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一轮学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一轮学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一轮学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二、要点夯实
知识点一 鸦片战争(八上P2-7)
1.虎门销烟:
(1)背景:①英国工业革命后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对外扩张以开辟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改变不利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
②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导致政治腐败,白银外流,军队废弛,国民体质下降)。
(2)概况:1839年底,道光帝委派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
(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索)。
(2)时间:1840—1842年。
(3)抗争:关天培、陈化成战死;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4)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巧记:南京五议港元:五口通商,议定关税,割香港岛,赔2 100万银元)
主要内容 危害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赔款2 100万银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从北向南巧记:上宁福厦广) 便于西方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议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5)影响: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失败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政治腐败,小农经济,军事落后等)
(7)启示: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国防和综合国力。
知识点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上P8-12)
1.原因: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实质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时间、国家:1856—1860年,英、法主凶,美、俄帮凶。
3.列强罪行:
(1)英法: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亡)
(2)沙俄: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3)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外国公使驻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外国舰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等。
4.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引发洋务运动。
知识点三 太平天国运动(八上P13-18)
1.原因:清朝腐朽统治与列强侵略激化了阶级矛盾。
2.时间、人物: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
3.过程:
(1)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2)开始: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自称“天王”。
(3)初建政权:永安封王。
(4)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都天京,同时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②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5)全盛:北伐和西征。西征大捷,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年秋,杨秀清、韦昌辉在内斗中死去,石达开出走。
(7)重建领导集团:
①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受历史条件限制,未能实施。
②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李秀成进军江浙、上海期间,多次大败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8)失败:天京陷落。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4.评价: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5.失败原因:
(1)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革命纲领不切实际,领导集团的腐败分裂。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与清政府勾结的外国侵略势力。
6.启示: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
7.启示: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相比,发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三、真题演练
1.(2024 滨州)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银外流量为684万银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锐减到219万银元。导致白银外流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
B.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2.(2024 新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  )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3.(2024 赤峰)有学者认为,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起广大民众的参与(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转战大半个中国
C.是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D.坚持斗争十四年
4.(2024 临沂)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在这些“非常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  )
A.缉拿烟贩 B.没收鸦片 C.虎门销烟 D.对英作战
5.(2024 广东)1856年英国炮轰广州城,广州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把上岸的侵略者赶跑。1858年广州牛栏冈一带群众协力迫使英法联军狼狈逃回城里。据此可知,当时(  )
A.群众有反侵略的意识 B.义和团运动开始兴起
C.清政府坚决抵抗英军 D.广州城尚未开埠通商
6.(2024 黑龙江)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1860年,侵略军闯进圆明园疯狂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侵略军指的是(  )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军 D.日军
7.(2024 济宁)《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兰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
A.抵制了西方侵略 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实现了社会公正 D.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8.(2024 聊城)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该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024 潍坊)《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
A.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B.开始向西方学习
C.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D.成为洋人的朝廷
10.(2024 德阳)如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著名将领一览表。据此可知,这些将领(  )
壮烈捐躯的清朝著名将领一览表
人物 官职 牺牲的时间和地点
陈连升(土家族) 副将 1841年1月 广州沙角、大角
关天培 水师提督 1841年2月 广州虎门
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 总兵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
裕谦(蒙古族)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1年10月 浙江镇海
陈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6月 上海吴淞
海龄(满族) 副都统 1842年7月 江苏镇江
A.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出路
D.体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四、知能训练
1.在中法战争中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军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冯子材 D.刘铭传
2.《群文天地》里说:“(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疆土之殊功(  )
A.在三元里抗击英军 B.抗击华尔洋枪队
C.率领军队收复新疆 D.率兵入台抗日
3.晚清的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寻求“富国强兵“之道,主张学习西方;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曾国藩
4.2022年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全国各地紧紧围绕“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主题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拒毒、防毒的社会氛围。中国民族英雄、禁毒行动先驱者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张之洞 D.道光帝
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6.《瀛环志略》是徐继畬撰写的一部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著作。1844年初稿介绍英国时用了2429字,其中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8年最后出版时,通篇未见一个“夷”字。这说明当时中国(  )
A.从仇视西方转向崇尚外洋
B.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7.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成果,体现出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永安初建政权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定都天京
8.如表是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甲组 乙组 丙组
美、日侵略台湾 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
A.边疆危机 B.农民运动 C.瓜分狂潮 D.思想解放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舆地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流缅划界图说》等等,当时中国(  )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自然科学研究逐步兴起
C.主权意识日益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潮流
10.1859年6月,英法联军发起大沽口战役,由于长途跋涉,可是清政府忙于和洪秀全作战,加上麻痹大意(  )
A.清政府的武器落后 B.清政府未全力应战
C.英法联军蓄谋已久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1.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一: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材料二: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
请问答:
(1)材料一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你认为材料所示的条约内容还少了哪一项。概括该条约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谁?概括他们所犯的罪行。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和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遍及十几个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2)请分别写出下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中“兴起”“转折”“失败”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二: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甚至袁世凯都是受益者,这些“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 族”的地位,也有很多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鞋抓痒。太平天国运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 后人前仆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
(3)根据材料二,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真题演练
1-10 BAACA BBAAD
知能训练
1-10 CCCBB CBACB
11.(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英国、法国。火烧圆明园。
12.(1)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2)兴起:金田起义。转折:天京事变。失败:天京陷落。
(3)影响:严重削弱了满洲贵族的实力,壮大了汉族地主的力量(或“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推动了后世的反清斗争。(回答出两个方面、意思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