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手学上磨出的水疱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水,A错误;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正确;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正确;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D正确。2.B小肠腔、肺泡腔、膀胱与外界相通,消化液、肺泡腔内的气体、尿液不属于内环境;大脑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属于人体内环境,B符合题意。3.B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并不会使血浆H发生紊乱,因为其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A错误;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由于机体中的水盐平衡调节机制,因此即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有所升高,机体依然能利用自身的调节机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能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机制,能维特自身体温的相对稳定,C错误;C)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体液中CO2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从而将更多的CO2通过呼吸运动排出,CO2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4,D运动员刚烈运动过程中产热增加,由于体温调节的作用,散热也会加快,大量产热不会使体温急剧升高,A错误;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大量产热不会使血浆的H下降,B错误;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升高,C错误;大量出汗增加散热,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D正确。5.C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因为机体接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信号后会分泌抗利尿激素,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A正确;人是恒温动物,正常人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调节使体温总是接近37℃,B正确;血浆pH的维持与血浆的缓冲物质有关系,缓冲物质成对存在,往往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与HCO、HPO等离子有关,C错误:正常人体每一天的排水量差不多,排水的主要方式有出汗和排尿,故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D正确。6.C大量乳酸进入血液,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血浆的pH可以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大量消耗葡萄糖,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可以补充血糖,所以血糖浓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大量失钠,由于纳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因此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C正确;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错误。7.B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可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正确;通过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缓冲能力更强,B错误;清水组实验结果是pH呈上升趋势,可能滴加的是NOH溶液,而不是HCI溶液,C正确:加人HCI量过多后,血浆组的H也会下降,因此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8.C血浆蛋白诚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肺水肿,A错误:病理性溶血使红细胞破裂后,导致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中,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B错误: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血浆中物质的含量存在差异,C正确;若化验结果显示血浆中各成分含量正常,也可能会患病,D错误。9,D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等,A错误: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人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B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存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错误:人的脑神经共12对,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D正确10.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错误:交感神经和刷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B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反的,C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内脏器官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例如,当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5-T-104B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学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准考证号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0][0][0][0][0][0][0][0][0[1[1][1][1][1][1][1]必[1][1]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2][2][2][2][2][2][2][2]意号;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3][3][3][3][3][3][3][3]事[4][4][4][4][4][4][4][4]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4)[5][5][5]515[[5]项上答题无效。[6[6[6][6]/o[6]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登、不破损。[7][7][7]81[8]811[8填涂正确填涂:缺考[9[9][9][91[91[9j[9][91范例错误填涂:的c p标记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1 CA][B][C][O]6 CA][B][C][D]11 CA]CB]CC]CD]16 CA][B][C]CD]2CA][B][C][D]7 [A][B][C][D]12 [A]CB]CC]CD]3 CA][B][C][D]8 CA][B][C]CD]13 [A]CB]CC]CD]4 CA][B][C][D]9[A][B][C][D]14 CA]CB]CC]CD]5 CA][B][C][O]10 CA][B]CC]CD]15 [A]CB]CC]CD]非选择题(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蚁17.(9分)(1)(2)(3)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2页)25-T-104B■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8.(10分)(1)(2)(3)19.(13分)(1)】(2)(3)20.(11分)(1)(2)(3)(4)21.(9分)(1)】2(3)(4)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学第2页(共2页)25-T-104B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一第2章第2节。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2.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膀胱内的尿液B.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C.肺泡腔内的气体D.小肠腔内的消化液3.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B.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C.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6页)】25-T-104B4.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产热、出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B.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C.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D.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5.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B.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C.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D.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6.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大量失水,从而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显著下降7.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溶液pH泸水组血浆红缀冲液n入HCI型A.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B.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C.清水组实验结果异常,可能滴加的是NaOH溶液D.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8.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引起肺水肿B.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低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血浆中物质的含量存在差异D.若化验结果显示血浆中各成分含量正常,则该人一定不会患病【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学第2页(共6页)】25-T-104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T-104B-生物.pdf 25-T-104B-生物da.pdf 25-T-104B-生物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