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12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1.本节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学科素养要求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区域认知:能根据各类统计图表,结合区域背景,概括不同区域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差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综合思维:能根据各类统计图表、资料背景,分析各类水体的相互补给和转化关系,能根据区域特征,分析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分析河湖等水体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其周边环境的演变。地理实践力: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模拟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3.3年真题考点分布题型 选择题高考考点 水循环、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新高考 2024 浙江卷9-10、26题、福建卷14题、广西卷12题2023 全国甲卷第6题、海南卷5-6、广东卷18题2022 山东卷第18题、浙江卷23题、河北卷11题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1.命题分析①一般从河流/湖泊/岛屿等微观区域情境切入,以微观区域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类型及其环节、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陆地水体间相互关系等内容;②考查方式: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题目比较灵活,考查频率较高。2.备考建议备考过程中要结合时事或者真实生活情境,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等解释各种水方面的地理现象,学会举一反三。知识点一:水循环类型及意义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①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② 陆地内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③ 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3、水循环的原因①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② 外因:太阳辐射(如蒸发、水汽输送)与重力作用(如降水、地表径流)。4、水循环的影响(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2)促进水资源更新。水体更新有一定限度,在利用水资源时不能超过水体更新速度。(3)塑造地表形态。(4)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5)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例题:(23-24高一上·四川内江·期中)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2.铺设“可呼吸地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①利于下渗,形成地下径流 ②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③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④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B 2.D【解析】1.根据水循环图可知,图中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从而也可造成地下径流增加,B正确,C错误。地表径流减少,A错误。由于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以使地面下方土壤水分蒸发,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D错误。故选B。2.采用“可呼吸地面”增加了下渗,有利于地下径流的形成和增加,①正确。采用“可呼吸地面”对路面结冰作用不大,②错误。采用“可呼吸地面”对减弱噪音、美化环境作用不大,③错误。采用“可呼吸地面”使得下渗增加,土壤湿度增大,增加了地面湿度,同时也增加了当地水资源数量,增加蒸发量,使空气湿度也随之增加,④正确。综上所述,排除ABC,故选D。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正面影响(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域面积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升高,可增大区域蒸发量和降水量。(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流域的蒸发量增大,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大空气湿度。(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加,减少地表径流。(4)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5)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2.负面影响(1)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植物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2)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调节作用。(3)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量,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4)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例题:(24-25高二上·吉林长春·阶段练习)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水华,说明该河出现了富营养化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发生的频率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但无论结果怎样,三峡工程建设利大于弊。完成下面小题。3.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后会使(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洪涝加剧 C.土壤肥力下降 D.地方气候更加温和湿润4.三峡库区水污染、滑坡、泥沙淤积发生频率增加的原因有( )①含沙量提高②水位上升③水流缓慢④水量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3.D 4.D【解析】3.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后,可以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可以调节库区小气候,使地方气候更加温和湿润。A错误、D正确;库区形成人工湖泊,水库能蓄洪,会减少当地洪涝灾害的发生,但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BC错误。故选D。4.水库蓄水,库区水位上升,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②正确;结合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水流缓慢使泥沙淤积加重,自净能力降低,所以水污染增加,③正确;库区水流变缓,挟沙能力减弱,含沙量降低,①错误;水量增大对三峡库区水污染、泥沙淤积发生频率增加关系不大,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知识点三: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一 雨水(降水)补给1、影响因素:降水量越多,流量越大2、补给季节:雨季3、补给特点: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雨季形成汛期。右图为河流受降水影响的径流变化。4、分布: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界多数河流主要补给源。二 湖泊水补给1、影响因素: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2、补给季节:全年3、补给特点:① 水量比较稳定,河流较普遍存在的补给源;② 与河水互补,当湖泊水位高于河水位,则湖泊补给河流;反之河流反补给湖泊。③ 湖泊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洪水期,河水补给湖泊水,湖泊储存上游洪峰径流,对下游洪峰有削减作用;枯水期,湖泊水排出补给下游河流,有“补枯”的作用。4、分布:分布较普遍三 地下水补给1、影响因素: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2、补给季节:全年3、补给特点:① 水量比较稳定,是河流普遍存在的补给源;② 地下水与河流水,因为水位变化还可能相互补给,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地下水。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③ 丰水期,河流水位高,河流水渗入河床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河流水位低,地下水流出,补给河流水。距河越远,地下水受河水水位影响小,地下水位季节变化也越小。4、分布:分布较普遍四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永久性积雪补给、冰川融水补给)1、影响因素: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2、补给季节:夏季3、补给特点: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夏汛明显,冬季断流。(下左图)4、分布: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等。五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1、影响因素:气温、积雪量2、补给季节:春季【与高山冰雪融水最明显的区别】3、补给特点:河流径流量随融雪量的变化而变化,多有春汛。4、分布:我国东北地区。(如上右图,3、4月份的小洪峰为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的春汛,8、9月份的大洪峰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夏汛)例题:【答案】5.D 6.A 7.C【解析】5.由图可知,图里河夏秋季径流量占比在70%左右,图里河位于东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降水量丰富,补给河流多,故大气降水是图里河的主要补给类型。 D正确,ABC错误,故选D。6.由表及材料可知,1990年以来图里河夏秋季径流量占比整体呈减少趋势,说明该流域降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②正确;图里河流域冻土融化,河流水下渗增加,河流径流量减少,年内径流量变化变小,①正确,④错误;表中图里河春季径流量大于冬季,主要原因是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在春季大量融化补给河流,冬季降水量多于春季,③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7.由于冻土融化,大量地表水下渗成为地下水,冬季河流水位低,地下水大量补给河流,导致冬季图里河径流量增大,C正确;气温升高导致冻土融化,河流结冰期缩短,蒸发量增大,AD错误;东北地区积雪融水一般出现在春季,B错误,故选C。知识点四: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要素 影响因素流量 补给水源(降水、冰雪融水)多的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多的河流流量大;外流河一般越往下游流量越大,内流河则相反;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取决于补给形式的变化汛期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雨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春季和夏季含沙量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起伏、土质状况及降水强度等有关结冰期 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凌汛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流速 河流水量大小;河段内落差大小水位 一般河流流量大则水位高,流量小则水位低河流水系特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形态)、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宽窄、曲直)、落差、源地、注入地等。例题:(24-25高三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洪都拉斯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森林覆盖率达50%。帕图卡河(下图)上游富水能,下游可通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帕图卡河上游支流众多,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多水源补给 B.地处山区,多分水岭C.南高北低,多短小河流 D.地势低洼,流水汇聚9.帕图卡河的水文特点是( )A.汛期短,河水暴涨暴落 B.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C.水流急,携带泥沙较多 D.独流入海,形成地上河【答案】8.B 9.B【解析】8.帕图卡河上游支流众多,上游位于山区,一是多河流发源地,二是多河流分水岭,因而造成降水丰富的山地,多河流发育,B正确;支流众多是地形影响的结果,地势南高北低影响流向,降水丰富影响流量,不影响水系特征,AC错误;地势低洼流水汇聚不容易形成支流众多的局面,D错误。故选B。9.根据纬度位置判断,洪都拉斯终年受海洋吹来的东北信风影响,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因而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河水不会经常暴涨暴落,B正确,A错误;洪都拉斯热带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状况好,河流含沙量小,C错误;下游河流虽然支流少,但并非独流入海,河汊多,不会形成地上河,D错误。故选B。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蒸腾)(1)温度:温度高,蒸发量大;温度低,蒸发量小。【注意与“光照”的区别,虽然一般情况下,光照强会使温度升高,但不尽然,如海拔较高的山顶,光照虽然强,但温度相较山下要低。因此,与蒸发直接相关的因素是“温度”,不要写“光照”。】(2)风速:风速大促进蒸发,风速小蒸发弱。(3)湿度:空气湿度大,近于饱和,蒸发弱(如梅雨季衣服晾不干);空气干燥,能够容纳更多水汽,有利于蒸发。(4)水域面积:水体表面积大,蒸发量大;水体表面积小,蒸发量小。(5)下垫面性质:水域、湿地、绿地等蒸发(腾)量大,干燥的裸地、岩体面蒸发量小。2、影响地表径流(1)降水量:降水量大,径流量大。(2)蒸发量: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蒸发量大,对径流量影响大。湿润地区该因素影响较小。(3)地质条件(土壤):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地表水易下渗,减小地表径流。(4)植被: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5)流域面积(支流):流域面积大,汇水量多,地表径流量大。3、影响下渗、地下径流(1)地面性质:硬化地面、黏质土壤不利于下渗,砂质土壤利于下渗。(2)坡度:坡度大,不利于下渗;坡度小,利于下渗。(3)植被:植被稀疏,不利于下渗;植被丰富,涵养水源,利于下渗。(4)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不利于下渗;强度小,利于下渗。(5)降水持续时间:持续时间短不利于下渗,时间长利于下渗。含沙量影响因素Ⅰ侵蚀量越大河流含沙量越大(来沙方面):河流流量大、地形坡度大、土质疏松、河床窄、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植被覆盖率低等,有利于侵蚀,河流含沙量大。Ⅱ泥沙沉积越多河流含沙量越少(去沙方面):河道弯曲、河湖等湿地吸附沉淀、水域的顶托作用、水库拦截等,有利于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基础】(24-25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下渗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2.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C.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3.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 )A.拉萨 B.吐鲁番 C.北京 D.呼和浩特【答案】1.B 2.C 3.C【解析】1.图中所示方式,雨水不能形成地表径流,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然后顺地下水道流走,直接影响到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B正确。洗车、冲厕后排放入下水管道,仍进入下渗、蒸发环节,影响较小,A、C错误。水汽输送是降水前的环节,收集雨水影响不到,D错误。故选B。2.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C正确。收集雨水使用后作污水排放,不是直接回灌地下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消费量,不是补充城市地下水,A错误。收集雨水目的是节约水资源,不是减缓城市内涝,B错误。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3.拉萨、吐鲁番位于干旱地区,降水少,该方式意义不大,A、B错误。呼和浩特位于半干旱区,降水也较少,该方式作用不大,D错误。北京降水量较大,人口密集,需水量大,水资源供应紧张,该方式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效益最大,C正确。故选C。(24-25高三上·江西九江·开学考试)某地经历一次2小时大雨,雨水下渗强度存在内部时空差异。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此次降水过程雨水下渗情况,图中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完成下面小题。4.一般情况下,乙地下渗量大于甲地是因为乙地( )A.坡度小 B.植被多 C.土质疏松 D.土层深厚5.若不考虑周边径流影响,E地地下径流增强,则甲、乙两地下渗强度( )A.甲减小,乙增大 B.甲增大,乙减小C.甲、乙均增大 D.甲、乙均减小【答案】4.A 5.B【解析】4.据图可知,乙地坡度小,地表径流历时长,流速慢,有利于下渗,A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断定甲乙两地的植被及土壤情况,BCD错误,故选A。5.读图可知,E地地下径流由甲地流向乙地,若E地地下径流增强,会造成甲地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有利于下渗,乙地因地下水位上升而不利于下渗,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24高一上·重庆·阶段练习)受台风影响,2023年7月30日,永定河上游的北京市斋堂水库提前进行了预泄。7月31日洪峰形成后,北京市第一次动用了1998年建成的滞洪水库蓄洪,最大限度发挥水库的蓄洪调峰作用。河道向下游控泄流量700m3/s,最大限度地减轻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此次北京特大暴雨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陆地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海上大循环7.北京市采取的一系列蓄洪措施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下渗 B.地下径流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8.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水体一直处于更新状态,无须节约用水②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④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唯一纽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6.B 7.C 8.B【解析】6.此次北京特大暴雨的水汽主要来源于海洋,降水后形成的径流又流回海洋,因此主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B正确;陆地内循环的降水主要来自于陆地内部,A错误;海上内循环是海洋水汽蒸发后在海洋上降水的过程,没有到达陆地,C错误;海上大循环的说法不正确,D错误。故选B。7.北京市采取的一系列蓄洪措施,主要是利用水库拦截地表径流汇聚形成的洪峰,使其洪峰流速减慢,流量下降,主要影响的是地表径流,而对下渗、地下径流和水汽输送环节影响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8.水循环可以促进陆地水体的更新,但我们也需要节水用水,用水量要在水循环更新范围之内,①错误;水循环伴随着能量的交换和传递,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正确;水循环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之一,③正确;水循环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重要纽带但不是唯一纽带,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2024年5月26日下午至27日,合肥市气象台相继发布了暴雨蓝色和橙色预警。在27日的一场暴雨中,合肥市区仿佛变成了一个“水世界”,城市的各个角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水侵袭。下图分别为合肥市区被淹没的景观图及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环节增强 B.②环节增强 C.④环节增强 D.⑦环节减弱10.针对此次城市内涝事件,合肥市应大力改善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环节和②环节 B.④环节和⑨环节C.③环节和④环节 D.⑧环节和⑨环节【答案】9.C 10.B【解析】9.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后,地表积水较多,会导致⑦蒸发环节、④地表径流环节增强,C正确,D错误;①环节是海上蒸发,②环节是水汽输送,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对①环节和②环节影响较小,AB错。故选C。10.针对市区的内涝问题,合肥应积极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统或建设海绵城市(下渗)。④环节是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可以减轻内涝;⑨环节是下渗,增加下渗也能缓解内涝。因此合肥市应改善④环节和⑨环节,故B选项正确。①环节是海上蒸发,②环节是水汽输送,③环节是降水,这些环节难以受到人为影响,ACD错误。故选B。【提升】(24-25高三上·重庆·阶段练习)泾河地处黄土高原中部,流域年均降水量517.9mm。据统计,近70年来泾河径流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下表为此期间各因素对泾河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统计表(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降水 潜在蒸发量 人类活动汛期 -16.76 53.01 63.75非汛期 -12.78 18.70 94.0811.近70年泾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冷湿化 B.冷干化 C.暖干化 D.暖湿化12.非汛期,人类活动对泾河流量减小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汛期,其主要原因是非汛期( )A.河流流量小 B.灌溉用水增多 C.工业用水多 D.水库持续蓄水【答案】11.D 12.B【解析】11.由表格可知,降水变化对泾河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为负值,说明降水的变化应该使径流量增加,说明降水应该是增加,潜在蒸发量对泾河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为正值,说明潜在蒸发量增加,说明气候变暖,加剧了蒸发,故近70年泾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化,D正确,排除ABC。故选D。12.河流流量小,是水文特征,不是人类活动,结合表格,非汛期人类活动对泾河流量减小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汛期,是因为汛期和非汛期人类活动不同、降水和潜在蒸发量贡献率不同,A错误;非汛期,降水少,近70年以来,农田面积增加,而农田需要灌溉,灌溉用水增多,汛期降水多,农田一般不需要灌溉,B正确;工业生产比较稳定,用水不分汛期和非汛期,C错误;水库蓄水通常是在汛期,D错误。故选B。(24-25高三上·贵州六盘水·阶段练习)内华达山脉地处伊比利亚半岛南部,最高峰海拔3479m,从山麓到山顶,年平均降水量从500 mm增加至1000mm,海拔2000m以上地区则主要为降雪。8-15世纪,当地居民在内华达山脉南坡开发了多个古老的灌溉系统,他们在高山地区沿着等高线开挖集水沟拦截坡上春季的积雪融水,这些融水再通过高度风化的碎屑带下渗,以地下水的形式向下运移,激活山腰的若干泉水,实现春水夏用。下图示意内华达山脉南坡灌溉系统景观及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灌溉系统通过碎屑带渗流引水有利于( )①提高坡面径流速度 ②减少坡面水分蒸发 ③降低地下水水位 ④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当地春季积雪融水夏用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降水量少,且农作物耗水量大B.夏季气温高,明渠水分蒸发量大C.夏季土壤返盐,需大量引淡水淋盐D.夏季水温高,更适合灌溉农作物【答案】13.B 14.A【解析】13.碎屑带渗流会降低坡面径流流速,①错误;碎屑带渗流能够减少坡面水分的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②④正确;能够增加地下水补给,提高地下水水位,③错误。故选B。14.根据材料信息“从山麓到山顶,年平均降水量从500 mm增加至1000mm,海拔2000m以上地区则主要为降雪。”可知,当地降水主要为固态降水,夏季降水量较少,且夏季为农作物生长旺季,需水量较大,为了保障农业用水,当地春季积雪融水夏用,A正确;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是导致夏季缺水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春季积雪融水夏用的主要原因,B错误;当地土壤返盐主要集中在春季,C错误;夏季水温高不是导致春季积雪融水夏用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24-25高三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由河流和湖泊组成的一个封闭内陆湖泊群。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色林错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湖泊流域内,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近40年全球气候变化使该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色林错湖泊( )A.入湖河流水系少 B.湖水透明度较高C.湖水含盐量较低 D.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16.推测色林错湖泊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17.色林错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列有关湖泊及周边地区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汇入湖泊的淡水增加,周边地区盐碱化减轻 B.湖泊湖面降水量增加,流域面积变大C.湖泊周边地区冰川面积缩小,地面辐射增强 D.湖泊冻结时间提前,消融时间推后【答案】15.B 16.B 17.C【解析】15.根据图片分析可知,有多条河流注入色林错,故入户水系较多,A错误;色林错流域为高山湖泊,人类活动少,污染少,湖水透明度较高,B正确;由于该湖为内陆湖,无排盐通道,随着湖水不断蒸发,盐分不断注入导致盐分不断积累,使湖水含盐量较高,C错误;该湖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周边多积雪冰川分布,高山积雪冰川融水形成的入湖径流和暖季时的降水补给该湖,故其主要补给水源不应仅有大气降水,D错误。故选B。16.根据材料“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可知,5-10月该湖接受补给,而10月份补给量积累到最大值,故10月水位最高;而11月-次年4月湖面蒸发,不断损失水量,而到了4月份水量的损失积累到最大值,此时湖泊水位最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湖泊周边地区盐碱化和不合理灌溉、蒸发强有关,与汇入湖泊的淡水量多少关系较小,故A错误;由于色林错面积增加,可供蒸发的水量增加,可能会增加降水,但流域面积受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故降水对流域面积变化影响不大,B错误;该湖面积增加,说明注入该湖的水量增加,而一部分补给来源是高山冰川融水,故可以判断该地区高山冰川融化量增加,面积缩小,地表因缺少冰川的覆盖使得地面辐射增强,C正确;该湖面积增加主要是气候变暖导致的,故冻结时间推后,消融时间可能提前,D错误。故选C。(24-25高一上·湖北十堰·阶段练习)甜樱桃和中草药云木香是云南鲁甸县的著名物产。甜樱桃适宜生长在山区向阳山坡,地面坡度小,无积水;云木香适合生长在1500-2500米的山区。下图是鲁甸某地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示地区位于武汉市(114°E,30°N)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19.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20.图中四地,甜樱桃适宜生长地、云木香最高生长地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8.C 19.A 20.B【解析】18.武汉与当地同属于北半球,当地纬度较武汉低,位于武汉以南,当地与武汉同为东经度,当地经度值小于武汉,位于武汉以西,所以图示地区位于武汉的西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19.根据所学可知,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读图可知,图中东北高,西南低,河流干流大致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甜樱桃适宜生长在山区向阳山坡,地面坡度小,无积水的环境中,②地地处山地南坡,为向阳坡,且等高线相对稀疏,有一定坡度,但地面坡度较小,所以②地适合生长甜樱桃;云木香适合生长在海拔1500-2500米的山区,据图示等高线信息可知③地在2200米到2400米之间,符合云木香适合生长海拔范围,且接近云木香最高生长海拔2500米。①地位于阴坡,④地距河流较近,易积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真题】(2024·全国·高考真题)土壤水分转化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环节。某科研小组进行人工降雨实验,测量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30°的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况,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 30 厘米、60 厘米和 100 厘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根据图a判断曲线I是深度为 30 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依据是曲线I( )A.变化最早 B.初始值适中C.峰值最高 D.波动最大22.图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 )A.降雨最大 B.地表产流多C.土壤水分饱和 D.雨水下渗多23.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 ( )①地表径流 ②地下径流 ③土壤水分 ④蒸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21.A 22.B 23.C【解析】21.根据材料信息,I、Ⅱ和Ⅲ是在30°的坡地上覆盖石子情况下,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为30厘米、60厘米和100厘米的实验结果,三种情况中,30厘米测量土壤深度最浅,因此土壤体积含水率最先受到雨水下渗影响,土壤体积含水率最先上升,变化最早,A正确;初始值适中并不能说明其土壤深度较浅,B错误;从图中可看出,峰值最高的是Ⅲ曲线,Ⅲ曲线的波动最大,CD错误。故选A。22.从图b中可以看出,I曲线变化明显,降雨后土壤含水量上升明显,说明其为测量深度3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曲线Ⅱ和Ⅲ为测量60厘米和10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Ⅱ和Ⅲ在降雨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裸地下渗量小,地下径流少,地表产流多,对土壤深处的土壤含水率影响不大,B正确,CD错误;图b中曲线I、Ⅱ和Ⅲ是同时进行人工降雨实验,降水量一致,A错误。故选B。23.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降水后下渗增加,因此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增加,②③正确,①错误;与裸地相比,在坡地上覆盖石子使得土壤上有覆盖物,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④错误,综上所述,C项的②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3·全国·高考真题)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25.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26.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答案】24.A 25.B 26.A【解析】24.材料信息表明,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说明注入①②③的河流原来与南侧高地南边的河流连在一起,后地层抬升而在地表分开,但①②③的湖泊水可能通过地下水与南侧河流相连,通过下渗方式输出湖水和湖水中所含盐分,因此盐分不会在湖泊中积累,从而形成淡水湖,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5.结合④湖及其所属水系可推测,原先①②③湖泊及其水系为南部河流的上游河段,由于南侧地区形成新的分水岭,湖泊南部河道发生流向改变,后因无水流汇入,造成断流,故B正确;如果是狭长湖盆,堆积物应该比较细小,而①②③南侧高地上谷底存在卵石堆积,A错误;如果是冰川或泥石流,则堆积物应该大小不一,杂乱无章,故排除CD。故选B。26.由上题分析可知,MN一线形成新的分水岭,造成①②③湖泊南部河道改向,故该处应为断裂带,且MN一线南部地势相对抬升,形成分水岭,北部相对沉降,积水成湖,A正确,B错误;如果发生褶皱,不会保持原有的水系形态完整,排除CD。故选A。(2024·浙江·高考真题)无人机遥感是近年来应用于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新技术。下图为2021~2023年鄱阳湖总氮含量监测数据和总氮Ⅱ、Ⅲ、Ⅳ类水质标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从2021~2023年总氮含量变化看,鄱阳湖水质( )A.冬半年优于夏半年 B.受水量影响较小C.全年优于Ⅱ类水质标准 D.受气温影响明显28.在水生态环境监测中,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 )A.获取水质信息数据 B.获取水体流量数据C.制定污染处理方案 D.判断水体污染类型【答案】27.D 28.A【解析】27.从图中可以看出,2021~2023年鄱阳湖冬半年总氮含量相对较高,夏半年总氮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夏半年水质优于冬半年,A错误;鄱阳湖的水量会影响湖水的稀释和自净能力,从而影响水质中总氮含量,所以水质受水量影响较大,B错误;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总氮含量在部分时段高于Ⅱ类水质标准,不是全年优于Ⅱ类水质标准,C错误;图中总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气温的关联明显,因此鄱阳湖水质受气温影响明显,D正确。故选D。28.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水体的光谱等信息,从而分析得出水质信息数据,A 正确; 而获取水体流量数据通常需要特定的水文监测设备和方法,无人机遥感技术难以直接获取水体流量数据,B错误;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有关水质的信息,但仅依靠它难以准确判断水体污染类型并制定污染处理方案,这需要更详细的水样分析和专业的评估,CD错误;故选A。(2023·天津·高考真题)图为雅鲁藏布江干流2000年至2020年河面宽度波动范围与河面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河流流速最大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30.雅鲁藏布江干流各处河面宽度波动范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水量和河谷宽度 B.植被状况和含沙量C.河水流速和侵蚀强度 D.海拔高度和结冰期【答案】29.D 30.A【解析】29.读图可知,从①-④距河源距离越来越远,汇水面积越来越大,流量越来越大,因此④流量最大。而从河面宽度来看,④河面宽度最窄。综上所述,④流量最大,河面宽度最窄,因此河流流速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30.河流水量影响水位的高低,进而影响河面宽度;河面宽度受河谷地形限制,影响其波动范围,A正确;而植被状况、含沙量、河水流速和侵蚀强度、海拔高度和结冰期对河面宽度的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12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精讲精练原卷版1.本节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学科素养要求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区域认知:能根据各类统计图表,结合区域背景,概括不同区域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差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综合思维:能根据各类统计图表、资料背景,分析各类水体的相互补给和转化关系,能根据区域特征,分析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分析河湖等水体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其周边环境的演变。地理实践力: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模拟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3.3年真题考点分布题型 选择题高考考点 水循环、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新高考 2024 浙江卷9-10、26题、福建卷14题、广西卷12题2023 全国甲卷第6题、海南卷5-6、广东卷18题2022 山东卷第18题、浙江卷23题、河北卷11题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1.命题分析①一般从河流/湖泊/岛屿等微观区域情境切入,以微观区域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类型及其环节、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陆地水体间相互关系等内容;②考查方式: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题目比较灵活,考查频率较高。2.备考建议备考过程中要结合时事或者真实生活情境,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等解释各种水方面的地理现象,学会举一反三。知识点一:水循环类型及意义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①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② 陆地内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③ 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3、水循环的原因①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② 外因:太阳辐射(如蒸发、水汽输送)与重力作用(如降水、地表径流)。4、水循环的影响(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2)促进水资源更新。水体更新有一定限度,在利用水资源时不能超过水体更新速度。(3)塑造地表形态。(4)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5)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例题:(23-24高一上·四川内江·期中)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2.铺设“可呼吸地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①利于下渗,形成地下径流 ②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③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④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B 2.D【解析】1.根据水循环图可知,图中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从而也可造成地下径流增加,B正确,C错误。地表径流减少,A错误。由于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以使地面下方土壤水分蒸发,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D错误。故选B。2.采用“可呼吸地面”增加了下渗,有利于地下径流的形成和增加,①正确。采用“可呼吸地面”对路面结冰作用不大,②错误。采用“可呼吸地面”对减弱噪音、美化环境作用不大,③错误。采用“可呼吸地面”使得下渗增加,土壤湿度增大,增加了地面湿度,同时也增加了当地水资源数量,增加蒸发量,使空气湿度也随之增加,④正确。综上所述,排除ABC,故选D。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正面影响(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域面积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升高,可增大区域蒸发量和降水量。(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流域的蒸发量增大,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大空气湿度。(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加,减少地表径流。(4)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5)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2.负面影响(1)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植物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2)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调节作用。(3)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量,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4)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例题:(24-25高二上·吉林长春·阶段练习)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水华,说明该河出现了富营养化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发生的频率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但无论结果怎样,三峡工程建设利大于弊。完成下面小题。3.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后会使(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洪涝加剧 C.土壤肥力下降 D.地方气候更加温和湿润4.三峡库区水污染、滑坡、泥沙淤积发生频率增加的原因有( )①含沙量提高②水位上升③水流缓慢④水量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3.D 4.D【解析】3.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后,可以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可以调节库区小气候,使地方气候更加温和湿润。A错误、D正确;库区形成人工湖泊,水库能蓄洪,会减少当地洪涝灾害的发生,但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BC错误。故选D。4.水库蓄水,库区水位上升,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②正确;结合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水流缓慢使泥沙淤积加重,自净能力降低,所以水污染增加,③正确;库区水流变缓,挟沙能力减弱,含沙量降低,①错误;水量增大对三峡库区水污染、泥沙淤积发生频率增加关系不大,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知识点三: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一 雨水(降水)补给1、影响因素:降水量越多,流量越大2、补给季节:雨季3、补给特点: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雨季形成汛期。右图为河流受降水影响的径流变化。4、分布: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界多数河流主要补给源。二 湖泊水补给1、影响因素: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2、补给季节:全年3、补给特点:① 水量比较稳定,河流较普遍存在的补给源;② 与河水互补,当湖泊水位高于河水位,则湖泊补给河流;反之河流反补给湖泊。③ 湖泊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洪水期,河水补给湖泊水,湖泊储存上游洪峰径流,对下游洪峰有削减作用;枯水期,湖泊水排出补给下游河流,有“补枯”的作用。4、分布:分布较普遍三 地下水补给1、影响因素: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2、补给季节:全年3、补给特点:① 水量比较稳定,是河流普遍存在的补给源;② 地下水与河流水,因为水位变化还可能相互补给,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地下水。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③ 丰水期,河流水位高,河流水渗入河床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河流水位低,地下水流出,补给河流水。距河越远,地下水受河水水位影响小,地下水位季节变化也越小。4、分布:分布较普遍四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永久性积雪补给、冰川融水补给)1、影响因素: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2、补给季节:夏季3、补给特点: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夏汛明显,冬季断流。(下左图)4、分布: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等。五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1、影响因素:气温、积雪量2、补给季节:春季【与高山冰雪融水最明显的区别】3、补给特点:河流径流量随融雪量的变化而变化,多有春汛。4、分布:我国东北地区。(如上右图,3、4月份的小洪峰为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的春汛,8、9月份的大洪峰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夏汛)例题:【答案】5.D 6.A 7.C【解析】5.由图可知,图里河夏秋季径流量占比在70%左右,图里河位于东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降水量丰富,补给河流多,故大气降水是图里河的主要补给类型。 D正确,ABC错误,故选D。6.由表及材料可知,1990年以来图里河夏秋季径流量占比整体呈减少趋势,说明该流域降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②正确;图里河流域冻土融化,河流水下渗增加,河流径流量减少,年内径流量变化变小,①正确,④错误;表中图里河春季径流量大于冬季,主要原因是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在春季大量融化补给河流,冬季降水量多于春季,③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7.由于冻土融化,大量地表水下渗成为地下水,冬季河流水位低,地下水大量补给河流,导致冬季图里河径流量增大,C正确;气温升高导致冻土融化,河流结冰期缩短,蒸发量增大,AD错误;东北地区积雪融水一般出现在春季,B错误,故选C。知识点四: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要素 影响因素流量 补给水源(降水、冰雪融水)多的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多的河流流量大;外流河一般越往下游流量越大,内流河则相反;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取决于补给形式的变化汛期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雨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春季和夏季含沙量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起伏、土质状况及降水强度等有关结冰期 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凌汛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流速 河流水量大小;河段内落差大小水位 一般河流流量大则水位高,流量小则水位低河流水系特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形态)、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宽窄、曲直)、落差、源地、注入地等。例题:(24-25高三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洪都拉斯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森林覆盖率达50%。帕图卡河(下图)上游富水能,下游可通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帕图卡河上游支流众多,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多水源补给 B.地处山区,多分水岭C.南高北低,多短小河流 D.地势低洼,流水汇聚9.帕图卡河的水文特点是( )A.汛期短,河水暴涨暴落 B.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C.水流急,携带泥沙较多 D.独流入海,形成地上河【答案】8.B 9.B【解析】8.帕图卡河上游支流众多,上游位于山区,一是多河流发源地,二是多河流分水岭,因而造成降水丰富的山地,多河流发育,B正确;支流众多是地形影响的结果,地势南高北低影响流向,降水丰富影响流量,不影响水系特征,AC错误;地势低洼流水汇聚不容易形成支流众多的局面,D错误。故选B。9.根据纬度位置判断,洪都拉斯终年受海洋吹来的东北信风影响,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因而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河水不会经常暴涨暴落,B正确,A错误;洪都拉斯热带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状况好,河流含沙量小,C错误;下游河流虽然支流少,但并非独流入海,河汊多,不会形成地上河,D错误。故选B。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蒸腾)(1)温度:温度高,蒸发量大;温度低,蒸发量小。【注意与“光照”的区别,虽然一般情况下,光照强会使温度升高,但不尽然,如海拔较高的山顶,光照虽然强,但温度相较山下要低。因此,与蒸发直接相关的因素是“温度”,不要写“光照”。】(2)风速:风速大促进蒸发,风速小蒸发弱。(3)湿度:空气湿度大,近于饱和,蒸发弱(如梅雨季衣服晾不干);空气干燥,能够容纳更多水汽,有利于蒸发。(4)水域面积:水体表面积大,蒸发量大;水体表面积小,蒸发量小。(5)下垫面性质:水域、湿地、绿地等蒸发(腾)量大,干燥的裸地、岩体面蒸发量小。2、影响地表径流(1)降水量:降水量大,径流量大。(2)蒸发量: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蒸发量大,对径流量影响大。湿润地区该因素影响较小。(3)地质条件(土壤):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地表水易下渗,减小地表径流。(4)植被: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5)流域面积(支流):流域面积大,汇水量多,地表径流量大。3、影响下渗、地下径流(1)地面性质:硬化地面、黏质土壤不利于下渗,砂质土壤利于下渗。(2)坡度:坡度大,不利于下渗;坡度小,利于下渗。(3)植被:植被稀疏,不利于下渗;植被丰富,涵养水源,利于下渗。(4)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不利于下渗;强度小,利于下渗。(5)降水持续时间:持续时间短不利于下渗,时间长利于下渗。含沙量影响因素Ⅰ侵蚀量越大河流含沙量越大(来沙方面):河流流量大、地形坡度大、土质疏松、河床窄、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植被覆盖率低等,有利于侵蚀,河流含沙量大。Ⅱ泥沙沉积越多河流含沙量越少(去沙方面):河道弯曲、河湖等湿地吸附沉淀、水域的顶托作用、水库拦截等,有利于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基础】(24-25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下渗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2.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C.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3.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 )A.拉萨 B.吐鲁番 C.北京 D.呼和浩特(24-25高三上·江西九江·开学考试)某地经历一次2小时大雨,雨水下渗强度存在内部时空差异。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此次降水过程雨水下渗情况,图中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完成下面小题。4.一般情况下,乙地下渗量大于甲地是因为乙地( )A.坡度小 B.植被多 C.土质疏松 D.土层深厚5.若不考虑周边径流影响,E地地下径流增强,则甲、乙两地下渗强度( )A.甲减小,乙增大 B.甲增大,乙减小C.甲、乙均增大 D.甲、乙均减小(23-24高一上·重庆·阶段练习)受台风影响,2023年7月30日,永定河上游的北京市斋堂水库提前进行了预泄。7月31日洪峰形成后,北京市第一次动用了1998年建成的滞洪水库蓄洪,最大限度发挥水库的蓄洪调峰作用。河道向下游控泄流量700m3/s,最大限度地减轻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此次北京特大暴雨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陆地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海上大循环7.北京市采取的一系列蓄洪措施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下渗 B.地下径流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8.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水体一直处于更新状态,无须节约用水②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④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唯一纽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2024年5月26日下午至27日,合肥市气象台相继发布了暴雨蓝色和橙色预警。在27日的一场暴雨中,合肥市区仿佛变成了一个“水世界”,城市的各个角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水侵袭。下图分别为合肥市区被淹没的景观图及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环节增强 B.②环节增强 C.④环节增强 D.⑦环节减弱10.针对此次城市内涝事件,合肥市应大力改善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环节和②环节 B.④环节和⑨环节C.③环节和④环节 D.⑧环节和⑨环节【提升】(24-25高三上·重庆·阶段练习)泾河地处黄土高原中部,流域年均降水量517.9mm。据统计,近70年来泾河径流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下表为此期间各因素对泾河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统计表(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降水 潜在蒸发量 人类活动汛期 -16.76 53.01 63.75非汛期 -12.78 18.70 94.0811.近70年泾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冷湿化 B.冷干化 C.暖干化 D.暖湿化12.非汛期,人类活动对泾河流量减小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汛期,其主要原因是非汛期( )A.河流流量小 B.灌溉用水增多 C.工业用水多 D.水库持续蓄水(24-25高三上·贵州六盘水·阶段练习)内华达山脉地处伊比利亚半岛南部,最高峰海拔3479m,从山麓到山顶,年平均降水量从500 mm增加至1000mm,海拔2000m以上地区则主要为降雪。8-15世纪,当地居民在内华达山脉南坡开发了多个古老的灌溉系统,他们在高山地区沿着等高线开挖集水沟拦截坡上春季的积雪融水,这些融水再通过高度风化的碎屑带下渗,以地下水的形式向下运移,激活山腰的若干泉水,实现春水夏用。下图示意内华达山脉南坡灌溉系统景观及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灌溉系统通过碎屑带渗流引水有利于( )①提高坡面径流速度 ②减少坡面水分蒸发 ③降低地下水水位 ④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当地春季积雪融水夏用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降水量少,且农作物耗水量大B.夏季气温高,明渠水分蒸发量大C.夏季土壤返盐,需大量引淡水淋盐D.夏季水温高,更适合灌溉农作物(24-25高三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由河流和湖泊组成的一个封闭内陆湖泊群。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色林错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湖泊流域内,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近40年全球气候变化使该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色林错湖泊( )A.入湖河流水系少 B.湖水透明度较高C.湖水含盐量较低 D.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16.推测色林错湖泊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17.色林错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列有关湖泊及周边地区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汇入湖泊的淡水增加,周边地区盐碱化减轻 B.湖泊湖面降水量增加,流域面积变大C.湖泊周边地区冰川面积缩小,地面辐射增强 D.湖泊冻结时间提前,消融时间推后(24-25高一上·湖北十堰·阶段练习)甜樱桃和中草药云木香是云南鲁甸县的著名物产。甜樱桃适宜生长在山区向阳山坡,地面坡度小,无积水;云木香适合生长在1500-2500米的山区。下图是鲁甸某地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示地区位于武汉市(114°E,30°N)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19.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20.图中四地,甜樱桃适宜生长地、云木香最高生长地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真题】(2024·全国·高考真题)土壤水分转化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环节。某科研小组进行人工降雨实验,测量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30°的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况,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 30 厘米、60 厘米和 100 厘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根据图a判断曲线I是深度为 30 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依据是曲线I( )A.变化最早 B.初始值适中C.峰值最高 D.波动最大22.图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 )A.降雨最大 B.地表产流多C.土壤水分饱和 D.雨水下渗多23.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 ( )①地表径流 ②地下径流 ③土壤水分 ④蒸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3·全国·高考真题)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25.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26.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2024·浙江·高考真题)无人机遥感是近年来应用于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新技术。下图为2021~2023年鄱阳湖总氮含量监测数据和总氮Ⅱ、Ⅲ、Ⅳ类水质标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从2021~2023年总氮含量变化看,鄱阳湖水质( )A.冬半年优于夏半年 B.受水量影响较小C.全年优于Ⅱ类水质标准 D.受气温影响明显28.在水生态环境监测中,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 )A.获取水质信息数据 B.获取水体流量数据C.制定污染处理方案 D.判断水体污染类型(2023·天津·高考真题)图为雅鲁藏布江干流2000年至2020年河面宽度波动范围与河面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河流流速最大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30.雅鲁藏布江干流各处河面宽度波动范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水量和河谷宽度 B.植被状况和含沙量C.河水流速和侵蚀强度 D.海拔高度和结冰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2水循环及陆地水体相互关系【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原卷版).docx 专题12水循环及陆地水体相互关系【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