩层以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岩、石灰岩为主,利于湖水下渗排盐;艾比湖有地表径流汇入带来大量盐分;而缺少排盐渠道,导致盐分积累。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从1966年到2011年,艾比湖的面积不断缩小,2011年湖面海拔仅189米。a侧湖床缓,湖岸线变化大,b侧湖床陡,湖岸线变化小,ab剖面线两次穿越2011年的189米的湖面海拔线,两个谷值之间的峰值高于189米,根据ab剖面线穿越的湖岸线海拔,作图如下:
第(2)题,读题干“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 071.9米,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其南岸岩层以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岩、石灰岩为主。”和图可知,两个湖泊深居内陆,地处新疆西北部,主要受大西洋水汽和西风影响,赛里木湖流域地处西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而且海拔高,蒸发较弱,湖泊盐度较低;湖底岩层以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岩、石灰岩为主,湖水可以下渗排盐,降低湖水盐度;而艾比湖有多条陆地径流注入,带来大量盐分;地势低洼,缺少排盐渠道,地处西北,蒸发旺盛,导致盐分不断积累,盐度较高。
18.(1)中亚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受地形影响,天山山脉降水较多;山地冰川分布广泛,淡水资源蓄积量大;地势较高,是周围众多内流河的发源地和重要的水源地,对维系周边绿洲农业及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任意3点)
(2)甲河位于天山南侧盆地地区,流域内降水极少,河流径流和地下径流来源于冰川融水,蒸发旺盛,属于典型的陆地内循环;乙河位于天山北侧,受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补给来源多,河流径流量较大,且最终注入北冰洋,属于海陆间循环。
(3)该区域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洪积扇由砾石、沙粒组成,沉积物巨厚,有利于地下水储藏;地下水库较平原水库蒸发损失量少;水质优良,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等。
解析 第(1)题,原因分析应考虑水源丰富程度及对周围地区水资源供给的影响。中亚地区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受地形影响,天山山脉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海拔较高,山地冰川分布广泛,淡水资源蓄积量大;天山山脉地势较高,是中亚地区众多内流河的发源地和重要的水源地,为周围绿洲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对维系周边绿洲农业及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第(2)题,水循环的类型有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甲河位于天山山脉南侧盆地地区,是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又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流域内降水量极少,河流径流和地下径流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水量较小;夏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属于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乙河位于天山山脉北侧,受盛行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的影响,地处西风迎风坡,降水量较多,河流水源补给有雨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多种类型,河流径流量较大,且该河最终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第(3)题,从自然环境、降水量和蒸发量以及水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区域深居内陆,属于内陆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山前洪积扇由砾石、沙粒组成,沉积物厚度大,孔隙度大,利于地下水储藏,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地下水库蒸发较弱,与地上水库相比,水库蒸发损失量少;地下水污染小,水质优良,可为生产、生活提供用水保障等。
19.(1)黄河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径流量大;黄河南下夺淮,汇水于里下河地区,径流量大增;黄河含沙量大,带来泥沙导致河湖淤塞;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排水不畅。
(2)海塘位于外河与海洋之间,主要抵御海潮的袭击,阻止咸水入侵。该区域沟渠与河湖水位季节变化大,河堤主要调节沟渠水位水量,遇旱引水灌溉,遇洪排水防涝。
解析 第(1)题,黄河淮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径流量大;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黄河南下夺淮,汇水于里下河地区,径流量大增,河水易漫溢;黄河含沙量大,带来泥沙导致河湖淤塞,容水体积减少;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排水不畅,河水易漫溢。第(2)题,如图所示,海塘位于外河与海洋之间,可以抵御海潮的袭击,阻止咸水入侵,防止河水受到污染。该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该区域沟渠与河湖水位季节变化大,河堤主要调节沟渠水位水量,遇旱引水灌溉,遇洪排水防涝,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沟渠与垛田相间,空隙大,光照足,通风好,利于作物生长。
20.(1)海拔高,地形抬升作用明显,降水多;气温低,蒸发较弱,水量损失少。
(2)长白山天池地区岩石主要为喷出岩,多有气孔构造,渗透性较强。
(3)长白山天池海拔高,周边地形封闭,不利于其与外界地表水体联系;天池地区岩石渗透性强,利于周边入渗的地下水对天池水体进行补给;断层发育使天池周边地下水下渗较快,地下水位降低,对天池水位起到削峰作用。
解析 第(1)题,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长白山天池成为“三江之源”是因为,长白山东坡属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地势高,冰雪融化和降水汇流形成河流源头;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水分蒸发弱,水量损失较少,为河流提供水源。第(2)题,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长白山属于火山口山峰,岩石为喷出岩,玄武岩多孔,对水分的渗透性较强。所以长白山天池地区岩石渗透性强。第(3)题,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长白山天池属于火山口遗留湖泊,地形封闭,对外界水体联系较少,不利于维护水平衡;天山岩石为玄武岩,透水性强,有利于天池和地下水进行相互补给;断层发育较多,岩层裂缝可以使湖水和地下水迅速互补,有利于维护天池的水平衡。
地址:隆仁饭店斜对面聚能教育 提分热线:1564171333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