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3张PPT)第七部分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选择性必修3外延关系性质判断联言判断必要条件判断矛盾位置互换前提相容全部对象因果相同或相似[提纲挈领] 了解 1 个关系: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理解 1 个概念:推理的内涵。 了解 1 个本质: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 明确 2 个特征:概念及判断的基本特征。 区分 2 个变换:换质和换位。 识记 2 个技巧:判断周延情况的规则。 掌握 2 个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掌握 3 个方法: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 掌握 3 个规则:三段论推理的规则。 理解 3 个方法:共变法、求同法、求异法。 把握 3 个注意点: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 掌握 5 类方法: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的方法。考点一 准确把握概念1.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2.基本特征(1)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2)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外延关系 类别 图示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相容关系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 或交叉关系(3)外延关系外延关系 类别 图示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续表)①全同关系与同一个概念有区别,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相同,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是指外延、内涵都相同,如 “父亲”“爸爸”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②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3.方法(1)明确内涵的方法:下定义①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②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③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a.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商品就是劳动产品。b.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如:恒星是不动的星。c.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哲学不是文学。d.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④下一个正确定义的具体要求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a.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b.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共同犯罪。c.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2)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①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②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③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3)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划分则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准确把握概念,需要把定义与划分结合起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这要求人们不断深化对定义与划分的认识。【正误澄清】1.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关系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答案]× 纠正: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2.划分不用遵循逻辑规则。()[答案]× 纠正:划分要遵循逻辑规则: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考向一 概念的基本特征[拓展练 1]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如果求“马”,那么“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如果求“白马”,那么“黄马”“黑马”就不符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对这一论证分析正确的是( )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联关系、相互制约的 ②若把“非”理解为“不等于”,这就是正确的命题 ③如果把“非”理解为“不是”,这才是正确的命题 ④所有属概念都包含于种概念之中,故“白马”是马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黄马、黑马在马的外延范围内,却不在白马的外延范围内,这是由马和白马的内涵决定的。概念的内涵决定概念的外延,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定了,外延也就定了。同样,在一定条件下,外延定了,内涵也就定了。内涵与外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①正确。②正确,白马和马是内涵和外延皆不同的两个概念,所以白马不等于马。③错误,“白马不是马”忽视了白马与马的联系,且不符合事实,因此如果把“非”理解为“不是”,这个命题就是错误的。④错误,所有种概念包含于属概念之中,而不是属概念包含于种概念之中。考向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拓展练 2]一位老师为支援麦收的学生安排任务。他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同学们听后,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老师的分类错在(A.划分不全C.多出子项B.划分标准不一D.越级划分[答案]B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老师按照性别、体力强弱两个标准对学生分类,属于“划分标准不一”,B 符合题意,A、C、D 排除。考点二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1.判断(1)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2)基本特征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简单判断 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 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3)表达: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4)类型2.正确运用性质判断(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2)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3)种类要求 错误举例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通过学习,进步很快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①所有的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②你的这个办法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4)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3.正确运用关系判断(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2)结构: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3)使用关系判断常见的逻辑错误混淆关系的不同性质,把非对称关系当作对称关系,把非传递关系当作传递关系。【正误澄清】1.依据判断本身的真假性质,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答案]× 纠正: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2.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联言判断。()[答案]×纠正: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考向一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拓展练 1]性质判断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下列属于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的是()A.冬奥会是全世界人民的冰雪盛会B.如果不履行承诺,就是不诚信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超越历史、超越现实的东西D.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或者是唯物主义派别,或者是唯心主义派别[答案]AA 符合题意,冬奥会是全世界人民的冰雪盛会属于性质判断。B 不符合题意,如果不履行承诺,就是不诚信属于假言判断。C 不符合题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超越历史、超越现实的东西是联言判断。D 不符合题意,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或者是唯物主义派别,或者是唯心主义派别属于选言判断。考向二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拓展练 2]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下列判断中,属于关系判断的是()①中国与俄罗斯坚持不结盟、不对抗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③中国在高铁以及超级计算机、“中国天眼”望远镜、量子技术等领域领先世界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 ①正确,中国与俄罗斯坚持不结盟、不对抗,断定的是中俄两国的关系,是关系判断。②错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性质判断。③正确,中国在高铁以及超级计算机、“中国天眼”望远镜、量子技术等领域领先世界,断定的是在高科技领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关系判断。④错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假言判断。考点三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1.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2)构成: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联言判断的联结项主要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3)真假: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项目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判断依据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并存( 相容的选言支)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 不相容的选言支)2.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2)构成: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3)种类项目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联结项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成立条件 真 至少有一个选言支真 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假 没有选言支是真的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续表)3.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2)结构:前件、后件、联结项。假言判断的联结项主要有“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项目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要义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3)种类项目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联结项 “如果……那么……”“只要……就……”等 “只有……才……”“除非……才……”等 “当且仅当……”等真假判断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 前件假,后件必假。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续表)【正误澄清】1.联言判断只要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真的。()[答案]×纠正: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2.一个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这个假言判断一定是假的。()[答案]×纠正: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考向一 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典例 1](2022 年天津卷)“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这一判断是(A.假言判断C.关系判断)B.联言判断D.选言判断点拨:假言判断是断定某种情况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种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判断,材料不体现,A 排除。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是联言判断,B 正确。关系判断属于简单判断,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是复合判断,C 排除。选言判断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材料不体现,D 排除。答案:B[拓展练 1]赵老师、钱老师、孙老师分别教同一个班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只要孙老师不教语文,钱老师就不教数学;或者孙老师教语文,或者赵老师教语文;只有赵老师教英语,钱老师才教数学。下列推理必然成立的是()①钱老师教数学,孙老师就教语文②赵老师不教语文,孙老师就教语文③赵老师教英语,钱老师就教数学④钱老师不教数学,赵老师就教英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只要孙老师不教语文,钱老师就不教数学”,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如果钱老师教数学,那么孙老师就教语文,①正确。“或者孙老师教语文,或者赵老师教语文”,属于选言推理,且孙老师和赵老师不能同时教一个班的语文,赵老师不教语文,意味着孙老师就教语文,②正确。“只有赵老师教英语,钱老师才教数学”,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赵老师教英语,钱老师不一定教数学;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钱老师不教数学,赵老师可能教英语,也有可能不教英语,③④错误。考向二 假言判断[典例 2](2022 年海南卷)当“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则下列逻辑判断必为假的是(A.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下降了B.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就不会下降C.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D.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点拨:“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肯定前件式即前件真,则后件必真,有前必有后。否定后件式即后件假,则前件必假,无后必无前。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无前未必无后。因此,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可能下降了,也可能不会下降。因此这两个选项的判断可能为真,不能判断必为假,A、B 排除。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如果前件真,后件假,则判断一定为假。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该选项前件真,后件假,因此该判断一定为假,C 符合题意。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所以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该选项可以为真,D 排除。答案:C[拓展练 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据该论述可以得出的判断及其判断类型匹配正确的是()A.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关系判断B.只要实现了民主,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充分条件假言判断C.只有实现了民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要条件假言判断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现代化——选言判断[答案]C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属于性质判断,A 错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里民主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并不等于只要实现了民主,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根据题干论述不能得出该判断,B 错误。只有实现了民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C 正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现代化,说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这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D 错误。考点四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1.推理(1)含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2)构成: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3)种类①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②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2.演绎推理(1)含义: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2)具备的条件①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②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含义 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又叫换质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③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谓项举例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3.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含义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又叫换位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举例 有些书法家是画家,所以,有些画家是书法家(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4.三段论推理(1)含义: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2)结构①人们把结论中的谓项叫作“大项”,把结论中的主项叫作“小项”,把在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叫作“中项”。②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规则 错误 举例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四概念”的错误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小丽是廉洁的,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3)一般规则规则 错误 举例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小说是文学作品(不周延),诗歌不是小说。所以,诗歌不是文学作品(周延)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双否前提”的错误 豹子不是老虎,猫不是豹子,所以,猫……(续表)【正误澄清】1.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答案]× 纠正:演绎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必然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2.在进行三段论推理时,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答案]× 纠正:在进行三段论推理时,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3.对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是周延的。()[答案]×纠正:性质判断的主项只有特称判断是不周延的,全称判断与单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性质判断的谓项,肯定判断都不周延,而否定判断都周延。考向一 换质换位推理[典例 1](2023 年山东卷)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这些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面对风险挑战,唯有顽强拼搏,坚决斗争,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①弘则能胜其重,毅则能致其远②我们要赢得尊严、求得发展,就必须坚决斗争 ③以“有些风险挑战是国内的”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④“有些风险挑战是传统的”通过换质推理可得出“有些风险挑战不是现代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点拨:依据材料,弘毅是胜其重、致其远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应为只有弘大刚强才能承担重任,只有强毅忍耐才能使道路走得更远,①排除。顽强拼搏,坚决斗争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有效式是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我们要赢得尊严、求得发展,就必须坚决斗争,②正确。“有些风险挑战是国内的”,换质后为“有些风险挑战不是非国内的”。这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③正确。换质推理要把联项“是”改为“不是”,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传统的风险挑战,其矛盾的概念应为非传统,④错误。答案:C[拓展练 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凝练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列于首位的就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①理解现代中国、未来中国,需要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出发②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能理解现代中国、未来中国③“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通过换位推理可得出④以“有些文明具有非连续性”为“中华文明不具有间断性”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 ①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据此,通过换位、换质推理可以得出:理解现代中国、未来中国,需要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出发;以“有些文明具有非连续性”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因为特称否定判断推理不可进行换质位推理。②错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能否定前件,就否定后件。③错误,“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通过换质推理可得出“中华文明不具有间断性”。考向二 三段论推理[典例 2](2023 年山东卷)要构建一个符合推理规则的三段论,其结论为“有些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是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由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得出的①②③④四个判断中,可分别作为该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的是()第二条:……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第三条: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①有些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是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②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是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④有③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是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些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是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A.①—④C.①—③B.②—④D.③—④点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是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在大小前提中都没有周延,犯中项没有周延的错误,A 排除。这个三段论中,水生野生动物和陆生野生动物是不同的概念,犯“四概念”的错误,B 排除。正确的三段论要求大项、中项和小项各出现两次。这个三段论中,有些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作为小项只出现了一次,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作为大项出现了三次,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C 排除。这个三段论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D 正确。答案:D[拓展练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对下面三段论推理结构分析正确的是()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犯“四概念”的错误②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③自媒体是思想教育的工具,自媒体也是娱乐的工具,所以,娱乐的工具都是思想教育的工具。——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犯“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必然结论”的错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 ①正确,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大前提中的“群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泛指人民群众这个群体,而小前提中“群众”是指个体,因此犯了“四概念”的错误。②错误,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中项是“班干部”,在小前提中是周延的。③错误,自媒体是思想教育的工具,自媒体也是娱乐的工具,所以,娱乐的工具都是思想教育的工具,这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正确,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这犯了“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必然结论”的错误。项目 推理方法 示例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农村需要改革,城市也需要改革,所以,农村和城市都需要改革考点五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1.联言推理(1)含义: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推理方法项目 推理方法 示例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所以,德之不修,是吾忧也(续表)项目 推理方法 示例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肯定式: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2.选言推理(1)含义: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推理方法项目 推理方法 示例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①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②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一个哲学家要么是唯物主义者,要么是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所以,黑格尔不是唯物主义者。(肯定否定式)(续表)相容的选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的形式,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必然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项目 推理方法 示例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情况一: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会湿。天下雨了,地湿了。(前件真,后件一定真)情况二: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会湿。天没有下雨,地不湿。(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3.假言推理(1)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推理方法项目 推理方法 示例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情况一:只有年满 18 周岁,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他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以,他不满 18周岁。(后件假,前件不一定假)情况二:只有年满 18 周岁,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他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以,他年满18周岁了。(后件真,前件一定真)(续表)项目 推理方法 示例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①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②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某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 2整除,这个数是偶数,所以,这个数能被 2 整除(续表)【正误澄清】1.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不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答案]×纠正:①联言推理的合成式: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②联言推理的分解式: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项目 肯定前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 √ √ √2.如果肯定了必要条件假言推断的前提,结论就可以肯定其后件。()[答案]× 纠正:以下是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考向一 联言推理和选言推理[典例 1](2023 年湖南卷)为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某班开展学雷锋活动,可选活动方式有“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慰问福利院老人”。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①参观雷锋纪念馆,并慰问福利院老人②只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③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并慰问福利院老人④只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不参观雷锋纪念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点拨:根据男生的观点,参观雷锋纪念馆,可能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也可能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根据女生的观点,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以慰问福利院老人,①正确。根据女生的观点,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根据全班男生观点,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能参观雷锋纪念馆,也可能不参观雷锋纪念馆,②正确。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一定不能慰问福利院老人,③排除。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以此为依据进行推理可以得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④排除。答案:A[拓展练 1]掌握逻辑思维,或者学数学,或者学逻辑学,已经学习了数学,所以,掌握逻辑思维,不用再学逻辑学。上述推理结构()A.错误。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了前提中的部分选言支,结论不必然否定剩下的选言支B.错误。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结论就能断定其联言支都是真的C.正确。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D.正确。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了前提中的部分选言支,结论可以否定剩下的选言支[答案]A相容选言推理是以相容的选言判断为大前提构成的推理,它的选言支是可以同真的,所以它没有肯定否定式,题干中的推理是相容的选言推理,它肯定了前提中的部分选言支,结论不必然否定剩下的选言支,A 正确。联言推理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并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推演的演绎推理,而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由此可知,上述推理结构不属于联言推理,B 错误。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判断的质(肯定改为否定,否定改为肯定)从而得到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方法,而题干未显示出质的变化,体现的是相容选言推理,C 错误。D 错误,不相容选言推理是指前提中有一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推理,而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几个事物情况中有并且只有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选言判断,而材料中断定对象这几种情况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存在一种,属于相容选言推理。考向二 假言推理[典例 2](2023 年辽宁卷)雾凇俗称树挂,玉树琼花,宛若仙境。其形成条件严苛,需要独特的气象条件与自然要素。不同地区形成雾凇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但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共同条件。以下选项一定为真的是()①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所以雾凇产生了②雾凇产生了,所以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③湿度小或风④雾凇没产生,所以并力大或气温日较差小,所以雾凇没产生非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点拨:不同地区形成雾凇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但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共同条件,从材料可以看出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正确的结构是肯后肯前式或者否前否后式。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所以雾凇产生了,这是肯前肯后式得不出必然结论,①不符合题意。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正确的结构是肯后肯前式或者否前否后式。雾凇产生了,所以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这是肯后肯前式。湿度小或风力大或气温日较差小,所以雾凇没产生,这是否前否后式,②③符合题意。雾凇没产生,所以并非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这是否后否前式得不出必然结论,④不符合题意。答案:C[拓展练 2]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许多引人深思的台词,针对下列台词,分析正确的是()①只有通过我们自己不懈地努力,才能够搭建通往胜利的道路。②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了你。③只要吾一出马,彼就必定害怕;吾一开口,彼必定望风而逃。④没有形象思维的作品,是根本不可能触及人们的灵魂。A.①与②两句台词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假言推理B.②可以理解为“如果你不拥护真理,那么真理不拥护你”C.③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正确的逻辑形式有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D.④改为“只要具有形象思维的作品,就能触及人们的灵魂”,句意不变[答案]B A 错误,①属于肯定前件式,②属于肯定后件式。B 正确,“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了你”“如果你不拥护真理,那么真理不拥护你”都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C错误,“只要吾一出马,彼就必定害怕;吾一开口,彼必定望风而逃”,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D 错误,句意改变了,应改为“具有形象思维的作品,可能触及人们的灵魂”。项目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区别 前提 某类认识中的全部对象 某类认识中的部分对象结论范围 未超出前提的范围 超出了前提的范围结论与前提的联系 必然的 或然的联系 二者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的一般性程度较大考点六 归纳推理1.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2.种类:归纳推理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3.方法(1)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①求同法:考察几个出现某一被研究现象的不同场合,如果各个不同场合除一个条件相同外,其他条件都不同,那么,这个相同条件就是某被研究现象的原因。因这种方法是异中求同,所以又叫作求同法。②求异法:比较某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除一点不同外,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现象的原因。因这种方法是同中求异,所以又称之为求异法。③共变法:共变法指被研究对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其他因素皆相同,只有一个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被研究对象也发生相关变化,故被研究对象与这个变化因素存在因果关系。【正误澄清】1.以一般结论为前提,推出个别性和特殊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答案]×纠正:归纳推理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2.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推理。()[答案]×纠正: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考向一 归纳推理的种类[拓展练 1]某服装品牌公司针对新推出的春夏系列服装进行市场问卷调研,在随机发放的 2 份调查问卷中,有 1 份对新产品的款式设计、面料等方面表达了不够满意的态度,希望能够加以改进。公司据此认定这一系列服装开发失败,可以进行下线处理。该公司的推理()①基于半数受调查者的反馈意见作出,具有科学性②简单得出一般性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③前提和结论之间④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需进一有必然联系,是一种必然推理步提高可靠程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 ①不符合题意,这一推理基于半数的受调查者的意见作出下线处理的决定,没有深入探寻因果联系就简单得出一般性结论,不具有科学性。②符合题意,这一推理基于半数的受调查者的意见作出下线处理的决定,没有深入探寻因果联系就简单得出一般性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③不符合题意,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一种或然推理。④符合题意,该公司的调研没有涵盖所有的产品用户,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可靠程度。考向二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典例](2023 年江苏卷)春天的微风中飘散的不仅仅有花粉,一些植物病毒也可以借着花粉在花与花之间传播。某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在农业区采集的花朵携带着 100 多种不同病毒的基因组片段,而来自人类活动较少的草原上的花朵仅携带 12 种病毒。该团队认为,如果一块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就可能使更多的病毒寄居在这里。得出这一结论是运用了()A.求同法B.求异法C.类比推理D.演绎推理点拨:求同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 a 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 A 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 A 与被考察的现象 a 有因果联系。材料信息是根据“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这一差异因素进行的推断,A 不符合题意。由信息可知,在植物病毒可以借着花粉在花与花之间传播这一相同条件下,与人类活动较少的草原上的花朵携带较少病毒情况相比,农业区植物寄居的病毒更多是被考察的现象,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是差异因素,从而得出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与农业区植物寄居的病毒更多存在因果联系的结论,这是运用了求异法,B 正确。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材料信息不涉及类比推理,C 不符合题意。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结论的推理。某研究团队是根据农业区采集的花朵比草原上的花朵携带更多病毒进行推断,得出“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就可能使更多的病毒寄居在这里”的一般性结论,这属于归纳推理,D 不符合题意。答案:B[拓展练 2]动物学家用一种苍蝇(猩猩蝇)做实验发现,如果在猩猩蝇生长期内给予全日光照,猩猩蝇经过 208 小时生长成熟;如果给予半日光照,则猩猩蝇需要 212 小时才能生长成熟;如果在生长期内无光照,则猩猩蝇需要 219 小时才能生长成熟。可见,光照时间长短是影响猩猩蝇成熟期长短的原因。该实验运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A.求异法C.剩余法B.求同法D.共变法[答案]D材料中,被考察对象猩猩蝇的生长成熟期的长短会随着光照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光照时间长短的因素与猩猩蝇的生长之间存在因果联系,这是共变法,D 正确,A、B、C 排除。考点七 类比推理1.含义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2.方法(1)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2)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3.提高可靠程度(1)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2)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3)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4.作用(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2)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正误澄清】1.事物属性之间的相似和相同之处,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答案]× 纠正: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2.类比推理属于必然推理。()[答案]×纠正: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考向 类比推理[典例](2023 年浙江 1 月选考)漫画《相似》(作者:张昕)告诉我们()相似①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类比的可靠性越高②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③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④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点拨:漫画中树与树之间、人与人之间,既有相似,也有差异,可知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在进行类比时,既要看到事物的相同或相似属性,又要看到它们的属性之间的差异性,它们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②③符合题意。漫画体现的是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而不是强调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①不符合题意。 漫画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似与差异,没有体现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④不符合题意。答案:C[拓展练]荷,高雅圣洁,被誉为“花中君子”。如今,荷叶能纤尘不染的奥秘被揭示出来:荷叶表面分布着许多尺寸 20~40 微米的凸起结构,而结构表面又被更微小的纳米尺度的植物蜡晶体所覆盖,这使得灰尘与叶面的接触面积很小(如下图),并极易被雨水冲刷带走。材料科学家们根据荷叶的自清洁效应,制备出类似荷叶结构的复合表面结构,使其拥有了自清洁功能。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荷叶独特的结构与其自清洁功能之间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观事物②意识能够通过联想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创造出新的客③科学家运用类比的方法,设计制备出具有自清洁功能④荷叶与自清洁材料均具有自洁功能,二者的本质属的新材料性是一致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 ①符合题意,荷叶表面分布着许多尺寸 20~40 微米的凸起结构,而结构表面又被更微小的纳米尺度的植物蜡晶体所覆盖,这使得灰尘与叶面的接触面积很小,并极易被雨水冲刷带走。这说明荷叶独特的结构与其自清洁功能之间存在因果联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②错误,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意识能够通过联想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但不是创造出新的客观事物。③符合题意,材料科学家们根据荷叶的自清洁效应,制备出类似荷叶结构的复合表面结构,使其拥有了自清洁功能。这是科学家运用类比的方法,设计制备出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新材料。④错误,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荷叶与自清洁材料均具有自洁功能,二者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并非本质属性一致。有关“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的命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运用逻辑思维规则的知识,对晏子三次反驳运用的推理智慧加以分析。项目 获取信息 调用知识审设问 知识限定:逻辑思维规则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三段论推理、类比推理设问指向:晏子三次反驳运用的推理智慧设问类型:分析说明类审材料 信息①:“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解题流程]项目 获取信息 调用知识审材料 信息②:“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三段论推理信息③:“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类比推理(续表)(续表)项目 获取信息 调用知识写答案 ①在城门口,晏子运用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来反驳楚国的做法。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晏子认为,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所以,我不从狗门入。②在见到楚王时,晏子运用了三段论推理的有效形式。晏子提出,不肖者被派到不贤明的君主那里去,我是最不肖之人,所以,我被派到最不贤明的君主这里来了。(续表)写答案 ③在宴会上,晏子成功地运用了类比推理。橘生淮南果实仍为甜橘,移植淮北则变成酸枳,其原因在于水土不同。同样的,齐人在齐不为盗,入楚则为盗,原因亦在于齐楚两国水土不同。这是通过这种类比推理来论证楚国是产盗贼的地方[答题术语](1)判断试题设问,即试题要求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有可能会界定具体的演绎推理或者归纳和类比推理)。(2)分析材料,找出有效信息,通过真假值的关系,明确给定材料属于简单或者复合判断中的哪种类型。(3)依据判断的类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作出结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缘起】一颗“青花椒”搅动了全国餐饮界的神经。全国多地数十家餐馆被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甲”)起诉侵权,理由是其在店名、菜名中使用了“青花椒”字样。【分歧】甲是“青花椒”商标持有者,在饭店、餐厅等类别上申请注册了“青花椒”文字商标和文字与图形组合商标。该公司认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四川省某地“青花椒鱼火锅店”(下称“乙”)擅自在其经营店铺的牌匾上使用,店招牌标识完整包含了“青花椒”三字,易使相关公众误以为与涉案商标权利人具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产生混淆误认,遂以乙侵害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乙停止商标侵权并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 5 万元。乙则认为,青花椒系一种植物果实以及由此制成的调味料的名称,在川渝地区种植历史悠久,以其作为川菜的调味料已广为人知,本店招牌上“青花椒”三字是对鱼火锅所用调味品的描述性使用,用它做招牌不能算侵权。【裁判】经审理,法院作出民事判决,认为……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本案判决使用的推理类型,并结合材料写出其推理结构。解析:本题要求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本案判决使用的推理类型,并结合材料写出其推理结构,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试题。信息①:该案中乙店招牌上“青花椒”字样是对其特色菜含有调料的描述,并非商标性使用,所以法院应作出乙并未侵犯甲的商标权的判决→本案判决可以使用三段论推理。推理结构是:将“青花椒”作为描述性使用是不侵犯甲的商标权的,乙将“青花椒”作为描述性使用,所以,乙是不侵犯甲的商标权的。信息②:该案中乙店招牌上有明显的“邹鱼匠”标识,不易与甲造成混淆,所以乙并未侵犯甲的商标权→本案判决可以使用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推理。推理结构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上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侵权。乙未将“青花椒”作为商标性使用,不易造成混淆,所以,乙不构成侵权。答案:①示例一:三段论推理。将“青花椒”作为描述性使用是不侵犯甲的商标权的,乙将“青花椒”作为描述性使用,所以,乙是不侵犯甲的商标权的。②示例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推理。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上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侵权。乙未将“青花椒”作为商标性使用,不易造成混淆,所以,乙不构成侵权。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