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探究新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2012年12月底,NASA中文公布了一张地球的素颜照。地球的形状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因为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6378千米 (赤道半径)6357千米 (极半径)地球的大小这里为什么是平均半径?因为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21千米,所以地球半径要用平均半径。因为足球场面积约 7000 平方米地球表面积约 5.1亿 平方米地球表面积≈个足球场的总面积7.28 ×1010感知地球大小因为操场跑道一圈 400 米地球最大周长 4万 千米地球最大周长≈圈操场跑道总长10 0000探究新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人类认识到地球的真实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盖天说”示意“浑天说”示意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个半球体的罩子盖在地上。认为地球是球体,而天则包裹在球体周围。古代,中国人探索天与地的关系。天圆地方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圆的。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等人根据月食时地球落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现象,推测地球为球体。月食是太阳光被地球的影子所遮蔽,所以从影子的形状看,是一个圆弧状,从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月食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环球航行。阅读地图,说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技术发展,人们可以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目睹地球的球体形状。1961年4月,我进入太空,透过飞船舷窗,目睹了地球的全貌,看到了人类的家园,是太空中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技术发展,人们可以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目睹地球的球体形状。2003年10月,我随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看到球体形状的地球。这是我拍摄到的美丽地球的部分画面。天圆地方总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234地球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时地球的影子直觉推测目睹证明人们对地球的探索从未停止……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合作探究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站在海边,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什么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个弧形。为什么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弧形?1.图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D课堂练习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2.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 )A.表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B.平均直径约6371千米C.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D.平均半径约5.1亿千米C课堂练习3.下列说法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地球的卫星照片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登高望远D.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B课堂练习4.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自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B课堂练习知识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