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节 太阳的组成与结构(第1课时)核心概念聚焦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望远镜探索太空的是( )A.哥白尼 B.布鲁诺 C.伽利略 D.牛顿2.下图所示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示意图,地球处于( )A.1处 B.2处 C.3处 D.4处3.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月球 B.火星 C.金星 D.太阳4.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如图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是太阳系的一颗(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5.太阳系各星球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上②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③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各不相同④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6.自身引力太小,不同清楚其所在轨道附近的天体等原因,冥王星在太阳系中“大行星”的地位一直受到争议。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投票表决定,把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下列对于冥王星降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质量太小 B.距离太阳太远 C.自身不会发光 D.没有围绕太阳公转7.下列对太阳的概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42万倍 B.太阳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30倍C.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称为日地距离 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8.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①黑子、②耀斑、③太阳风。它们所对应的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到外排列分别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9.2020年1月,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简称DKIST)拍得了人类迄今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图中光球层上的暗区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10.关于太阳活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②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③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线扰乱地球上的短波通信 ④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不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1.想要观测太阳,下列工具中可以使用的是( )①双筒望远镜 ②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 ③涂黑的玻璃 ④放大镜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2.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色球、日冕、光球三层 B.在日全食时能看到色球和日冕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光球层上的黑色部分 D.光球、色球、日冕三层中,光球层最暗核心素养提升13.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全食在我国境内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填字母,下同)。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极光(3)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B.昼夜交替现象C.扰乱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D.产生“磁暴”现象14.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15.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你认为雷达受到干扰的原因是(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雷达本身的故障C.外界杂波的干涉 D.太阳活动的影响16.天文学家最新发现在太阳系外存在一颗与地球同类型的天体,被命名为“第二地球”。右图是宇宙部分天体系统的关系图,则“第二地球”最合理的归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创新素养应用17.太阳黑子的多少与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 太阳黑子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峰值会在 年出现。(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山菇产量总体呈 趋势。参考答案核心概念聚焦1.C 2.C 3.D 4.B 5.C 6.A 7.C 8.A 9.A 10.C 11.D 12.B核心素养提升13.(1)A;(2)B;(3)B 14.A 15.D 16.D创新素养应用17.(1)快(或大) 2012 (2)增加(或上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第1课时)浙教版 七年级上创设情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对火星展开探索。我国成为第二个在火星上成功着陆探测器的国家。那么除了火星,太阳系还有哪些行星?太阳系各行星又有什么特点?探究实践探究实践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并不孤单,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星球与地球相伴一起围绕着太阳转动。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探究实践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约占太阳系质量占99.86%,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的组成:矮行星指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围绕太阳运转周期在200年以上的行星。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八大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外观有很大差异的。探究实践1.与地球相邻的是哪两颗行星?思考与讨论2.八大行星的运动有哪些共同的特征?金星和火星③同向性:公转时都沿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绕太阳转动。①近圆性:公转轨道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②共面性:公转轨道面接近同一平面;探究实践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早在17世纪,伽利略就开始用望远镜对太阳系进行观测。如今,天文学家利用现代望远镜在地球上进行观测。望远镜置于太空中观测。发射航天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探究实践1.让同伴拿着手电筒站在离你 2m 的地方,然后让同伴将手电筒朝你所在的方向照过来。告诉同伴握住手电筒不动。2.面朝手电筒,绕着同伴转圈,保持离同伴2m远的距离。3.记录你所观察到的明暗变化情况。探索活动4.重复这一活动。但是这次你面朝一个方向,站着不动。让同伴拿着手电筒,始终将光照向你并围绕着你转圈,保持离你2 m远的距离。5.记录你所观察到的明暗变化情况。亮-渐暗-暗-渐亮-亮亮-渐暗-暗-渐亮-亮如果你代表地球,同伴代表太阳,你能一够仅仅根据本活动中的观察结果来判断哪个是太阳系的中心吗?不能。探究实践耀眼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温暖着地球。你知道明亮的太阳是怎样的一个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探究实践太阳是怎样的一个天体?请给太阳建个档案。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 。太阳是一颗自己能 和 的 星球。2.太阳直径:约为 千米。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 ℃。5.质量是地球的 倍。7.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 千米。4.中心温度高达 ℃。6.体积是地球的 倍。恒星发光发热气体140万55001500万33万130万1.5亿探究实践给地球带来光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生长、空气和水的循环都与太阳息息相关。地球上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水循环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大气循环探究实践思考与讨论1.光每秒传播3×108m/s,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多少时间 =500sstv=1.5×108km3×105km/s=≈8.33min2.查阅资料,说一说植物的哪些形态特点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朝阳的地方植物生长茂盛;幼苗弯向光的方向生长;叶片的向上一面更绿些;所有的叶片都不重叠;……叶镶嵌探究实践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等于1光年,天文学上常用光年作为单位来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1光年=3×105km/s×365×24×3600s=9.4608×1012km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1.5×108千米÷9.4608×1012km≈0.000016光年探究实践现代观测表明,太阳已有约50亿年的历史。它是一颗典型的中等质量的恒星,正平稳地燃烧着自身。现在,科学家对恒星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入,勾勒出太阳的生命历程。探究实践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日核①②③人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就是光球层。太阳的大气层光球层探究实践由于温度太低,平时我们看不到色球层与日冕层。在日全食时可见色球层与日冕层。日全食时,黑暗的太阳外围是银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地扣在太阳上,因此称为日冕。日冕层内呈红色的大气层叫色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色球层日冕层日冕层是太阳最外围大气。探究实践光球层处在太阳大气的最里层,为什么还能够被我们看见?思考与讨论光球层温度相对较高,大约为5500℃~6000℃,这种高温使发出的光辐射强度很高,足以穿透太阳外层结构到达地球,包括可见光,使我们能够观测到。探究实践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探究实践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是温度低的气体斑块。色球层上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太阳物质喷射出来又落回色球层而形成的弧状大气。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探究实践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日珥,色球层太阳耀斑、日珥的出现与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关。探究实践思考与讨论根据图3.2-6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算一算两个相邻高峰值年或低峰值年之间的时间。太阳黑子的两个相邻高峰值年或低峰值年之间的时间差约为11年。观测发现,太阳黑子的活动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峰年峰年谷年谷年探究实践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1.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4.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3.导致紫外线增强,伤害人类身体健康。6.危及星际航行安全。5.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生活。磁暴极光探究实践1.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2.通过科普书籍或相关的网站收集与太阳活动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实践活动天文望远镜绝对不能用不加滤镜的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示例:2024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值年,强烈太阳活动会影响卫星运行安全、航空、通信及导航系统,可能影响气候;但地磁暴对人健康影响甚微;自有记录以来,太阳目前正处于从2019年开始的第25个周期。迁移应用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小行星D2.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 )A.最外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CA2.太阳表面经常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黑子,这是因为太阳表面的某些区域( )A.温度较低 B.温度较高 C.较黑 D.出现空洞迁移应用4.下列现象不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的是-( )A.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B.发生日食现象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D.地球两极的极光现象B5.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大小与月球差不多,因为平时看上去两者差不多大小B.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有线电视收看D.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D板书设计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第1课时)2.太阳的概况:3.太阳大气分层结构及活动类型:大气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耀斑、日珥太阳黑子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磁暴、极光等1.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11年。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第1课时)【核心概念】9.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与要求】9.5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⑤比较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大小,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⑩知道太阳有形成、演化和衰老的过程。【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了解太阳系的构成,了解八大行星的绕日运动特征,知道离地球附近的行星;了解有关太阳的概况(如太阳大小、温度、太阳活动);了解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2.科学思维:建立由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组成的太阳系模型;了解阅读、归纳、建构的学习步骤;通过了解人类发现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对事物认知的规律。3.探究实践:通过读图等方式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组成;通过阅读的方式,认识太阳的基本信息;通过视频,了解几种太阳活动的现象;学会观察现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猜想和假设的能力。4.态度责任:提升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意识到太阳系中的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可被认识的。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全方位立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天文观的科学理解能力。【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选自新浙教版七上第三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绕日运动特征;太阳的基本认识、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及周期等。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地球等基础知识,这为学习太阳系铺垫了基础,同时太阳系作为银河系中的一部分,为此后的探索宇宙打下基础,太阳系作为恒星系的一个典型代表,是学生初步认识从地球到整个宇宙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层级结构,了解并掌握太阳系的构成对学生认识整个宇宙的构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形成对物质世界的宏观认识直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自学、讨论、合作等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建模、绘图等科学方法的推广,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提升。【教学思路】太阳系→太阳的概况→太阳活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对火星展开探索。我国成为第二个在火星上成功着陆探测器的国家。 那么除了火星,太阳系还有哪些行星?太阳系各行星又有什么特点? 引入课题视频:了解太阳系。 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并不孤独,还许多星球与地球结伴,一起围绕着太阳转动。 图片观察: 1.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2.太阳约占太阳系质量占99.86%,是太阳系的中心。 3.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的组成 4.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思考与讨论: 1.与地球相邻的是哪两颗行星? 金星和火星 2.八大行星的运动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①近圆性: ②共面性: ③同向性: 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探索活动 八大行星是有规律排列的,让学生体会太阳系是可被认识的,是物质的,有规律可循的太阳的概况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填空:太阳是怎样的一个天体?请给太阳建个档案。 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生长、空气和水的循环都与太阳息息相关。 地球上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 思考与讨论: 1.光每秒传播3×108m/s,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多少时间 500s 2.查阅资料,说一说植物的哪些形态特点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朝阳的地方植物生长茂盛;幼苗弯向光的方向生长;叶片的向上一面更绿些; 所有的叶片都不重叠;…… 现代观测表明,太阳已有约50亿年的历史。它是一颗典型的中等质量的恒星,正平稳地燃烧着自身。 现在,科学家对恒星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入,勾勒出太阳的生命历程。 阅读太阳概况,使学生对太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太阳是演化的,事物是发展的,树立发展性观点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 人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就是光球层。 由于温度太低,平时我们看不到色球层与日冕层。 在日全食时可见色球层与日冕层。 思考与讨论: 光球层处在太阳大气的最里层,为什么还能够被我们看见? 光球层温度相对较高,大约为5500℃~6000℃,这种高温使发出的光辐射强度很高,足以穿透太阳外层结构到达地球,包括可见光,使我们能够观测到。太阳活动 视频: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思考与讨论: 根据图3.2-6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算一算两个相邻高峰值年或低峰值年之间的时间。 太阳黑子的两个相邻高峰值年或低峰值年之间的时间差约为11年。 观测发现,太阳黑子的活动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 实践活动: 1.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 绝对不能用不加滤镜的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 2.通过科普书籍或相关的网站收集与太阳活动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太阳大气与太阳活动有关 图片增强感性认识, 不同大气层有不同太阳活动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太阳系.wmv 太阳表面.mp4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第1课时) (共28张ppt).pptx.pptx 第3章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第1课时) 教学设计.docx 考试这样考--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第1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