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考点梳理】【考点解析】1.根尖的结构(如图1)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根尖是根生长的主要部位。 图1观察项目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细胞大小 较大 最小、壁薄核大 较长 较大细胞形状 不规则 近似正方体 近似长方体 有根毛排列状况 不整齐 排列紧密 比较整齐 比较整齐作用功能 具有保护作用 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数量增加 体积较大,使根伸长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根伸长的原因(1)分生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2)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使根的长度增加。3.根生长的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4.移栽植物时,经常要带着“小土坨”,原因是为了保护根尖,使其少受损伤,这样可以使移栽植物的根很快恢复生长,有利于成活。【例题1】(23-24八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④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B.②处的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C.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①和②D.根尖中生长最快的区域是③【答案】C【知识点】根尖的结构【详解】A.④根冠,根尖最前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具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③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分生组织。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 ,外观不透明,故A错误。BD.②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故BD错误。C.①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已经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②伸长区也能吸收少量的水和无机盐,故C正确。故选C。分析图: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1.植物的根、茎、叶都能吸水,但吸水速度和吸水量有很大的差别。2.探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实验(1)提出问题: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还是茎叶?(2)作出假设: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3)设计实验 (如图2) (4)完成实验图2实验结果:B组长势较好,且重量较重。得出结论: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表达交流根吸收水分主要在根进行,在根尖中,成熟区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的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适于吸水;成熟区的上部形成了中空的导管,适于运输水分。因此,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强。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如图3)图3(1)实验现象: 长度:清水组>盐水组 重量:清水组>盐水组软硬:清水组变硬;盐水组变软。(2)实验结论: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失水水总是向着浓度高的方向去。 图44.根毛细胞之所以能够吸水,是因为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5.根吸收水分的过程:土壤溶液(水分)→根毛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根内层细胞→导管→植物的其他器官。6.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现象的原因是,肥料中的无机盐溶解后,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补救措施是及时大量浇水。7.浇水必须浇“透”的原因是因为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根毛通常在土壤较深处。8.大多数植物在盐碱地上生长不好的原因是因为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比较大,不利于植物吸水。改良方法有:进行深耕;栽种植株(月季、枸杞);泡田改良;化学改良(石膏、黑矾)。9.不同的植物需水量不同,同种植物不同时期浇水量也不同。10节水灌溉的方式有喷灌、滴灌、渗灌;其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方式是滴灌。【例题2】(23-24七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条、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烧杯内的萝卜条变软B.B烧杯内的萝卜条吸水C.据图推测A烧杯内是清水D.B烧杯内的萝卜条变大【答案】C【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详解】AC.观察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萝卜条萎蔫,表明细胞失水了,说明A烧杯中溶液的浓度大于A中萝卜内细胞液的浓度,故A中盛的是浓盐水,A烧杯内的萝卜条变软、变小,A正确,C错误。BD.观察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萝卜条膨胀,表明细胞吸水了,说明B中萝卜内细胞液的浓度大于B烧杯中溶液的浓度,故B中盛的是清水,B烧杯萝卜条变硬、变大,BD正确。故选C。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吸水平衡。1.农家肥与化肥(1)农家肥(有机肥)来源广、成本低、肥效长,能改良土壤,但肥效慢,所以适合做基肥;(2)化肥(无机肥)肥效高、见效快,但养分单一,长期施用不仅污染环境,土壤也易板结,因此做追肥少量施用。2.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实验(1)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吗?(2)作出假设: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3)设计实验 (4)完成实验(图5)实验现象:A组植物长势更好。 图5(5)得出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3.植物生活过程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无机盐 作用 缺乏症状氮 (叶) 细胞分裂、生长,使枝叶繁茂 植株矮小,新叶淡绿,老叶枯黄磷 (果) 促使发育开花,使果实种子早熟 植株矮小,茎叶暗绿或紫红色钾 (茎) 使茎秆健壮,促使淀粉形成和运输 茎秆细弱、易倒伏,老叶焦枯卷缩硼 促进根系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特别有效的促进花粉的萌发,刺激花粉管伸长等。 油菜花缺硼会造成只开花不结果锌 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生长素的形成,促进氮素代谢,增强抗逆性等 苹果树缺锌会得小叶病4.合理施肥(1)不同的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如白菜需要多施氮肥;甘蔗需要多施钾肥;番茄需要多施磷肥。(2)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如苗期需要氮肥较多,中后期需磷肥、钾肥较多。(3)根据土壤不同性质施肥。如碱性土壤应多施酸性肥料,沙土地应多施用农家肥。5.无土栽培(1)概念:人们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在无土的基质中培养植物的方法。(2)优点:提高产量;节约水肥;清洁卫生,易于管理;减少了自然灾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例题3】(23-24七年级上·安徽亳州·期末)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的变量是水分的多少B.实验应该在黑暗处进行C.土壤浸出液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相应的无机盐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一定需要氨、磷、钾【答案】C【知识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详解】A.实验的变量是培养玉米幼苗的液体不同,即有无无机盐,A错误。B.植物生长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应在有光处进行,B错误。C.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良好,说明土壤浸出液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相应的无机盐,C正确。D.本实验只能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但不能确定一定需要氨、磷、钾,D错误。故选C。植物的生长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如含氮、磷、钾等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而蒸馏水基本不含无机盐。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考点过关】1.(22-23七年级上·江西九江·期末)近年来,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为了提高罗汉松移栽的成活率,移栽时根部常常带有一个土坨,其主要目的是( )A.增强光合作用 B.增强根对土壤中水、无机盐的吸收C.降低蒸腾作用 D.保护幼根和根毛【答案】D【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分析】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详解】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幼苗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D正确,ABC错误。故选D。2.(23-24七年级上·河南商丘·期末)绿色开花植物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和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依次是( )A.成熟区、根冠 B.伸长区、成熟区C.成熟区、伸长区 D.伸长区、分生区【答案】C【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分析】绿色开花植物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伸长区细胞能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详解】A.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主要起保护作用,不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A错误。B.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选项中顺序错误,B错误。C.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伸长区细胞能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C正确。D.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可不断产生新细胞,不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和根生长最快的部位,D错误。故选C。3.(20-21七年级上·陕西渭南·期中)无土栽培的优点不包括( )A.培养高品质产品 B.节约土地C.可减少病虫害 D.受季节限制【答案】D【知识点】合理施肥及合理灌溉【分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详解】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 节约土地和水肥,不受季节限制、清洁无污染、培养高品质产品等优点。由此可见,ABC正确,D错误。故选D。4.(23-24七年级上·河南洛阳·期末)糖拌西红柿因其甜甜的汁水、往往成为家庭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凉菜。西红柿拌糖开始的近段时间内.西红柿细胞外液浓度M与西红柿细胞细胞液浓度N的关系是( )A.M>N B.M【答案】A【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分析】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详解】结合分析可知,糖拌番茄开始的近段时间内,细胞周围溶液浓度大于番茄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3-24七年级上·江苏苏州·期末)很多化肥在使用之前都要求用户按说明书进行稀释后再使用,如果直接将原液施于植物的根部会导致“烧苗”而死亡。其中最合理的解释是( )A.化肥原液浓度过高,毒死了植物B.土壤溶液浓度增加,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根细胞失水C.化肥原液导致土壤温度升高,对植物进行了炙烤D.植物一次性吸收太多的化肥营养,导致营养过剩【答案】B【知识点】合理施肥及合理灌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分析】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吸水平衡。【详解】化肥原液通常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植物来说是必要的,但浓度过高时,它们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当化肥原液直接施于植物的根部时,过高的营养物质浓度会导致土壤中的渗透压过高,这意味着植物根部细胞内的水分会由于渗透作用而流出细胞,造成细胞失水,导致“烧苗”现象出现,甚至死亡,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23-24七年级上·四川泸州·期末)科学施肥应根据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选择性地为农作物施肥,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影响土质B.植物根尖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C.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量无机盐的量不同D.施用农家肥可以直接为植物提供有机物【答案】D【知识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分析】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利于吸收无机盐;不同生长时期植物对无机盐需求不同;农家肥需经分解才能为植物提供无机盐,不能直接提供有机物。【详解】A.过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过高,不仅增加成本,还可能导致土壤板结、土壤酸碱度失衡等问题,从而影响土质,A正确。B.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是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正确。C.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生长发育的需求不同,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也不同,例如在幼苗期可能需要较多的含氮无机盐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在开花结果期可能需要较多的含磷、含钾无机盐,C正确。D.农家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但是这些有机物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需要经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各种无机盐后,才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D错误。故选D。7.(23-24七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新鲜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甲萝卜的洞内装入浓盐水,在乙萝卜的洞内装入等量的清水(如图)。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中液面的变化( )A.甲中液面升高,乙中液面下降B.甲中液面下降,乙中液面升高C.甲、乙中液面都升高D.甲、乙中液面都下降【答案】A【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分析】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详解】根据渗透原理,水分会从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的方向移动。甲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低于浓盐水,细胞液内的水分会向浓盐水方向流动,导致甲萝卜中的液面升高。乙萝卜:清水的浓度低于细胞液,清水中的水分会渗入细胞液,导致乙萝卜中的液面下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23-24七年级下·江苏镇江·期末)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从植物根的最尖端到生长着根毛的区域叫根尖,如下图所示,其中A~D表示根尖不同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组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构①由许多管状的细胞构成,能够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属于 组织。结构③中的细胞有较强的 能力。(2)根尖的A部分有许多根毛,使根的 增大许多倍,有利于根对 的吸收。(3)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都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 (选填“大”或“小”),土壤里的水会渗入根毛细胞中。(4)根尖D部分的细胞排列紧密,覆盖在根尖的表面,具有 作用。【答案】(1) 输导 分裂(2) 表面积 水和无机盐(3)大(4)保护【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根尖的结构、植物基本组织的类型及功能【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D根冠、C分生区、B伸长区、A成熟区、①输导组织、②薄壁组织、③分生组织、④保护组织。【详解】(1)结构①由许多管状的细胞构成,这些管状细胞能够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这与输导组织的功能完全相符。输导组织在植物体内主要负责物质的长途运输,包括水分、无机盐以及有机物质等。结构③是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为根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新的细胞来源。(2)根尖的A部分有许多根毛,根毛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根的表面积。表面积的增大使得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更有利于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通过根毛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然后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各个部位。(3)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都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由于浓度差的存在,土壤里的水会通过渗透作用渗入根毛细胞中。渗透作用是指溶剂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水从土壤溶液(低浓度)向根毛细胞内溶液(高浓度)扩散,从而保证了植物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4) 根尖D部分是根冠,根冠的细胞排列紧密,覆盖在根尖的表面。其主要作用是保护根尖的分生区等其他结构,防止根尖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土壤颗粒的磨损和损伤。同时,根冠细胞还能分泌一些物质,促进根尖在土壤中的生长和推进。9.(23-24七年级上·山西运城·阶段练习)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糖拌西红柿会出水等现象。下图是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的结构是【 】 ;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结构是【 】 。(2)小明妈妈将萎蔫的白菜泡在清水中,过一段时间白菜变得硬挺了,这是因为清水浓度 (填“大”或“小”)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这时的白菜细胞处于 图状态。(3)小明妈妈把白菜剁碎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放盐后稍等一会儿就可以见到有水渗出。这是因为盐水浓度 (填“大”或“小”)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这时的白菜细胞处于 图状态。(4)你认为糖拌西红柿会出水属于细胞的 现象。【答案】(1) 3液泡 2细胞膜(2) 小 A(3) 大 B(4)失水【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分析】(1)题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液泡,④细胞质;A图表示细胞吸水过程,B图表示细胞失水过程。(2)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详解】(1)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直接相关的结构是③液泡,它含有细胞液,是细胞内的主要水分和溶质储存场所。而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结构是②细胞膜,它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选择透过性。(2)当小明妈妈将萎蔫的白菜泡在清水中时,白菜变得硬挺了。这是因为清水的浓度小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细胞会吸水,使得白菜恢复硬挺。这时的白菜细胞处于图示中的A状态。(3)当小明妈妈把白菜剁碎做馅并放盐时,稍等一会儿就可以见到有水渗出。这是因为盐水的浓度大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失水,导致有水渗出。这时的白菜细胞处于图示中的B状态。(4)糖拌西红柿会出水的情况同样属于细胞的失水现象。当西红柿被糖拌后,由于糖溶液的浓度高于西红柿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失水,导致有水渗出。10.(23-24八年级下·湖北黄冈·阶段练习)“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A B C种子数(粒) 200 200 ?温度(℃) 25 25 0加入的液体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萌发数(粒) 187 186 0(1)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 ,不利于萌发。(2)A、B实验中选取200粒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无机盐 (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B和C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C组种子数应选为 ,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 会影响种子的萌发。(4)为了进一步探究无机盐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幼苗,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因为该液体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 ,幼苗吸收水分主要通过根尖的 区。【答案】(1)充足的氧气(或充足的空气)(2) 避免偶然性对实验产生影响 不会(3) 200 温度(或低温)(4) 乙 无机盐 成熟【知识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及探究实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1)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如果液体完全浸没种子,会导致种子周围缺乏充足的氧气(或充足的空气),不利于种子的萌发。(2)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A、B实验中选取200粒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对实验产生影响。土壤浸出液含有无机盐,蒸馏水没有无机盐,通过实验结果“加入蒸馏水的A组和加入土壤浸出液的B组种子萌发的粒数基本相同”可知,无机盐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以便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B和C是一组对照实验,唯一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C组种子数应选为200。根据实验结果“B组萌发186粒,C组萌发0粒”可得出的结论是:温度(或低温)会影响种子的萌发。(4)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溶液含有无机盐,而蒸馏水不含无机盐。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玉米幼苗在土壤浸出液中比在蒸馏水中生长得好,说明玉米幼苗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据图可知,乙组试管中的幼苗生长旺盛,说明加入该组试管中的是含有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可见,幼苗吸收水分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1.(2024·山西·中考真题)据2024年5月新闻报道,中国农科院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替代土壤,在新疆和田试种快速繁育的水稻获得成功。该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水和(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答案】D【知识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详解】A.淀粉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一种多糖类化合物,是植物的主要储能物质。但淀粉不是植物从外界环境中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而是植物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因此,淀粉不是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A不符合题意。B.脂肪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储能物质,但植物并不直接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脂肪作为营养物质。植物主要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和物质来生长和发育。因此,脂肪不是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B不符合题意。C.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多种生命活动。然而,对于植物来说,它们并不直接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蛋白质作为营养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其他代谢过程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不是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C不符合题意。D.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它们参与植物体内的多种代谢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营养液中,无机盐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水稻提供必需的矿质元素,D符合题意。故选D。2.(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浸泡于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浸泡在甲溶液中的萝卜条变硬增大,浸泡在乙溶液中的萝卜条变软缩小。对实验前甲、乙两种溶液浓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答案】B【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分析】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详解】细胞能否从外界吸收水分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高低。当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否则就失水。观察到浸泡在甲溶液中的萝卜条变硬增大,说明甲溶液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浸泡在乙溶液中的萝卜条变软缩小,说明萝卜的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溶液的浓度,故乙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的细胞液大于甲溶液的浓度,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3·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为了探究氮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班学生栽培了4盆吊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定期浇水、松土 B.观察并记录C.4盆施加等量氮肥 D.得出结论【答案】C【知识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根据分析,要“探究氮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该以氮肥为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如定期浇水、松土等)进行设计实验。所以4盆吊兰应施加不等量氮肥,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并记录,以获得实验结果,得出结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下列有关这句农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B.水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成分C.农谚中的“肥”指的是无机盐D.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铁的无机盐【答案】D【知识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详解】A.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A正确。B.水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含水量达90%以上,B正确。C.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C正确。D.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D错误。故选D。5.(2023·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为验证含氮的无机盐是菜豆植株生长的必需营养成分,下列实验处理不合理的是( )A.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菜豆幼苗B.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培养C.以土壤浸出液培养的作为对照组D.以蒸馏水培养的作为实验组【答案】D【知识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为验证含氮的无机盐是菜豆植株生长必需的营养成分,实验变量是含氮的无机盐,故以完全营养液(土壤浸出液)作为对照组,应该以缺氮的培养液作为实验组。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菜豆动苗;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培养。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6.(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兴趣小组同学利用画线标记观察赤小豆幼根生长的过程,一周后幼根生长情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标记线之间的初始距离是相等的B.实验说明幼根的各部分生长速率是不同的C.实验说明幼苗的根是依靠根尖向下生长的D.实验说明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答案】D【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的生长与分生区和伸长区有关。【详解】A.测量标记线之间的初始距离必须是相等的,不然测不出根各部分的生长速率,A正确。BC.通过观察和测量标记线之间的距离可知:根的各部分生长速率不一样,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是依靠根尖向下生长的,BC正确。D.通过本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D错误。故选D。7.(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①~③是根尖结构的不同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细胞均来源于根冠细胞B.③细胞数量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C.②细胞由小变大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①中根毛的形成是细胞生长的结果【答案】B【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分析】图中的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详解】A.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上补充伸长区细胞,向下补充根冠细胞。因此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中的细胞均来源于③分生区细胞,A错误。B.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因此③分生区细胞数量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B正确。C.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因此②伸长区细胞由小变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C错误。D.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因此根毛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错误。故选B。8.(2024·湖南·中考真题)为探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无机盐类型 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①的无机盐实验现象 叶片正常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A.①处应填“磷、钾”,该实验共有3组对照实验B.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C.为探究含磷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应选用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D.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答案】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A.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所以为保证单一变量原则,与对照组甲组形成对照,故①处应填“磷、钾”,该实验共有甲组和乙组、甲组和丙组、甲组和丁组三组对照实验,A正确。B.一次实验的结果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只有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B正确。C.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实验变量,观察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欲处理的实验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前后一致。所以为探究含磷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应该以含磷的无机盐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因此应选用甲、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C错误。D.只有含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的甲组叶片正常,乙组、丙组合丁组分别缺少含钾、磷和氮的无机盐,所以叶片异常,因此本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正确。故选C。9.(2024·湖南·中考真题)网纹瓜味美甘甜、风味独特,糖含量和单果重量是衡量品质的重要指标。网纹瓜在生长过程中对含氮无机盐需求较多且反应敏感,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果实不同发育期施用不同浓度含氮无机盐对网纹瓜品质的影响,配制出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氮元素营养液,设计了4种(甲、乙、丙、丁)施用方案,以无土栽培的“春丽”和“蜜玲珑”两种网纹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待果实成熟后测定单果重量平均值和糖含量平均值,数据如图表所示。请回答问题。施用 方案 果实发育 初期氮元 素浓度 果实发育 中期氮元 素浓度 果实成熟 期氮元素 浓度 “春丽”单 果重量/克 “蜜玲珑” 单果重量/克甲 中等浓度 中等浓度 中等浓度 728.6 878.7乙 低浓度 中等浓度 高浓度 708.7 833.3丙 中等浓度 高浓度 中等浓度 791.4 898.3丁 低浓度 高浓度 高浓度 712.3 851.9(1)含氮的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吸收,经茎中的 向叶、果实等运输。(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施用方案下的网纹瓜品质最好。(3)配制培养液的主要成分与土壤溶液的主要成分相似。为使两种网纹瓜正常生长及实验结果客观、准确,实验时应保证四种方案中所施用的其他无机盐含量 ,目的是 。(4)科研人员通过比较丙和 施用方案的实验结果,发现在果实发育中期提高氮元素浓度可以提升网纹瓜品质。(5)研究人员在测量单果重量及糖含量时,各选取6枚果实测量并计算其平均值,这种计算方式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计算结果如曲线图所示。以下是甲方案中6枚“春丽”单果糖含量,请根据黄计算第6枚果实糖含量是 %。第1枚果 实糖含量 /% 第2枚果 实糖含量 /% 第3枚果 实糖含量 /% 第4枚果 实糖含量 /% 第5枚果 实糖含量 /% 第6枚果 实糖含量 /%8.4 8.6 9.3 8.9 8.7 ?【答案】(1)导管(2)丙(3) 相同且适宜 控制单一变量/保证变量的唯一(4)甲(5)8.9【知识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1)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含氮的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吸收,经茎中的导管向叶、果实等运输。(2)分析表格数据和曲线图可知,丙施用方案下的网纹瓜单果重量最大、糖含量最高,因此丙施用方案下的网纹瓜品质最好。(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试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是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该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因此,实验时应保证四种方案中所施用的其他无机盐含量相同且适宜,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与丙是以果实发育中期氮元素浓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因此,比较丙和甲施用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够发现在果实发育中期提高氮元素浓度可以提升网纹瓜品质。(5)根据曲线图可知,甲施用方案下“春丽”单果糖含量平均值为8.8,则第6枚果实糖含量=8.8×6-(8.4+8.6+9.3+8.9+8.7)=8.9。10.(2024·湖南·中考真题)为探究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无机盐类型 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磷、②的无机盐实验现象 叶片正常 叶片①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①处应填 ,甲、乙探究的是含 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为探究含磷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应选中组和 组形成对照实验。两组实验都遵循 原则。(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 。(3)除无机盐外,植物的根还能从外界吸收水。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植物体中的 (填“筛管”或“导管”)进行运输的。【答案】(1) 异常 钾 丙 单一变量(2)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率(3)导管【知识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分析】(1)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2)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各种物质的组织;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输导组织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输导水分以及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的导管;另一类是输导有机物质的筛管。【详解】(1) 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缺少任何一种无机盐都会导致植物叶片不正常,所以表中①处应填异常。从图表中可知,乙组是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甲组是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变量是有无钾,甲、乙探究的是含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为探究含磷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应该以磷的有无为变量进行比较,所以应选用编号甲组和丙组形成对照实验,它们遵循了单一变量的原则。。(2) 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 输导组织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输导组织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输导水分以及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的导管;另一类是输导有机物的筛管,所以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植物体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进行运输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考点梳理】【考点解析】1.根尖的结构(如图1)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________。根尖是根生长的主要部位。 图1观察项目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细胞大小细胞形状排列状况作用功能2.根伸长的原因(1)___________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2)___________细胞体积增大,使根的长度增加。3.根生长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移栽植物时,经常要带着“小土坨”,原因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使其少受损伤,这样可以使移栽植物的根很快恢复生长,有利于成活。【例题1】(23-24八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④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B.②处的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C.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①和②D.根尖中生长最快的区域是③1.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吸水,但吸水速度和吸水量有很大的差别。2.探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实验(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 (如图2) (4)完成实验图2实验结果:________组长势较好,且重量较重。得出结论: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表达交流根吸收水分主要在_________进行,在根尖中,____________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的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适于___________;成熟区的上部形成了中空的___________,适于运输水分。因此,___________的吸水能力最强。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如图3)图3(1)实验现象: 长度:______组>_______组 重量:______组>_______组软硬:清水组____;盐水组______。(2)实验结论:细胞液浓度_______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_______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失水水总是向着浓度_______的方向去。 图44.根毛细胞之所以能够吸水,是因为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5.根吸收水分的过程:土壤溶液(水分)→根毛细胞(细胞壁→____________→细胞质→液泡)→根内层细胞→导管→植物的其他器官。6.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现象的原因是,肥料中的无机盐溶解后,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浇水必须浇“透”的原因是因为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根尖的__________通常在土壤较深处。8.大多数植物在盐碱地上生长不好的原因是因为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比较大,不利于植物__________。改良方法有:进行深耕;栽种植株(月季、枸杞);泡田改良;化学改良(石膏、黑矾)。9.不同的植物需水量__________,同种植物不同时期浇水量也不同。10节水灌溉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方式是__________。【例题2】(23-24七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条、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烧杯内的萝卜条变软B.B烧杯内的萝卜条吸水C.据图推测A烧杯内是清水D.B烧杯内的萝卜条变大1.农家肥与化肥(1)农家肥(有机肥)来源广、成本低、肥效长,能改良土壤,但肥效慢,所以适合做________;(2)化肥(无机肥)肥效高、见效快,但养分单一,长期施用不仅污染环境,土壤也易板结,因此做________少量施用。2.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实验(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 (4)完成实验(图5)实验现象:________组植物长势更好。 图5(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生活过程中需要最多的是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机盐。无机盐 作用 缺乏症状氮 (叶)磷 (果)钾 (茎)硼 促进根系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特别有效的促进花粉的萌发,刺激花粉管伸长等。 油菜花缺硼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锌 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生长素的形成,促进氮素代谢,增强抗逆性等 苹果树缺锌会得______________4.合理施肥(1)不同的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_________,如白菜需要多施_______肥;甘蔗需要多施_______肥;番茄需要多施________肥。(2)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如苗期需要氮肥较多,中后期需磷肥、钾肥较多。(3)根据土壤不同性质施肥。如碱性土壤应多施酸性肥料,沙土地应多施用农家肥。5.无土栽培(1)概念:人们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无机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按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在无土的基质中培养植物的方法。(2)优点:提高产量;节约水肥;清洁卫生,易于管理;减少了自然灾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例题3】(23-24七年级上·安徽亳州·期末)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的变量是水分的多少B.实验应该在黑暗处进行C.土壤浸出液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相应的无机盐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一定需要氨、磷、钾【考点过关】1.(22-23七年级上·江西九江·期末)近年来,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为了提高罗汉松移栽的成活率,移栽时根部常常带有一个土坨,其主要目的是( )A.增强光合作用 B.增强根对土壤中水、无机盐的吸收C.降低蒸腾作用 D.保护幼根和根毛2.(23-24七年级上·河南商丘·期末)绿色开花植物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和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依次是( )A.成熟区、根冠 B.伸长区、成熟区C.成熟区、伸长区 D.伸长区、分生区3.(20-21七年级上·陕西渭南·期中)无土栽培的优点不包括( )A.培养高品质产品 B.节约土地C.可减少病虫害 D.受季节限制4.(23-24七年级上·河南洛阳·期末)糖拌西红柿因其甜甜的汁水、往往成为家庭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凉菜。西红柿拌糖开始的近段时间内.西红柿细胞外液浓度M与西红柿细胞细胞液浓度N的关系是( )A.M>N B.M5.(23-24七年级上·江苏苏州·期末)很多化肥在使用之前都要求用户按说明书进行稀释后再使用,如果直接将原液施于植物的根部会导致“烧苗”而死亡。其中最合理的解释是( )A.化肥原液浓度过高,毒死了植物B.土壤溶液浓度增加,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根细胞失水C.化肥原液导致土壤温度升高,对植物进行了炙烤D.植物一次性吸收太多的化肥营养,导致营养过剩6.(23-24七年级上·四川泸州·期末)科学施肥应根据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选择性地为农作物施肥,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影响土质B.植物根尖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C.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量无机盐的量不同D.施用农家肥可以直接为植物提供有机物7.(23-24七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新鲜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甲萝卜的洞内装入浓盐水,在乙萝卜的洞内装入等量的清水(如图)。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中液面的变化( )A.甲中液面升高,乙中液面下降B.甲中液面下降,乙中液面升高C.甲、乙中液面都升高D.甲、乙中液面都下降8.(23-24七年级下·江苏镇江·期末)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从植物根的最尖端到生长着根毛的区域叫根尖,如下图所示,其中A~D表示根尖不同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组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构①由许多管状的细胞构成,能够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属于 组织。结构③中的细胞有较强的 能力。(2)根尖的A部分有许多根毛,使根的 增大许多倍,有利于根对 的吸收。(3)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都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 (选填“大”或“小”),土壤里的水会渗入根毛细胞中。(4)根尖D部分的细胞排列紧密,覆盖在根尖的表面,具有 作用。9.(23-24七年级上·山西运城·阶段练习)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糖拌西红柿会出水等现象。下图是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的结构是【 】 ;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结构是【 】 。(2)小明妈妈将萎蔫的白菜泡在清水中,过一段时间白菜变得硬挺了,这是因为清水浓度 (填“大”或“小”)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这时的白菜细胞处于 图状态。(3)小明妈妈把白菜剁碎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放盐后稍等一会儿就可以见到有水渗出。这是因为盐水浓度 (填“大”或“小”)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这时的白菜细胞处于 图状态。(4)你认为糖拌西红柿会出水属于细胞的 现象。10.(23-24八年级下·湖北黄冈·阶段练习)“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A B C种子数(粒) 200 200 ?温度(℃) 25 25 0加入的液体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萌发数(粒) 187 186 0(1)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 ,不利于萌发。(2)A、B实验中选取200粒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无机盐 (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B和C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C组种子数应选为 ,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 会影响种子的萌发。(4)为了进一步探究无机盐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幼苗,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因为该液体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 ,幼苗吸收水分主要通过根尖的 区。1.(2024·山西·中考真题)据2024年5月新闻报道,中国农科院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替代土壤,在新疆和田试种快速繁育的水稻获得成功。该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水和(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2.(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浸泡于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浸泡在甲溶液中的萝卜条变硬增大,浸泡在乙溶液中的萝卜条变软缩小。对实验前甲、乙两种溶液浓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3.(2023·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为了探究氮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班学生栽培了4盆吊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定期浇水、松土 B.观察并记录C.4盆施加等量氮肥 D.得出结论4.(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下列有关这句农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B.水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成分C.农谚中的“肥”指的是无机盐D.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铁的无机盐5.(2023·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为验证含氮的无机盐是菜豆植株生长的必需营养成分,下列实验处理不合理的是( )A.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菜豆幼苗B.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培养C.以土壤浸出液培养的作为对照组D.以蒸馏水培养的作为实验组6.(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兴趣小组同学利用画线标记观察赤小豆幼根生长的过程,一周后幼根生长情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标记线之间的初始距离是相等的B.实验说明幼根的各部分生长速率是不同的C.实验说明幼苗的根是依靠根尖向下生长的D.实验说明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7.(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①~③是根尖结构的不同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细胞均来源于根冠细胞B.③细胞数量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C.②细胞由小变大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①中根毛的形成是细胞生长的结果8.(2024·湖南·中考真题)为探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无机盐类型 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①的无机盐实验现象 叶片正常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A.①处应填“磷、钾”,该实验共有3组对照实验B.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C.为探究含磷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应选用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D.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9.(2024·湖南·中考真题)网纹瓜味美甘甜、风味独特,糖含量和单果重量是衡量品质的重要指标。网纹瓜在生长过程中对含氮无机盐需求较多且反应敏感,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果实不同发育期施用不同浓度含氮无机盐对网纹瓜品质的影响,配制出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氮元素营养液,设计了4种(甲、乙、丙、丁)施用方案,以无土栽培的“春丽”和“蜜玲珑”两种网纹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待果实成熟后测定单果重量平均值和糖含量平均值,数据如图表所示。请回答问题。施用 方案 果实发育 初期氮元 素浓度 果实发育 中期氮元 素浓度 果实成熟 期氮元素 浓度 “春丽”单 果重量/克 “蜜玲珑” 单果重量/克甲 中等浓度 中等浓度 中等浓度 728.6 878.7乙 低浓度 中等浓度 高浓度 708.7 833.3丙 中等浓度 高浓度 中等浓度 791.4 898.3丁 低浓度 高浓度 高浓度 712.3 851.9(1)含氮的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吸收,经茎中的 向叶、果实等运输。(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施用方案下的网纹瓜品质最好。(3)配制培养液的主要成分与土壤溶液的主要成分相似。为使两种网纹瓜正常生长及实验结果客观、准确,实验时应保证四种方案中所施用的其他无机盐含量 ,目的是 。(4)科研人员通过比较丙和 施用方案的实验结果,发现在果实发育中期提高氮元素浓度可以提升网纹瓜品质。(5)研究人员在测量单果重量及糖含量时,各选取6枚果实测量并计算其平均值,这种计算方式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计算结果如曲线图所示。以下是甲方案中6枚“春丽”单果糖含量,请根据黄计算第6枚果实糖含量是 %。第1枚果 实糖含量 /% 第2枚果 实糖含量 /% 第3枚果 实糖含量 /% 第4枚果 实糖含量 /% 第5枚果 实糖含量 /% 第6枚果 实糖含量 /%8.4 8.6 9.3 8.9 8.7 ?10.(2024·湖南·中考真题)为探究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无机盐类型 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 适量含氮、钾的无机盐 适量含磷、②的无机盐实验现象 叶片正常 叶片① 叶片异常 叶片异常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①处应填 ,甲、乙探究的是含 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为探究含磷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应选中组和 组形成对照实验。两组实验都遵循 原则。(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 。(3)除无机盐外,植物的根还能从外界吸收水。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植物体中的 (填“筛管”或“导管”)进行运输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考点大通关】(冀少版八上)3.2 根的吸收作用(原卷版).docx 【考点大通关】(冀少版八上)3.2 根的吸收作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