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奏响中学序曲 学案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奏响中学序曲 学案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
第1课时 奏响中学序曲
【学习目标】
1.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初中阶段为我们提供的新机会。
2.通过阅读钱学森中学时代的故事,认识到初中阶段的独特价值,学会正确面对初中生活。
◎素养目标:具有自立自强的人格,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学习重点:知道初中阶段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探寻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
【自主预习】
新机会→新要求→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正确面对
1.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我们如何正确面对初中生活
【参考答案】1.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
2.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子目标1:了解初中阶段带给我们的新变化
畅所欲言分享“新”
直面新鲜事:新课本、新老师、新同学、新校园……
探究分享1:分享——讲讲开学第一天
开学第一天,我是这样度过的……
当我拿到新课本时……
我认识的第一个新同学……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新老师……
我第一天上课时的心情……
我第一天放学回到家时,父母这样对我说……
探究分享2:对比——分析初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变与不变
请将下图补充完整。
探究分享3:新机会及意义
新机会意义
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①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②
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③
观点:初中生活带给我们的只有机会,没有挑战。 点拨:错误。①初中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②学习科目增多,学习难度增加,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学习与新同学、新老师相处……这都是初中生活带给我们的挑战。
探究分享4:新起点、新要求
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进入中学之后,你打算如何弥补
【参考答案】
探究分享2 
不变:①课堂教学模式。②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言之有理即可)
初中生活的变化:①作业量增加。②学业压力增大。(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分享3 
①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②给我们提供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③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探究分享4 
示例:①充分利用好时间来学习。
②主动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
③发挥特长,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不负时代、不负自己
请阅读课本第5页“阅读感悟”。
探究分享1:收集
中学时代对钱学森来说意义深远,其他人或许也会有类似的感受。请查阅相关人物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初中阶段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与感悟。
人物 记录 发现与感悟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我后来能做点事情,与在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 中学时弹钢琴、读小说、学画画的经历,对于我后期的创作影响深远
班主任李老师 初中生活让我明白了责任与担当,让我懂得了努力学习的价值
观点:初中阶段很重要,它决定着我们一生的发展。 点拨:错误。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因而初中阶段很重要。但是,初中阶段不能决定我们一生的发展,因为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探究分享2:践行
我们应该如何度过初中生活(如何奏响中学序曲) 请分享你的做法。
【参考答案】探究分享1 
示例:①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②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探究分享2 
略,言之有理即可。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元·范《王氏能远楼》 解读 人生的许多事情都要依靠自己去做,只要坚持不懈,哪怕每次仅迈出跬步之距,长久积累也能开创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1.2024年9月,我们迈入中学时代,人生中又一个美好年华开启。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 ( )
①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 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③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 ④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陌生的校园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让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我们应该 ( )
①探索新知,只当第一 ②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③树立目标,超越自我 ④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学生学习评价量规
项目★★★★★★
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巩固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答案】1.A 2.D
【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