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
生物试题
2024年9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事实或证据不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
A. 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B. 离心得到水稻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释放氧气
C. 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寄生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繁殖
D. 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比赛时完成一系列动作需要多种细胞密切合作
2. 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不适宜大量食用米饭、馒头
B. 细胞中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大量转化
C. 食用奶制品、肉类、蛋类和大豆制品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D. 某同学空腹在烈日下军训突然晕倒,医生给他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
3. 如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②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B. 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③,能制造有机物
C. 结构④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控制着生物的发育与遗传
D. 西瓜汁液甘甜是因为⑤中有较多的糖分
4. 暑假期间全国博物馆是旅游热门地,下列博物馆藏品所涉及生物原型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是( )
A. 晋侯鸟 尊山西博物馆藏
B. 翠玉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 马踏飞燕 甘肃省博物馆藏
D. 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5. 民间有“七月苋,金不换”的说法,红苋菜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将红菜叶片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
A. 加热使花青素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B. 加热使叶绿体中的花青素被释放出来
C. 加热破坏了叶肉细胞的细胞壁
D. 加热破坏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6.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在银行、超市、小区、校园等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应用。决定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结构是( )
A. 细胞器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细胞核
7. 白化病是由基因突变引发的先天性单基因遗传病,患者黑色素生成异常,主要表现为皮肤、眼睛或毛发等部位色素减退或缺失。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化病是受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 B超检查可检测胎儿是否患白化病
C. 要估算该病的发病率,可选择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
D. 检测父母是否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可预测后代患病概率
8. 吸烟会使人的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对染色体上的组蛋白也会产生影响,但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而且这种现象会通过某种途径遗传给下一代。这种遗传现象称为(  )
A. 显性遗传 B. 伴性遗传 C. 隐性遗传 D. 表观遗传
9. 浙江省农业专家用钴60-γ射线处理籼稻种子,选育出新品种“浙辐802”,较原品种提早1~2天成熟,每穗多出8~9粒稻谷,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常规稻品种之一。该育种方式为(  )
A. 杂交育种 B. 诱变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转基因育种
10.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 )
A. B. C. D.
11. 体检中常抽取血液检验下列物质的浓度,其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葡萄糖
C. 甲状腺激素 D. 尿素
12. 在观察校园植物的探究课上,某同学被尖锐的叶子划伤手指,他迅速缩回手并感觉到了疼痛。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示意图,请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完成该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B. 控制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该反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①→③→④→⑤→②
D. 若该同学的⑤结构受损,用针刺其手指,无痛感且不能完成缩手反射
13. 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生长缓慢、身材矮小。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是( )
A. 肾上腺 B. 垂体 C. 甲状腺 D. 胸腺
14. 柳州螺蛳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人们在品尝螺蛳粉时,对其中酸笋的特殊气味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觉得臭,有些人觉得香。形成这种感觉的部位是( )
A. 嘴唇 B. 咽喉 C. 脊髓 D. 大脑皮层
15. 据统计:2024年1~3月我国百日咳累计发病人数近6万。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接种的疫苗及该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
A. 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B. 抗体、控制传染源
C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 抗体、消灭病原体
16. 下列食品中,制作时不需要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 延吉泡菜 B. 镇江香醋 C. 绍兴黄酒 D. 北京烤鸭
17. 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面团膨大松软。如图表示用酵母菌发面时,不同温度对面团中酵母菌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体
B. 温度越高,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越多
C. 发面的适宜温度在30~45℃
D. 酵母菌除了用于制作馒头,还能酿酒
18. 下列有关米酒制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糯米蒸熟——高温杀死杂菌及将糯米熟化
B. 将酒曲与熟糯米拌匀——接种乳酸菌等菌种
C. 将混入菌种糯米饭压实—提供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产生酒精
D. 将混入菌种的糯米饭放在温暖处——提供发酵时所需的适宜温度
19. 吃剩的饭菜放在冰箱内,一定的时间内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冰箱内( )
A. 温度低,细菌繁殖速度慢 B. 温度低,把细菌都冻死了
C. 没有空气,细菌无法繁殖 D. 温度低,营养物质分解慢
20. 下列各项中,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草原上所有的马、羊
B.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
C. 一块农田中的阳光、土壤、空气
D. 一条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及其中的无机环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图甲中的a、b、c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三项生理活动,图乙、丙是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竺葵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
(1)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降低图甲中的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2)为了探究天竺葵幼苗的a、c生理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植物总体来看,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会向____________移动。
(3)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乙图实验装置中的溶液改为缓冲液(缓冲液可使密闭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关闭阀门,从零时开始持续密封24小时,测量装置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丙图。据图分析可知,天竺葵体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BE段氧气浓度持续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22. 番茄的紫茎和绿茎(用A、a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用B、b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1组杂交实验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判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这两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
(2)由上述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这三种番茄的基因型分别是①AABb,②______,③______。第2组杂交子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3)若第2组紫茎缺刻叶③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23. 调查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研究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对于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由血液中的______运输至肾脏。由于葡萄糖分子较小,可进入原尿中,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过高,导致部分葡萄糖无法被肾小管______,从而出现在终尿里。
(2)糖尿病分为Ⅰ型与Ⅱ型,Ⅱ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而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的。为探究植物成分紫铆因对Ⅱ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者随机选取了生理状态相近的正常大鼠10只与Ⅱ型糖尿病大鼠30只,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处理,如下表。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实验对象 正常大鼠10只 糖尿病大鼠10只 糖尿病大鼠10只 糖尿病大鼠10只
处理方式 蒸馏水 蒸馏水 低浓度紫铆因 高浓度紫铆因
题23图 4组大鼠的血糖水平
①1组和2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②每组选取10只大鼠而非一只,可以降低______对实验结果影响,1、2组大鼠饲喂的蒸馏水量应与3、4组饲喂的药液量______。
③图中数据是每组10只大鼠血糖水平的______。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说明紫铆因______。
24.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内的空气。
【实验设计】
①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②取1支无菌棉棒,擦拭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③将1、2、3号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设计3号的目的是______,它最适合与______号实验组形成对照实验,其实验自变量是______。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 B
3. C
4. B
5. D
6. D
7. D
8. D
9. B
10. D
11. A
12. D
13. B
14. D
15. C
16. D
17. B
18. B
19. A
20. D
21. (1)b (2) ①. 氧气##O2 ②. 左
(3) ①. E ②.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22. (1) ①. 能 ②. 绿茎、马铃薯叶
(2) ①. aaBb ②. AaBb ③. aaBB和aabb ④. 1/4
(3)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9:3:3:1
23. (1) ①. 血浆 ②. 重吸收
(2) ①. 作为对照 ②. 个体差异 ③. 相等 ④. 平均值 ⑤. 与2组相比,3组和4组大鼠的血糖水平降低 ⑥. 对Ⅱ型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
24. (1)手和教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
(2) ①. 形成对照 ②. 2 ③. 是否接种细菌
(3) ①. 不能 ②. 打开1号培养皿用无菌棉棒接种时空气中的细菌也进入,因此有两个变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