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以礼待人》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以礼待人》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 健全人格: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
教学 重点 文明有礼的重要作用。
教学 难点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文明有冠的人。
教学过程
导入 故事导入: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他悟出了什么?
授新课 情境创设:吃过晚饭后,爸爸在看新闻联播,这时小华想起今天有《喜羊羊与灰太狼》可看,小华马上抢过遥控器换了频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时门铃响了,爸爸说:“小华,帮爸爸开开门,爸爸正忙着呢。”小华非常不情愿地走过去开门,开门一看,原来是爸爸的同事,小华也没说什么,马上跑回去继续看他的动画片。叔叔送给小华一辆小赛车,小华马上说:“这礼物我不喜欢,不用送了。”丢下礼物就走了。爸爸和叔叔谈话时,小华嫌吵,把电视的音量调得更大了。过了一会儿,叔叔要走了,爸爸去送叔叔,小华仍然看他的动画片。 思考:在以上情境中,你能看出小华哪些地方不符合礼貌的要求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提示:小华不符合礼貌的做法有: ①和爸爸抢遥控器,影响爸爸看新闻联播;②没有主动帮爸爸开门;③开门后也没问候叔叔;④叔叔送给他礼物,当面拒绝;⑤爸爸和叔叔谈话时,把电视音量调大;⑥叔叔要走了,没有去送。  小华应该这样做: ①等爸爸看完新闻联播后,和爸爸商量看动画片;②有人敲门,看爸爸正忙,应该主动去开门;③开门后,见是认识的人,应主动问好;④接受别人的礼物时,应双手接过,并且表示感谢;⑤当爸爸和叔叔谈话时,应把电视音量调小;⑥叔叔要走时,应主动送客,并说“再见”。 笔记:①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②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观看视频:巴黎奥运会的仪式感 观看视频后思考: 1.志愿者们要学习哪些技能? 2.礼仪课为什么志愿者学习课程的排在首位? 3.从中你感受到“礼”对个人有什么重要性? 提示:礼仪、体能、形体…… 文明有礼会使志愿者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观众和运动员的尊重与认可。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材料:2023年亚运村礼宾服务中心共涉及三块领域,其中一个就是礼宾接待领域,主要是负责赛前、赛时所有来访亚(残)运村的领导及内外贵宾的参观接待和讲解。 团队中有些成员原本从事的就是涉外服务工作,比如有着九年飞行经验的“空中飞人”郑园园,曾是专飞国际航班的空乘人员,不仅有着丰富的服务经验、完善的服务技能,还对各国的文化习俗有着深入了解。哪些国家的来宾不可以随意握手?与哪些国家的客人交流时有特殊的语言禁忌?这些问题郑园园早已牢记在心。 “前期我给团队小伙伴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在接待过程中,也会给出建议。”郑园园说:“大家都非常认真,仔仔细细地做了礼仪禁忌的笔记,在实践中都发挥得很好。” 思考:为什么礼宾服务团队特别注重外宾的礼仪禁忌? 提示: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观看视频:巴黎奥运会、杭州亚运会 观看视频后思考: 1.同样是运动会举办地,你更喜欢哪座城市?为什么? 2.据报道,杭州为了办好这届亚运会,总共投入了2248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人说“这是浪费钱”,你赞同吗? 3.从中你感受到“礼”对国家有什么重要性? 提示: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都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知识小结: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意义/重要性)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都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材料一: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 探望别人,要说 “拜访” 。起身作别,要说 “告辞” 。 中途先走,要说 “失陪” 。请人别送,要说 “留步” 。 请人批评,要说 “指教” 。请人指点,要说 “赐教” 。 请人帮助,要说 “劳驾” 。托人办事,要说 “拜托” 。 麻烦别人,要说 “打扰” 。求人谅解,要说 “包涵” 。 材料二: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 容貌整洁:男生头发要短而干净,不留胡须,修剪好指甲。女生头发要梳理有型、洁净美观,不能披头散发 。青春是自然的美,无须化妆,如果化妆也要自然淡雅。 服装整洁、美观、大方:要符合大众审美习惯,不穿奇装异服;要与年龄、 性别、气质相协调,适合社交场所。参加文艺晚会等演出活动,衣着可适当鲜艳些;参加重要集会,则要庄重些。 举止规范: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与他人打闹;与人交谈时语调亲切温和;在交往中,注意站姿、坐相,举止得体,体现行为美。 思考: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提示: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①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北京市首部《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地方标准规定,司售人员要使用规范用语。你认为下列应该收录的用语有(  ) ①对持有效票证的乘客,查验过后说:“谢谢!请收好。” ②乘客投大额钱币时说:“没零钱找,损失自负。” ③受到乘客表扬时说:“谢谢!” ④不慎失礼或失误时说:“对不起。”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 2、有一男青年抱着孩子上车,没人让座,一位老先生不忍,便起来让座。慌忙中男青年踩了老者的脚,痛得老者直叫。男青年一屁股坐下,一句话都没说。有乘客指责男青年,老先生岁数这么大,给你让座,你踩了人家的脚既不道歉,又不道谢,怎么能够这样!男青年说:“给抱小孩者让座是应该的!”便与乘客争吵起来。让座的老先生出面劝架,让双方都少说两句,为这件事争吵没有意思。 材料中的事例告诉我们( ) ①礼貌是文明的体现,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②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如果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③讲文明、有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④是否文明有礼,不只是个人私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大作家夏衍临终前感到身体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他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而是‘请’。”一个“请”字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 A. 举止端庄 B. 学会倾听 C. 以礼待人 D. 学会妥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