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考试时间45分钟,卷面分数50分。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相关内容填写清楚。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答题卡上,没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分)1.[我看中国奇迹] 在某校举办的“迎接二十大,青春正当时”主题征文活动中,小华同学积极参与,她的征文“我看中国奇迹”的开头部分如下:当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大包干“契约”的那一年,中国人均GDP只有280多元,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也是那一年,中国的国门开始逐步打开。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均GDP已达8.94万元/人,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从小华同学上述开头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创造“中国奇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坚持依法治国 B.坚持绿色发展 C.坚持乡村振兴 D.坚持改革开放2.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中重申:“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③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④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下列事件能体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①我国高铁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②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存在差距③我国重视三农问题,全力推进乡村振兴④随着旅游业的红火,旅游业配套设施亟待提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小晋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并搜集了下面几则素材来完善演讲稿:素材一:医生可以远程操控机器人给千里之外的病人做外科手术。素材二:市民出门不用带钱包,手机支付更方便。请你判断小晋演讲的主题可能是( )合理利用网络 B.服务和奉献社会 C.创新改变生活 D.关爱弱势群体5.用与老师迥异的方法解出数学题,同学们钦佩不已;把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漂亮的花瓶让房间赏心悦目;写了一篇别出心裁的作文被老师表扬,心中满是喜悦。这说明①创新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发明和小创造②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自然而然的事③创新让我们获得成就感,使生命充满活力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A.①② B.①④ C. ③④ D.②③6.近年来,北斗导航、芯片研发等生动诠释着我国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但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这表明我国( )A. 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B. 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C. 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D. 坚定不移地走法治道路7.“您好,请扫码!”无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去商场还是回小区,“青城码”已融入呼和浩特市市民的日常生活,让防疫工作更加精准高效。“青城码”的出现得益于A.理论创新 B.文化创新 C.科技创新 D.制度创新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能厚植人民幸福之木,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其重要性体现为①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教育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出现了一份“不一样”的提案———“关于在商品包装上印制垃圾分类标识的提案”。这份提案是由北京某中学的4名同学调研后形成的“模拟提案”转化而来的。参与此活动说明同学们( )A.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B.直接行使决策权,履行政治协商职能C.行使政治权利,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D.依法行使立法权,增强主人翁意识10.下列事例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的是( )A.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B.某地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发动村民“敞开说”“共同议”C.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置22个基层立法点D.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11.小赤学习《国务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到“新征程新使命,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一段内容时,整理了以下表格,请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充完整① 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② 按照法治原则运作, 各项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创新政府 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廉洁政府 遵纪守法、廉洁修身、勤勉尽责、干干净净A.①服务型政府 ②法治政府 B.①服务型政府 ②民主政府C.①管理型政府 ②法治政府 D.①管理型政府 ②民主政府12.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下列材料体现厉行法治的有( )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②遂宁市公安机关会同城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城区犬只的管理③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萧凯恩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④遂宁市举办2024年博视传媒小记者探秘之旅社会实践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下列属于“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政治制度的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4.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在课堂探究中,学生小文分享了下列材料: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小文提出问题:这一专项行动体现了厉行法治的哪一要求?你的回答是( )A.严格执法 B.科学立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15.某班同学围绕“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展开讨论。小闽:推进垃圾分类处理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小福:推进垃圾分类处理需要提升网民的道德修养。对此,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法律与道德可以替代 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③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④法治与德治水火不容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答题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非选择题(共20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运用所学知识,请对“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进行点评。(4分)建设创新型强国,最关键的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中国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神舟”升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寻找理论依据。(至少三点,6分)(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从国家和企业两个方面,为建设创新型强国献计献策。(4分)18.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到修改宪法、再到编纂民法典……在制定过程中,人大“开门立法”,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实现立法民主化。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两个五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权力清单”,规范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曾经的“立案难”变成“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管理,表达民意,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请从民主和法治两个方面分析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每个方面至少3点,共6分)民主方面(2)法治方面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A B C C C C D A B A A D A B1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初心和使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落实共享理念等。)17.答案:(1)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等等。(2)①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为保持企业创新的持续力提供助力;激发创新活力;等等。②企业:要着力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把发展重器、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关注企业人才的培养与激励;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等等。18【答案】(1)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③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⑤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⑥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2)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善治。③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④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等。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