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1 秋天》教案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秋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课文的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和背诵。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初步感受秋天的特点,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学校环境和学习生活还在适应阶段。他们的识字量有限,但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和参与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秋天的场景,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 1.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增强对祖国自然景观的热爱。 2. 初步了解秋天的特点,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语言运用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 1. 通过观察图片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秋天的景色。 审美创造 1.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3. 通过观察图片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难点 1.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秋天的景色。 3. 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秋天的图片、绘画材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为什么? (3) 引导学生说出“秋天”,并简要介绍秋天的特点。 (4) 板书课题:《秋天》。 (5) 播放秋天的音乐,营造氛围。 (6) 请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想象自己置身于秋天的景色中。 (7)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8) 教师总结,引出课文内容。 1. 观察图片,描述秋天的景色。 2. 回答问题,说出“秋天”及其特点。 3. 听音乐,想象秋天的景色。 4. 分享自己的感受。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停顿和语气。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3) 请几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 (4) 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停顿,强调重点词语。 (5) 全班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6) 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感情。 (7) 教师指导学生分段朗读,注意每段的重点内容。 (8) 请学生小组内互相朗读,互相纠正错误。 1. 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2.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3. 轮流朗读课文,认真听其他同学的朗读。 4. 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5. 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感情。 6. 小组内互相朗读,互相纠正错误。
学习生字新词 认读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逐个认读生字。 (2) 请学生领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3) 请学生用生字组词,加深记忆。 (4) 请学生用生字造句,提高应用能力。 (5) 教师讲解生字的笔画和结构,指导学生书写。 (6)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7)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互相评价。 (8) 教师总结生字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学生。 1. 认读生字,跟读生字。 2. 用生字组词,加深记忆。 3. 用生字造句,提高应用能力。 4. 练习书写生字,互相评价。
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课文 (1) 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秋天的景色? (2) 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关键词。 (3) 请学生找出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 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解释原因。 (5)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金黄色的稻田”、“火红的枫叶”等词语的含义。 (6)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景色。 (7) 请学生小组内讨论:为什么秋天这么美? (8) 请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1. 再次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 回答问题,找出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3. 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解释原因。 4. 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景色。 5. 小组内讨论,分享讨论结果。
拓展活动 绘画创作 (1) 请学生回忆课文中的秋天景色,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进行绘画。 (2) 教师提供绘画材料,指导学生绘画。 (3)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4)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创作思路。 (5) 教师总结绘画活动,表扬优秀学生。 (6) 请学生将作品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 (7) 请学生参观其他同学的作品,互相学习。 (8) 请学生写下对其他同学作品的评价。 1. 回忆课文中的秋天景色,选择喜欢的场景进行绘画。 2. 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3. 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创作思路。 4. 参观其他同学的作品,写下评价。
评价任务 朗读正确:☆☆☆ 生字掌握:☆☆☆ 描述准确:☆☆☆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通过学习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书写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 1.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每个词抄写三遍。 2. 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3. 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并用几句话描述图画中的景色。 4. 与家长一起观察家周围的秋天景色,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秋天》
生字新词: 金黄色、稻田、火红、枫叶、丰收、果实、凉爽、秋风、落叶、菊花 课文内容: 1. 金黄色的稻田 2. 火红的枫叶 3. 丰收的果实 4. 凉爽的秋风 5. 飘落的树叶 6. 盛开的菊花 秋天的特点: - 颜色丰富 - 气候凉爽 - 物产丰富 - 景色美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创设情境,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2.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认读生字、分析课文内容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绘画创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秋天的美。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仍存在发音不准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2. 个别学生在绘画创作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缺乏信心或兴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关注。 3. 课堂时间安排稍显紧张,部分环节未能充分展开,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