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5年高考总复习 思想政治 第七部分 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配套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原创]2025年高考总复习 思想政治 第七部分 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配套课件]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七部分 逻辑与思维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选择性必修3
间接性
一致性
可检验性
[提纲挈领]
明确 1 个方法:思维的方法。
理解 1 个意义: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掌握 2 个特征:思维的特征、科学思维的特征。
把握 3 个含义:思维、逻辑、科学思维。
明确 3 大逻辑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考点一 走进思维世界
1.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
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能动性 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
的机械反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
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
期的目的
(续表)
项目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方式 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关系 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功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2.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①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在一种
思维方法发挥作用时,就有另一种思维方法相助。②对于形象思
维来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逻辑通道,这是创新的有利条件,正
因为这种无常规性,也使单纯的形象思维容易出现谬误。③抽象
思维较为严密,但灵活性和新奇性较差。
【正误澄清】
1.“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
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
[答案]×
纠正: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
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
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2.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抓住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
)
的属性。(
[答案]×
纠正: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
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抓住
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3.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使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
期的目的。(
[答案]×
)
纠正: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阻碍实践
的发展;正确的思维才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考向一 思维的特征
[拓展练 1]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
原野等。哲学家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通过事物各自生动的
具体特性,探究出它们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是不依赖
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哲学上物质概念
的探究体现了(
)
②思维具有概括性
③思维具有确定性
①思维具有预见性
④思维具有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通过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探究出它们共同的
属性和本质特征,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和能动性,②④正确。
人的思维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材料没有涉及
思维是否具有预见性;思维不具有确定性,①③排除。
考向二 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拓展练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洋葱、小麦、瓜叶菊、紫罗兰、
竹子、荷花等植物,都是茎内木质部不发达、含木质化细胞少、
支持力弱的植物品种,分为一年生、两年生和多年生,人们称之
为草本植物。“草本植物”这个概念的形成(
①再现了思维中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
)
②表明思维通过语
词巩固事物的共同属性
③反映思维能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和规律 ④说明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就能正确认识对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①符合题意,思维具体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
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②符合题意,
③不符合题意,“草本植物”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草所具有的
共同属性,而非规律,表明思维通过语词巩固事物的共同属性。
④不符合题意,下一个正确的定义,还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含义 适用对象
与“规律”同义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考点二 把握逻辑要义
1.“逻辑”的多种含义
(1)“逻辑”的不同用法
狭义的
逻辑学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
广义的
逻辑学 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
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
(2)逻辑学的内涵
类型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内涵 任何一种论断都必须有其确定性 任何一种论断与其否定论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任何一种论断与其否定论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2.比较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类型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公式 “A是A”: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A不是非A”: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A或者非A”: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续表)
类型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
中,思维的对象、
使用的概念、对同
一事物作出的判断
都必须保持同一 不能同时肯定两个
矛盾或反对命题,
对矛盾命题必须否
定其中之一,对反
对命题至少否定其
中之一 不能同时否定两个
矛盾命题,必须肯
定其中之一
(续表)
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
①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针对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而排中
律只针对矛盾关系。
②内容不同,矛盾律指明“有假”,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或反
对关系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而排中律是指明“有真”,
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③实际作用不同,矛盾律是由真推假,排中律是由假推真。
【正误澄清】
1.从真前提就能推出真结论。(
)
[答案]× 纠正: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
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所以,真前提不一定能推
出真结论。
2.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要求它们一定是同
一的。(
)
[答案]× 纠正: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
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3.思维中的自相矛盾和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是
)
相同的。(
[答案]×
纠正: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
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
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
错误反映,辩证法的矛盾是对立统一。
考向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典例](2023 年广东卷)在校运会跳高决赛中,1 号、5 号两位
选手激烈竞逐,吸引了全场师生的目光。
甲说:“5 号肯定能打破学校跳高纪录。”
乙说:“如果 1 号能破学校纪录,那么 5 号也能破纪录。”
丙说:“我看好 1 号,但不觉得 5 号能破纪录。”
丁说:“我觉得他俩都能破纪录。”
)
结果证明,只有一人预测错误。由此推断(
A.只有 1 号选手打破纪录
B.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
C.只有 5 号选手打破纪录
D.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
点拨:只有 1 号选手打破纪录,那么甲、乙、丁都判断错误,
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A 不符合题意。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
那么甲、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B 不符合题
意。只有 5 号选手打破纪录,那么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
人预测错误,C 不符合题意。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只有丙判
断错误,D 符合题意。
答案:D
[拓展练]甲乙二人就自媒体时代的舆情展开争论。甲借助某事
例表示“一边倒的网络舆论背后是事实的真相”,又列举另一事
例表示“一边倒的舆论背后有时并非事实”。乙却说:“你的两种
意见我都不同意。”甲和乙的对话中(
)
①甲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②甲对同
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符合逻辑思维的要求
③乙对同一事物作
④乙符合形式逻辑的要求,
出了同假判断,违反了排中律要求
没有作“两不可”的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甲对同一事物作出的相反的论断都加以肯定,违反
了矛盾律的要求,②错误。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是
对同一事物作出了同假判断,违反了排中律要求,犯了“两不可”
的错误,④错误。
特征 原因
追求认识
的客观性 ①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考点三 领会科学思维
1.科学思维的特征
特征 原因
结果具有
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
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
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结果具有
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
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
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
误,坚持真理
(续表)
2.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1)思维素养意义
①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②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③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
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2)思想政治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
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
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②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
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
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
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
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方
法问题。它既包括具体的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如具体的工作
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等,也包括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方
法,后者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包含与被
包含的关系,其外延不同。
【正误澄清】
1.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就能保证思维科学。(
)
纠正: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
[答案]×
条件。
2.学习科学思维的作用在于捍卫真理。(
)
[答案]×
纠正:学习科学思维,不仅有利于捍卫真理,还有
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帮
助我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3.科学思维即经过逻辑规则检验而证明正确的思维。(
)
[答案]×
纠正: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
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科学思维能够以实
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考向一 科学思维的特征
[拓展练 1]鲁迅曾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
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
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
)
颈子二三尺而已。”我们由此得到的启示是(
B.思维具有间接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答案]A
“描神画鬼”“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
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表明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
映认识对象,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A 符合题意,B、
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考向二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拓展练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时
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
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
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
方法分析问题。这是因为学习科学思维(
)
①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投身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②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不再走弯路
③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
④就能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
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代新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投身于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①符合题意。认为科学思维可以使人们学
习和工作不再走弯路,夸大了学习科学思维的作用,②排除。学
习科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③符合
题意。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的时代新人,而不是一定能成为,④排除。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