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提高防护能力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提高防护能力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提高防护能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提高防护能力的意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掌握提高防护能力的方法、技巧。
3.学会防范风险,做好有效应对。
◎素养目标:提高防护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学习重点:提高防护能力的要求。
【自主预习】
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学会防范风险
1.提高防护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2.如何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3.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4.为什么要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参考答案】
1.(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2)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3)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2.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3.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4.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子目标4:提高防护能力
走近公共卫生安全
2024年4月16日举行的“第六次会员大会暨2024年全国消杀大会”指出,传统及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公共卫生安全依然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变量”。建设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其根本点是动员社会、行业和个人家庭的积极性并形成合力,特别是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公共卫生安全依然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变量”,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请完成下表。
项目列举意义如何维护
与个人有关的公共卫生安全①②③
与社会有关的公共卫生安全④⑤⑥
【参考答案】
①免疫接种、手卫生、室内通风等。②保障个人身体健康、维护个人生命安全等。③做好免疫接种、注意手卫生、室内勤开窗通风、流感流行季节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等。④有害垃圾、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等。⑤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等。⑥正确处理有害垃圾、不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重视对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分餐制、使用公筷等。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探究分享1:防震减灾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地震是“群灾之首”。它可以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也能造成间接性的人群健康危害。据联合国统计,21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占全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总和的58%。
(1)说出你知道的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地震。
(2)请你简要描述地震造成的危害。
  (3)请你就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等灾害的危害提出建议。
探究分享2:自护自救
2024年5月,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路过的司机王某某果断将自己驾驶的厢式冷链货车横在路中央,避免了事态进一步发展。事发当晚,他两点多到达塌方灾害发生地,从掉头回来的司机那里了解到前方情况,利用自身车长12.5米的优势横向挡住车道,并迅速打开双闪提醒后车注意。他还与妻子下车向后方司机解释前方情况。待消防人员抵达并接管现场后,他和妻子才驾车离开。
(1)王某某横车救人事迹经传播后,他的行为很快感动全网,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点赞。请你对王某某的行为进行点评。
(2)说说我们青少年可以从王某某身上学到什么。
【参考答案】
探究分享1 
(1)如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23年甘肃积石山地震等。
(2)导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引发传染病,破坏交通、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造成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等。
(3)我们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预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探究分享2 
(1)示例:王某某有较强的危险预判能力,做到了对生命负责。
(2)示例: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探究分享:3名小学生发现火情教科书式救援
2024年5月12日,3名小学生看见一户人家发生火情,由于楼里住户多为老人,情况十分紧急。3人迅速跑到楼上挨个敲门,及时疏散居民,并帮助一名残疾老人转移到安全区域,随后拨打火警电话。最终,由于3名小学生的出色表现,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说出你从上面3名小学生身上学到了什么。
(2)生活中,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灾害还有很多。请你针对突发的公共场所火灾,野外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写出一些避险方法。
(3)综合以上内容,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参考答案】
(1)有生命安全意识、敬畏生命、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机智勇敢等。
(2)示例:①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吸入烟雾和有毒气体的量。如果没有湿毛巾,可以用布、衣服等代替。在火灾中,烟雾和有毒气体通常会向上漂浮,因此要尽量降低身体姿势,匍匐前进,这样可以减少吸入烟雾和有毒气体的量,提高逃生安全性。在逃生时,要尽快找到安全出口,并迅速离开火场,不要在火场中停留或寻找贵重物品,以免延误逃生时间。
②遇到山洪,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要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③遇到泥石流,要跑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绝对不能顺着泥石流的流动方向逃生。
④当处在滑坡体上时,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跑离时,应向两侧跑,不应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当处于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时,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返回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返回,有遭到第二次滑坡侵害的可能。
(3)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等等。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和技能
探究分享:踩踏事故
校园人群密集,一旦发生踩踏事件,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尤其对于未成年人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性升级。
2023年11月,河南一所中学发生校园踩踏事件。事件导致一名学生死亡,一名学生重伤,四名学生轻伤。据官方通报,学生系在期中考试间隙如厕时,因上下楼梯发生拥挤摔倒受伤。
万一校园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你该如何自救自护
【参考答案】
示例: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或推搡他人;寻找支撑,如果可能,抓住坚固的物体以稳定自己;保护头部和颈部,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侧卧以保护胸腔和腹腔;避免逆流而行;避免拥挤区域,如果发现人群中有骚动或异常行为,应立即离开。
1.近年来,中小学生溺水、交通意外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面对各种意外伤害,我们应当( )                  
A.不顾一切下水救人
B.远离所有户外活动
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
D.顺其自然,坦然面对天灾人祸
2.暑期,有水的地方是大家喜欢去的地方,也是容易发生安全意外的地方。珍爱生命,谨防溺水,我们应 ( )
①不到池塘、水库等不熟悉的野外水域游泳
②学习防溺水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发现有人落水,为争取时间,赶紧下水施救
④万一不幸落水,镇定不慌乱,运用正确的方法自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学生学习评价量规
项目★★★★★★
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巩固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答案】1.C 2.B
【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