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我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物产富饶。读我国疆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国家不属于我国邻国的是( )A.蒙古 B.朝鲜 C.俄罗斯 D.泰国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濒临的海洋,其中④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3.北回归线穿过了我国四省区,自西向东的省区简称分别是( )A.滇、桂、粤、台 B.云、桂、闽、台C.台、闽、桂、滇 D.台、粤、桂、云我国每四年都会举办一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下图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纪念邮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来自广西的少数民族运动员代表,最有可能参加的项目是( )A.板鞋竞速 B.独竹漂 C.陀螺 D.高脚竞速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邮票所示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B.各民族均匀分布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D.独竹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运动项目国际上将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划定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2016年1月起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将影响未来劳动人口数量,下图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预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政策实施后的1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A.持续增加 B.保持不变 C.先降后增 D.持续下降7.政策实施后将使我国( )A.人口总数保持不变B.老年人口数量减少C.劳动年龄人口降到8亿的时间延迟D.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发生明显改变8.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需( )①宣传“全面二孩”政策②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③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④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读我国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符合我国沿30°N地形剖面的是( )A. B.C. D.10.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属于阶梯界线的有(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②祁连山下烽如月,无定河边阵是云③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1.对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分析错误的是( )A.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可开发水电 B.大江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C.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D.便于夏季风深入内陆,季风区范围广寒假期间,家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小明和小红相约走不同的路线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小明一路南下,小红一路西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符合小红沿线感受的是( )A.日出越来越晚 B.植被越来越茂盛 C.降水越来越丰富 D.人口越来越密集13.符合小明沿线感受的是( )A.气温逐渐降低 B.气候逐渐变干燥 C.气温逐渐升高 D.海拔逐渐升高14.小红和小明沿途所见景观产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分别是( )A.经度差异 纬度因素 B.海拔因素 纬度因素C.海陆因素 季风因素 D.纬度因素 季风因素2023年1月底,黄河济南段出现今年首次淌凌。淌凌指的是冬天河水在低温下结成冰块顺流而下,或初春天气转暖时河流解冻,来不及融化的冰块顺流而下形成“淌凌”;而上游冰雪融化,下游尚未解冻,漂浮的冰块阻塞河道,就会形成“凌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除黄河外,我国以下几条河流还可能发生淌凌现象的是( )A.松花江 B.长江 C.珠江 D.塔里木河16.黄河上淌凌引发的凌汛灾害会发生在图中(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17.为尽量避免淌凌引起的灾害,当地相关部门可以( )①用无人机随时观测河道②全天候的立体巡查③利用大坝拦截浮冰④及时补充防凌物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读“我国旱灾发生频次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8.下列地形区位于旱灾出现频次>30的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19.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旱情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常受台风影响,可缓解旱情B.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旱情严重C.丙地区终年少雨,旱情严重D.三地旱灾频发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年内、年际变化大20.我国西北地区旱灾发生的频次较少,基本在10次以下,主要原因是( )A.终年湿润 B.人口稀疏、城镇较少C.气温年较差大 D.工农业发达,城镇密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21.【谁不说咱家乡好】我国地域辽,各省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开展了一次“夸夸我家乡”的比赛活动。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我的家乡邻国多】(1)甲同学:我的家乡是我国位置最______的省级行政区域,距离我国东部的______洋很遥远,降水______,但是我家乡瓜果特别甜,欢迎大家来品尝。(3分)【我的家乡冰雪多】(2)乙同学:我的家乡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中纬度最______,冬季银装素裹,漂亮极了;早晨朝霞满天的时候我给甲打电话,而甲说他那里还满天星斗呢,这是为什么呢?______。(2分)【我的家乡冬季暖】(3)丙同学:我的家乡四周环海,北部临我国的内海______海峡,对外交往便利,且完全位于______(五带),冬季气候温暖,树木葱郁,景色优美中,欢迎大家寒假来玩哦。(2分)【我的家乡位置好】(4)丁同学:我的家乡有一条特殊纬线______穿过,地跨五带中的两个温度带,热量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______(多样化/专业化)发展。(2分)【我国幅员辽阔】(5)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请谈谈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____________。(9分)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图1为沿32°N地形剖面图,图2为我国地形图。(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________。在第一级阶梯内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①是________,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________—祁连山脉—________。(4分)(2)我国四大盆地中,A________的纬度最高;B________的面积最大;被称为“聚宝盆”的是C________。(3分)(3)山脉纵横交错,部分山脉既是省区的分界线,又是地形区的分界线。如:D____是地形区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的分界线,也是________(省份)________和________(省份)的分界线。(5分)23.研究主题:我国的季风区(12分)资料一:中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资料二:我国某季节的季风示意图探究一:读图分析、归纳特点(1)资料二中显示影响我国的季风为冬季风还是夏季风,该季风的特点是什么?(2分)探究二:仔细观察、准确判断(2)写出资料二中①和②季风的名称和分别来自的海洋。(4分)探究三:分析探究、得出结论(3)资料二中的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什么灾害的发生?(2分)探究四:认真比较、明确不同时间和河流汛期长短。(4)受资料二中季风气流影响,比较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南方和北方进入雨季的时间和河流汛期长短。(4分)24.【关注时事思维推演】(18分)2024年3月30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持续降雨天气,使鄱阳湖水位连续几日涨幅均超过0.5米,往日裸露的滩涂和岸边水草已被湖水淹没。读鄱阳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线索一:鄱阳湖的生态效益(1)鄱阳湖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列举其一条生态效益:____。(2分)线索二:鄱阳湖水位上涨(2)鄱阳湖水位快速上涨,试分析其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8分)线索三:候鸟来鄱阳湖越冬“2023年10月底,我与大批候鸟伙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北部,终于抵达了鄱阳湖畔的康山垦殖场……水草丰茂,螺蚌成群,这里有千亩美味的‘候鸟食堂’,也有守护候鸟安全的‘卫士’,还有救助站随时提供‘医疗服务’……”(摘自《一只鄱阳湖候鸟的独白》)(3)每年秋冬时节有大批候鸟来鄱阳湖越冬,试分析其原因。(4分)我的建言献策(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在实践中保护环境。请你为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分别是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朝鲜,ABC排除。泰国不是我国邻国,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分别为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3.答案:A解析:北回归线穿过了我国四省区,自西向东的省区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其简称分别是云或滇、桂、粤、台,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板鞋竞速为壮族运动项目,独竹漂为苗族运动项目,陀螺为彝族运动项目,高脚竞速为土家族运动项目。广西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最有可能参加的项目是板鞋竞速。A正确,BCD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邮票所示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A错误;各民族分布不均,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B错误,C正确;独竹漂是苗族的传统运动项目,D错误。故选C。6.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劳动人口增加是在2030年以后,所以在2016年到2026年的1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在持续下降。故选D。7.答案:C解析: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我国的人口总量会增加,老年人数量不会减少,劳动年龄人口降到8亿的时间延迟,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故选C。8.答案:D解析: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需要的是科技、是人才,所以需要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故选D。9.答案:B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读图可知,只有B符合此特征,ACD都不符合。故选B。10.答案:D解析: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②诗句中的祁连山和④诗句中的巫山都是阶梯与阶梯的分界线,D正确;阴山和武夷山不是阶梯分界线,①③错误,排除ABC。故选D。11.答案:C解析: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可开发水电,A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江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B正确;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种植业发展,C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便于夏季风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季风区范围广,D正确。故选C。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西跨经度大产生的差异。同一纬度上,自东向西日出越来越晚;我国东部临海,西部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自东向西受海洋影响变小,降水量越来越少,植被变得更加稀疏;东部季风区气候湿润,地形平坦,人口稠密,西部干旱少雨,自然环境较差,人口稀疏。故选A。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差异。我国自北向南纬度越来越低,气温越来越高;该路线途经地区大部分位于东部平原地区,海拔变化小;该路线所经地区均为我国东部季风区,越往南降水越丰富,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故选C。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东西及南北景观差异的原因。我国东西跨经度广,靠近东边的地区比西边日出早,所以影响小红沿途景观变化的因素是经度差异;受纬度因素影响,我国自北向南气温越来越高,所以影响小明沿途景观变化的因素是纬度因素。故选A。15.答案:A解析:凌汛形成的条件:一是河流有冰期,二是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松花江有结冰期,且由低纬流向高纬,A正确。长江、珠江位于亚热带地区,无结冰期,BC错误。塔里木河冬季是枯水期,且没有由低纬流向高纬,D错误。故选A。16.答案:B解析:由题1可得,图中黄河的②河段是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所以黄河上淌凌引发的凌汛灾害会发生在图中②河段。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答案:D解析:为尽量避免淌凌引起的灾害,当地相关部门可以用无人机随时观测河道,全天候的立体巡查等观察是否发生凌汛,并及时补充防凌物资以及时应对凌汛的发生,①②④正确。利用大坝拦截浮冰做法错误,会导致凌汛的发生,③错误。故选D。18.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旱灾出现频次>30的地区依次是甲华北地区、乙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丙珠三角地区,对照选项不难判断华北平原旱灾出现频次>30;东北平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旱灾出现频次小于30。依据题意。故选A。19.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为华北地区,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受台风影响的概率很小;乙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湿润地区;丙为珠三角地区,该地区一年中降水的时间较长;三地都位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该气候主要特点是降水的年内、年际变化大,再加上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因此旱灾频次较高。依据题意,故选D。20.答案:B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但由于人口稀少,城镇较少,工农业不发达,因此旱灾发生的频次较少。故选B。21.答案:(1)西;太平;少(3分)(2)高;东西所跨经度广(2分)(3)琼州;热带(2分)(4)北回归线(23.5°N纬线);多样化(2分)(5)①我国所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②我国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深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③我国海陆兼备,有漫长的海岸线,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从海上与各国交往。④西部深入亚欧大陆,便于从陆上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任答3点,得9分)解析:(1)甲同学的家乡为新疆,是我国位置最靠西的省级行政区,距离我国东部太平洋很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强,瓜果特别甜。(2)乙同学的家乡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中纬度最高,冬季银装素裹,漂亮极了;早晨朝霞满天的时候我给甲打电话,而甲说他那里还满天星斗呢,这是因为我国东西跨60个经度,相差四小时,造成时间的差异。(3)丙同学的家乡位于四周环海的海南省,北部临我国的内海琼州海峡,对外交往便利,且完全位于热带,冬季气候温暖,树木葱郁,景色优美。(4)丁同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北回归线穿过,地五农中的两个带和北温带,热量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发展。(5)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①我国所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②我国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深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③我国海陆兼备,有漫长的海岸线,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从海上与各国交往。④西部深入亚欧大陆,便于从陆上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等。22.答案:(1)面积广大;青藏高原;昆仑山脉;横断山脉(4分)(2)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3分)(3)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山西省;河北省(5分)解析:(1)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和陡峭高原在内的山区面积广阔;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众多大河滚滚向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图中①是地处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一横断山脉一线。(2)依据位置,A是地处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高的盆地;B是地处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C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被称为“聚宝盆”。(3)依据位置,D为太行山脉,从地形区划分来看,其东侧是③华北平原,西侧是②黄土高原;从省区划分来看,其西侧是山西省,东侧是河北省。23.答案:(1)夏季风;温暖湿润(2分)(2)①东南季风,太平洋;②西南季风,印度洋(4分)(3)旱涝灾害(旱灾和涝灾)(2分)(4)南方进入雨季早,汛期长;北方进入雨季晚,汛期段短(4分)解析:(1)由图和所学知识知,图中显示的是从海洋吹来的夏季风。由于夏季海洋气压高于陆地,因此夏季风来自海洋,吹向陆地, 因此它高温潮湿,能带来降雨天气,具有温暖湿润的特点。(2)由资料二知,①是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②是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3)资料二中的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夏季风不稳定,具有年际变化,夏季风强年“北涝南旱”,弱年则“南涝 北旱”,带来旱涝灾害。(4)我国东部季风区受资料二中的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进入雨季早,汛期长;北方进入雨季晚,汛期短。24.答案:(1)涵养水源,蓄洪抗旱,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任答一点即可)(任答1点,得2分)(2)有利影响:有利于湖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提升渔业资源繁殖能力以及湖区通行能力;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增加水鸟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改善湿地质量,增加湿地面积,有效调节当地气候;等等。(任答3点,得6分)不利影响:可能引发洪涝灾害。(2分)(3)气候温暖,适宜候鸟过冬;水草丰茂,螺蚌成群,候鸟食源丰富;人类对候鸟关爱及安全守护;等等。(任答2点,得4分)(4)建立候鸟和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湖(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废水排放,治理水污染;等等。(任答2点,得4分)解析:(1)鄱阳湖作为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效益显著。首先,湿地具有强大的调节气候能力,通过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影响周边地区的气候,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其次,湿地是众多生物的重要栖息地,特别是许多珍稀鸟类和动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湿地中的植物和微生物能够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改善水质状况,对于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湿地还能够调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的危害,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积极作用。(2)鄱阳湖水位快速上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湖泊的蓄水量,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资源;同时,水位的_上涨也改善了水质,为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然而,另一方面,不利影响也不可忽视:水位上涨可能淹没滩涂和农田,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损失;此外,水位快速上涨还可能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对当地居民和财产造成威胁。(3)鄱阳湖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不高,且湖泊的比热容较大,降温较慢,所以冬季气温适宜,湖面及其他湿地不封冻,有利于冬季候鸟觅食。其次,鄱阳湖地区各类淡水鱼类、虾蟹极为丰富,候鸟的食物丰足。再次,鄱阳湖地区湿地面积大,水循环活跃,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强,水质好,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良,适合冬季候鸟的栖息。(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并在实践中保护环境。针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我提出以下两点合理建议: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让更多人了解鄱阳湖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和方法。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共同维护鄱阳湖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