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4.1 夯实法治基础学习重点1.法治的含义。2.为什么要实行法治(重要性)?3.法治的要求是什么?4.为什么说我国选择法治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6.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4.1 夯实法治基础一、选择法治道路新课导入法律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法律。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新课导入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 日起施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为了能让更多人远离“网络诈骗”这个陷阱,导演申奥决定以此为主题拍一部电影。通过大量的采访和资料搜集,申奥和团队逐渐意识到,境外网络诈骗案件的受害者,远比大家想象得多,电影里出现的众多角色,也大多有人物原型,“而现实的情况,比电影能呈现的尺度也要残忍许多。”思考:有了法律就等于有了法治吗?何为法治?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法治的含义: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层面)回顾: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中的数据结合材料中的数据说一说法治有什么作用?执结案件97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26万亿元。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审结案件4.1万件6.1万人。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2.4万件2.7万人。审结涉教育、就业、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选择法治道路历史探究:我国的法治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840年以前(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1840年以后(近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如今人治社会变法改制探索法治建设——确立依法治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国家)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习近平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江泽民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宪法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 --胡锦涛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 相关链接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汉谟拉比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开皇律独立宣言世界史上伟大的法典法国民法典“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为什么世界各国都要颁布自己的法典?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世界)一、选择法治道路重点笔记1. 为什么要追求法治?(P45-47)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层面) P45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世界层面)P45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 P47选择法治道路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P45 相关链接由亚里士多德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法治的要求是什么?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选择法治道路何为良法?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五条规定: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应当依法进行,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和单位、个人应当对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个人信息予以保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请阅读教材P45第二段,将材料与教材内容做关联。选择法治道路良法的特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说一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请结合上述法律规定,说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提示:法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正是有了法治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了应有的保障。选择法治道路随着电影《第二十条》热映,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再度被热议。最高法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让好人得到保护、让坏人受到惩罚,回应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正义感。热点链接:“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请结合材料讨论:有了法律制度后就等于有法治吗?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法治能够保障我们的权益,但是不是有了法律制度就能够实现法治?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何为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法律在我国封建专制历史时期一直存在,但彼时实行的是法治吗?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选择法治道路人治 法治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特点后果主张稳定性、一贯性、权威性随意性、非理性体现人人平等原则,推动社会有序发展不平等,不能体现民意,易造成社会不稳定P46 相关链接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不同。一、选择法治道路重点笔记2. 法治的要求(P45-46)①法治要求良法之治。P45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P463. 良法的特征:P45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4. 善治的表现:P46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4.1 夯实法治基础二、描绘法治蓝图描绘法治蓝图19781997党的十五大2002党的十六大2007党的十七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小康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2012党的十八大2020.5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99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1982依法治国载入宪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020.11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二十大报告把法治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2022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P48描绘法治蓝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描绘法治蓝图P49 相关链接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地位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描绘法治蓝图下列名言警句分别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新方针的哪个方面?1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科学立法全民守法从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和方针看,我国是如何建设法治国家的?“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只有人人参与的法治,才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描绘法治蓝图怎样建设法治中国?严格执法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描绘法治蓝图怎样建设法治中国?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我国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党提出→政治协商→人大审议通过→政府执行”的法定程序,这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二、描绘法治蓝图笔记整理1. 全面依法治国 P48-49(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3)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要求/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二、增强民主意识笔记整理2.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P49-50①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踏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②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课堂小结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内涵及作用法治的要求描绘法治蓝图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十六字方针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建设法治中国的做法良法善治重点句复习1.______________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P442.法治要求实行___________。P45 法治还要求实行________。P463._________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P474.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5.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__________________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P48法治良法之治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善治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点句复习6.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497.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统一。P50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党的领导公正司法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眼长治久安,高举法治旗帜,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化水平。这表明( )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③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练习与巩固2、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A.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依宪治国C.习近平法治思想 D.法治中国建设C练习与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