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遵守规则 同步课件(共39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遵守规则 同步课件(共39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饭圈文化”侵装体育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反噬体育界的正常秩序。一些过激的粉丝,打着“真爱”的幌子,集体应援、党同伐异、侵犯隐私,甚至干扰比赛,体育运动的本质竞技精神正在不断被稀释。还有一些极端的粉丝,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其他人指指点点,试图挑起粉丝冲突,让原本干净整洁的赛场变得火药味十足,影响了体育竞技的正常秩序、扰乱了社会秩序。
大家有追星的自由,但是要遵守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秩序,进而保护自己的偶像。
第二框 遵守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政治认同:融入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
的理念。
道德修养: 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
法治观念: 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遵纪守法。
健全人格: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生活自律习惯,尊重和敬畏规则做人品格。
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核心素养目标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3.如何维护规则?
4.改进规则的原因?如何改进规则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26—31,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3分钟。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第一目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手机,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而视。
马女士原以为这位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
“自由”也不能损害其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呀!
孩子睡觉了,请您小声点儿。
探究与分享
打电话的权利和自由
在公共场所享有安静环境的权利和自由
当双方的自由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要通过规则来划定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
因为生活中的自由总是与别人有关联,所以要受到道德、法律、纪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的边界
(规则)
道德
纪律
法律
尊老爱幼,孝亲敬长
尊重老师,见义勇为
不迟到、不早退
不旷课,不旷工
不闯红灯,礼让行人
不吸毒品,不打架斗殴
自由的要求
(两个“不得损害”)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风筝有了线的限制才能飞得又高又远
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使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在网上进行恶意抹黑,甚至进行言语攻击、侮辱诽谤奥运健儿,严重侵犯了奥运健儿的名誉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承担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由此可见,我们在观赛中一定要注意,拒绝网络暴力,通过文明观赛和理性发言,为全体运动员加油打气!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可触碰法律的底线!
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树立规则意识,谨记守底线才享有自由!
有人认为:“有规则就没有自由,建立规则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你怎么看?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反之,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②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相关链接
①规则要保证每个人不侵害他人的自由和权益,才能促进社会的有序运行。
②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给我们什么启示?
漠视规则现象
违反规则不仅伤害自己,而且扰乱社会秩序,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规则既限制自由,
有保护自由,“限制”才能更好地“保护”)




离开了规则,每个人都自由行事,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亨利·罗伯特 (美)
遵守规则,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知识锦囊
自觉遵守规则
第二目
(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这一观点表明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社会规则可能并不具有强制性,但我们要通过自律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要做到“我心有主”,就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遵守规则社会调查
你平时会闯红灯吗?
如果车辆很少,特别安全,你会闯红灯吗?
大家都闯了红灯,你会闯红灯吗?
如果绿灯刚过,你要等一分半钟,你会闯红灯吗?
如果你许久未见的好朋友正带着耳机从对面路过,你等了红灯就不能追上她/他,你会闯红灯吗?
如果马上就要迟到了,你会闯红灯吗?
如果有交警在旁边站着,你会闯红灯吗?
他律:
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需要自律
探究新知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他律——外在约束:
包括监督、提醒、奖惩等
自律——自我约束:
①严于律己
②不断自我反省
③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
被动
主动
擅闯罗布泊四人遇难,生命经不起违规操作
据报道,新疆若羌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称,接敦煌市公安局转警称,一自驾车队于2023年7月22日自敦煌市出发,未经批准穿越若羌境内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护区,26日1车4人失联。后续消息显示,这4人全部遇难。
近年来,总是有驴友无视政府禁令,擅闯禁区,导致悲剧频繁发生。业内人士称,新疆罗布泊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夏季高温,地表最高温度可达70摄氏度左右,罗布泊是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有“生命禁区”“死亡之海”之称,一旦违规进入,后果不堪设想。
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规则?
自觉遵守规则
自觉遵守规则的要求
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内化于心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外化于行
我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P29
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知识锦囊
维护和改进规则
第三目
3.如何维护规则?
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知识锦囊
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聊天或接听电话;随处张贴、涂鸦等。
可以采用媒体曝光的方式;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关部门可以发出倡议,开展文明系列主题活动,提高公民文明意识。
探究与分享: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
1
2
3
方法与技能
劝导技巧
那么,同学们,规则制订好了以后,是不是一成不变呢?
北京打响2025年中考改革第一枪,取消小四门,道法改为开卷考,考试总分变为530分。
意味着,2025年北京中考中的计分科目减少:从原来的更多科目减少至6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道德与法治以及体育与健康。 其中体育与健康分数逐步过渡,2025年和2026年满分50分,2027年和2028年满分60分,2029年起满分70分。
此前,北京中考的区分度越来越低,科目增加了很多,但每科的难度也在降低,导致完全没有区分度,中上和最拔尖的孩子,基本都在高分段,能上什么学校,只不过是看谁不失误或少失误,并非选拔人才,只是初步做出一个筛选,进行分流。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考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吗?
为什么要改进规则
为什么要改进规则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黄河保护法》
2023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为什么要改进规则
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张面值80分的纪念邮票,名为“全面取消农业税”。
2017年,三大运营商表示,10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2022年12月13日家喻户晓的绿色箭头“行程码”正式下线。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为什么要改进规则
儿童乘火车必须携带有效身份证:
●1997年12月,儿童随同成人旅行、身高标准为1.1米-1.4米。
●2008年12月21日,儿童购票标准由“1.1米-1.4米”调整为“1.1米-1.5米”。
●2023年1月1日起,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仍按身高1.2米-1.5米的标准购买儿童优惠票。
●2023年7月20日起,持儿童优惠票的儿童和免费乘车儿童,必须携带购票时或申明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乘车。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从“禁放”到“限放”烟花爆竹规定
禁止燃放
限制燃放
一些城市,春节时不再完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改为划定燃放区域,允许限放烟花爆竹。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
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4.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和做法?
(1)原因:
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增)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废)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改)(2)做法:
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
②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知识锦囊
拓展空间P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除一些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在到货之日起7日内无理由退货。这被人们称为消费者的网购“后悔权”。但是,一些卖家以各种借口拒绝执行该规定。201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自2015年3月15日起,电商不得以消费者拆封、查验影响商品完好为由拒绝退货,违者可处以50万元以下罚款。
一位做服装生意的网店店主称,“7天无理由退货”规定出台后,生意明显难做,要求退货的顾客明显增多。他说:“有些消费者把衣服穿出去过,上面有污渍、油迹,却坚持说没穿过,因为吊牌没有拆。为了息事宁人、避免差评纠纷,只好同意退货。”
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给你怎样的启发?
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规则?
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②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的信心。③促使经营者与消费者实现双赢,促使消费环境健康有序发展。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多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②法律要明确规定哪些现象不予退货,让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有遵循的规则,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又要维护经营者的利益。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自觉遵守规则
维护规则
改进规则
课堂小结—思维导图
自律和他律
内心敬畏
沟通交流
建言献策
遵守规则
划定自由的边界
保障自由
自觉遵守
提醒监督帮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