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六部分 法律与生活阶段提升复习(六) 法律与生活选择性必修2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热点材料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就家庭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通过立法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指明了方向。2021 年 10 月 23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开启了父母们“依法带娃”的时代。议题探究命题角度 1 依托实际案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2022 年 1 月 6 日,湖南某人民法院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生效后的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2020 年 8 月,胡某与陈某离异后,约定 8 岁的女儿由母亲陈某抚养。陈某因再婚、搬家致女儿两个星期未能上学。胡某知晓后,通过找全托、请保姆方式照顾女儿,从 2021 年 2 月起,女儿一直与保姆居住。2021 年 10 月,胡某向人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的诉讼。人民法院在征求孩子意见基础上,综合案件情况,驳回胡某变更抚养权的诉讼请求,同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向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裁定陈某与女儿同住,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上述案例中,人民法院为什么驳回胡某的诉讼请求并发出《家庭教育令》。提示:①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必须履行监护职责,胡某和陈某均未依法履行好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②人民法院遵循平等、自愿原则,按照胡某与陈某的女儿的意思不予变更抚养权,并对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有利于父母更好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监护职责,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命题角度 2 以原因类题目考查法律宣传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2022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责任意识缺乏、教养方式失当、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2022 年 5 月 9 日至 15 日是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全国各地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家长“科学育子、依法带娃”。结合材料,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家庭教育宣传周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的理由。提示:①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②育小职责大。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有利于提升监护人的主体责任,规范监护人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③家庭生活需要法律守护。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有利于规范家庭教育,建设和睦幸福的家庭,推动社会和谐。命题角度 3 以开放式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父母是人生第一任启蒙老师,家庭是人生教育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既是私事又是国事,既是权利,更是义务和责任。但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身教不严、轻视道德教育、溺爱、交流沟通不够甚至放纵不管等不良现象。请你围绕“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合格人才”这个主题,为新时代家庭教育支招。(要求:①符合主题,以问题为导向,重在解决问题;②提出的方法和意见具体,符合当前家庭教育实际;③观点清晰准确,逻辑性强,不少于 150 字。)提示:家庭教育要重视良好教育环境的建立,要有良好的家规,既要重视对小孩理想信念的道德教育,又要重视文化教育;从严要求,注重情感交流,要防止时紧时松,棍棒教育,也不能溺爱,更要防止放松不管;家长要身教重于言教,为孩子做好榜样;要从小事做起,从幼儿培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效。命题预测1.2022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立法将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等方面回应了人民对高质量家庭教育的迫切需要。家庭教育立法()①有助于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②有助于保障未成年人基本的民主权利③是国家推进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④旨在明确不同主体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材料没有涉及未成年人基本的民主权利,②排除。家庭教育立法是为了未成年人更好地成长,不是明确不同主体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④排除。2.《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小明一家人对下列法条进行了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摘录)第五条 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爸爸:父母拒绝或怠于实施家庭教育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妈妈:为了解子女思想状况,父母查看其聊天记录不算侵犯隐私权 ③姐姐:我已满 18 周岁,可以对弟弟进行家庭教育,为父母分担责任④小明:我同桌和离异的妈妈一起生活,他爸爸对其没有实施家庭教育的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了解子女思想状况,未经子女同意,父母查看其聊天记录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②错误。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④错误。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办好家庭教育,关乎孩子健康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 2022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家长们开启“依法带娃”时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②作为父母应不断学习,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③父母切实行使好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训诫与赡养的权利④这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训诫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赡养是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义务,③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④错误。《法律与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类主观题题型示例(2021 年浙江 6 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①2021 年 1 月,按照某公园年卡办理流程和使用说明的店堂告示,退休职工孙某花 600 元购买了年卡。根据店堂告示规定,孙某一年内可凭年卡及身份证无限次入园游览。②3 月,该公园修改店堂告示,并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孙某入园方式将变更为人脸识别,要求其配合进行人脸激活。孙某认为人脸数据属个人敏感信息不愿变更,因此无法入园,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按原方式入园,并由公园支付无法入园期间的年卡费用和往来公园交通费。③该公园认为已通过告示和短信告知了变更 ,孙某应按协作履行原则进行人脸激活后入园。(1)该公园的说法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2)孙某的要求有无法律依据?请具体阐述理由。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信息①:孙某根据公园店堂告示的规定购买了年卡 双方完成了从要约到承诺的过程,不存在不合法的情形、合同成立并有效[解题流程]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信息②:公园变更入园方式未经孙某同意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信息③:该公园认为孙某应按协作履行原则进行人脸激活后入园 全面履行原则(续表)(续表)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1)该公园的说法不成立。孙某根据公园店堂告示的规定购买了公园年卡,双方完成了从要约到承诺的过程,不存在不合法的情形,合同成立并有效,公园应根据全面履行原则,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公园变更入园方式未经孙某同意,原合同并未发生变更,公园所称协作履行的前提不存在。(2)孙某的要求有法律依据,该公园单方面变更入园方式构成违约,应当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题型模板法律题的答案由三部分组成:判定、引用法条及陈述事实。判定简单明确,法条要准确无误,陈述事实要与法理相结合。具体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教材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三步:理清思想,组织答案。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