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增强安全意识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增强安全意识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第1课时 增强安全意识
【学习目标】
1.知道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守护生命安全的意识。
2.了解增强安全意识的意义,认识安全与个人的关系。
3.懂得增强安全意识的具体做法,提高保护生命安全的能力。
◎素养目标: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守护生命安全。
◎学习重点:增强安全意识的做法。
【自主预习】
1.增强安全意识的要求是什么
2.我们怎样树立规则意识
3.我们怎样增强风险意识
【参考答案】
1.(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2)树立规则意识。
(3)增强风险意识。
2.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3.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子目标3:增强安全意识
身边的规则
探究分享1:列举我们身边的规则,并将这些规则中涉及生命健康的作出标记
生活情境规则要求
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
探究分享2:认识规则、感悟规则的保护
观察漫画,悟理践行。
(1)概括漫画反映的共同的现象。
(2)看漫画二,思考:①有同学认为,大课间为什么我们不能尽情地玩耍一下、发泄一下 请你从生命健康的角度谈谈你对该同学观点的看法。
②规则是不是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请说明你的看法。
(3)我们应如何对待各种规则
观点:规则就是限制自由,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 点拨:错误。①规则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②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参考答案】
探究分享1 
学校生活: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追逐打闹等。
社会生活:不闯红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车、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
探究分享2 
(1)不遵守规则、破坏秩序等。
(2)①在校园特别是在教室内追逐打闹可能会导致摔倒甚至踩踏,会影响生命安全。
②规则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3)要正确认识规则对我们的保障作用,自觉遵守规则,并及时制止不遵守规则的现象。
增强风险意识
探究分享1:认识身边的风险
(1)列举生活中危害或威胁生命安全的现象。
(2)阅读教材P69探究与分享,思考并讨论二人对话下的问题。
探究分享2:案例分享
2024年5月29日《齐鲁壹点》报道,3岁的星星(化名)在家中阳台玩耍时从二楼摔下,造成颅内出血、颅骨骨折;2岁的童童(化名)和父母一起到户外钓鱼,不慎被鱼钩扎中手指。医生表示,夏天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季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在我国,意外伤害已成为0~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学前儿童为高发年龄。
意外伤害事件频发,造成身体伤害甚至死亡。这给我们什么警示
探究分享3:每到暑期前后,全国各地会发生多起儿童溺水事故!
(1)导致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2)你会怎样劝说那些不珍爱生命的人
探究分享4:安全提示我设计
寒假将至,走亲访友、沟通感情、畅玩嬉戏是春节期间的重要内容。请你仿照教材P69探究与分享,自行设计一份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提示。(要求:①要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②设计完成后,组织优秀安全提示评比,并推荐给学校政教处)
【参考答案】
探究分享1 
(1)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校舍安全,大型集会活动的拥挤踩踏问题,打架斗殴,等等。
(2)同意女同学的观点。生活中存在许多威胁我们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因素。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
探究分享2 
增强风险意识,防范各种意外伤害。
探究分享3 
(1)儿童缺少安全意识,没有树立风险意识,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家庭、学校的安全教育及监管不到位。(言之有理即可)
(2)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言之有理即可)
为增强学生和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某地交警部门扎实开展“一盔一戴”安全守护行动。民警现场在各校校门处讲解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和要点,并对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进行宣讲。开展类似宣讲活动 ( )
①表明生命总是脆弱的、艰难的 ②有利于提醒人们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③说明自己的生命比别人的生命更重要 ④有利于引导人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解读 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学生学习评价量规
项目★★★★★★
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巩固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答案】C
【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