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思想政治(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思想政治(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4第三课至第四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迷信的人认为,“风水”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之第三要点,认为风水可以
影响一个人的运程。这一观点
A.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B.违背了联系的多样性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违背了联系的条件性
2.2024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全民义务植树节,我国通过植树筑建起了“绿色长城”。森林是
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性价比极高。中
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全民义务植树有力推动了全球生态状况的改善。这表明
①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的需要是建立人为事物联系的基础②中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③人为事物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能够改变人与自然的固有
联系④人类可以根据树木本身的属性建立新联系以改善生态状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化
B.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第1页(共6页)】
25-T-104B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事物的质变
5.网络电商在商品选择方面提供的丰富性和方便性,远胜于沃尔玛等巨型实体商城。但以单独
一家电商的规模与沃尔玛竞争,如同蚂蚁对大象;若数以百万计的蚂蚁聚合起来,未必不能与
大象抗衡。这一推论体现的哲理是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引起质变
B.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变化
D.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6.从哲学上看,右图漫画主要强调了
①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②量变比质变更为重要
③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①③
7吸
C.②④
D.③④
于边的每一朴小卉正是一个人
利想人煨的一成一L
7.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
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
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蕴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矛盾的普遍性是稳定不变的,特殊性是不断变化的④矛盾普遍性寓
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你害怕它、回避它,它就永远是你的硬伤;只有正视它、克服它,它才会
成为你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当把全部力量用于改善自我而不是掩盖不足时,我们就会变得越
来越优秀。这体现了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我们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常常带有浓郁的
主观色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第2页(共6页)】
25-T-104B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政治
答题卡
条形码粘贴处
淮考证号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0][0][0][0][0][0][0][0][0

[1][1][1][1][1][1][1][1][1]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
[2][2][2][2][2][2][2]
[2][2]

号;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
[3][3][3][3][3][3][3]
[3]

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
[4][4][4][4][4][4][4][4]
4)
[5]
[5][5]
5
[

上答题无效。
[6
6
[6]
l6
[6
[6]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登、不破损。

[7]
l71
6

[7]
81
「81
8
[81
[81
[
填涂
正确填涂:
缺考
9
[9][91[91[91[9j[91[91
[9
范例
错误填涂:的
标记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CA][B][C][O]
6 CA][B][C][D]
11 CA]CB]CC]CD]
16 CA][B][C]CD]
2CA][B][C][D]
7 [A][B][C][D]
12 [A]CB]CC]CD]
3 CA][B][C][D]
8 CA][B][C]CD]
13 [A]CB]CC]CD]
4 CA][B][C][D]
9[A][B][C][D]
14 CA]CB]CC]CD]
5 CA][B][C][O]
10 CA][B]CC]CD]
15 [A]CB]CC]CD]
非选择题(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17.(1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第1页(共2页)25-T-104B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12分)
19.(12分)
20.(16分)
(1)10分)】
(2)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第2页(共2页)25-T-104B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运程,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因为联系是客观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风水和一个人的运程之间不存在客观联系,C符合题意。
2.D我国通过植树筑建起了“绿色长城”,体现了中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
者,人类可以根据树木本身的属性建立新联系以改善生态状况,故②④正确。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
的具体的联系,①不选。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③不选
3.C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正确。由小到大及由一种状态到
另一种状态的过渡不是发展的实质,A、B错误。运动是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D错误。
4,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因为小恶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善小而不去做,体现了事物
的量变可以引起事物的质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5,A根据题意,题中以单独一家电商的规模与沃尔玛竞争,如同蚂蚁对大象;若数以百万计的妈蚁聚合起来,
未必不能与大象抗衡,强调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引起质变,故A入选。B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
及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故排除。C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转化,故排
除。D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排除。
6,D手边的每一件小事正是一个人理想大厦的一砖一瓦,体现了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备,③④人选。并不是所有的量变都会引起质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①不选:量变是质变的必
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质变就没有
发展,②不选。
7.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①说法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不是说矛盾是稳定不变的,也不能说特殊性是不断变化的,③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侧,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说明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
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
8.A“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你害怕它、回避它,它就永远是你的硬伤”,启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①当
选;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特殊性,②不选:“只有正视它、克服它,它才会成为你向上攀登的垫脚石”,体现了矛
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④错误。
9.A材料闸释的是区块链技术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这说明看
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也启示我们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事物性质,①③正确且
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就未体现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②不符合题
意;材料阐释的不是主次矛盾的关系,也就不体现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④不符合题意。
10.A在绘画艺术中,动人的画作是感性与理性情感的交织。感性使得作品有了灵魂,理性给了作品恰当的
表达方式,艺术在感性加理性的思索中不断地成长、升华。这说明感性认识有待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
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①②符合题意。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
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
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
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③①错误。
11.A“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
米”,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对世界的所有认识都来源于实践,①正确。袁隆平院士的话告诉我们实
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和客观物质性,必须在实践中促进事物的发展,④正确。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但直接
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重要途径,不能说谁比谁更接近真理,②③错误。
12.B以前,因为钍元素在工业上没有什么用处,通常被当作稀土开采过程中的废物处理掉。现在,随着钍反
应堆技术逐渐成熟,这些“废料”会发挥出非常大的价值。体现了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矛盾双方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贯通,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故②不符
合题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对立性和同一性不存在相互转化,故④说法错误。
13.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①前半句表述错误。认识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
【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T-104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