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三、四章综合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第三、四章综合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教材《地理》(七上)第三、四章综合练习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共5题,共5分)
1.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它们彼此相连。
2.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不具有规律性。
3.天气是指较长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4.“山下百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解释了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5.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较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二、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6.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变化的示意图,由此可知
A.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60°S所过之处都是陆地
C.地球上任何纬度地区海洋面积都比陆地大
D.不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比陆地大
7.下列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8.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如图为“北极地区简图”,“极地游”通常选择北冰洋周围的陆地为起点,图中字母A、B、C代表的陆地依次是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亚洲、北美洲、欧洲
C.欧洲、亚洲、北美洲
D.北美洲、亚洲、欧洲
9.从中国北京飞到新西兰惠灵顿,距离较近的航线需要飞越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10.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图和四大洋的经纬度位置图,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经过的大洋依次为
A.②→③→④→②
B.①→②→③→①
C.③→④→②→③
D. ①→③→②→①
11.北冰洋与太平洋的通道是
A.台湾海峡
B.白令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2.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第13-14题。
13.图示区域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由北向南流
C.茶树多种植在山顶 D.柑橘种植区海拔高于茶树种植区
14.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有误的是
A.①地区可见瀑布,可以开展观光旅游活动 B.②处位于盆地出口,利于修建拦水坝蓄水
C.③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利于村落建设 D.④地的海拔超过500米,可观赏日出日落
15.学完海陆变迁后,小明查阅收集了很多文献。下列文献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小茗同学收听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降水概率为20%。其中“晴转阴”用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孔明灯俗称许愿灯,放飞的天气条件是晴朗且风力小于4级。读四城市某日夜间天气表,完成第17-18题。
17.分析当日所处的月份可能是
A.1月 B.6月 C.8月 D.10月
18.当日最适合放飞孔明灯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19.下图是四座山的示意图,登山者测出的山麓气温和山顶的相对高度如图所示。登山者登上山顶可能见到冰雪景观的是
读世界部分城市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据此回答第20-22题。
20.曼谷→北京→莫斯科气温逐渐降低,主要是因为
A.距海远近不同
B.海拔位置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地形类型不同
21.下列有关北京和圣地亚哥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北京气温年较差比圣地亚哥大 ②两城市夏季都高温
③两城市冬季都比较寒冷 ④两城市季节相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近年来许多欧美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的地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消失的景观。游客把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目的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当地黑种人数量减少 B.过度开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
C.该地区工业发达,酸雨危害严重
D.全球变暖,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慢慢消失
23.某班进行世界地理知识擂台赛,因回答错误被淘汰出局的是
A.甲: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B.乙: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
C.丙:面积最大的平原位于南美洲 D.丁: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世界气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回答第24-25题。
24.图中甲、乙、丙为同一种气候区,其分布规律可总结为
A.位于赤道附近
B.位于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
C.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D.位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25.图中甲、乙、丙的气候特征为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三、综合题(共3题,共55分)
26.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世界海陆分布拼图”实践活动,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此次活动。(19分)
实践步骤:
一、涂色:给陆地涂上深灰色,给海洋涂上浅灰色(见①)。
二、裁剪:剪下陆地后,分别观察陆地(见②)和海洋(见③)的特点。
三、粘贴:把剪下的陆地和海洋依次粘贴到10×10方格纸上(见④)。
四、归纳与提升:
(1)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 ,把 分隔包围。(2分)
(2)根据计算,地球表面约 %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约占 %。(4分)
(3)涂色过程中,发现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绝大部分位于极圈内的大洲是 ,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6分)
(4)读图⑤, 洲东部与 洲西部陆地轮廓几乎吻合,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 学说。该学说的证据还有(7分)
①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相似 ②拼合大陆河湖分布相似
③拼合大陆古生物化石相似 ④拼合大陆地形特征相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阅读资料, 回答问题。(18分)
资料一:
①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②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址和古河道。
③欧洲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通过围海造陆,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资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发生6.8级地震; 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云南保山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
资料三:如图。
(1)材料一的①说明太行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②说明我国台湾海峡海底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由此可知,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和海平面升降。③荷兰土地面积的增加说明 也会造成局部海陆的变化。 (4分)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其中大部分都是海洋的是 板块。(2分)
(3)现代测量表明,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间的红海(甲处)面积在不断 (扩大/缩小)。(2分)
(4)乙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它是由于 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形成的。(2分)
(5)关于四川甘孜和云南保山隆阳区,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两地地震都是因为板块张裂 B.两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C.两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两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6)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请在图中画出这两个火山、地震带。(6分)
28.和田县积极打造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网红村”,吸引更多游客,助力当地走上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1)据图可知和田处于 (填“高”“中”或“低”) 纬度地区,经纬度位置为 。(4分)
(2)据图写出和田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4分)
材料二: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稻香村是当地的“网红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该村在喀拉喀什河滋养下,水稻种植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村道两旁家家户户把围墙拆掉或矮化,修葺一新的和田传统民居、葡萄架、菜地、果园错落有致,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办起特色餐饮、农家乐、乐器店、绣坊、民宿等旅游项目。
(3)稻香村民居有哪些特点 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成因。(6分)
(4)从稻香村的发展中,你收获了哪些感悟 (4分)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共5题,共5分)
1.T, 2.F(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规律性), 3.F(天气是指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4.F(山下山上不同的景观缘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5.T。
二、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6—10 DBADB 11—15 BBBDC 16—20 CACCC 21—25 BDACD
三、综合题(共3题,共55分)
26.(1)海洋;陆地。(2分) (2)71;29。(4分) (3)太平洋;南极洲;亚洲。(6分) (4)南美;非;魏格纳;大陆漂移。(4分)B。(3分)
27.(1)海洋;陆地;地壳运动;人类活动。(4分) (2)六;太平洋。(2分) (3)扩大。(2分) (4)亚欧。(2分) (5) D。(2分) (6)略。(6分)
28.(1)中;(2分)37°N,80°E。(相近即可,2分) (2)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气候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2分) (3)特点1:墙厚窗小。和田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风沙大,这样设计可以保暖、防风沙。特点2:以砂石为主要建材。便于就地取材,节约成本。特点3:屋顶平坦。和田降水较少,排水需求不大,不需要建造复杂的斜顶结构。(写出2点即可,每点特点1分,分析2分,共6分)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应该因地制宜谋发展;自然环境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等。(写出2点即可,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